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保险合同案例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767.50 KB
- 文档页数:55
第三章保险合同案例一第三章保险合同案例一、被保险人被受益人杀害给付案案情介绍8岁的小学生林冬冬在镇上的一所小学读书,学校为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学生集体投保了学生团体平安保险,每人保险金额2000元,保险期限1年。
因为林冬冬的父母已经离婚,林冬冬和他的14岁姐姐其母亲抚养,母亲在与前夫离婚后又与一个叫谢明强的男子结婚,所以在老师要林冬冬填写受益人的名字时.小男孩就写上了继父谢明强的名字。
再婚后,林冬冬的母亲与谢明强因感情不和,平日经常吵架,甚至数次提出要离婚分手。
保险期内的某一天,两人又一次大吵了起来,这一次是为离婚后的家庭财产分割与子女问题而争吵。
争吵中,谢明强毒打林冬冬的母亲。
林冬冬站在母亲一边与继父谢明强讲理,恼羞成怒的谢明强竟然拿起刀砍伤了小男孩。
后来林冬冬不治身亡。
当时,林冬冬的母亲急冲上前与谢明强拼命,也被谢明强杀死。
凶杀案发生后.谢明强被逮捕归案不论,但小学生林冬冬被杀死一事却引发了他生前投保的学生团体平安保险的保险金应如何给付的问题。
问题思考 1. 人身保险合同的法定责任免除有哪些?被保险人林冬冬被继父砍伤后死亡,保险公司是否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2. 在哪些情况下,人身保险金应被视为被保险人的遗产,按照继承的法律关系来处理?你了解我国《继承法》有关继承人的规定吗?3. 你认为对本案的保险金给付应如何正确处理?说出这样处理的理。
二、被保险人前后有两个妻子的受益人身份认定案案情介绍1998年5月,赵太太为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终身寿险,保险金额为20万元。
在填写投保险单时,作为被保险人的赵太太在投保险单上的受益人一栏内只填写了“妻子”两个字。
2000年6月,赵太太回家乡探亲途中遇车祸死亡。
保险事故发生后,谁来领取20万元保险金在被保险人的两个“妻子”之间产生争执。
被保险人赵太太怎么会有两个妻子?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通过了解方知原委:原来,1998年5月赵太太在向保险公司投保时,其妻为崔翠翠;一年以后赵与崔离婚,2000 1 年春节,赵太太又与蔡彩彩结为夫妻。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货物运输的企业,为了保障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甲公司与乙保险公司签订了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合同约定,乙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甲公司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货物损失。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将货物从A地运往B 地,途中遭遇车祸,导致货物部分损失。
甲公司向乙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但乙保险公司以货物损失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为由拒绝赔偿。
甲公司遂将乙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二、案件争议焦点1. 保险合同的有效性2. 保险责任的认定3. 保险赔偿的范围三、案例分析(一)保险合同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本案中,甲公司与乙保险公司签订的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主体合格,内容合法,合同有效。
(二)保险责任的认定1. 保险条款的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条款应当按照公平、合理、明确、准确的原则制定。
本案中,保险合同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责任范围,即“因意外事故造成的货物损失”。
对于“意外事故”的认定,应根据保险条款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释。
2. 保险责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本案中,甲公司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遭遇车祸,导致货物损失,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因此,乙保险公司应承担保险责任。
(三)保险赔偿的范围1. 保险赔偿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保险人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本案中,保险合同约定了赔偿方式为按照实际损失赔偿。
甲公司主张的货物损失为实际损失,乙保险公司应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2. 保险赔偿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险人有权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保险赔偿进行限制。
本案中,保险合同约定了免赔额,即保险人对于一定范围内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父亲驾车压死孩子保险公司该不该赔?父亲驾车压死自己两岁的儿子,保险公司该不该赔?近日,上海青浦区法院官微公布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2023年8月,吴先生离家驾驶小型客车外出办事,车辆起步时,没有留意刚满两岁的儿子小吴在车辆旁边玩耍,不慎压到小吴,小吴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小吴的死因符合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
根据公安部门出具的《非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吴先生驾驶机动车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对本起交通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小吴无责任。
吴先生夫妇认为保险公司应负赔偿责任,双方协商未果,吴先生夫妇将保险公司起诉到法院。
吴先生夫妇诉称,涉案车辆登记在吴先生妻子名下,涉案车辆登记由保险公司承保交强险及商业险100万元,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138万余元。
被告保险公司不同意赔偿。
小吴是被保险人吴先生的家庭成员,吴先生是本次事故的加害方,在吴先生家门口发生的事故,并非道路交通事故,不应属于交强险和商业险的责任范围。
吴先生既是加害人又是赔偿请求权人,身份竞合,吴先生不应作为原告,保险公司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即使认为保险公司应该赔偿,吴先生夫妇作为小吴的监护人,没有尽到相应的看护义务,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针对保险公司的抗辩意见,小吴妈妈称对于吴先生作为加害人的赔偿义务由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进行赔偿,不足部分免除吴先生的责任。
经法院审理认为,保险公司作为肇事车辆的承保人应按法律及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吴先生夫妇作为小吴的父母,有权以赔偿权利人即原告的身份提起诉讼,诉讼主体适格。
对超出保险赔偿部分,小吴妈妈自愿免除加害方的责任,于法无悖,法院予以准许。
保险公司以小吴为驾驶员家庭成员为由拒绝赔偿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案件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过错在于机动车吴先生操作不当,吴先生夫妇疏于监护与事故发生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结合案情酌情确定机动车一方(保险公司)应承担80%的赔偿责任。
第三章保险合同1、2006年4月13日,车主张某就其所拥有的浙江省籍牌照大货车向浙江省某财产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辆保险,车损险足额投保,第三者责任险赔偿限额为50万元,并附加车车人员责任险每人1万元,保险期限从2006年4月15日零时起至2007年4月14日24时止。
2006年6月28日,该车由张某转户变更为江西省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但未及时向浙江某财产保险公司申请办理保单批改手续。
6月29日,在办理完行驶证转户手续后,某汽车运输公司雇佣的驾驶员许某驾驶该大货车从江西开往浙江途中,在浙江江山市境内地段出险,造成本车损失、驾驶员许某受伤及第三者车辆损失。
某汽车运输公司及时向某财产保险公司和当地公安交警部门报案,经当地公安交警部门责任认定,驾驶员许某负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
在驾驶员许某伤愈并经当地公安交警部门调解结案后,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张某向某财产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
某财产保险公司接到索赔申请后认为,出险前一天,该大货车由张某转户变更为江西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但未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批改手续,根据保险法规定及保险合同中的约定,张某已将保险标的转让,其对保险标的不再具有保险利益,且未书面通知保险人并办理批改手续,原保险合同失效,而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并未成为本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不应承担保险赔偿责任。
张某和某汽车运输公司则认为,出险时,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与行驶证载明的车辆所有者不相符合是事实,但由于保险公司在办理转户批改手续时要求提供行驶证或复印件,江西与浙江相隔很远,保险合同条款并没有给某汽车运输公司提提供足够合理的时间来办理批改手续,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该格式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张某和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的合法权益,对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效力,即某财产保险公司不得以该条款为由拒绝赔偿。
最后张某和某汽车运输公司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
请问:(1)你认为该案争论的核心是什么?(2)你认为哪一方的理由更充分?(3)你认为法院会怎么判决?为什么?答:按正常赔款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赔付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