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地质习题集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当钻到油层时,气测井的重烃含量和全烃含量都升高。
()A.错误B.正确2.按槽台说的盆地分类,我国塔里木盆地属于()含油气盆地。
A.地台内部坳陷型B.山前坳陷型C.山间坳陷型D.山前坳陷----中间地块型3.一个油气田在()探明含油气边界,圈定含油面积,提交出探明储量。
A.详探阶段B.预探阶段C.滚动勘探开发阶段D.区域勘探阶段4.现代录井方法很多,常用的几种钻井地质录井方法有()。
A.岩心录井B.岩屑录井C.气测录井D.钻时录井E.钻井液录井5.通常情况下,下列岩石中,()可以成为储集岩。
A.致密灰岩B.中砂岩C.灰色泥岩D.膏岩6.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多、变化大,发育大量的溶洞和裂缝,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相关性差。
()A.错误B.正确7.下列给出的条件中,()属于狭义的地层油气藏。
A.超覆不整合油气藏B.岩性油气藏C.裂缝性油气藏D.生物礁油气藏8.绘制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时,假如剖面线垂直地层走向线,不在剖面线上的井,应当沿着地层走向线方向投影到剖面线上,若校正前后井位标高不变,则不能正确反映地下构造形态。
()A.错误B.正确9.在钻井过程中,如果井下出现泥浆漏失现象,可能预示着钻遇()。
A.致密粉砂岩B.低压异常带C.油页岩D.断层10.在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地区,利用已钻邻井的钻井地质资料,能够预测出高异常地层压力带的层位和顶部深度。
()A.错误B.正确11.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封闭作用,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A.错误B.正确12.从圈闭的成因、圈闭形态及遮挡条件等因素考虑,下列()均属于构造油气藏。
A.背斜油气藏B.岩性油气藏C.裂缝性油气藏D.生物礁油气藏13.()是度量和描述圈闭的大小、规模的参数,它们的大小影响油气藏的储量规模。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岩石中有机质的演化及生烃作用,主要受细菌、()及催化剂等理化条件的影响。
A.温度、时间B.温度、压力C.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D.压力、时间答案:A2.关于油气二次运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含油气盆地具有分割性强、岩性岩相变化大等特点,运移距离最大仅几千米B.二次运移分为两个阶段,即油气到达圈闭之前在运载层中的运移、油气在圈闭范围内的运移C.石油在运移过程中,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不会发生变化D.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取决于运移通道、区域构造条件、岩性岩相变化条件、上覆盖层与断层的发育以及油气二次运移动力条件等。
答案:D3.关于圈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圈闭的有效容积大,则含油面积肯定大B.含油气盆地内所有圈闭中都聚集有油气C.作为圈闭形成要素的遮挡物,可以是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也可以由断层、岩性或物性变化、地层不整合等构成D.同一构造的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必须一致答案:C4.碎屑岩岩心含油级别主要依靠岩石新鲜断面的含油面积、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颜色、油脂感等特征来确定,按含油级别由高到低分为()等6级。
A.饱含油、油浸、富含油、油斑、油迹及荧光B.富含油、饱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及荧光C.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及荧光D.富含油、饱含油、油斑、油浸、油迹及荧光答案:C5.油层对比工作中,关于典型井的选择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选择典型井时,无要考虑地层发育是否齐全B.通常选择非取心井作为典型井C.单井各项资料齐全,测井曲线标志清楚D.无需考虑井位位置答案:C6.关于沉积微相研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沉积微相分析的相标志主要有岩石学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等B.无需考虑前期大相划分情况,直接进行微相划分C.以取心井的单井相分析为基础,无需进行剖面相分析,可直接开展平面沉积微相研究D.测井相与沉积相始终是一一对应的答案:A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一、油气成因:是沉积物当中的有机质,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在细菌、催化剂、温度、放射性等各种作用下,经历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变质阶段,陆续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二、生成油气的地质条件: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条件、古气候条件生成油气的理化条件:细菌作用、催化作用三、生成油气的主要阶段: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埋深0-1500米,温度低于50-60℃,细菌作用为主。
主要产物:生物化学气、干酪根、少量低熟油)、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深度:1500~3500m;温度:60℃~180℃;热催化作用。
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主要的生油时期)、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度4000-7000米;温度180-250℃;热力作用成为主导因素)、深部高温生气阶段(深度>7000m;温度>250℃;变生作用阶段高温高压主要产物:干气甲烷和石墨)四、砂(砾)岩储集层的成因类型:冲积扇砂砾岩体、河流砂岩体、三角洲砂岩体、湖泊砂岩体、沿岸堤坝砂岩体、陆棚砂岩体、浊流砂岩体、风成砂岩体。
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发育的地质因素:沉积环境、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褶皱断裂作用。
五、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通常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圈闭的度量:圈闭大小由最大有效容积来度量。
它是指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
V=A·h·Φe油气藏: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基本聚集描述油气藏的三个术语:含油气边界、含油气面积、油气藏高度六、、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答:首先是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在含油气盆地内,多发育良好的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
