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胃镜操作及报告知识讲解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24
图文并茂,手把手教你搞定胃镜操作专治各种不听话的“小镜子”,我们又来了!今天的一探究“镜”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胃镜操作小技巧!干货满满,赶紧收藏起来吧~胃肠镜检查发展至今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它帮助医生明确疾病诊断并指导进一步治疗,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是每一位消化科医师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下面小编结合实际临床操作,简单介绍一下胃镜检查进镜方面的基础知识。
胃镜检查前准备众所周知,胃镜检查除需完善心电图等评估心肺功能外,还需在检查前一天晚餐后禁食禁水,晚餐建议易消化流质饮食,这样可以减少或预防因胃轻瘫或幽门梗阻导致胃潴留的发生。
胃在消化间期也会分泌基础胃酸,即使禁食水4-6小时胃腔仍然会残留胃液,常规应用二甲硅油(或西甲硅油)和链霉蛋白酶可以有效祛除泡沫和粘液,有统计数据显示二甲硅油联合链蛋白酶可以有效提高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微小病变检出率。
除此之外,对于长期抽烟史受检者,建议禁烟3-5天,抽烟不仅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同时会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多,在检查过程中会导致频繁咳嗽,影响检查操作和结果。
同时对于行普通胃镜检查者做好心理疏导,尤其是检查过程中,部分受检者因心理恐惧不能很好配合及频繁的呕吐动作致使胃腔内无法储气,而不能完整观察胃部,此时可以引导受检者平稳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可以有效减少此类情况发生。
如何快速掌握进镜?01胃镜插入前准备受检者呈左侧位,屈膝弓背,头适度后仰,后仰过浅,气道不能打开,影响呼吸,后仰过深,尤其是体型消瘦者,食管入口组织牵拉过度,入口狭小,内镜不易通过。
02持镜左手持内镜操作部置于胸前,后臂紧贴身体,利用手部及腕部力量掌控内镜,切忌手臂动作大开大合,以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呈自然状态持握操作部;以拇指、中指和无名指调节大小旋钮,中指控制注气、注水,食指控制吸引按钮,操作前需检查注水、注气及吸引,操作过程中请勿中指持续按压注气按钮过度送气,可以用食指控制两个按钮,将食指放在吸引按钮上。
胃镜检查基本操作方法
1. 做好术前准备:患者需在饭后空腹6-8小时内进行检查,口腔内及咽喉部应清洁干净。
检查前进入诊室后需要脱掉外套、鞋袜和其他杂物,保留内衣裤并穿上一件短袖衣服,女性还需要取下胸罩。
2. 麻醉:口腔表面使用喷涂麻药,麻醉后再用喉镜给喉部麻醉,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喉镜下插管:在患者的口中插入一根喉镜,并透过喉镜将胃镜插入患者食管内。
4. 观察:胃镜到位后,医生会观察胃黏膜的颜色、形态和有无异常病变等情况,并进行拍照或视频记录。
5. 取样: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如果发现可疑病变,就可以进行切片取样送检。
6. 检查结束:检查结束后,医生将胃镜缓慢地从食管中拔出来,患者在恢复期间需要多休息和保持清淡饮食。
7. 检查报告:检查结束后医生会给患者写出检查报告,指导患者做进一步治疗。
胃镜检查相关知识详细解读(最全总结)一、胃镜分类1、超声胃镜超声胃镜实际上是胃镜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的结合,是普通胃镜检查功能的延伸。
2、普通胃镜对应有痛胃镜,就是普通胃镜,做的过程中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
3、无痛胃镜无痛胃镜就是没有痛苦的胃镜,主要是在麻醉师的帮助下,通过静脉麻醉,让患者睡着了,做胃镜时完全没有痛苦,没有感觉。
二、食管-胃解剖结构1、食管解剖管为扁长的肌性管道,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与咽相接,沿脊柱前面下行,约平第10胸椎体的左侧,穿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的贲门相续,全长约25cm。
食管依其所在部位,分为颈、胸、腹三部:颈部较短,自起始端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长约5cm。
其前壁与气管相贴,后与脊柱相邻,两侧有甲状腺侧叶和颈部大血管;胸部较长,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长约18~20cm。
食管的全长有3处狭窄:第1处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第2处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第3处狭窄位于食管穿经膈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这些狭窄是异物易停留的地方,也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2、胃的解剖胃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人体内的一个器官。
胃的作用主要是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并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较小的分子,以便于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胃可以吸收少量水和少量酒精以及很少的无机盐。
胃有胃腺,可以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胃壁自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有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浆膜)四层。
胃有两壁、两口和两缘。
两壁:前壁和后壁;两口:即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续;出口称幽门,与十二指肠相接。
在幽门的前方可见清晰的幽门前静脉,是手术时确认幽门的重要标志。
两缘:即上缘凹而短,朝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其最低处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迹(angular incisure);下缘凸而长,朝向左下方,称胃大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