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六讲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四个个问题: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全民族抗战的形成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路线与正面战场概况3、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路线及抗战发展概况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全民抗战的发动(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日本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日本要称霸亚洲,必先征服中国,而要征服中国,必先占领满洲;要占领满洲,必先夺取朝鲜,即以占领朝鲜为渡满洲的桥梁。
2、日本侵略中国原因(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日本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
而十九世纪列强已将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瓜分完毕。
(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条件已基本成熟:a.1904年日俄战争,其势力已伸进长春以南的南满地区。
b.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日韩合并条约》。
c.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日本在华经济支配地位迅速增强,超过英、法、德、美,占据首位。
(3)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工人失业增多,国内矛盾激化。
3、日本侵华事件(或侵略中国计划的实施)(1)1931.9.18“九·一八”事变,四个月时间里占领了二百万平方公里、三千万人口的满洲。
(2)1932.1.28“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
(3)1932.3伪满洲国事件,年号“大同”。
(1934.3称“满洲帝国”,年号“康德”)。
(4)1933年1-3,侵占热河。
(5)1935年夏——秋,华北事变(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
两个步骤,一是迫使国民党中央势力和军队退出平津和河北,削弱国民党中央对华北五省的统治,如1935年7月“何梅协定”,1935年6月“秦土协定”。
一是策动汉奸搞华北五省脱离中华民国的自治运动。
(6)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开始。
·专题研究·胡适疑古思想再探讨———兼论20世纪30年代的胡、顾关系王学进内容提要疑古辨伪是胡适学术思想的重要特征。
顾颉刚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中称,胡适曾于1929年对他说其不疑古而要信古。
受顾颉刚的历史叙述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胡适在1929年之后疑古思想发生转变,将此视为胡适与顾颉刚及古史辨派分道扬镳的肇端。
二者疏离固为事实,然别有隐情,学术观点的差异并不表明胡适疑古思想发生了变化。
从胡适在30年代前后的学术研究情况尤其是禅宗史研究来看,其疑古思想一以贯之,甚至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词胡适疑古思想顾颉刚禅宗史20世纪早期,疑古思潮催生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
作为胡适的学生,顾颉刚的疑古思想受胡适的影响颇大,也可以说是胡适引导他走上疑古辨伪之路。
顾颉刚所言“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与胡适提倡的“历史的观念”如出一辙。
顾颉刚的疑古思想又反过来影响了胡适,胡适的“滚雪球说”与顾颉刚的“层累说”所表达的意思几乎完全一致。
两人在整理国故中对古书古史的怀疑和考辨可谓心有灵犀,相对于他人对胡适整理国故的误解和批评,顾颉刚对胡适的意图心领神会,与胡适步调高度一致。
后因局势的发展,两人“南辕北辙”。
顾颉刚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一文中称:“到了一九二九年,我从广州中山大学脱离出来,那时胡适是上海中国公学的校长,我去看他,他对我说:‘现在我的思想变了,我不疑古,要信古了!’我听了这话,出了一身冷汗,想不出他的思想为什么会突然改变的原因。
”①①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顾颉刚全集》(1),中华书局,2010,第160页。
281受顾颉刚的历史叙述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胡适在1929年之后疑古思想发生了转变。
刘起釪在《顾颉刚先生学述》中根据顾颉刚所说,认为胡适后来不再疑古,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①路新生认为随着疑古运动的发展,胡适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胡适发表的对于考信辨伪的方法论检讨的系列论文,我们实际上也就可以将其视为‘疑古派’分化的标志”。
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中国工农红军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1934年至1936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次战略转移和大迁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征”。
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包围与进攻,不得不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出发,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略性远征。
长征过程中,红军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包括了穿越崎岖险峻的山脉、湍急的河流、荒无人烟的草地和雪山。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不仅进行了数百次战斗,还克服了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物资匮乏的问题。
期间,红军队伍内部也经历了深刻的反思和路线斗争,成功纠正了错误思想和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载入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懋功会师、过草地以及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的胜利会师等。
近代华北农民生活的贫困及其相关因素——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农民收支平衡与否以及农民衣食住行的生活水准,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最终体现,是近代社会经济史学者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农民生活贫困化已成定论,但缺乏实证分析。
近年来,有的学者对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得出了一些新看法,如慈鸿飞以20世纪前半期华北农村为例,认为30年代农民的收入接近1994年农民的收入,农产品出现了大量剩余,中国“糊口”农业说“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无法对历史的发展作出解释。
”① 笔者认为,必须全面考察农民的实际收支状况和具体生活程度,才能得出农民生活是否属于贫困和糊口水平的结论。
本文拟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调查资料为中心,对近代华北农民的生活状况做一细致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有:一、家庭收支水平与生活费用分配结构;二、农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具体生活状况;三、从土地关系、农业生产力、家庭手工业、商品交换、金融调节、租税程度、天灾人祸等方面,探讨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相关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一先从家庭收支是否平衡和生活费用的分配结构来考察农民的生活程度。
家庭收支平衡与否,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
据1934年初全国土地委员会对华北四省55县60万户的调查,收支有余者占28%,相抵者占34%,不敷者占38%,“农家经济困难,收不敷支,或虽平时收支勉可相抵,设遇以外势必出于借贷。
”①二三十年代各地的具体调查也表明,入不敷出者的比例是很高的。
如河北遵化、唐县、祁州(今安国)、高阳、邯郸5个县,1922年人均收入50元以下者占62%以上,按每人年收入50元为贫困线,“其入息离开‘应有之供给’的地方太远了”。
②清苑县500农家,入不敷出者占62%,总计平均每家亏损20余元。
③山西中部一个村庄,“各种农作每亩的平均收入为1元6角5分6厘,每亩平均支出为3元零9分4厘,收支相抵每亩实赔大洋1元4角3分8厘;如果除去已工不计,每亩仅可实赚大洋1分2厘。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基本社会经济形态作者:王磊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10期【摘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在政府及地方势力的推动下发生了有意义的变迁,在南京国民政府直接治下的蒋统区,实行了废除厘金、废两改元、发行法币等政策,这些都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蒋统区统一财政伦理本位要探讨20年代末到全面抗战爆发前的经济形态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从1927年南京政权建立到1936年,中国的18个省仍然有很大的一部分并不直接处于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