生油层和储集层接触面积大,对油气的疏导能力强,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能及时运移到储集层中,其上有高质量的盖层。
有效的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之一。
良好的遮挡物也是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之一。
第一阶段1.第1题单选题根据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质中,( )为最主要的生油母质。
A、高等动物B、低等水生生物C、高等植物D、贝壳类标准答案:B2.第2题单选题在下列相中,( )是有利于生油岩发育的古地理环境。
A、浅海相B、河流相C、潮坪相D、浊积相标准答案:A3.第3题单选题通常情况下,下列岩石中,( )可以成为储集岩。
A、致密灰岩B、中砂岩C、灰色泥岩D、膏岩标准答案:B4.第4题单选题通常情况下,下列岩石中,( )可以是好的生油岩。
A、岩浆岩B、中砂岩C、暗色泥岩D、细晶白云岩标准答案:C5.第5题单选题科学术语“石油”是( )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提出的。
A、班固B、沈括C、孙健初D、潘钟祥E、张华标准答案:B6.第6题单选题按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观点,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最主要的产物是( )。
A、液态烃B、生物化学气C、甲烷气D、凝析气标准答案:A7.第7题多选题在下列相中,()是有利于碎屑岩储集体发育的古地理环境。
A、三角洲前缘亚相B、河流相C、深湖相D、浊积相标准答案:A,B,D8.第8题多选题下列给出条件中,()属于碎屑岩的储集空间。
A、粒间溶孔B、鸟眼孔隙C、裂缝D、生物骨架孔隙标准答案:A,C9.第9题多选题下列给出条件中,()是油气有机成因的标志。
A、异戊间二烯型烷烃B、卟啉化合物C、甲烷D、硫化氢标准答案:A,B10.第10题多选题在下列相中,()是有利于砂砾岩储集层发育的沉积环境。
A、浊积相B、半深湖相C、生物礁相D、扇三角洲相标准答案:A,D11.第11题多选题天然气的产出状态多种多样,下列给定条件中,()属于聚集型天然气。
A、气藏气B、气顶气C、固态气水合物D、煤层气标准答案:A,B12.第12题多选题通常情况下,下列岩石中,()组成的地层可以是盖层。
A、普通砂岩B、礁灰岩C、泥页岩D、盐岩标准答案:C,D13.第13题多选题一般地,碳酸盐岩储集层经过()后,有利于发育次生孔隙。
油气田开发地质习题 一、 填空: 1、 石油和天然气是储藏在岩石孔隙 中的可然 有机 矿产。
2、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 的 油气 常称为油气藏。
3、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 的油气常称为 油气藏 。
4、在岩石中 相对富集 、有开采价 值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
5、在岩石中相对富集、 有开采价 值 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
6、从油田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在 加工提炼之前称为 原油 。
7、从油田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加 工提炼 之前称为 原油 。
8、 石油主要是由 碳 、 氢及少量硫、 氮、氧等元素组成。
9、 石油主要是由碳、 氢 及少量硫、 氮、氧等元素组成。
10、石油中的主要元素结合成不同 的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 其中以 碳 氢化合物 为主。
11、石油没有固定的 化学成分 , 因而决定了它没 有固定的物 理常 数。
12、石油没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因 而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 物理常 数 。
13、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 时的温度称为 凝固点。
14、自然界一切 天然 因素形成的 气体,都可称为天然气。
15、自然界一切天然因素形成的气 体,都可称为 天然气 。
16、天然气是由多种气态物质组成 的(混合物) 。
17、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 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 烷占很大比例。
18、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 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烷) 占很大比例。
19、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 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烷占 很大比例。
一般在(80%-90%) 。
20、混合物的临界温度等于组成混 合物的各成分的(体积百分数)分 别乘其临界温度(绝对)乘积之和。
21、将汽液化时所需施加的压力称 为(饱和蒸汽压力) 。
22、 蒸汽压力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
23、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一个大气 压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气量称 。
为(溶解系数) 24、在一定条件下气体在单位石油 (或水) 中的溶解量称为 (溶解度) 。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一.概念题1.迟到时间套管程序固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岩屑录井岩心录井泥浆录井钻时钻时录井气测井岩心收获率中途测试先期完成后期完成井身结构初流动终流动初关井终关井2. 三孔隙度法可动油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3. 地层等厚图地层等容图地下地质图标准层标准井标准剖面图综合柱状图油层对比古地质图虫眼图4.断点组合断层面图生长指数井口海拨标高古构造5. 流体静压力上覆岩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井底压力生产压差压力系数压力梯度等效深度地温级度折算压力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6. 油气储量有效厚度含油面积平衡表平衡表外储量狭义油气资源采收率废弃气层压力开发储量探明储量概算储量1.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到地面所需的时间2.套管程序钻井过程中先后向井内下入的套管次数、每次套管的直径以及套管下入的深度3.固井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后,在井壁和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4.定向井有位移且有准确方位的斜井5.丛式井海上油田开发时在钻井平台上打的井群,丛式井一般为30口左右,最多为96口6.水平井最大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且有水平延伸的井7.岩屑录井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8.岩心录井地质人员对取出的岩心整理、观察、描述、作图,这个过程就是岩心录井9.