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坚持唯物辩证法(2)
- 格式:pdf
- 大小:570.38 KB
- 文档页数:8
高二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要尊重事物的固有联系,不能肆意抹杀、破坏事物的固有联系。
3.人们可以(应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具有多样性,应全面地认识与事物有关的各种联系。
不能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立足整体,搞好局部。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⑴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⑵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①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政治不仅仅需要背诵,也需要理解,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同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方法论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五条,大家一定要将原理和方法论对应起来,同时经常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更好的提高成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高中政治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一)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理解)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⑴: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⑵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总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理解)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因果联系是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
二是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别: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时间顺序不同。
三是地位作用不同。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
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局部的联系(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1)区别:首先,含义不同。
二者不能混淆。
其次,地位和功能不同。
一般来讲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第三种情形与第二种正相反。
高中政治哲学的考点-唯物辩证法(2)_考点8矛盾的特殊性1.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它是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考点1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表现为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则变成普遍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注意:共性与个性是从性质角度而言,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是从数量、范围角度而言。
多数与少数是事物数量上的差别,不能说多数存在于少数之中,少数包含多数;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不是事物各部分的共同本质(普遍性是同类事物的共性),也不能说整体寓于部分之中。
2.方法论:第一,应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第二,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考点12主次矛盾1.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高二政治辩证法知识点总结(唯物)辩证法学问点归纳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局部、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⑴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⑴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
因此,我们在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相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局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⑴整体和局部是相互区分的。
①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开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局部是事物的局部和开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 整体和局部在事物开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一样。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局部,具有局部所不具备的功能;局部在事物的存在和开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局部听从和效劳于整体。
⑴整体和局部又是相互联系、密不行分的。
①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离开了局部,整体就不复存在;局部是整体的局部,离开了整体,局部就不能成为局部②局部的功能及其改变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局部的功能及其改变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改变也会影响到局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对事物发展起___________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_、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_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2.处于__________、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即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___________。
(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___________的认识方法。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___________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__。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___________,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 支配地位决定作用2.从属地位3. 相互转化(二)1.支配地位主导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2.被支配地位3.相互转化(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一点论均衡论(四)1.矛盾普遍性原理重要原则活的灵魂2.基础关键【要点精析】要点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注意:①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发展的趋势、方向、道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事物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_________。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_______的。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此,对未来充满_________,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_________________,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__________,勇敢地接受________与________,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二)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量变是指______和______,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通常人们生活中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
2、质变是_______,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_______的、_______的变化。
3、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____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___,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到达_______、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_______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参考答案:(一)1、光明的具有强大生命力远大前途2、曲折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3、信心思想准备困难挫折考验(二)1、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统一相持平衡静止2、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根本显著3、一点一滴量的积累一定程度性质【要点精析】要点一: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汇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高中政治哲学课本的内容,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1、发展的观点(普遍性及实质)【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原理、事物发展途径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原理内容】:⑴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⑵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⑶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控制量变,坚持适度原则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湖南省怀化市高考政治备考专题十六:唯物辩证法(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1题;共42分)1. (2分)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
这表明()①当部分以有序的形式组成整体时,会达到“火焰高”的效果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③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④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看待事物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2. (2分)乔布斯一生的目标是对改变世界的极致追求,他颠覆了自己以往的产品和业绩。
iPhone的推出直接影响了iPad的市场潜力。
乔布斯的成功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②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③要敢于突破规律、超越自我④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④D . ③④3. (2分)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
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①④4. (2分)《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流水。
流水暴益,荆人弗知。
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A . 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 .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 . 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5. (2分) (2017高三上·肇庆期末) 习近平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共2个一级考点)考点一、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拓展】:把握发展要着重注意三点:(1)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联系: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
区别: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变化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运动、变化都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可见,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2)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根本变化;另一种是倒退性的根本变化。
发展属于第一种质变,不能把任何质变都看成是发展。
可见,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有了质变也不一定有发展。
(3)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错误标准之一(时间标准):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错误标准之二(力量强弱标准):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错误标准之三(形式、名称、旗号标准):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事物发展的途径:正确认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提醒】(1)、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事物在数量、程度上的增减到达一定的程度引起质变;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共 8 个一级考点)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个一级考点)►考点一、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①含义: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②表现: A.事物之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①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体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二者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A.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高考提能】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们所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关系(1)对于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
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凭空创立或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3)从性质上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它一旦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