一部分地方大军阀在自己的控制区内为了各种目的而纷纷进行着财政经济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这是20-3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地方自治思潮的真正实践化。
本文拟对这一时期蒋统区的城市经济形态做一有限探讨。
“蒋统区城市经济形态”主要针对1927-1936年蒋介石控制地区南京中央政府的现代工业经济政策及效果进行分析。
蒋统区城市经济形态工业与农业的“分立式”、“双轨式”运行是中国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长期无法解决或者并无动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中国数千年来以农立国,严重缺乏西方现代的工业基础,即使经过晚清的洋务实践及近代工业初建也大多集中于官方、政府内部等,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可称的上是“杯水车薪”,而以城市和农村为核心内容的民众社会则长期难以得到与其体量相称的发展关照。
清末的留学潮与庚子赔款计划的确为这个庞大又“顽固”的农业帝国提供了第一批革命、实业、文教人才,但先进知识技能与落后现实的脱节又急剧增强了实践过程中的变异。
在20年代后期进入南京中央政府的官员中,一部分承自北洋时期的旧官僚,一小部分来自留洋归来意气风发的新式人才,但正如剑桥史中所言,“南京的领导人没有几个对农民问题感兴趣。
即使他们对经济问题感兴趣,也主要关心现代经济部门。
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工业基础。
20世纪,20.30年代相关事件论述
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是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后来又发动了华北事变,使得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的特点有:波及范围广、持续世界长,破坏性严重。
这次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1929年开始到1933年才基本结束;各国工厂纷纷倒闭,企业关门,工人失业,国际贸易也断崖式下跌。
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工人运动蓬,法西斯也乘机上台,到30年代末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引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美国历史上妇女生存状况和妇女运动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代,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的生存状况和妇女运动,并探讨妇女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一、妇女的生存状况1. 家庭角色的束缚在二、三十年代,许多妇女被传统的家庭角色所束缚,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的工作。
大多数妇女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或追求职业发展,并且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2. 计划生育和性教育的限制在这个时期,许多州对妇女的计划生育和性教育实行了限制。
政府和宗教力量认为婚姻是妇女唯一的社会角色,而反对使用避孕方法和进行性教育。
3. 妇女权益缺乏保障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妇女的权益得不到足够的保障。
法律上对于妇女的权益保护是不完善的,包括婚姻和离婚、财产继承、就业歧视等方面都存在不公平待遇。
二、妇女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 女性参政权利的争取在妇女运动中,争取女性参政权利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
美国妇女们通过示威游行、请愿书等方式,呼吁政府承认妇女的公民权利。
在1920年,美国通过第十九修正案,正式赋予妇女参选和投票的权利。
2. 妇女教育的重视妇女运动积极倡导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追求知识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许多妇女学校和大学为妇女提供了教育平等的机会,逐渐改变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
3. 妇女组织的建立二、三十年代,妇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并催生了一批批强大的妇女组织。
如同行星一样,这些组织遍布各个城市,通过示威游行、演讲会、出版刊物等形式,为妇女争取权益,发声代表。
三、妇女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1. 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妇女运动的努力为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带来了显著变化。
妇女们通过争取平等权利和机会,逐渐摆脱了传统家庭角色的束缚,开始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以及追求自己的事业发展。
彭大鹏近代的中国可谓命运多舛,历尽磨难,历史运动的轨迹充满着不确定性,各种思潮、各种社会力量则交织在这波诡云谲的变局中。
中国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综合改造运动,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
参加这一运动的团体和机构有600 多个,设立的试验区则有1,000 多处。
用梁漱溟的话说,这些参与者“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背景。
有的是社会团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教育机关;其思想有的左倾,有的右倾,其主张有的如此,有的如彼”。
他们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的理念体系和价值诉求对中国积贫积弱的乡村社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造活动,这些乡村建设运动的时间有长有短,范围有大有小,工作有繁有简,动机也不相同,但都试图在不变更既有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前提下从事经济、社会、文化改良,探索农村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出路。
回顾乡村建设运动历史,探询乡村建设者的足迹和路向,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事业,也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
为什么会在二十世纪的那个年代涌现出如此波澜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呢?从经济上来看,一方面农村积贫积弱,同时又受工商业经济的渗透,自然经济处于崩溃之际,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特别是大中城市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19 31 年到1936 年,中国工业年增长率保持在9.3% 的水平,10 年间兴建了8 000 公里铁路,超过以前几十年的两倍,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20 年代翻了一番。
按照《剑桥中华民国史》的说法,1927 年到1937 年,是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但是城市工商业大发展的结果之一是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差距的相对扩大。
从文化和社会来看,农村也处于一个凋敝的阶段,城市为传统农民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劳动力转移机会,由此农村愈益显得没有生机与活力,旧的传统和伦理观念此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凡此诸种致使社会上出现了“救济乡村”的呼吁。
而且在这一阶段,战事渐稀,中国暂时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为各种社会改良和试验提供了机会,乡村建设运动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涌现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全景呈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情作者:来源:《全国新书目》2012年第09期一部展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的大型文献图书,计266册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由凤凰出版社于2012年9月正式出版。
一、20世纪30年代国情画卷日前,凤凰出版社在北京琉璃厂古色古香的中国书店举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新书首发式暨发行座谈会。
该书全景式地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根据收藏于南京图书馆特藏的“中央政治学校调查报告”汇集影印而成,报告总计约490册,各册页码不等,大致为20万字,总计约1000万字。