泥浆录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方法10.钻时每钻进一米所需要的纯钻井时间,单位为分钟/米11.钻时录井地质人员利用钻时装置,记录单位进尺所花费的时间,从而绘制出钻时-深度曲线,并以此来研究岩层的性质、进行地层对比工作的一项录井方法12.气测井钻井过程中对泥浆中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油气水层的测井方法13.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它是衡量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14.中途测试探井钻井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或发现重要油气显示时,中途停钻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测试15.先期完成先下入油层套管,再钻开油层,分为裸眼完成和衬管完成16.后期完成先钻开油气层,再下油层套管,分为射孔完成、贯眼完成、尾管完成17.井身结构油井井眼沿长轴方向剖面的结构形态,井身结构由构成井眼的四个要素组成:井径、各井径相应的井眼深度、套管程序和管外水泥返高18.初流动钻杆地层测试中, 地层流体在地层压力与地面常压压差的作用下迅速进入空钻杆内,开始进入流量的测试,实质上是钻杆作为液流导管的临时性地层测试过程。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绪论单元测试1.在古代,石油用于( )。
A:防腐 B:照明 C:建筑 D:化工原料答案:防腐;照明;建筑2.世界上的常规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深度中。
A:>7000m B:>10000m C:<1000m D:500-3500m 答案:500-3500m3.中国新疆的含油气盆地包括()。
A:准噶尔盆地 B:松辽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渤海湾盆地答案: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以下哪些可能来源于石油石化产品()。
A:油漆 B:医药 C:化妆品 D:衣服答案:油漆;医药;化妆品;衣服5.开发地质学为油田合理开发提供地质依据,涉及到的工作包括()。
A:开发井位的调整 B:开发前的评价 C:开发井监控 D:油藏研究答案:开发井位的调整;开发前的评价;开发井监控;油藏研究6.开发地质学的作用包括()。
A:注采井网调整 B:部署井位 C:解决开发矛盾 D:分层开采答案:注采井网调整;部署井位;解决开发矛盾;分层开采7.目前,石油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医药等领域。
()A:错 B:对答案:对8.油气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
()A:对 B:错答案:对9.油气分布的差异性表现在地理位置、时代、埋藏深度等方面,总储量的一半分布在少数几十个特大油田中。
()A:对 B:错答案:对10.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的新疆地区。
()A:错 B:对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石油中碳和氢累计含量的平均值约为。
A:51% B:87.5% C:67% D:97.5% 答案:97.5%2.一般,源于陆相烃源岩的石油具有以下特征?A:V/Ni 大于 1 B:Ni/V 等于 1 C:Ni/V 大于 1 D:V/Ni 等于 2 答案:Ni/V 大于 1 3.石油中的钒卟啉和镍卟啉属于()。
A:含氧化合物 B:含氮化合物 C:烃类化合物 D:含硫化合物答案:含氮化合物4.关于石油的颜色,下面那句比较准确。
油气开发地质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绪论单元测试1.美国正式出版的《石油开发地质学》在1979年由塔尔萨大学的---完成的?()参考答案:P.A.迪基2.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is()参考答案:Static and dynamic reservoir第一章测试1.油气田开发地质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在油藏管理的全过程中,正确描述油藏开发地质特征。
()参考答案:对2.油藏的边界条件特指:()参考答案:底水;非渗透性岩性圈闭;气顶3.The recommenda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t yourChinese book is ()参考答案:according to geometry and boundary conditions;based on reservoircharacteristics and flow;by the fluid nature4.Coal, oil and natural gas all form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参考答案:对5.流体性质主要包括()参考答案:密度、粘度、凝固点及烃类、非烃类组分6.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参考答案:对7.油气田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油气田开发总体系统工程中,开发地质是中心环节,它涉及到油气田开发的全过程,是油田开发的灵魂。
()参考答案:对8.油气开发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实验方法;油藏工程法;地球物理法;数学、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等方法9.石油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液态混合物,主要成分包括:()参考答案:非烃化合物;少量氧、氧、硫、氮等微量元素;烃类化合物10.石油具有极高的电阻率,是一种非导体。
.油气田开发地质习题一、填空:1、石油和天然气是储藏在岩石孔隙中的可然有机矿产。
2、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
3、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
4、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
5、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
6、从油田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在加工提炼之前称为原油。
7、从油田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加工提炼之前称为原油。
8、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及少量硫、氮、氧等元素组成。
9、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及少量硫、氮、氧等元素组成。
10、石油中的主要元素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其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
11、石油没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因而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
12、石油没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因而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
