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6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问题概述目前,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也制约了山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较低,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导致出口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出口市场单一,过度依赖少数目的地,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对农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缺乏国际认证,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这些问题,山西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展出口市场,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升山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00字】2. 正文2.1 当前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现状山西省位于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优势,因此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规模相对较小,无法与其他地区相媲美。
由于市场对山西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不高,出口量有限,缺乏竞争力。
山西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足,导致产品知名度不高,无法吸引更多国外消费者的关注。
一些特色农产品面临着质量和安全性问题,使得国外市场对其产生了疑虑。
针对以上问题,山西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拓展出口市场,开发新的国际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出口量。
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加强质量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通过以上努力,相信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2.2 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当前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品种单一的情况比较普遍。
当前山西省出口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以马铃薯、苹果和杏子等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品类型,导致出口市场空间有限,竞争力不足。
解决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面临着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还会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渠道选择不当:某些企业在选择销售渠道时缺乏科学性,无法精准把握自身产品的定位以及目标客户群体的特点,导致渠道选择不当,无法为产品提供有效的传播和销售服务。
2. 渠道管理不完善:企业在渠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包括渠道成本不可控、库存管理不及时、渠道员工培训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使得销售渠道无法顺畅运作,导致产品销售不畅。
3. 渠道合作关系不良:合作关系是渠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存在合作关系不良的情况会导致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比如,与代理商之间存在合作纠纷、合作承诺不兑现等问题,这都会严重影响产品的销售。
二、解决方案1. 渠道策略优化: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手段,科学确定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并根据目标客户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销售渠道。
同时,可以考虑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组合,如线上线下结合、直营店和加盟店并行等,以提高销售渠道的覆盖率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渠道管理完善:企业应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完善的渠道管理体系。
包括定期对渠道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加强库存管理,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和价格策略,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提高渠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素质。
3. 渠道合作关系优化:企业与销售渠道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和谐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应加强与销售渠道的沟通与协调,充分理解和满足合作伙伴的需求,同时也要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可以通过共同开拓新市场、推出促销活动等方式,增强与销售渠道的合作力度。
4. 创新营销策略:为了提高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度,企业可以采取创新的营销策略。
比如,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线上平台等新渠道进行产品推广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线下的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前来购买。
山西醋业四大症结破解北京麦迪品牌营销机构总经理石晓宇从整个山西醋行业现状来说,目前普遍遇到的就是运力不足、附加值过低、缺乏品牌和缺少发展资金四个问题,可以肯定的说,谁能够解决这四个问题,谁就可能在行业里领跑。
首先,要解决运输难题山西是个内陆省份,所有的山西醋都存在运输问题。
因为山西矿产资源丰富,煤、焦、铁等矿产都在往外运输,占的运力太大。
而且从附加值角度来说,矿产比醋要高出很多,所以运输部门自然会有所倾斜。