这此报告是中央政治学校学生于1927年—1937年所做的国情调查报告,分政治、经济、财政、教育几大门类,涉及市政、警察、司法、工程、民事等内容,调查的区域主要是江苏、安徽、山东、福建、上海、浙江等省市。
这些实习报告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各地政治、经济、财政、社会状况及各级政府实际的行政能力。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等单位有关人员与会,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首都图书馆、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人天书店等30余家图书馆、经销商莅会。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等 10多家新闻媒体莅会报道。
二、极高的史料价值与利用价值“中央政治学校调查报告”是调查者深入实际的调查成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利用价值。
中央政治学校的前身为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专门培养国民党的党政干部及“新政治人才”。
从1927年5月建校之日起至1947年,一直由蒋介石担任校长。
1930年9月,中央政治学校本科第1期学生253人修学期满,依所学专业不同分派江苏、浙江两省及南京、上海、杭州、汉口、青岛、济南各市实习,以资历练,实习期为4个月,以后历届毕业生的实习均沿用上述规定。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总结30年代文学类:名词解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现代文艺团体。
简称“左联”。
时间:1930年主要成员:鲁迅、茅盾、周扬、胡风、夏衍、张天翼。
最初的盟员共50余人主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宗旨:提倡和发展普罗文学成为他们的共同要求,资产阶级文艺家对于革命文学的攻击,从另一个方面促使革命作家认识到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有力地进行文艺思想斗争。
活动:办刊、出版与论争、推进大众语、与国际联系。
刊物:《北斗》《萌芽》《十字街头》《文艺群众》影响: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名称: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抗战文坛上活跃的一支文艺劲旅,组织社团,编辑刊物,研究理论,从事创作,参加抗日文艺运动,人们把这个松散的文学群落称为东北作家群。
时间:1931主要成员:萧军萧红骆宾基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主张:倾向现实主义创作特色:强烈浓厚忧患意识和悲剧性风格:艺术审美上表现出一种雄健、粗犷、悲壮美学风格。
贡献: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主题第一次集中醒目标示在制作上刊物:《光明》《战地》影响:东北作家群出现,标志中国新闻学全面的自觉的抗战文学色彩历史阶段转折开始。
30年代小说类:名称:新感觉派名词解释: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海派时间:主要成员: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主张:新感觉主义特征: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
在人物刻画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人的非理性、潜意识和变态心理。
刊物:《现代》《新文艺》《无轨列车》影响:是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也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一个较有成就的流派。
它不但促进了现代主义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方法。
名称:京派1第 1 页共8 页名词解释: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
时间:1930年前后代表人:沈从文主要成员: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主张:在艺术观上,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的丑陋;在文化思想上继承了五四文学改造国民性的传统和“人”的观念,以人性的价值尺度,严肃的表现着“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的主题,并试图以此去探索“中国应当如何从新另造”,从而表现出了与社会剖析派不同的文化诉求;在审美趣味上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
103萧 红: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李 东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被鲁迅先生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在她短暂的文学创作生涯里,著有近百万字的各种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评论等。
纵观萧红的文学作品,其叙述方式与众不同,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抒情方式新颖独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享有“天才女作家”的盛誉。
中学时代,萧红就积极投身于进步的学生运动,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32年,萧红进入哈尔滨左翼文艺圈,初登文坛就创作了《王阿嫂的死》、《夜风》等作品。
在东北生活期间,萧红加入了“维纳斯画会”、“牵牛坊”104等进步文艺团体,结识了萧军、金剑啸、罗烽等一大批进步文艺青年,在东北沦陷区积极进行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活动,由此展开了非凡卓著的文学创作历程。
萧红和这些进步作家,后来构成了东北作家群的主体力量,获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
萧红在其短暂的一生里创作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文学名篇,以其思想上的厚重感和风格上的独特性受到鲁迅、茅盾等文学巨匠的赞誉。
研究者将萧红的小说定义为“诗之小说”,将萧红喻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故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记忆,着重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东北大地的自然民俗、人文风貌和世间百态,特别是刻画了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的东北民众的深重苦难和抗争过程。
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生动、鲜活,可亲可爱的人物形象。
借由这些作品,萧红与其他的进步作家一道,共同开启了东北抗日文学的先声,把东北作家的乡土情怀和爱国思想,以及民族责任感融入了中国文坛。
因此,萧红被文学界评价为优秀的现实主义女作家,认为她继承了鲁迅先生的文化批判精神,体现了一名进步作家的那种“自我批判”和“文化反省”的素养,担当起了“为时代写作,为民族呐喊,为民众呼号”的历史使命。
一、斯人百年,历久弥新萧红诞生至今已过百年,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文学作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看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20世纪30年代中国女性的婚姻家庭问题篇一:浅析20世纪30年代妇女的命运浅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女性的命运读《沉香屑·第一炉香》《日出》《啼笑因缘》有感【内容摘要】陈白露、葛薇龙、沈凤喜,是这三部小说的三位女主人公。
她们在20世纪30年代那个纷繁的社会背景下,由于自身止不住的欲望和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为了生活,不得不一步一步的堕落、迷失,最后成为交际花或者嫁给年老的军阀。
而这只不过是中国广大妇女的命运的缩影,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无数女性都在重复她们的命运。
【关键字】命运20世纪30年代堕落迷失选择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曹禺的《日出》和张恨水的《啼笑因缘》,虽然是三部文学意义不同的作品,但是这三部作品的基本情节都是十分相似的:都是描写了一个女人如何贪图金钱虚荣而沉沦堕落、迷失的故事。
三个故事的女主人公葛薇龙、陈白露、沈凤喜,都是年轻美貌的女子,且都是学生的背景,她们都放弃和背叛了自己的情感原则,或成为名噪一时的交际花,或嫁给年老的军阀。
如果我们把她们的堕落视为一个过程,那么其中关键的转折点便是她初次为了金钱而屈从一个她不喜爱的男人的那个时刻。
以下便是分析的女主人公堕落、迷失的关键时刻。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微龙家境清贫,可是为了生活,为了学业不得不向生活腐化的姑母求助。
“她第一次踏足梁太太在香港半山的豪宅后,惊羡之余便不禁感慨到:‘再回头看姑妈的家,依稀还看见黄地红边的窗棂,绿玻璃里映着海色。
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玻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但微龙到底年轻自信: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
外头的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
将来遇到真正喜欢我的人,自然会明白的,决不会相信那些流言。
’”这是微龙的第一次选择,笔者认为这一次的选择开启了她的堕落、迷失之门。