13、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14、自然界一切天然因素形成的气体,都可称为天然气。
15、自然界一切天然因素形成的气体,都可称为天然气。
16、天然气是由多种气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17、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烷占很大比例。
18、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烷)占很大比例。
19、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烷占很大比例。
一般在(80%-90%)。
20、混合物的临界温度等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体积百分数)分别乘其临界温度(绝对)乘积之和。
21、将汽液化时所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力)。
22、蒸汽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3、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气量称为(溶解系数)。
24、在一定条件下气体在单位石油(或水)中的溶解量称为(溶解度)。
25、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26、碳数越小的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27、影响天然气溶解度的因素中以(压力)、温度和水的矿化度的影响最明显。
28、影响天然气溶解度的因素中以压力、(温度)和水的矿化度的影响最明显。
29、影响天然气溶解度的因素中以压力、温度和(水的矿化度)的影响最明显。
30、油气成因基本上可归纳为无机生成和(有机生成)两大学派。
31、随着水的矿化度增加,气体的溶解度则(下降)。
32、油田水在广义上是指油气田区域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33、油层水中最有意义的有机组分是(烃类)、酚和有机酸。
34、油层水中最有意义的有机组分是烃类、(酚)和有机酸。
35、油层水中最有意义的有机组分是烃类、酚和(有机酸)。
36、(苏林)分类是根据大陆水和海水化学成分特性、把天然气水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当量数比例作为水的分类基础,用以判断水的生成环境是大陆的还是属于海洋的。
37、总结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发现,99%以上的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中。
39、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0、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1、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2、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3、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泥质)生油岩和碳酸盐岩生油岩。
44、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泥质生油岩和(碳酸盐岩)生油岩。
45、热变指数(TAI)通常分为(5)级。
46、沉积物中有机质向石油转化必不可少的条件的(还原环境)。
47、储集层具备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孔隙性)和渗透性。
48、储集层具备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孔隙性和(渗透性)。
49、(孔隙性)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储集层储存油气的数量。
50、(渗透性)的好坏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的油气的产能。
51、已经开采的含油气层称为(生产层(或产层))。
52、储集岩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大。
53、根据岩石中孔隙性的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54、根据岩石中孔隙性的(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55、根据岩石中孔隙性的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56、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
57、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渗透率随着有效孔隙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
58、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渗透率随着有效孔隙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
59、(碎屑颗粒)是组成碎屑岩的主要成分。
60、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
61、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
62、碎屑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古沉积条件及(古构造)条件的控制。
63、碎屑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古沉积)条件及古构造条件的控制。
64、根据碳酸岩的孔隙形成时期与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65、根据碳酸岩的孔隙形成时期与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66、自然界中,任何(盖层)对气态和液态烃类都只有相对的隔绝性。
67、油、气在(地壳的)任何流动,都称为油、气运移。
68、油气藏与一般固体矿藏明显的不同就是其分布在它的(原生之地)。
69、液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透。
70、(渗滤)是油、气在地下运移的主要方式。
71、地层中流体(水或油、气)在储集层中的流动,服从(达西直线渗滤)定律。
72、由于浓度差的存在,使流体产生扩散。
73、地静压力随上覆地层的增厚而(增大)。
74、油、气的初次运移是指在(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向附近储集层的运移。
75、实践证明,地下油、气总是企图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
76、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三个阶段。
77、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三个阶段。
7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三个阶段。
79、在圈闭中油、气、水是按(密度)大小呈有规律分布的。
80、圈闭有效(容积)越大,储集油、气的数量越多。
81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所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
82日产原油量为(大于100T(或大于100吨))的油气藏称为高产油气藏。
