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9.49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物理16章知识点电功率九年级物理16章知识点:电功率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力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是我们使用的电灯、电视、电脑还是冰箱、洗衣机等电器,都离不开电力的作用。
而电功率则是衡量电流所做的功的大小,是电器使用电能的效率与快慢的指标。
本文将围绕九年级物理16章电功率这一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消耗和转化速度。
计算电功率的公式为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例如,当我们将一台电视机插入电源时,如果电压为220伏特,电流为1安培,那么电视机的功率就是220瓦特。
二、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电功率与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我们可以得知,当电流或电压之一不变时,电功率与另一个量成正比。
因此,如果我们要增加电器的功率,可以选择增大电流或电压。
三、电功率与节能环保随着全球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电功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想办法降低电器的功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四、电功率与安全电力的使用需注意安全问题。
电流过大会导致电器内部发热严重,甚至引起火灾;而电流过小则会导致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使用电力时,我们必须根据电器的额定功率来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
五、电功率的应用电功率不仅在电器工作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冬天使用电热器取暖时,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电热器的功率来加快取暖的速度。
而在夏天使用空调时,我们可以降低空调的功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六、电功率的实验探究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功率,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验探究。
例如,我们可以将不同功率的电灯接入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并计算出它们的功率。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功率越大的电灯发出的光越亮。
结语:电功率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的理解和应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沪科版九上物理第十六章 一、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1. 电功的概念:电流通过导体时可以做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 电功的计算公式:t I U W ⋅⋅=根据欧姆定律,基本公式还可推导出公式⎪⎩⎪⎨⎧==Rt I W t R U W 22(只适用纯电阻电路)由电功率的定义又推导出:t P W ⋅=3. 单位:焦耳:S W S A V m N J ⋅=⋅⋅=⋅=1111千瓦时(度):J s W h kW 6106.33600100011⨯=⨯==⋅度4. 电能表:(俗称电度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电能)的仪表,它表盘上的单位是度。
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流做功的快慢——电功率(P )1. 电功率的概念: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它是反映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公式:定义式:tWP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推导公式:P=I 2R ,P=RU 2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3. 单位:瓦特:A V s J W ⋅==1/11 千瓦:W kW 10001= 4.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时,其电功率等于它的额定功率,此时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小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就小于它的额定功率,该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大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就大于它的额定功率,该用电器也不能正常工作,并容易损坏。
决定用电器工作状况的是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它的大小将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三、测量电功率实验原理:I U P ⋅=补充: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知识清单➢知识框架➢知识对比•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伏安法的应用•电功、电功率与电热➢实验突破•实验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P=UI。
2.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或纠错。
3.实验器材与使用:(1)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电路图实物图(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遵循“一上一下”原则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5.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
6.电表量程及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取:(1)电压表的量程一般根据题干已知的电源电压、灯泡的额定电压和实物图中电池的节数来判断;(2)电流表的量程由(3)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选取由7.电路故障分析。
8.多次测量的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进行比较,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多次测量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求平均值。
【分析、评估与交流】9.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10.表格数据及UI图象的分析及处理:(1)根据表格数据或UI图象,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说明小灯泡的电阻不为定值的原因: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1.灯泡两端电压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其电阻越大。
12.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1)若U>U L,应将滑片向阻值增大的方向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若U<U L,应将滑片向阻值减小的方向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13.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的原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调整方案有换用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或减小电源电压。
➢实验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装置:2.被加热物质的要求:物质种类、质量、初温均相同。
3.转换法的应用:(1)如甲实验装置所示,通过U形管两侧液柱高度差或液柱上升的高度显示电热的多少。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一.认识电功1.电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多少)。
2.电功的符号:w单位:J(焦耳)kW·h(千瓦时)1kW·h=3.6×10^6J=1度电。
3.电功的大小:W=PT=UIt=I^2Rt=U^2/R·t4.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测量电功或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a、电能表的单位:kW·h;b、读数:31.6W (最后一个是小数);c、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d、10A:表示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0A;e、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转盘转3000转。
二、电功率1.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符号P 单位: W(瓦) 1kW=1000W3.大小:p=w/t=UI=I^2R=U^2/R三、电热(焦耳定律)1.Q=I^2Rt2、电热计算:a.如果是纯电阻电器:电热和电功相等。
电热: Q=W=PT=UIt=I^2Rt=U^2/R·tb.如果是非纯电阻电器:电功等于电热加有用功。
W=Q+W有电热:Q=I^2Rt四、题型1、额定与实际a、铭牌标定的是额定:U额(额定电压)、I额(额定电流)、R额(额定电阻)。
b、工作中是实际:U实(实际电压)、I实(实际电流)、R实(实际电功)。
c、额定与实际的联系:1.用额定求额定、用实际求实际;2.出现正常工作时,额定等于实际;3.用额定和实际,求的电阻相等。
2.灯:40W 电视:100W 洗衣机:300W 微波炉:800W 空调:1000W3.电学实验a.电功、电热实验(控制变量法、转化法)----选取相应公式做题。
b.甲图(电功实验)------W=UIt1.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比较做功的多少(转化法)。
2.选择阻值不相等的电阻做实验(串联分压),目的探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
甲:乙:丙:丁:c.乙、丙、丁图(电热实验)-----Q=I^2Rt1.选取加热液体时:选择比热容小的(实验效果更明显)2.乙图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比较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一、电功率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常用单位有千瓦(kW)。
1kW = 103W 。