当葛薇龙住进梁太太家当晚便发现了一壁橱的合身的漂亮的衣服,“开了壁橱一看,里面却挂满了衣服,‘金翠辉煌’,不觉咦了一声道‘这是谁的?想必是姑妈忘了把这橱腾空出来’,她到底不脱孩子气忍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地一件一件试着穿,却都合身,她觉然省悟,一个女学生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这个省悟使她害怕,不觉人也膝盖一软,但薇龙在临睡前又重新悄悄说道:“看看也好。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全266册)南京图书馆编,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是根据实习报告中所反映的实际内容起的名称,为影印。
收录南京图书馆所藏中央政治学校学生实习调查报告470余册,约17万5000多页。
时间跨度为1931年至1937年,地域覆盖范围为江浙沪鲁鄂皖等地部分市县,部门涉及国民政府各部院机构及地方市县,内容涉及普通行政、财务行政、工商行政、市政、县政、统计、金融、法律、公用事业、合作事业等。
全面反映了抗战爆发前中国各地经济的实际情况,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目录第一册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实习总报告徐廷贵………………………………………………一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之组织与工作概况夏忠群…………………………………二○一实业部统计长办公处及实业统计范围调查工作实习报告谢傑民李荣丰…………三三七第二册主计处统计局之沿革与职掌及中国统计事业概述陈增吉………………………………一中央统计处工作概述及全国合作社概况统计黄兆鹏……………………………一五一中央统计处已往及现在之党务政治社会人民团体等各项统计工作鸟瞰韩贵基杨哲一雷荣霖…………………二八五第三册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农业统计科进行与主持之各种农业统计报告杜品山………一主计处统计局之经济社会资源及各项统计事业实习报告赵金山卜昪华……二二七第四册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统计处实业部统计处概况及人口与社会农业资源财政与经济统计萧承禄刘坤阅黄存性…………………一第五册主计处统计局等所办之民政统计主要农作物生产统计物价指数统计劳资纠纷统计潘应昌张逸铭萧抱坚………………………………一第六册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统计处实业部统计处之沿革与职掌实习报告唐宗寿叶定安王述安………………………一第七册铁道部会计处津浦铁路管理局会计处实习报告史桂濂毕庆芳………………………一中央普通会计之总会计制度实习报告书王克章陈学齐王復华吴邦护赵殿举…………………………………二〇三第八册外交部实习总报告第四篇外交仪节刘世灿……………………………………………一外交部情报司亚洲司欧美司国际司总务司实习报告尹禄光………………………一八五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之组织概况及上海公共租界沿革之法律的考察许绍昌……四六三第九册外交部实务述要及外人在华沿海及内河航运权考察车祖荫……………………………一北京政府与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比较及国外华侨状况所受待遇的考察何思可………五一五第一〇册国民政府外交权之控制与监督与驻外使领馆之组织与职权薛镏森……………………一外交部之外交宾礼外交酬酢外交辞令实习总报告叶叔良…………………………三五五第一一册外交部之沿革现行组织驻外各使馆概况实习报告邹辰侯………………………………一外交部组织沿革及中日中俄外交关系之主要阶段概述李祝怀……………………一〇三中国外交领事机关概况及外国人在华之地位实习总报告陈尧年…………………五二五第一二册外交部中外交涉实务类纂缪通……………………………………………………………一中国之外交行政与德国政府要求引渡之研究黄先进………………………………四九五第一三册外交部实习所阅档案之成案研究及专题研究唐雄中……………………………………一国民政府外交政策国外华侨状况与所受待遇及他国情报与本国情报实习报告舒舍宇……………………………………………………………………………………………三一一外交部拟稿实习工作报告刘世灿……………………………………………………六四三第一四册外交部总务司情报司欧美司国际司及驻外使馆巡礼钟礼时……………………………一外交部之实务及其改进金铮…………………………………………………………五一七第一五册中国外交行政过去与现在朱建民…………………………………………………………一第一六册中国外交机关之沿革与国民政府时代外交部纪略萧作梁………………………………一中央政治学校合作储蓄银行实习总报告台光秀……………………………………二四九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工作实习报告陈兆麟…………………………………三六三中英滇缅边界问题研究报告萧远循…………………………………………………四九九第一七册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与职掌及官吏任免与考绩孔繁霖沈旦夏灌野赵连福等二十四人……………………………一第一八册江苏省民政厅概况及各种行政韩寿恒……………………………………………………一江苏省民政厅之吏治保甲禁烟实习报告方克柔……………………………………二二三江苏省民政厅之行政组织与行政方式辜祖文………………………………………四七七第一九册江苏省民政厅之保甲公安禁烟社会行政实习报告羊九思………………………………一江苏民政概论及公安禁烟社会行政问题的调查与建议王昭文……………………二八三第二〇册江苏民政之检讨及保甲社会救济事业公安行政禁烟行政概况蒋一鸣…………………一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大要事务管理施政概况丁仲光………………………………四三三第二一册江苏民政设施的实况与应行改革的管见刘广惠…………………………………………一江苏省之保甲与公安行政禁烟行政社会行政赵福基………………………………四六一第二二册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及其职务分配高清岳………………………………………………一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及厅务管理施政概况宋怡云…………………………………一四一江苏民政总检讨潘文彬………………………………………………………………四〇七第二四册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职掌人事管理与公文处理陈榜名…………………………………一江苏民政之保甲公安禁烟卫生救济事业概述林学就………………………………二六一江苏民政厅之保甲警政禁政吏治社会行政实习报告胡济川………………………四六五第二五册江苏省民政厅总论及民厅要政李佩雄……………………………………………………一江苏省民政厅之对外关係及工作概观庄肇昌………………………………………二三九江苏省民政厅与省政府其他各厅处及行政督察专员之关系高矩群………………三四七第二七册江苏省民政厅厅政述评王明义……………………………………………………………一江苏田赋之研究周继宗徐慎岭……………………………………………………五六七第二八册非常时期的江苏民政之政治机构人民组织人民训练警察食粮管理禁烟汪湘阳………一江苏省地价税研究江苏省田赋整理概况徐慎岭……………………………………二三三江苏省地政局公文处理之研究朱韵秀………………………………………………三五五江苏省土地局之行政之部报告汪毓先………………………………………………四五九江苏省土地陈报之目的程序与成效李昌咸………………………………………五四九第二九册江苏土地陈报概况欧先哲…………………………………………………………………一江苏省土地登记之机关与方法步骤及各县登记概况王缵绪…………………………七五江苏省之地价与地价税之研究史元庆……………………………………………一五三江苏省举办土地测量之经过姜云汉………………………………………………二三七江苏省沙田之种类分布及积弊孙春宁……………………………………………三九三江苏省沙田概况李方靖……………………………………………………………四六五江苏省管理官产机关沿革及清理官产概况曾宪文…………………………………四八九第三〇册江苏财政厅实习报告之财务行政岁入岁出公债及会计制度陈长兴…………………一江苏财政厅实习报告之岁入岁出会计金库制度预算决算债务陈永棻…………五四五第三一册江苏财政报告之收入与支出论罗学良…………………………………………………一江苏省财政厅组织机构及地方财政状况实习报告黄焕采………………………二五五第三二册江苏省财政机关收入支出省债财务行政程序会计制度实习报告朱渤……………一江苏财政厅组织之沿革及江苏财政整理之经过曲兴域…………………………四二九第三三册江苏财政研究之经费论刘大柏…………………………………………………………一第三四册江苏财政研究之收入论刘大柏…………………………………………………………一第三五册江苏财政研究之收支适合论刘大柏……………………………………………………一第三六册近年来江苏财政概况财政之整理及『县财政』交代之研究实习报告何肫林………一江苏省财务行政地方收入岁出债务情形财务整理实习报告佟志伸…………………九九江苏省田赋营业税契税沙田官产收入及支出财务行政实习报告唐希寅…………三九五第三七册江苏省之岁入岁出及财务行政与监督实习报告鲍宁生…………………………………一江苏财政之支出收入公债及县地方财政监督实习报告书郭树萱…………………四九九第三八册江苏省地方岁出岁入及财务行政实习报告胡宗谦………………………………………一江苏省财政机关岁入岁出财务行政程序实习报告萧成栋…………………………三二一第三九册江苏财政之全貌及财政之整理赵鸿德……………………………………………………一江苏省财政厅实习报告张传英……………………………………………………三三三第四○册江苏省地方岁出岁入及财务行政论黄密………………………………………………一江苏省财政厅实习报告芜湖营业税局工作报告谢人伟…………………………二六九第四一册江苏省地方收入支出财务行政秩序实习报告孙霈崑……………………………………一江苏省财政收支财务行政实习报告谢源和………………………………………三九七第四二册江苏省财政收入支出及财务行政论曹懋远……………………………………………一江苏省财政状况解剖与近年来江苏财政整理之经过阎鸿声……………………四三三第四三册江苏省财政整理之经过与批判阎鸿声…………………………………………………一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实习报告范文質安春融李世家刘翠峰杨炳文………二四九第四四册江苏高等教育概况及江苏中学会考结果之评价曹树勋杨友群………………………一江苏省中等教育小学教育数字的研究及江苏之教育经费钱安毅………………一六九江苏省之高等中等初等社会教育及教育经费实习报告唐昌时……………………三三七第四五册江苏省中等初等地方社会教育及教育经费实习报告刘悉规……………………………一江苏省教育厅之沿革及地方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实习报告罗慕頣…二五一