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波长定义
- 格式:xls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紫外杀菌波长紫外杀菌波长概述:紫外杀菌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其中,紫外杀菌波长是指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也不同。
一、紫外线概述1. 紫外线的定义紫外线是指波长在10-400纳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根据其波长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UVA(320-400nm)、UVB(280-320nm)和UVC(100-280nm)。
2. 紫外线特点紫外线具有高能量、强烈穿透力、易于产生光化学反应等特点。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过度暴露会引起皮肤癌等问题。
二、紫外杀菌原理1. 紫外杀菌机理当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导致其DNA或RNA分子发生损伤,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繁殖,最终导致死亡。
2. 紫外杀菌适用范围紫外杀菌适用于空气、水、表面等多种环境和物体的消毒。
其中,对于一些难以清洁的物体或区域,如管道内部、角落等,紫外杀菌具有特别的优势。
三、紫外杀菌波长1. UVA波长UVA波长范围为320-400nm,其能量较低,穿透力强。
在紫外杀菌中,UVA波长主要用于光氧化反应,即通过UVA与氧气反应产生活性氧(如超氧阴离子),进而杀灭微生物。
2. UVB波长UVB波长范围为280-320nm,其能量较高,穿透力弱。
在紫外杀菌中,UVB波长主要用于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分子(DNA或RNA),从而使其失去繁殖和生存能力。
3. UVC波长UVC波长范围为100-280nm,其能量最高、穿透力最弱。
在紫外杀菌中,UVC波长是最常用的波长,其主要作用是破坏微生物的DNA 分子,从而使其死亡。
四、紫外杀菌应用1. 空气净化在医院、实验室、食品加工等场所中,由于人员密集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等污染物,容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这时,通过紫外线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2. 水处理在水处理领域,紫外线消毒器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工业废水等各种水源的消毒。
紫外线波长单位一、引言紫外线是一种具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可分为紫外-A(UVA)、紫外-B(UVB)和紫外-C(UVC)三个波段。
对于紫外线的研究和应用中,波长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讨论紫外线波长的单位及其相关内容。
二、紫外线波长的定义波长是指在空间中一次完整振动所传播的距离,通常用单位长度来表示。
在光学领域中,波长常用的单位是纳米(nm)。
三、紫外线波长单位的换算1纳米等于1×10-9米,因此常见的紫外线波长单位换算如下: - 1纳米 =1×10-3微米 - 1纳米= 1×10-6毫米 - 1纳米= 1×10-7厘米四、紫外线波长范围紫外线波长范围广泛,涵盖了不同的波段: 1. UVA波长范围:320~400nm 2. UVB 波长范围:280~320nm 3. UVC波长范围:100~280nm五、紫外线波长的应用紫外线波长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许多领域: 1. 日光浴和室内人工日晒:UVA波长可以促进黑色素的产生,使皮肤变得更加棕褐,因此被用于日光浴和室内人工日晒。
2. 荧光检测:紫外线照射下,某些物质会产生荧光现象,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检测领域。
3. 污水处理:UVC波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净化领域。
4. 医疗治疗: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被用于医疗器械、空气净化和水净化等方面。
六、紫外线波长的危害紫外线波长短,能量高,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危害: 1. 皮肤损伤:UVB波长可使皮肤晒伤、日光性皮炎等;UVA波长可加速皮肤老化。
2. 白内障: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特别是UVA波长,会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
3. 光解作用:紫外线能够光解人体细胞中的DNA,导致细胞死亡或突变。
4. 对环境的影响:紫外线可以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灾难。
七、紫外线波长单位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紫外线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
紫外线,英文名Ultraviolet ray或(Ultraviolet radiation,简称UV,是由德国科学家里特发现的,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0—400nm(纳米)辐射的总称。
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
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波长范围为100-400nm(纳米)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外线,依据不同的波长范围,被割分为A、B、C三种波段,其中的C 波段紫外线波长在240-260nm之间,为最有效的杀菌波段,波段中之波长最强点是253.7nm。