电功率的定义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W/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I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实际功率,电灯的亮度就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
6、推导公式:P=UI=I2R=U2/R W=Pt=UIt=I2Rt=(U2/R)t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三、电和热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I2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
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I2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
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6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单元总结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知识要点一、电功与电能【知识详解】1、电能: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将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的用电器称为纯电阻用电器。
如电饭煲、电炉子等;非纯电阻电路是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除内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能,如洗衣机,电风扇等。
2、电能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常用的单位是度,即千瓦时,符号kW·h,1kW·h =3.6×106J3、电能表作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或者说是用户的用电器在某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读数: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的读数之差就是用户在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注意:计数器显示的数字中最后一位是小数。
表盘上的参数:220V表示电能表应接到220V的电路中使用;5A表示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超过5A;2500r/kW·h表示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2500转;50HZ表示这个电能表应接在频率为50HZ的电路中使用。
4、电功与电能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就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电功的单位也是焦耳。
5、计算普遍适用公式W=UIt=Pt (所有电路) 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电压的单位用V,电流的单位用A,时间的单位用s,电功的单位就是J。
导出公式tRURIW22t==(纯电阻电路)时【典例分析】例1、(2018•河北模拟)1、如图是新式的电子式单相电能表,电能表上标有6400imp/kW•h,它表示 ;10A 字样表示 ;一台标有800W 的取暖器,连续工作2小时,则电能表的计数器上的显示数将从图甲变为 ;电能表的耗电指示灯将闪烁 次。
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6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单元总结一、电流做功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W表示,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有千瓦时(kW·h)。
2、电流做功的公式:W=UIt = Pt = I2Rt = U2Rt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W),符号是W。
2、公式:P=W/t = UI = I2R = U2/R三、应用1、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
2、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
3、电炉、电烙铁: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
4、电解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机器,利用电解原理制成。
四、实验探究1、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路的电流。
测量过程中,无论变阻器怎样滑都无法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实验中除了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外,还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从而可以多测几组数据,使实验更加准确。
在实验中由于被测电阻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已知,所以可以将滑动变阻器作为定值电阻使用,来替代被测电阻。
2、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路的电流。
实验中要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注意观察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和对应的亮度。
实验中除了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外,还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从而可以测得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和对应的亮度。
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电阻。
在实验中由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已知,所以可以将滑动变阻器作为定值电阻使用,来替代小灯泡。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一、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常用单位有千瓦(kW)。
1kW = 103W 。
电功率的定义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W/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I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实际功率,电灯的亮度就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
6、推导公式:P=UI=I2R=U2/R W=Pt=UIt=I2Rt=(U2/R)t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三、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I2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
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I2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
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四、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I=P/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大。
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五、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为:Q=I2Rt 。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Q=W,可用电功公式算Q,即Q=W=Pt=UIt=I2R t=( U2/R)t。
六、生活用电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
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
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7、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
总结、串并联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I=I 1=I 2=……=I n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U=U 1+U 2+……+U n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电阻:R=R 1+R 2+……+Rn (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如果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串联,则有R =nr
分压作用:U 1U 2 = R 1R 2 计算U 1、U 2可用:U 1= R 1 R 1+R 2U 总 U 2= R 2
R 1+R 2
U 总
比例关系: I 1I 2 = 11 W 1W 2 = Q 1Q 2 = P 1P 2 = U 1U 2 = R 1
R 2
2、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I=I 1+I 2+……+I n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 1=U 2=……=U n (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阻:1/R=1/R 1+1/R 2+……+1/R 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并联,则有R=r/n
分流作用:I 1I 2 = R 2R 1 计算I 1、I 2可用:I 1=R 2 R 1+R 2I 总 I 2=R 1
R 1+R 2
I 总
比例关系:电压:U 1U 2 = 11 W 1W 2 = Q 1Q 2 = P 1P 2 = I 1I 2 = R 2
R 1
3、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计算: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
用,则有:P 实P 额 = U 2实U 2额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
例“220V 100W ”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 ,额定功率是100W 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 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W 。
1.实验原理:P=UI (测电功率);R=U
I
(测电阻)
2.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灯泡(或电阻)
3.电路图:(如右图)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小灯泡(或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