教育行政组学生江苏浙江实习日记刘悉规等………………………………………四四九第四六册镇江地方法院实习报告蔡秉禄邬绳武…………………………………………………一镇江地方法院实习之刑事民事报告书朱悦祯………………………………………三五九第四七册镇江地方法院检察处刑庭民庭实习报告张逸龄…………………………………………一镇江地方法院检察处刑事庭民事庭实习工作总报告赵广居………………………二三七镇江地方法院民事审判刑事审判检察事务实习总报告陈焕然……………………三五七第四八册镇江地方法院实习之民庭检察处刑庭拟稿张铎………………………………………一镇江师范及镇师附属小学扬州中学实习报告俞思敬廖人祥康世诚谢维申赵芝庆……………………………………………………………………………………………一七一第四九册镇江田赋契税概论刘支藩丘国宝………………………………………………………一第五〇册栖霞乡师镇江师范镇师附小实习报告张志智陈粤人何灌梁唐昌时张绍先…一第五一册镇江县政府实习报告辜祖文……………………………………………………………一镇江县政府财政教育建设地政自治实习报告马绍武……………………………二六七第五二册镇江县政府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土地局实习报告钟宏……………………………一第五三册镇江县行政组织土地行政实习报告林作梅………………………………………………一镇江县之总观察及县政府各局实习总报告宋明炘…………………………………二九三第五四册江宁自治实验县财政实习报告殷永清………………………………………………一第五五册江宁县财政局局务行政收入概况会计制度实习总报告周福元……………………一江宁田赋牙税契税会计制度考察记孙豫恒………………………………………一四九江宁县财政局之沿革与岁出岁入考察总报告汪友明……………………………二七五第五六册江宁自治实验县之沿革地理及财政整理计划与地税蔡如海…………………………一第五七册江宁自治实验县之财政收入支出及财务行政秩序会计制度蔡如海………………一第五八册江苏江宁地方法院实习总报告张远谋…………………………………………………一第五九册江宁地方法院民庭刑庭检察处实习报告张镳………………………………………一江宁地方法院实习及广义的法院组织大纲与狭义的法院研究报告书秦汉初…三九九第六○册江宁地方法院民事事务检察事务刑事事务实习工作报告卢甲三……………………一第六一册江苏江宁地方法院检察处民事庭刑事庭事务实习总报告徐日彰……………………一江宁地方法院问题研究判词拟稿阅卷摘要实习报告书林士新…………………三五七第六二册江苏江宁地方法院卷宗阅览拟稿存钞实习总报告梅庆春……………………………一第六三册江苏江宁地方法院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实习总报告相宝瑎………………………………一江宁地方法院实习报告及观察之意见陈保安王会文……………………………二四五第六四册江宁自治实验县政府教育科实习报告谢维申赵容舒…………………………………一江宁自治实验县教育科工作报告陈粤人……………………………………………四九五江宁自治实验县教育之认识及教育科工作实习报告张志智……………………二三九第六五册江宁县政实验概况及公文财政警政实习报告萧自诚…………………………………一第六六册江宁自治实验县概况及公文管理财政警政实习报告书向南屏………………………一江宁县县政府公文处理及警政实习报告徐君佩……………………………………四三三江宁自治实验县地税徵收考查记张中宁…………………………………………三八三第六七册考察江宁县政之事实及意见报告书鄒振道……………………………………………一江宁自治实验县之地税资源地税问题现行税制及地税革新方案朱曾赏…………二四一第六八册江宁自治实验县田赋论彭塵舜…………………………………………………………一江宁县沿革地理社会经济行政财政公安总报告陈光国…………………………二八九第六九册江宁自治实验县县属概况公文处理警察行政实习总报告汪度……………………一第七○册江宁自治实验县收入论及岁出论谢清………………………………………………一第七一册句容县民政公安财政教育建设报告廖德雄邢柱国周倬…………一第七二册溧水县教育实习报告江锦荣徐元龙丁国鑅………………………………………一溧水县财务行政秩序论及收入支出论江锦荣徐元龙……………………………七一溧水县县政府组织及人事事务管理实习报告吴延环……………………………五一一第七三册江浦县政实习总报告蒋瑞荣……………………………………………………………一江浦教育江浦建设考察报告储家昌………………………………………………三○五第七四册江浦财政收入支出预算会计制度实习报告蹇先觉……………………………………一第七五册六合县实习报告之民政与财政孙德祺王鸿儒………………………………………一第七六册六合县实习报告之教育建设警卫禁烟行政蒋心梓赵牖文……………………………一溧阳县之财务行政编岁入编岁出编鲍宁生黄焕采萧成栋……………………三四七第七七册丹阳财政总论岁出论岁入论杨祖德……………………………………………………一第七八册丹阳县普通行政及财务行政秩序实习总报告郭祥芝任象杓………………………一第七九册金壇县政实习报告之县政府与民政财政徐士浩林傲秋罗濒沆严敬彝………一第八○册金壇县政实习报告之教育与建设徐士浩林傲秋罗濒沆严敬彝………………一第八一册上海县会计制度实习报告书毕庆芳王復华赵殿举………………………………一松江财政考察记黄豪………………………………………………………………三九五第八二册松江县财政局实习考察纪录及批评与建议戴钟衡……………………………………一松江县财政局概况及会计制度实习总报告吕之渭………………………………三四九第八三册江苏松江县县政府公安教育建设地方自治实习总报告书龚心斋……………………一松江县史地党政经济社会考查纪录谢开敏………………………………………二一一江苏省松江县县政考查录谢光汉…………………………………………………四二九第八四册奉贤县土地局概况及整理土地原因姜云汉朱韻秀李昌咸………………………一第八五册嘉定县之土地行政与土地经济调查王缵绪潘锡和欧先哲………………………一第八六册江苏宝山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书李新鑾………………………………………………一宝山县政实习及清丈与筑路的考察报告殷馨波…………………………………四三九第八七册宝山县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概况及财政改革意见宁琦…………………………一第八八册崇明县之财政收入支出与县债曹懋远朱渤………………………………………一第八九册吴县地方法院实习报告丛永金…………………………………………………………一吴县地方法院概况及民事刑事实务实习总报告李登壇李才贵徐平寿……一八一第九○册吴县地方法院民庭检察刑庭实习工作报告郑德恒……………………………………一吴县地方法院阅卷记实及拟作刑事民事裁判书实习报告高福坤………………二九七第九一册吴县财政局实习报告张子纯……………………………………………………………一吴县财务行政收入岁出公债公款公产管理实习总报告李炯先…………………一九一吴县财政整理及会计主任制度报告何肫林陈永棻……………………………五○一第九二册吴县县政教育行政公安行政建设行政财务行政实习报告胡瀚何子競…………一第九三册吴县县政地方自治实习报告及改革县政之我见王维墉………………………………一第九四册常熟县史地政治经济社会概况总报告李用宾樊祖邦袁永馥………………………一第九五册常熟县会计主任办事处会计实习报告书张振玉………………………………………一常熟县收支机关会计制度实习报告书陈学齐……………………………………一七五吴江县土地局实习报告徐钟渭汪毓先史元庆………………………………三九九第九六册江苏崑山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书严进李国昌林雪…………………………一第九七册江苏崑山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书严进李国昌林雪…………………………一崑山财政研究之经费论刘大柏……………………………………………………三三五第九八册崑山财政研究之收入论刘大柏…………………………………………………………一第九九册崑山财政研究之改革刍议刘大柏………………………………………………………一崑山财政研究之收支适合论刘大柏………………………………………………四九三第一○○册吴江县政实习报告之总论县政府地方自治陈开泗张锄非刘居斌………………一第一○一册吴江县政实习报告之教育公安财政建设陈开泗张锄非刘居斌…………………一武进财政之财政机关田赋实习报告李耀西石光钜萧屏如………………………一第一○三册武进财政之杂税杂捐预算制度会计制度实习报告石光钜李耀西…………………一第一○四册武进县政府组织及公安财政建设教育详情杨兆允……………………………………一第一○五册武进县实习报告之财政与地方自治陈敦仁……………………………………………一第一○六册武进县实习报告之财政与地方自治陈敦仁…………………………………………一武进县实习报告之建设与公安陈敦仁…………………………………………一五七第一○七册省立常州中学武进全县教育无锡教育学院实习报告书雷震甲乔殿祥朱宗海范炘阮愚公………………………………………………………………………………………一第一○八册无锡县法院实习报告莫志泉……………………………………………………………一第一○九册无锡地方法院民事检察刑事实习总报告徐建猷………………………………………一第一一○册无锡县土地测量土地登记及土地经济概况实习报告曾宪文叶新明孙春宁………一第一一一册无锡历年财政收支状况与预决算考察及各项税捐概论江士傑………………………一第一一二册无锡县财政局考查记录及无锡县地方财政特殊机关董彬谦…………………………一第一一三册无锡概述及无锡财政局实习报告张攸麟………………………………………………一无锡县岁入岁出及会计制度报告史桂濓吴邦護王克章……………………二○五第一一四册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实习报告范文質杨炳文李世家安春融刘翠峰……一第一一五册无锡社教及师范教育实习报告刘馨郑小傑韩再珠赵容钧……………………一洛社乡师实习报告范文質杨炳文李世家安春融刘翠峰………………三四一第一一六册无锡师范学校教育学院洛社乡师实习日记参观记要范文质李世家刘翠峰杨炳文安春融…………………………………………………………………………………………一江苏省无锡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张有年…………………………………………三三三第一一七册无锡县行政地方自治警卫财政建设教育卫生工业农业商业公益实习总报告袁守成………………………………………………………………………………………………一第一一八册无锡县行政组织行政概况考查总报告陈崇…………………………………………一第一一九册江苏省立洛社乡村师范学校无锡师范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实习及参观地方教育报告陈兆麟赵祥麟张豁然罗慕颐刘镜洲…………………………………………………………一宜兴县行政沿革行政区划考查纪录及党政协调之实况程守仁………………………一宜兴县县政府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及党务地方自治情形考查记录王锦华………三九三第一二一册宜兴县财务党务经济社会概况及县政府实习报告汤燦华……………………………一第一二二册江苏省江阴县之财政实习总报告杨善贞………………………………………………一第一二三册江阴县各项正杂税徵收概况及会计预决算制度实习总报告杜守先…………………一江阴县田赋岁入岁出会计制度预决算制度述略姜柏如…………