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由太阳发出的,按照波长不同分为UVA、UVB、UVC三个波段;UVA是生活紫外线,波长范围315-400nm,可透过窗户玻璃和云层射入人的肌肤;UVB是户外紫外线,波长范围280-315nm,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直接射入皮肤。
没有被臭氧层吸收掉的UVA和UVB会照射到地球表面,给我们的肌肤带来伤害。
UVC是紫外线C波段波长范围为在200-280nm之间,自然界中太阳发出的紫外线C 段几乎全部被高层大气的臭氧层过滤掉了。
UVC能够穿透微生物和人类细胞并对细胎中的DNA造成损伤,正是利用VUC的这这一点特性,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灭活消毒。
UVC最有效的杀菌波段,波段中之波长最强点是253.7nm。
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UV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
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
300- 420nm 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紫外线范围波长紫外线是指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10到400纳米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
紫外线被分为三个不同的波长区域:紫外线C波段(UVC,100-280nm)、紫外线B波段(UVB,280-315nm)和紫外线A波段(UVA,315-400nm)。
这三个波段的紫外线有着不同的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是紫外线C波段(UVC)。
这个波段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以有效灭活病原体和细菌。
因此,它被广泛用于消毒和杀菌的应用中,例如空气净化器、水处理设备以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然而,尽管UVC具有强大的消毒作用,它的波长也更短,穿透能力更强,容易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因此应保持警惕,避免直接暴露在UVC辐射下。
其次是紫外线B波段(UVB)。
这个波段的紫外线对人类的皮肤影响较大。
我们常说的晒黑就是因为这个波段的紫外线能够促使皮肤产生黑色素,从而形成晒后的肌肤变化。
此外,UVB波段的紫外线也是导致皮肤灼伤和晒斑的主要原因。
因此,保护皮肤远离UVB辐射,可以减少晒伤和其他皮肤问题的产生。
最后是紫外线A波段(UVA)。
这个波段的紫外线具有较长的波长,可以穿透云层和玻璃,而且在阳光下也是主要的辐射成分。
UVA波段的紫外线对人类的皮肤影响较小,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UVA辐射下,可能导致皮肤老化、皱纹的产生,甚至增加患上皮肤癌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涂抹在面部和暴露的皮肤上,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
其次,应该避免在高强度紫外线照射下长时间暴露,尤其是在午后的时候,避免阳光直射的沉重紫外线辐射。
同时,在户外活动时,可以借助帽子、太阳镜、遮阳伞等防护用品,减少对紫外线的暴露。
总之,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广泛而复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认识到不同波长的紫外线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紫外线杀菌灯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达到消毒和杀菌的效果。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 紫外线波长:紫外线波长是指紫外线辐射中波的频率,一般分为A波段、B波段和C波段。
其中,C波段的波长最短(200-280nm),具有最强的杀菌作用。
因此,C波段紫外线灯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适用于对病毒和细菌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环境。
然而,C波段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需要在使用时保持安全距离。
2.紫外线辐射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是指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的能量密度,是影响紫外线杀菌效果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可以更好地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和RNA结构,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因此,紫外线杀菌灯在使用时需要确保辐射强度足够,通常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灯具。
3.照射时间:照射时间是指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的时间长度。
紫外线杀菌灯的杀菌效果与照射时间成正比关系,即照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
然而,过长的照射时间可能会造成能源浪费,并对人体和物体产生不必要的辐射风险。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被处理物体的大小、杀菌目标和使用环境的不同,合理控制照射时间。
4.杀菌目标和环境条件: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一些细菌和病毒可能对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性。
此外,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等也会对紫外线杀菌效果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湿度和低温环境会降低紫外线杀菌效果,相反,较低的湿度和高温环境则可以增强紫外线杀菌效果。