83日产原油量为(10-100T(或10-100吨))的油气藏称为中产油气藏。
84日产原油量为(小于10T(或小于10吨))的油气藏称为高产油气藏。
85在油气源充足的条件下,(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
86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87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88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89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90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的重要前提。
91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壳运动)为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
92圈闭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93圈闭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94圈闭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95作用于油层中流体的压力称为(油层压力)。
96实测地层压力与同一地层深度的静水压力的比值称为(压力系数)。
97当实测地层压力高于静水柱压力是称为(异常高压)。
98当实测地层压力低于静水柱压力是称为(异常低压)。
99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增加率称为(压力梯度)。
100由于水位面倾斜引起地层水流动而产生的压力称为(动力压力)。
101油气层开发之前所具有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油层压力)。
102将地层压力折算到某一基面上的压力称为(折算压力)。
103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温升高的度数称为(低温梯度)。
104地温每升高1℃时所加深的深度称为(低温级度).105油气聚集单元与盆地构造单元中,含油气盆地对应着(沉积盆地)106油气聚集单元之中最基本单元是(油气藏)107盆地构造单元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是(圈闭)108现阶段油气田钻井主要分为(参数井) 探井和生产井三种.109现阶段油气田钻井主要分为参数井(探井)和生产井三种.110现阶段油气田钻井主要分为参数井探井和(生产井)三种.111区域勘探主要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112区域勘探主要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113整个油气田勘探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区域勘探)阶段和工业勘探阶段.114整个油气田勘探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区域勘探阶段和(工业勘探)阶段.115油气藏只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小)单元.116油气田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资料来源于各种类型的(钻井).117钻井过程中取得资料的工作叫(录井).118钻井时用专门的(取心钻头),从井内钻取的圆柱状岩石样品为岩心.119钻井时用专门的取心钻头,从井内钻取的圆柱状岩石样品为(岩心).120岩屑自井底到井口所需的时间叫(迟到时间).121岩心的实际长度与钻井进尺长度的比值称为(岩心收获率).122岩心的含油面积在10%-25%之间称为(油斑).123岩心的含油面积在25%-50%之间称为(油浸).124岩心的含油面积在50%-75%之间称为(含油).125岩心的含油面积大于75%时称为(油砂).126人们常将(钻井液)称为钻井工艺的血液.128油层对比是以油层为研究对象,在(含油层系)内部进行的分层对比工作.129油层对比首先是(标准层)的对比.二.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2.油质:即石油中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的物质.3.沥青质: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沥青质为黑色脆性的固体粉末.4.碳质:为石油中的非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有机物,又叫残碳.5.石油的荧光性:即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性的性质.6.临界温度:即单组份气体在高于某一特定温度时,不管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使该气体转化为液体的特定温度.7.凝固点:即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8.油田气:系指与石油共存的天然气.9.溶解系数: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气量称为溶解系数.10.油田水(广义):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11.油田水(狭义):指油田范围内储集有油气的地层中的地下水.12.气田气:不与油藏伴生的单一天然气聚集中的气体.13.干酪根:又称油母质,是沉积岩中缩聚程度较高\分子量较大\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聚合物.14.生油门限温度:干酪根开始热解成为大量石油烃类的温度,也称成熟温度.15.氯仿沥青”A”:用氯仿当溶剂,从岩石中抽提出来的有机物的含量.16.生油气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层.17.有机质转化指标:在有机质已经成熟的生油\气岩中,衡量有机质转化成烃类的数量指标.18.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19.含油气层:如果储集层中含有了油气,则可将该储集层称为油气层.20.总孔隙度:通常把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样的总孔隙度(率)或称为绝对孔隙度(率).21.有效孔隙度(率):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而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22.岩石的渗透性:是指在一定压力差下,岩石能使流体通过的能力.23.有效渗透率:为了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相区别,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种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24.孔隙结构特征:指孔隙的大小及形状,孔隙间的连通情况,较大的分布及数目,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即孔隙喉道的宽窄,连通某一孔隙的喉道多少等.25.孔隙喉道:即颗粒之间的狭窄通道.26.孔喉比:指孔隙大小与喉道大小的比值.27.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28.排替压力:是指某一岩样中的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开始排替所需的最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