………………三七五第一二四册南通县城市地价申报盐垦区租佃问题及土地利用测量登记与地税调查李方靖徐良………………………………………………………………………………………………一南通县土地整理之回顾与展望刘家傑……………………………………………二九三第一二五册南通县政府组织行政建设事业实施及经费实习报告杨镇江周必璋刘清源……一第一二六册淮阴县政实习报告之总论及民政编高上佑韩梦麟史闰六………………………一第一二七册淮阴县政实习报告之财政教育建设编高上佑韩梦麟史闰六……………………一第一二八册阜宁县政实习报告之民政财政施政纲要及中心工作计划沈旦杨树贤朱程…一第一二九册阜宁县政实习报告之教育建设公安禁烟司法沈旦杨树贤朱程……………一泰兴县财政概况及财政之整理赵鸿德张传英曲兴域…………………………四一三第一三○册盐城县政府实况及盐城警卫教育建设财政地方自治概况吴福保……………………一第一三一册盐城县政实习之史地社会经济行政机关党务教育财政建设公安报告任维均………一第一三二册江苏盐城县县政财务警察卫生教育考查总报告麦启霖…………………………………一第一三三册江都县之财务行政及收入支出实习报告董载泰………………………………………一第一三四册江都县概况及经徵状况会计制度实习总报告邓傑…………………………………一江都县之税款收支及财务管理吕泽智……………………………………………三四一第一三五册东台县之县况及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公安总报告孙雅庭彭业湘严象春…………一第一三六册兴化县县政组织及县政实况报告沈志钧胡世丛刘必茂…………………………一第一三七册泰县财务行政秩序实习报告书贺崇谏…………………………………………………一第一三八册江苏省铜山县之警政财政与自治刘琼………………………………………………一第一三九册铜山县政机关之组织人员内部工作总考查林树艺……………………………………一江苏铜山县县政鸟瞰及经济社会概况宋大儒……………………………………三五五第一四○册铜山县县政府沿革组织司法及县长之任用惩奖报告毕存智…………………………一第一四一册铜山县财政实习报告书之预算决算收支审计苏夷士…………………………………一铜山县财政实习报告书之田赋契税杂税苏夷士…………………………………三五一第一四二册铜山县县政府实习公文警政财政区政报告书周正之……………………………………一江都县县政讨论及办理县政的思考谢持方………………………………………二三一第一四三册丰县政务处理财政警政区治实习报告杨时须…………………………………………一丰县县政府地方财政警政区政实习报告李春凡…………………………………一八七丰县县政府之事务地方财政警政区政实习报告纪中愉…………………………三五五沛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书陈礼荫…………………………………………………五○五第一四四册沛县之县政财政收入财政交代警卫区政保甲报告顾邃明……………………………一沛县县政概况行政管理公安区政保甲报告书胡义山……………………………四七七第一四五册萧县田赋契税营业税报告张超良…………………………………………………一第一四六册萧县实习报告之金融岁入财务行政秩序及公共支出周承绪傅铁狮………………一萧县实习报告之地价税周承绪傅铁狮…………………………………………三二七第一四七册萧县实习报告之预算现计决算簿记周承绪傅铁狮…………………………………一萧县实习之田赋保甲区乡镇公所救济事业合作社农村教育经济推进报告书曲声德……三八七第一四八册萧县财政收入支出会计制度预算制度总报告李绍云…………………………………一第一四九册江苏萧县土地问题与土地陈报徐慎岭张宗汉周继宗袁炳昌………………………一萧县县政府财政区公所保甲报告书刘景纯………………………………………四三五第一五○册邳县农村作物产量耕种方法租佃制度纳租方式及农民生活调查赵連福罗麟藻屈明智………………………………………………………………………………………………。
20世纪30年代是什么时候
20世纪30年代是1930年。
世纪是指一个连续的百年。
一个世纪的开始之年,应当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份的后一年开始。
公历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
在这种纪年法中,第一个世纪是从公元1年至公元100年,第二个世纪是从公元101年至公元200年,依此类推。
年代是指一个连续的十年。
一个年代的开始之年,从可以被10整除的年份开始。
如20世纪60年代,是从1960年至1969年这一段时间的连续10年。
年代的表示方法,以前习惯用“世纪2022年代”,如20世纪30年代。
这种表示方法的缺点是每个世纪的前两个年代无法表述。
如1901年到1910年不能用“20世纪0年代”来表示。
1911年到1920年一般也不能用“20世纪10年代”来表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之一)我们现代文学研究,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新时期里,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
这个变化是以重新发露它的意义和价值开始的:我们重新解读了鲁迅,从鲁迅的著作中发现了与政治家、革命家的思想学说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发现了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和对中国社会思想发展的追求,发现了他的孤独和绝望,发现了他对孤独的和绝望的抗争,并从他对孤独和绝望中发现了他的哲学;我们重新解读了茅盾和郭沫若的作品,不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发现了与外国文学影响的联系,也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了种种难惬人意的弱点和不足;我们重新发现了徐志摩、李金发、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冯至、《九叶集》派的诗、《七月》《希望》派的诗,重新发现了胡适、梁实秋,重新发现了周作人、林语堂、废名,我们把他们的作品从尘封的“资产阶级文人”、“反革命分子”的档案馆里解放出来,使他们的作品重新焕发了昔日的光彩;西方的研究者、港台的研究者帮助我们发现了张爱玲、苏青、徐@①、无名氏,我们自己则发现了沈从文的小说、新感觉派的小说,新武侠小说、新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也进入了我们研究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对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投射过关注的目光。
新时期最早以东北作家群的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大概是我的师弟王培元,他的硕士论文就是写东北作家群的,他后来编辑出版了《东北作家群小说选》;在东北作家群研究中卓有成效的是东北师范大学的逄增玉先生和河南大学的沈卫威先生,他们都有东北作家群研究的专著出版,对东北作家群各个作家的分别研究也在东北作家群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自己也曾出版过东北作家研究集刊类的刊物,出版过大型的东北作家的丛书。
但所有这一切,在众声喧哗的当代文学研究的论坛上,都没有发生更大的影响。
在当今的社会上,人们热衷的是周作人、林语堂的散文,穆时英、施蛰存、张爱玲的小说。
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并且是我们新时期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全266册)南京图书馆编,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是根据实习报告中所反映的实际内容起的名称,为影印。
收录南京图书馆所藏中央政治学校学生实习调查报告470余册,约17万5000多页。
时间跨度为1931年至1937年,地域覆盖范围为江浙沪鲁鄂皖等地部分市县,部门涉及国民政府各部院机构及地方市县,内容涉及普通行政、财务行政、工商行政、市政、县政、统计、金融、法律、公用事业、合作事业等。
全面反映了抗战爆发前中国各地经济的实际情况,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目录第一册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实习总报告徐廷贵………………………………………………一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之组织与工作概况夏忠群…………………………………二○一实业部统计长办公处及实业统计范围调查工作实习报告谢傑民李荣丰…………三三七第二册主计处统计局之沿革与职掌及中国统计事业概述陈增吉………………………………一中央统计处工作概述及全国合作社概况统计黄兆鹏……………………………一五一中央统计处已往及现在之党务政治社会人民团体等各项统计工作鸟瞰韩贵基杨哲一雷荣霖…………………二八五第三册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农业统计科进行与主持之各种农业统计报告杜品山………一主计处统计局之经济社会资源及各项统计事业实习报告赵金山卜昪华……二二七第四册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统计处实业部统计处概况及人口与社会农业资源财政与经济统计萧承禄刘坤阅黄存性…………………一第五册主计处统计局等所办之民政统计主要农作物生产统计物价指数统计劳资纠纷统计潘应昌张逸铭萧抱坚………………………………一第六册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统计处实业部统计处之沿革与职掌实习报告唐宗寿叶定安王述安………………………一第七册铁道部会计处津浦铁路管理局会计处实习报告史桂濂毕庆芳………………………一中央普通会计之总会计制度实习报告书王克章陈学齐王復华吴邦护赵殿举…………………………………二〇三第八册外交部实习总报告第四篇外交仪节刘世灿……………………………………………一外交部情报司亚洲司欧美司国际司总务司实习报告尹禄光………………………一八五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之组织概况及上海公共租界沿革之法律的考察许绍昌……四六三第九册外交部实务述要及外人在华沿海及内河航运权考察车祖荫……………………………一北京政府与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比较及国外华侨状况所受待遇的考察何思可………五一五第一〇册国民政府外交权之控制与监督与驻外使领馆之组织与职权薛镏森……………………一外交部之外交宾礼外交酬酢外交辞令实习总报告叶叔良…………………………三五五第一一册外交部之沿革现行组织驻外各使馆概况实习报告邹辰侯………………………………一外交部组织沿革及中日中俄外交关系之主要阶段概述李祝怀……………………一〇三中国外交领事机关概况及外国人在华之地位实习总报告陈尧年…………………五二五