因此,在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时,需要根据被处理物体的敏感性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波长、辐射强度和照射时间,以获得最佳的杀菌效果。
总之,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包括紫外线波长、紫外线辐射强度、照射时间和杀菌目标与环境条件。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利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消毒和杀菌,确保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
紫外线的概念紫外线是一种波长位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波长在100~400nm之间的电磁波。
UV 是紫外线的缩写。
紫外线具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特点,如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生物效应和光化学效应。
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只有UVA和UVB两部分,其中UVA占97%,UVB占3%,UVC接近于0。
对人皮肤损伤的只有UVA、UVB。
紫外线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UVA波段,波长315~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
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
30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UVA紫外线有附着色素及光化学作用,称为化学线。
UVB波段,波长280~315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
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
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
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UVB紫外线有促进维生素的作用,成为健康线。
UVC波段,波长200~280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
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
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
一、什么是紫外线?中文名称:紫外线英文名称:ULTRAVIOLET RAY OR "UVR定义:来自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它由紫外光谱区的三个不同波段组成,从短波的紫外线C到长波的紫外线A。
二、紫外线的历史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1901年和1906年人类先后发明了水银光弧这一人造紫外光源和传递紫外光性能较好的石英材质灯管,法国马赛一家自来水厂很快在1910年首次使用紫外线消毒工艺。
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畸变的副产物。
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
加拿大安大略省水资源委员会于1965年和1969年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估。
其他加拿大研究人员对紫外线消毒的效果、技术可行性、影响效果的水质因素、对受纳水体中鱼类的影响、消毒副产物以及与加氯消毒技术经济比较进行了大量先驱性的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可行,可达到和加氯相同甚至更好的消毒效果。
对受纳水体中生物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消毒副产物。
以上研究为推动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982年加拿大某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明渠式安装的紫外线消毒系统2000,并引进了模块化紫外线消毒系统概念,即紫外线系统可由若干独立的紫外灯模块组成,且水流靠重力流动,不需要泵、管道以及阀门。
紫外线什么是紫外线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皮肤癌。
紫外线不属于可见光,紫外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请同学们借助这篇对红外线的详细介绍的文章,来理解紫外线。
红外线与电磁波谱我们都知道,儿童属于人类,老人也属于人类。
红外线与电磁波的关系,就是老人与人类的关系,即紫外线属于电磁波大家庭。
如果按照年龄划分,人类大致可以划分为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电磁波大家庭的划分,称之为电磁波谱其划分也是依赖类似年龄的物理量,频率。
按照频率的划分,电磁波谱大家庭成员如下图所示:频率由高到低,电磁波谱可划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紫外线是比可见光频率大的电磁波。
紫外线的频率由上面电磁波谱图像可知,紫外线的频率偏大。
可见光包括七彩光,颜色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也是按照频率有小到大排列的。
对比可见光,在电磁波谱中紫外线是比紫光还要靠右的光,即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中的紫光更大。
当然了对比来看红外线的频率比紫外线更低啦。
紫外线的波长我们在学机械振动机械波的时候提到了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v=λf,即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光速c,因此有c=λf,所以波长与频率时成反比例的。