运输这个制约因素已经引起了山西各大醋企业的重视,包括水塔、紫林都在各地成立了中转站,但是一成立中转站,成本就增加了,这就是个矛盾。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方法,一、建中转站;二、当地建厂;三、汽车运输。
这三个办法中,“当地建厂”首先被否决掉了,因为不能肯定山西老陈醋脱离山西的土壤后还能保证品质。
山西老陈醋原产地保护定在了太原的几个区、清徐,以及吕梁的几个县,这一区域的经纬度是最适合微生物发酵的,尤其是醋的发酵。
这里对环境和气候的要求是必须东暖夏凉,干燥,有利于水份的蒸发,换个地方就不具备山西老陈醋的内涵了。
“建中转站”和“汽车运输”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但相比之下,汽运对产品附加值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权衡以后我们选择了“建中转站”。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在附加值上,换句话说,企业没有利润,是没法发展的。
其次,要增加产品附加值醋的特点是消费周期长,我算过,一箱醋纯利润可能也就一块多钱,运输这边再增加成本利润就更小了,调味醋消费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它的发展。
醋行业要想走出来,我个人观点是一定要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或者改变醋的使用功能和周期。
为什么醋饮料是紫林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因为醋饮的消费周期太短了,打开瓶不喝就得扔掉,跟其它的饮料是一样的。
醋企业要想在附加值上竞争,第一得看谁先制造出快速消费品来,缩短醋的消费周期,或者改变醋的使用方式,如何由蘸醋变为喝醋。
从整个山西醋行业来看,一直没有什么品类创新。
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精湛,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条件,以其“绵、酸、香、甜、醇”的独特风味和悠久的酿造历史,排名列居国内镇江醋、保宁醋和福建红曲醋之前,位居中华四大名醋之榜首,在全国调味品知名度上占绝对优势。
目前只有镇江香醋能与山西老陈醋相提并论,另外两家名醋中,四川保宁醋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名醋,福建红曲醋则早已名存实亡,山西醋已然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天下第一醋”。
山西老陈醋虽然以营养价值高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但每年出口量却不足全省总产量的1‰。
为何在国际醋业市场份额中占据比例较小?本文力求探究其出口受阻原因,并提出增强山西醋业出口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一、山西醋产品出口的发展过程(一)第一阶段:出口摸索、起步阶段 1985年——2002年山西陈醋追溯于夏商时代,有3000多年源远流长的酿造历史,到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清徐是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发源地,享有“中国醋都”的美誉,在清徐当地先后涌现出了“宝源坊”、“美和居”、“同泰庆”、“顺泰号”等一批酿醋作坊,山西老陈醋随晋商走西口传遍全国,清徐醋业由此开始蓬勃发展,现在已有700多年经营历史。
山西醋业出口始于1985年,当时由于受资金匮乏、生产规模限制、醋类品种单一和颜色过黑、口味偏酸及包装传统的影响,国际市场认可率低,限制了醋业出口数量,山西醋企逐渐摸索寻找扩大出口机会。
(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包含回落期)2002年——2008年这一时期,山西醋业调整市场目标,巩固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出口份额,提高酿醋技术、注重产品质量、树立陈醋品牌、开发醋业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拓展山西醋业出口。
据太原海关统计数字显示,经过近二十年不懈努力,山西陈醋2005年出口额达到240多万元。
同年国内名醋“镇江醋”由于甜蜜素安息香酸超标等原因,全面退出日本市场。
日本是山西老陈醋最大的进口国,其进口量占到了山西老陈醋出口总量的60%以上。
山西食醋行业分析报告山西食醋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食醋,是以植物性或动物性原料为原料,经发酵或化学反应制成的一种调味品。
山西食醋是以山西为原料产地,经过独特的生产工艺制成,具有浓郁的香味、深厚的色泽、香味独特的食醋。
山西食醋产地大,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西食醋因此在酿造、产量、品质、消费量、出口量等方面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分类特点1. 酱香型主要产于山西大曲产区,辛辣、浓郁,适合用于调制炖、煮、炸等热菜;2. 醋香型主要产于一些地方,如忻州,轻醇、清爽,适合用于凉拌、腌制等制作冷菜;3. 酸菜型主要产于忻州、晋城、孝义等地,适合与大白菜、辣椒、豆芽等腌制合成酸菜的调料。
三、产业链山西食醋产业链包括了从原材料预处理、酿制工艺、产品包装、销售与物流等环节和相关产业的整合、配套服务等一系列环节。
四、发展历程山西食醋以其独特的调味风味,在国内外市场中享有盛誉。
近十年来,山西食醋行业发展始终保持较快的速度。
2004年,山西食醋行业规模不到20家,但到2014年将近翻了十番,超过200家。
山西食醋行业已在国内形成了以山西大曲、杏花村、古交、太原等地为代表的产区,设立了国内多个标准制定机构,同时与电商平台实现了融合发展。
五、行业政策文件1.《食品安全法》和有关规章2.《山西省食品安全条例》3.《山西省优势特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六、经济环境山西食醋行业是山西省的优势特色酿造食品产业之一。
2015年,山西食醋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其中出口创历史最高纪录,为2.6万吨,出口额近5亿元。
七、社会环境中国传统的味道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山西食醋酿造已经成为山西省一张引人注目的名片,吸引了无数爱好中国美食文化的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八、技术环境山西食醋酿造工艺精湛,国内外商家对其独具特色、历史沉淀深厚的传统酿制过程即崇尚研究。
九、发展驱动因素1. 山西食醋酿造工艺独特,成为山西特色产业。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由于种种原因,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问题分析1.市场需求不足山西省特色农产品主要出口对象是亚洲国家和地区,但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不足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消费者对山西特色农产品的认知程度不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够,难以吸引国际市场的需求。