第一二册外交部中外交涉实务类纂缪通……………………………………………………………一中国之外交行政与德国政府要求引渡之研究黄先进………………………………四九五第一三册外交部实习所阅档案之成案研究及专题研究唐雄中……………………………………一国民政府外交政策国外华侨状况与所受待遇及他国情报与本国情报实习报告舒舍宇……………………………………………………………………………………………三一一外交部拟稿实习工作报告刘世灿……………………………………………………六四三第一四册外交部总务司情报司欧美司国际司及驻外使馆巡礼钟礼时……………………………一外交部之实务及其改进金铮…………………………………………………………五一七第一五册中国外交行政过去与现在朱建民…………………………………………………………一第一六册中国外交机关之沿革与国民政府时代外交部纪略萧作梁………………………………一中央政治学校合作储蓄银行实习总报告台光秀……………………………………二四九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工作实习报告陈兆麟…………………………………三六三中英滇缅边界问题研究报告萧远循…………………………………………………四九九第一七册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与职掌及官吏任免与考绩孔繁霖沈旦夏灌野赵连福等二十四人……………………………一第一八册江苏省民政厅概况及各种行政韩寿恒……………………………………………………一江苏省民政厅之吏治保甲禁烟实习报告方克柔……………………………………二二三江苏省民政厅之行政组织与行政方式辜祖文………………………………………四七七第一九册江苏省民政厅之保甲公安禁烟社会行政实习报告羊九思………………………………一江苏民政概论及公安禁烟社会行政问题的调查与建议王昭文……………………二八三第二〇册江苏民政之检讨及保甲社会救济事业公安行政禁烟行政概况蒋一鸣…………………一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大要事务管理施政概况丁仲光………………………………四三三第二一册江苏民政设施的实况与应行改革的管见刘广惠…………………………………………一江苏省之保甲与公安行政禁烟行政社会行政赵福基………………………………四六一第二二册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及其职务分配高清岳………………………………………………一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及厅务管理施政概况宋怡云…………………………………一四一江苏民政总检讨潘文彬………………………………………………………………四〇七第二四册江苏省民政厅之组织职掌人事管理与公文处理陈榜名…………………………………一江苏民政之保甲公安禁烟卫生救济事业概述林学就………………………………二六一江苏民政厅之保甲警政禁政吏治社会行政实习报告胡济川………………………四六五第二五册江苏省民政厅总论及民厅要政李佩雄……………………………………………………一江苏省民政厅之对外关係及工作概观庄肇昌………………………………………二三九江苏省民政厅与省政府其他各厅处及行政督察专员之关系高矩群………………三四七第二七册江苏省民政厅厅政述评王明义……………………………………………………………一江苏田赋之研究周继宗徐慎岭……………………………………………………五六七第二八册非常时期的江苏民政之政治机构人民组织人民训练警察食粮管理禁烟汪湘阳………一江苏省地价税研究江苏省田赋整理概况徐慎岭……………………………………二三三江苏省地政局公文处理之研究朱韵秀………………………………………………三五五江苏省土地局之行政之部报告汪毓先………………………………………………四五九江苏省土地陈报之目的程序与成效李昌咸………………………………………五四九第二九册江苏土地陈报概况欧先哲…………………………………………………………………一江苏省土地登记之机关与方法步骤及各县登记概况王缵绪…………………………七五江苏省之地价与地价税之研究史元庆……………………………………………一五三江苏省举办土地测量之经过姜云汉………………………………………………二三七江苏省沙田之种类分布及积弊孙春宁……………………………………………三九三江苏省沙田概况李方靖……………………………………………………………四六五江苏省管理官产机关沿革及清理官产概况曾宪文…………………………………四八九第三〇册江苏财政厅实习报告之财务行政岁入岁出公债及会计制度陈长兴…………………一江苏财政厅实习报告之岁入岁出会计金库制度预算决算债务陈永棻…………五四五第三一册江苏财政报告之收入与支出论罗学良…………………………………………………一江苏省财政厅组织机构及地方财政状况实习报告黄焕采………………………二五五第三二册江苏省财政机关收入支出省债财务行政程序会计制度实习报告朱渤……………一江苏财政厅组织之沿革及江苏财政整理之经过曲兴域…………………………四二九第三三册江苏财政研究之经费论刘大柏…………………………………………………………一第三四册江苏财政研究之收入论刘大柏…………………………………………………………一第三五册江苏财政研究之收支适合论刘大柏……………………………………………………一第三六册近年来江苏财政概况财政之整理及『县财政』交代之研究实习报告何肫林………一江苏省财务行政地方收入岁出债务情形财务整理实习报告佟志伸…………………九九江苏省田赋营业税契税沙田官产收入及支出财务行政实习报告唐希寅…………三九五第三七册江苏省之岁入岁出及财务行政与监督实习报告鲍宁生…………………………………一江苏财政之支出收入公债及县地方财政监督实习报告书郭树萱…………………四九九第三八册江苏省地方岁出岁入及财务行政实习报告胡宗谦………………………………………一江苏省财政机关岁入岁出财务行政程序实习报告萧成栋…………………………三二一第三九册江苏财政之全貌及财政之整理赵鸿德……………………………………………………一江苏省财政厅实习报告张传英……………………………………………………三三三第四○册江苏省地方岁出岁入及财务行政论黄密………………………………………………一江苏省财政厅实习报告芜湖营业税局工作报告谢人伟…………………………二六九第四一册江苏省地方收入支出财务行政秩序实习报告孙霈崑……………………………………一江苏省财政收支财务行政实习报告谢源和………………………………………三九七第四二册江苏省财政收入支出及财务行政论曹懋远……………………………………………一江苏省财政状况解剖与近年来江苏财政整理之经过阎鸿声……………………四三三第四三册江苏省财政整理之经过与批判阎鸿声…………………………………………………一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实习报告范文質安春融李世家刘翠峰杨炳文………二四九第四四册江苏高等教育概况及江苏中学会考结果之评价曹树勋杨友群………………………一江苏省中等教育小学教育数字的研究及江苏之教育经费钱安毅………………一六九江苏省之高等中等初等社会教育及教育经费实习报告唐昌时……………………三三七第四五册江苏省中等初等地方社会教育及教育经费实习报告刘悉规……………………………一江苏省教育厅之沿革及地方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实习报告罗慕頣…二五一教育行政组学生江苏浙江实习日记刘悉规等………………………………………四四九第四六册镇江地方法院实习报告蔡秉禄邬绳武…………………………………………………一镇江地方法院实习之刑事民事报告书朱悦祯………………………………………三五九第四七册镇江地方法院检察处刑庭民庭实习报告张逸龄…………………………………………一镇江地方法院检察处刑事庭民事庭实习工作总报告赵广居………………………二三七镇江地方法院民事审判刑事审判检察事务实习总报告陈焕然……………………三五七第四八册镇江地方法院实习之民庭检察处刑庭拟稿张铎………………………………………一镇江师范及镇师附属小学扬州中学实习报告俞思敬廖人祥康世诚谢维申赵芝庆……………………………………………………………………………………………一七一第四九册镇江田赋契税概论刘支藩丘国宝………………………………………………………一第五〇册栖霞乡师镇江师范镇师附小实习报告张志智陈粤人何灌梁唐昌时张绍先…一第五一册镇江县政府实习报告辜祖文……………………………………………………………一镇江县政府财政教育建设地政自治实习报告马绍武……………………………二六七第五二册镇江县政府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土地局实习报告钟宏……………………………一第五三册镇江县行政组织土地行政实习报告林作梅………………………………………………一镇江县之总观察及县政府各局实习总报告宋明炘…………………………………二九三第五四册江宁自治实验县财政实习报告殷永清………………………………………………一第五五册江宁县财政局局务行政收入概况会计制度实习总报告周福元……………………一江宁田赋牙税契税会计制度考察记孙豫恒………………………………………一四九江宁县财政局之沿革与岁出岁入考察总报告汪友明……………………………二七五第五六册江宁自治实验县之沿革地理及财政整理计划与地税蔡如海…………………………一第五七册江宁自治实验县之财政收入支出及财务行政秩序会计制度蔡如海………………一第五八册江苏江宁地方法院实习总报告张远谋…………………………………………………一第五九册江宁地方法院民庭刑庭检察处实习报告张镳………………………………………一江宁地方法院实习及广义的法院组织大纲与狭义的法院研究报告书秦汉初…三九九第六○册江宁地方法院民事事务检察事务刑事事务实习工作报告卢甲三……………………一第六一册江苏江宁地方法院检察处民事庭刑事庭事务实习总报告徐日彰……………………一江宁地方法院问题研究判词拟稿阅卷摘要实习报告书林士新…………………三五七第六二册江苏江宁地方法院卷宗阅览拟稿存钞实习总报告梅庆春……………………………一第六三册江苏江宁地方法院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实习总报告相宝瑎………………………………一江宁地方法院实习报告及观察之意见陈保安王会文……………………………二四五第六四册江宁自治实验县政府教育科实习报告谢维申赵容舒…………………………………一江宁自治实验县教育科工作报告陈粤人……………………………………………四九五江宁自治实验县教育之认识及教育科工作实习报告张志智……………………二三九第六五册江宁县政实验概况及公文财政警政实习报告萧自诚…………………………………一第六六册江宁自治实验县概况及公文管理财政警政实习报告书向南屏………………………一江宁县县政府公文处理及警政实习报告徐君佩……………………………………四三三江宁自治实验县地税徵收考查记张中宁…………………………………………三八三第六七册考察江宁县政之事实及意见报告书鄒振道……………………………………………一江宁自治实验县之地税资源地税问题现行税制及地税革新方案朱曾赏…………二四一第六八册江宁自治实验县田赋论彭塵舜…………………………………………………………一江宁县沿革地理社会经济行政财政公安总报告陈光国…………………………二八九第六九册江宁自治实验县县属概况公文处理警察行政实习总报告汪度……………………一第七○册江宁自治实验县收入论及岁出论谢清………………………………………………一第七一册句容县民政公安财政教育建设报告廖德雄邢柱国周倬…………一第七二册溧水县教育实习报告江锦荣徐元龙丁国鑅………………………………………一溧水县财务行政秩序论及收入支出论江锦荣徐元龙……………………………七一溧水县县政府组织及人事事务管理