上面我们知道了紫光的频率相对大,因此其波长小。
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红外线的波长是要大于紫外线的。
紫外线的两大效应(1)红外线的杀毒效应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就是:杀菌紫光灯(2)红外线的光学特性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就是:验钞机紫外线的产生机理红外线是由原子外层电子激发跃迁产生的。
紫外线的折射率说紫外线的折射率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只有介质才有折射率,才能说折射率。
紫外線按照波長劃分為四個波段:
UVA波段,波長320~400納米(nm),又稱為長波黑斑效應紫外線 。
它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長波紫外線有超過98%能穿透臭氧層和雲層到達地球表面,UVA可以直
達肌膚的真皮層,破壞彈性纖維和胶原蛋白纖維,將我們的皮膚晒黑。
360納米(nm)波長的UVA紫外線符合昆蟲類的趨光性反應曲線,可制作誘蟲燈。
300- 420納米(nm)波長的UVA紫外線可透過完全截止可見光的特殊著色玻璃燈管,僅輻射出以365納米(nm)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礦石鑒定、舞台裝飾、驗鈔等場所。
UVA(英文全稱:ultraviolet radiation a)長波紫外線
UVB波段,波長275~320納米(nm),又稱為中波紅斑效應紫外線 。
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長較短的部分會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後會特別強烈。
UVB紫外線對人體具有紅斑作用,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維生素D的形成,但長期或
過量照射會令皮膚晒黑,并引起紅腫脫皮。
紫外線保健燈、植物生長燈發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
(不透過254納米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納米(nm)附近的螢光粉制成。
UVB(英文全稱:ultraviolet radiation b)中波長紫外線
UVC波段,波長200~275納米(nm),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
它的穿透能力最弱,無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
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線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
短波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即可灼傷皮膚,長期或高强度照射還會造成皮膚癌。
紫外線殺菌燈發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UVC(英文全稱:ultraviolet radiation c)短波紫外線
UVD波段,波長100~200納米(nm),又稱為真空紫外線
陽光紫外線依波長一般分為長波UVA、中波長UVB以及短波UVC,其中UVA到達地表約占95%、
UVB約占5%-2%、UVC則幾乎為0%。
近日,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用LED製作出了具有殺菌效果的紫外線燈。
據悉,主要的殺菌方法有高溫殺菌、化學藥物殺菌、紫外線殺菌。
這些殺菌方法中,水銀燈紫外線殺菌是重要的殺菌手段。
紫外線殺菌不但對耐熱性菌有效,而且沒有化學藥品殺菌的副作用,可以直接作用於細菌的DNA抑制其增殖。
特別是DNA吸收波長為260納米左右的光線,殺菌效果明顯。
目前大多應用的殺菌
方法是發出256納米波長紫外線的低壓水銀燈。
但若水銀洩漏,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此外,水銀燈設備本身體積也很大,因此市場要求開發出不使用水銀,又輕便簡單的紫外線殺菌設備。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發明的LED紫外線燈與目前使用的水銀殺菌燈相比,具有消耗電能少、安全性高、體積小的優點。
該研究所的山崎聰、牧野俊晴等人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對人工鑽石質量的改造和電子器件的改良,成功開發出接近實用的具有0.3mW發光功率的鑽石LED。
研究小組用人工鑽石製作0.5毫米直徑的LED,用LED向塗在托盤上的大腸桿菌照射紫外線,確認大腸桿菌死亡。
照射距離為2毫米,照射範圍為1釐米。
今後,研究小組計劃通過對電子器件的改造,增加發光強度,驗證短時間殺菌效果,以便儘早實際應用於口腔殺菌和餐具殺菌。
部分透過98%能穿透臭氧層和雲層到達地球表面,UVA可以直
將我們的皮膚晒黑。
360納米(nm)波長的UVA紫外線符合20納米(nm)波長的UVA紫外線可透過完全截止可見光的特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礦石鑒定、舞台裝飾、驗鈔等場所。
斑效應紫外線 。
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長較短的部分會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在夏天和,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維生素D的形成,但長期或
菌紫外線。
它的穿透能力最弱,無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
時間照、紫外線殺菌。
這些殺菌方法中,水銀燈紫外線殺菌是
,而且沒有化學藥品殺菌的副作用,可以直接作用於細若水銀洩漏,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此外,水銀燈設備本前使用的水銀殺菌燈相比,具有消耗電能少、安全性高人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對人工鑽石質量的改造和電子器功率的鑽石LED。
研究小組用人工鑽石製作0.5毫米直徑,確認大腸桿菌死亡。
照射距離為2毫米,照射範圍為
發光強度,驗證短時間殺菌效果,以便儘早實際應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