2.质量标准不一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的认可程度不同,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面临质量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这不仅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技术难度,还容易引起质量纠纷,影响产品的国际形象和市场销售。
3.外部市场保护主义加剧近年来,国际市场保护主义抬头,针对进口产品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
有的国家对山西省出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有的国家对山西省特色农产品设置了技术壁垒,增加了出口难度和成本。
4.供应链不稳定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供应链不稳定的问题。
种植、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产品供应不足、交货期延误、货物损坏等风险,加剧了产品出口贸易的不确定性。
二、对策建议1.扩大营销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针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扩大产品的营销渠道,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开展跨境电商、寻找国外合作伙伴等方式来拓展市场,提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
2.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标准体系为解决质量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加强生产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做好产品认证,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
同时加强与国外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了解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完善产品的生产标准,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山西陈醋营销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分析山西陈醋作为中国传统酱醋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陈醋以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热爱。
然而,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山西陈醋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促进山西陈醋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的提升,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方案。
二、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消费群体山西陈醋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为中高端消费者,他们注重生活品质,愿意为高品质的食品买单。
此外,年轻一代也成为了陈醋的新消费群体,他们对于健康饮食和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2. 市场机会与挑战山西陈醋作为中国陈醋的代表性品牌之一,面临着市场机会和挑战。
机会在于中国消费升级的浪潮,消费者对品质更高、文化内涵更丰富的食品需求日益增长;挑战在于众多竞争对手的崛起,给山西陈醋的品牌地位和市场份额带来了压力。
三、竞争分析1.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山西陈醋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郫县豆瓣酱、浙江葱姜醋等品牌。
这些竞争对手凭借其独特的酱料口味、品牌形象和营销手段,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 竞争优势山西陈醋作为中国传统酱醋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其在品味和健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山西陈醋还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品质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其竞争优势。
四、品牌定位与传播策略1. 品牌定位山西陈醋以其独特的醋味和文化底蕴,应该定位为“传统文化与美食的结合者”。
通过强调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高品质的产品特点,树立起山西陈醋独特的品牌形象。
2. 传播策略(1)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加强品牌的视觉设计、包装更新和形象塑造,提升山西陈醋的品牌形象。
可以考虑与知名厨师、美食家合作,打造品牌形象,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2)社交媒体推广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展品牌宣传和传播。
可以通过发布有关山西陈醋的美食制作视频、与消费者互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3-11-10CATALOGUE目录•山西食醋产业概述•食醋市场现状与趋势•山西食醋市场现状与趋势•食醋消费者需求与行为分析•山西食醋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山西食醋产业概述•山西食醋产业目前呈现出以太原、晋中、吕梁等地区为主的分布格局,其中太原盆地被誉为“中国醋都”。
山西食醋产业概述 产业现状与分布1山西食醋产业概述 产业现状与分布23产业规模与产值山西食醋产业的规模较大,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上,占全国食醋产量的10%左右。
产值方面,由于不同品牌、不同档次的产品价格差异较大,因此产值难以精确计算。
山西食醋产业概述 产业现状与分布产业供应链情况山西食醋产业的供应链相对完整,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如部分地区的物流配送不够及时,影响了产品的销售。
02食醋市场现状与趋势03新型食醋产品不断涌现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新型食醋产品如功能性食醋、果醋等不断涌现。
国内食醋市场现状01食醋消费量稳步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文化的多元化,食醋消费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02山西食醋占据重要地位山西作为中国食醋的重要产区,其食醋产量和品质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食醋市场趋势分析健康消费观念引领市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健康消费观念逐渐成为食醋市场的主导因素。