实习报告吴延环……………………………五一一第七三册江浦县政实习总报告蒋瑞荣……………………………………………………………一江浦教育江浦建设考察报告储家昌………………………………………………三○五第七四册江浦财政收入支出预算会计制度实习报告蹇先觉……………………………………一第七五册六合县实习报告之民政与财政孙德祺王鸿儒………………………………………一第七六册六合县实习报告之教育建设警卫禁烟行政蒋心梓赵牖文……………………………一溧阳县之财务行政编岁入编岁出编鲍宁生黄焕采萧成栋……………………三四七第七七册丹阳财政总论岁出论岁入论杨祖德……………………………………………………一第七八册丹阳县普通行政及财务行政秩序实习总报告郭祥芝任象杓………………………一第七九册金壇县政实习报告之县政府与民政财政徐士浩林傲秋罗濒沆严敬彝………一第八○册金壇县政实习报告之教育与建设徐士浩林傲秋罗濒沆严敬彝………………一第八一册上海县会计制度实习报告书毕庆芳王復华赵殿举………………………………一松江财政考察记黄豪………………………………………………………………三九五第八二册松江县财政局实习考察纪录及批评与建议戴钟衡……………………………………一松江县财政局概况及会计制度实习总报告吕之渭………………………………三四九第八三册江苏松江县县政府公安教育建设地方自治实习总报告书龚心斋……………………一松江县史地党政经济社会考查纪录谢开敏………………………………………二一一江苏省松江县县政考查录谢光汉…………………………………………………四二九第八四册奉贤县土地局概况及整理土地原因姜云汉朱韻秀李昌咸………………………一第八五册嘉定县之土地行政与土地经济调查王缵绪潘锡和欧先哲………………………一第八六册江苏宝山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书李新鑾………………………………………………一宝山县政实习及清丈与筑路的考察报告殷馨波…………………………………四三九第八七册宝山县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概况及财政改革意见宁琦…………………………一第八八册崇明县之财政收入支出与县债曹懋远朱渤………………………………………一第八九册吴县地方法院实习报告丛永金…………………………………………………………一吴县地方法院概况及民事刑事实务实习总报告李登壇李才贵徐平寿……一八一第九○册吴县地方法院民庭检察刑庭实习工作报告郑德恒……………………………………一吴县地方法院阅卷记实及拟作刑事民事裁判书实习报告高福坤………………二九七第九一册吴县财政局实习报告张子纯……………………………………………………………一吴县财务行政收入岁出公债公款公产管理实习总报告李炯先…………………一九一吴县财政整理及会计主任制度报告何肫林陈永棻……………………………五○一第九二册吴县县政教育行政公安行政建设行政财务行政实习报告胡瀚何子競…………一第九三册吴县县政地方自治实习报告及改革县政之我见王维墉………………………………一第九四册常熟县史地政治经济社会概况总报告李用宾樊祖邦袁永馥………………………一第九五册常熟县会计主任办事处会计实习报告书张振玉………………………………………一常熟县收支机关会计制度实习报告书陈学齐……………………………………一七五吴江县土地局实习报告徐钟渭汪毓先史元庆………………………………三九九第九六册江苏崑山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书严进李国昌林雪…………………………一第九七册江苏崑山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书严进李国昌林雪…………………………一崑山财政研究之经费论刘大柏……………………………………………………三三五第九八册崑山财政研究之收入论刘大柏…………………………………………………………一第九九册崑山财政研究之改革刍议刘大柏………………………………………………………一崑山财政研究之收支适合论刘大柏………………………………………………四九三第一○○册吴江县政实习报告之总论县政府地方自治陈开泗张锄非刘居斌………………一第一○一册吴江县政实习报告之教育公安财政建设陈开泗张锄非刘居斌…………………一武进财政之财政机关田赋实习报告李耀西石光钜萧屏如………………………一第一○三册武进财政之杂税杂捐预算制度会计制度实习报告石光钜李耀西…………………一第一○四册武进县政府组织及公安财政建设教育详情杨兆允……………………………………一第一○五册武进县实习报告之财政与地方自治陈敦仁……………………………………………一第一○六册武进县实习报告之财政与地方自治陈敦仁…………………………………………一武进县实习报告之建设与公安陈敦仁…………………………………………一五七第一○七册省立常州中学武进全县教育无锡教育学院实习报告书雷震甲乔殿祥朱宗海范炘阮愚公………………………………………………………………………………………一第一○八册无锡县法院实习报告莫志泉……………………………………………………………一第一○九册无锡地方法院民事检察刑事实习总报告徐建猷………………………………………一第一一○册无锡县土地测量土地登记及土地经济概况实习报告曾宪文叶新明孙春宁………一第一一一册无锡历年财政收支状况与预决算考察及各项税捐概论江士傑………………………一第一一二册无锡县财政局考查记录及无锡县地方财政特殊机关董彬谦…………………………一第一一三册无锡概述及无锡财政局实习报告张攸麟………………………………………………一无锡县岁入岁出及会计制度报告史桂濓吴邦護王克章……………………二○五第一一四册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实习报告范文質杨炳文李世家安春融刘翠峰……一第一一五册无锡社教及师范教育实习报告刘馨郑小傑韩再珠赵容钧……………………一洛社乡师实习报告范文質杨炳文李世家安春融刘翠峰………………三四一第一一六册无锡师范学校教育学院洛社乡师实习日记参观记要范文质李世家刘翠峰杨炳文安春融…………………………………………………………………………………………一江苏省无锡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张有年…………………………………………三三三第一一七册无锡县行政地方自治警卫财政建设教育卫生工业农业商业公益实习总报告袁守成………………………………………………………………………………………………一第一一八册无锡县行政组织行政概况考查总报告陈崇…………………………………………一第一一九册江苏省立洛社乡村师范学校无锡师范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实习及参观地方教育报告陈兆麟赵祥麟张豁然罗慕颐刘镜洲…………………………………………………………一宜兴县行政沿革行政区划考查纪录及党政协调之实况程守仁………………………一宜兴县县政府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及党务地方自治情形考查记录王锦华………三九三第一二一册宜兴县财务党务经济社会概况及县政府实习报告汤燦华……………………………一第一二二册江苏省江阴县之财政实习总报告杨善贞………………………………………………一第一二三册江阴县各项正杂税徵收概况及会计预决算制度实习总报告杜守先…………………一江阴县田赋岁入岁出会计制度预决算制度述略姜柏如…………………………三七五第一二四册南通县城市地价申报盐垦区租佃问题及土地利用测量登记与地税调查李方靖徐良………………………………………………………………………………………………一南通县土地整理之回顾与展望刘家傑……………………………………………二九三第一二五册南通县政府组织行政建设事业实施及经费实习报告杨镇江周必璋刘清源……一第一二六册淮阴县政实习报告之总论及民政编高上佑韩梦麟史闰六………………………一第一二七册淮阴县政实习报告之财政教育建设编高上佑韩梦麟史闰六……………………一第一二八册阜宁县政实习报告之民政财政施政纲要及中心工作计划沈旦杨树贤朱程…一第一二九册阜宁县政实习报告之教育建设公安禁烟司法沈旦杨树贤朱程……………一泰兴县财政概况及财政之整理赵鸿德张传英曲兴域…………………………四一三第一三○册盐城县政府实况及盐城警卫教育建设财政地方自治概况吴福保……………………一第一三一册盐城县政实习之史地社会经济行政机关党务教育财政建设公安报告任维均………一第一三二册江苏盐城县县政财务警察卫生教育考查总报告麦启霖…………………………………一第一三三册江都县之财务行政及收入支出实习报告董载泰………………………………………一第一三四册江都县概况及经徵状况会计制度实习总报告邓傑…………………………………一江都县之税款收支及财务管理吕泽智……………………………………………三四一第一三五册东台县之县况及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公安总报告孙雅庭彭业湘严象春…………一第一三六册兴化县县政组织及县政实况报告沈志钧胡世丛刘必茂…………………………一第一三七册泰县财务行政秩序实习报告书贺崇谏…………………………………………………一第一三八册江苏省铜山县之警政财政与自治刘琼………………………………………………一第一三九册铜山县政机关之组织人员内部工作总考查林树艺……………………………………一江苏铜山县县政鸟瞰及经济社会概况宋大儒……………………………………三五五第一四○册铜山县县政府沿革组织司法及县长之任用惩奖报告毕存智…………………………一第一四一册铜山县财政实习报告书之预算决算收支审计苏夷士…………………………………一铜山县财政实习报告书之田赋契税杂税苏夷士…………………………………三五一第一四二册铜山县县政府实习公文警政财政区政报告书周正之……………………………………一江都县县政讨论及办理县政的思考谢持方………………………………………二三一第一四三册丰县政务处理财政警政区治实习报告杨时须…………………………………………一丰县县政府地方财政警政区政实习报告李春凡…………………………………一八七丰县县政府之事务地方财政警政区政实习报告纪中愉…………………………三五五沛县县政府实习总报告书陈礼荫…………………………………………………五○五第一四四册沛县之县政财政收入财政交代警卫区政保甲报告顾邃明……………………………一沛县县政概况行政管理公安区政保甲报告书胡义山……………………………四七七第一四五册萧县田赋契税营业税报告张超良…………………………………………………一第一四六册萧县实习报告之金融岁入财务行政秩序及公共支出周承绪傅铁狮………………一萧县实习报告之地价税周承绪傅铁狮…………………………………………三二七第一四七册萧县实习报告之预算现计决算簿记周承绪傅铁狮…………………………………一萧县实习之田赋保甲区乡镇公所救济事业合作社农村教育经济推进报告书曲声德……三八七第一四八册萧县财政收入支出会计制度预算制度总报告李绍云…………………………………一第一四九册江苏萧县土地问题与土地陈报徐慎岭张宗汉周继宗袁炳昌………………………一萧县县政府财政区公所保甲报告书刘景纯………………………………………四三五第一五○册邳县农村作物产量耕种方法租佃制度纳租方式及农民生活调查赵連福罗麟藻屈明智………………………………………………………………………………………………一第一五一册江苏宿迁县政财政警卫实习报告王维藩………………………………………………一第一五二册宿迁县政公安财政实习总报告梁宗一…………………………………………………一第一五三册宿迁县政公安建设地方自治保甲制度匪患调查报告刘体先……………………………一东海县教育禁烟及民政厅调查报告鲍先德…………………………………………四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