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介绍.PPT
- 格式:ppt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23
黄山(huánɡ shān)的介绍ppt黄山,原名黟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dōngxī)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主体以花岗岩构成,最高处莲花峰,海拔1864米。
黄山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之称,被世人(shìrén)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1990年12月黄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zìrán)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2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黄山风景区以四绝三瀑、玉屏景区、北海景区、白云景区、松谷景区等风光闻名于世,其旅游时间四季皆宜,春观百花竞开,夏观松、云雾,秋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观冰雪及雾松。
地貌(dìmào)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
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风光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
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
从距今约8亿年的震旦纪开始,海水绕过晋宁运动中形成的江南古陆,从东南方向进入黄山地区,黄山一带被淹没在海水之下。
在距今5.7-4.4亿年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壳处于裂解的高潮时期,导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长达1.3亿年的时期里,黄山地区根本稳定,但仍是一片汪洋。
到距今约4.1亿年的志留纪末期,地壳活动加剧,晚加里东运动使黄山地区上升而成为陆地,海水全部退去,这是黄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上首次露出海面。
在经历了5000万年的相对稳定后,到了石炭纪,柳江运动又引海水,黄山地区又重新沉入海平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