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消费者在购买食醋时越来越注重品牌的影响力,品牌形象和口碑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
出口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国食醋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出口市场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010302随着大型食醋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
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食醋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差异化研发和推广。
差异化竞争日益明显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成为食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技术创新成为竞争关键食醋市场竞争格局03山西食醋市场现状与趋势山西食醋市场现状分析山西食醋产业规模山西省拥有众多食醋生产企业,其中以山西老陈醋集团、水塔集团、紫林醋业等企业为代表,这些企业在食醋产量、品质和销售收入等方面均居全国前列。
山西陈醋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山西陈醋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调味品,以其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味道而闻名于世。
山西是中国主要的陈醋生产地之一,拥有悠久的陈醋生产历史和丰富的陈醋品牌。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山西陈醋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数亿元,市场规模庞大。
三、市场竞争环境1.品牌竞争:山西陈醋市场上存在众多知名品牌,如“老城陈醋”、“汾酒陈醋”等,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产品特色与差异化竞争:山西陈醋具有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特殊的风味,与其他地方的陈醋相比,山西陈醋具有更为浓郁的香气和口感,这也是山西陈醋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四、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1.健康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山西陈醋在保健养生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健康价值,因此能够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2.高端需求: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品质的陈醋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一些高端消费群体更加注重陈醋的品质和口感,愿意为高品质的山西陈醋买单。
3.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家庭自制美食和烹饪,这也促进了山西陈醋的需求增长。
五、市场发展机遇和挑战1.市场发展机遇: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山西陈醋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山西陈醋作为地方特色产品,也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广和销售。
2.市场发展挑战:山西陈醋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山西陈醋的生产工艺相对独特,传承困难,这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个难题。
六、市场发展建议1.提升产品品质:通过加强酿造工艺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山西陈醋的品质和口感,以满足高品质消费者的需求。
2.强化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品牌展示、广告宣传和推广活动等方式,增加山西陈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品牌形象。
3.扩大市场渠道:通过开拓电商渠道和加强与餐饮企业的合作,拓展山西陈醋的市场销售渠道。
山西醋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史夏阳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01期山西的醋称得上是山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同时也酝酿出了山西醋产业的文化特色,可谓是山西省对外写照的一张名牌。
山西老陈醋它以其酸香甜绵鲜的口感、独特的酿造工艺、极高的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赞者的称赞,在食醋市场领域中占有较大份额。
但近年来山西醋产业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制约着醋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因此本文针对山西醋产业近来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山西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山西的醋以水塔和清徐老醋而闻名全国,近年来江苏“镇江香醋”,河南“佳佳”,广东“海天”等醋品牌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些醋产业的市场份额缩小,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醋行业发展艰难,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行业规模小,地域限制大山西是我国主要生产醋的产地和消赞区域,食醋的产量较高,在山西有将近1000家食醋生产工厂,其中大多数是小作坊,这些醋厂经历了时间洗礼,有着相当成熟的制醋工艺。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行业规模小,分散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资金的融合使用,不利于整个制醋行业的行为规范。
同时,由于山西醋业的销售区域带大多分布在中原,所以山西生产的醋三分之二以上被内部消化,其食醋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山西本地人,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不利于将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进而也不利于食醋销量的增长,在面对人们需求的增大和食醋市场的扩张方面,这样的规模小而分散的生产形式就处于劣势。
(二)市场竞争秩序混乱,普遍存在恶性竞争山西在食醋产业方面的监管力度较弱,仅有10个市县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规范操作,剩余地区大多数企业研制次一级的产品,用较低价格来增加销量,恶性竞争较为严重,某些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甚至出现负成本运营,暗箱操作,这种内耗行为大大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售价,甚至出现醋比水便宜的局面,在2004年的提价努力后,山西企业没有具体落实,最终没有实现突破,山西醋业进入到困境。
山西醋产品出口销售不畅的原因及对策作者:潘韧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4年第02期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精湛,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条件,以其“绵、酸、香、甜、醇”的独特风味和悠久的酿造历史,排名列居国内镇江醋、保宁醋和福建红曲醋之前,位居中华四大名醋之榜首,在全国调味品知名度上占绝对优势。
目前只有镇江香醋能与山西老陈醋相提并论,另外两家名醋中,四川保宁醋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名醋,福建红曲醋则早已名存实亡,山西醋已然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天下第一醋”。
山西老陈醋虽然以营养价值高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但每年出口量却不足全省总产量的1‰。
为何在国际醋业市场份额中占据比例较小?本文力求探究其出口受阻原因,并提出增强山西醋业出口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一、山西醋产品出口的发展过程(一)第一阶段:出口摸索、起步阶段 1985年——2002年山西陈醋追溯于夏商时代,有3000多年源远流长的酿造历史,到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清徐是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发源地,享有“中国醋都”的美誉,在清徐当地先后涌现出了“宝源坊”、“美和居”、“同泰庆”、“顺泰号”等一批酿醋作坊,山西老陈醋随晋商走西口传遍全国,清徐醋业由此开始蓬勃发展,现在已有700多年经营历史。
山西醋业出口始于1985年,当时由于受资金匮乏、生产规模限制、醋类品种单一和颜色过黑、口味偏酸及包装传统的影响,国际市场认可率低,限制了醋业出口数量,山西醋企逐渐摸索寻找扩大出口机会。
(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包含回落期)2002年——2008年这一时期,山西醋业调整市场目标,巩固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出口份额,提高酿醋技术、注重产品质量、树立陈醋品牌、开发醋业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拓展山西醋业出口。
据太原海关统计数字显示,经过近二十年不懈努力,山西陈醋2005年出口额达到240多万元。
同年国内名醋“镇江醋”由于甜蜜素安息香酸超标等原因,全面退出日本市场。
日本是山西老陈醋最大的进口国,其进口量占到了山西老陈醋出口总量的60%以上。
2005年5月日本颁布了“肯定列表”制度,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农产品、水果将农药残留的检测范围从农产品扩大到农产品及其加工物,检测涉及527种农药、52000多项内容。
日本这一制度实施后,2006年上半年,山西老陈醋出口11万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38.55%,遭遇巨大打击。
为了尽快恢复对日市场出口,产品质量必须达到日本市场的标准。
山西老陈醋集团首先进行了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同时对生产物流各环节,尤其采购环节对高粱、大麦等原材料进行农药残留的严格检测,确保原料有机安全;并在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中对使用器具改良,全部采用无菌灌装车间,防止二次污染。
这样,山西醋出口企业又成功酿制出符合日本要求的山西老陈醋,顺利地再次打入日本市场,出口创汇68万美元,同比增长36.2%。
从出口产品品种和质量方面加以开发:由单一的传统调味食醋发展为三大类,即调味食醋、保健食醋和醋饮料。
调味食醋分高档的老陈醋、中档的陈醋、风味醋、低档的普通醋和白醋等;第二代和第三代保健食醋,有苹果醋、苦荞醋、银杏醋等保健食品;开发以水果作为原料的醋饮料,不足之处还是缺乏高端醋产品品种的开发来满足国际市场的高端需求。
(三)第三阶段:活跃期(略有回落) 2008年——至今2006年至2008年经过山西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了山西陈醋的质量安全。
据统计,山西检验检疫局2008年共检疫合格出口陈醋160吨,货值200万美元,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企业增收900万元人民币,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4年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韩国的陈醋也因检验不合格退出韩国市场,通过食品安全整治,2009年一批重量300公斤、货值5000元人民币的“水塔”牌陈醋经过检疫合格,时隔5年后再返韩国市场。
然而,近几年山西老陈醋出口略有回落,一方面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山西醋业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也因中日“钓鱼岛事件”,使山西醋业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山西醋业出口创汇略有下降。
2010年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了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山西醋产品出口新西兰时,可以凭借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享受新西兰对我方的零关税的优惠待遇。
山西醋企依然不断开拓新兴海外市场,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而努力。
2012年,全国调味品醋总产量约300-350万吨,山西老陈醋年总产量将近77万吨,镇江香醋总产量约30万吨,山西老陈醋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山西省万吨以上规模醋企有五家左右,知名醋企水塔老陈醋股份公司年产量约18万吨。
2011年山西共出口老陈醋280吨;2012年出口400多吨,出口批次增长10.9%,出口总量增长25%,出口净额增长19.8%。
山西醋出口不仅巩固了已有的市场,还不断扩大到了欧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拉伯、新西兰、新加坡及港、澳、台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凡有华人和开中餐馆的国家都有进口。
尽管出口一直在发展,但是出口总量也只占到了山西老陈醋年产量不足1‰,其发展速度仍然不如国内市场。
二、分析山西醋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不畅的原因(一)山西醋与国外消费者区域口味差异,老陈醋难以获得大面积的市场推广国外需求中,法国生产的葡萄醋行销全欧洲。
法国菜中的蔬菜、鱼肉类等菜肴都用醋来烹饪,各种番茄酱、沙拉酱等调味酱也都需要添加葡萄醋;英国用啤酒作为原料生产麦芽醋,其味道中含有浓浓的柠檬味,一般用来腌制蔬菜;德国也出产葡萄醋,并经过技术改良,取代法国成为欧洲主要的葡萄醋出口国;西班牙雪利醋制作时需要发酵5年,颜色呈红褐色,香味浓郁。
国际上对葡萄醋需求多且销量大,对外来醋的品种缺乏认知,因此欧洲葡萄醋占据国际市场份额比例较高。
另外,国内外与老陈醋相竞争的镇江香醋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天然酸醋菌种,经过发酵及酿酒、制醅、淋醋过程、多道工序,经过储存精制而成,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镇江香醋出口到48个国家的华人社区,享誉海外,这既是因为海外华人中南方人多,也是因为镇江香醋的口味偏酸甜更易被人接受。
山西醋以老陈醋最为出名,但是由于制醋企业工艺大致相同,造成品种单一,且老陈醋浓度过浓,口味过酸,最终导致消费群体单一,在西方国家得到的认同程度较低,初始拓展市场时遭遇瓶颈,现在陈醋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的华人聚居地,而且是华人中的北方人。
(二)山西醋含有苯甲酸钠和丙酸含量,微量沉淀过多不符合消费国要求而限制进口2004年山西老陈醋出口日本时就因苯甲酸钠含量不符合该国要求遭到通报,2012年又被韩国检出丙酸遭到通报,后经大量检验证明,山西老陈醋的原料及生产过程易产生苯甲酸钠、丙酸等成分,这都是老陈醋酿造工艺过程中非人为添加自然存在的,虽然最终通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检验,但是影响了出口的声誉和销量。
山西醋中含有微量沉淀也是出口滞销的原因,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整合,建立股份公司后,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主要解决微量沉淀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针对老陈醋发酵过程中的产品微量元素进行技术检测,经过生物沉降和物理除沉结合进行技术处理后,终于除去了微量沉淀,保持了老陈醋独有风味,提升了老陈醋质量,最终开拓了山西老陈醋的出口市场。
(三)技术贸易壁垒对山西老陈醋出口的影响由于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除日本采取了“肯定列表制度”外,欧盟、美国等国家也不断制定和修改其食品及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来保护本国的食品安全,对于食品的生产及出口环境要求更加严格,严重影响了醋业出口。
影响食醋安全问题因素有:一是原料中的农药残留超标,这主要来源于酿醋用的高粱、大麦等杂粮含有农药残留;二是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超标;三是生产中由于控制不严,而导致微生物污染。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2012年第一季度,山西省质监局对全省81家食醋生产企业的139个批次的食醋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128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2.08%,检测出问题有:菌落总数、总酸不符合标准要求。
菌落总数是衡量食品受细菌污染程度的指标,食用微生物超标的食品会影响人体健康。
这些需要山西醋企在生产环节一定要严加把关,如果食醋的生产过程采用的原料、辅料农药残留超标,在生产过程中农残就会转移到产品中,同时如生产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发生二次污染,或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也使产品的安全质量产生问题。
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对山西食醋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对策之一是生产有机(生态)醋。
采用有机(生态)高粱、有机麸皮、有机大麦等原料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采用转基因技术,确保原料加工无污染、绿色环保,同时对添加剂、及可能在生产环节中导致的微生物污染加以严格控制。
对策之二:对加工产品实行有机认证HACCP (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体系,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全程控制,即可避免大量的重复检验,从而节省大量的商检费用,加速海关通关,同时也规避了日本及各国的执法,避免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还绿色环保,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保障国内外消费者的健康。
(四)山西陈醋的产品形象——包装缺乏创新山西陈醋的出口包装无论从外观、色彩、造型上缺乏创新,这种传统外观给国外消费者第一印象平淡无奇,无法将老陈醋品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价值体现出来,也无法体现山西醋的品质和其他竞争商品有什么区别,因此,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吸引国外消费者起到促销的作用,包装的设计水平落后使出口滞销。
山西礼品醋的包装大多模仿酒类包装。
虽然此类酒包装设计很新颖,但是由于醋和酒的化学属性和承载的历史文化大相径庭,所以在造型与色彩搭配上不能直接照搬。
有的醋企甚至选用类似欧洲红酒瓶型设计作为山西老陈醋容器造型,导致国外消费者在选购老陈醋的产品时误以为是酒类产品。
因此,要想设计和制造独具特色的中华老字号陈醋包装,就要明确国际市场的需求,既要体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还要深层挖掘山西地域文化内涵,吸引国外消费者的眼球,将地域文化、绿色产品、养身保健做为提升包装设计水平的文化理念,塑造品牌价值,提升包装的促销作用。
(五)山西醋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对国际市场拓展不力山西醋在国内北方认可度较高,但由于受物流、广告宣传、缺乏有效出口营销渠道等局限性,加之企业不注重品牌营销,很多消费者只有到山西才知道,国际市场更是知之甚少;山西醋企在国际市场营销时缺乏强化醋产品特色和亮点,不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因此拓展国际市场力度不足,无法获取最大的出口市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