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2第06讲
- 格式:ppt
- 大小:277.50 KB
- 文档页数:1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和中国糖尿病学会的调查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近1.14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每年因糖尿病而致残和死亡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糖尿病学会于2018年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旨在指导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对糖尿病进行科学、规范的预防和治疗。
一、患者筛查和评估2型糖尿病往往在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情况下发生,因此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评估。
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的人群、有家族史的人群、肥胖人群、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评估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等基础信息;2.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指标;3.心电图、眼底检查、足部检查等辅助检查。
二、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糖尿病患者应当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
应当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饮食应当多样化。
患者应该远离高糖、高脂肪、高盐、高热量的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品。
2.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血糖控制和临床症状,降低代谢风险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以上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等。
患者应该避免长时间静坐。
3.控制体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体重可以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控制血糖。
建议根据BMI值进行个性化的减重计划,减轻体重应当慢慢进行,每周不应该超过0.5kg。
三、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依照血糖水平和身体健康状态,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式降糖药。
常规药物治疗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口服降糖药:包括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药物、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等。
第一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患病率。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而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与开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中国逐渐建立了一系列的糖尿病防治指南。
本文将介绍第一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主要内容和建议,以期对广阔患者和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二、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乏或完全缺乏导致的,而2型糖尿病那么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乏引起的。
3.1 糖尿病的预防预防糖尿病要从生活方式的改变做起,包括饮食、运动和减轻体重。
建议采用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防止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尽量防止肥胖。
同时,还需要防止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保持心理健康。
3.2 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血糖测试来确定。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测定。
3.3 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药物治疗中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等方式。
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增加体育锻炼以及控制体重等。
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和眼病等。
预防和控制这些并发症非常重要。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血压检测和肾功能检查,同时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四、结语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第一版为糖尿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到达最正确的疗效和预防效果。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糖尿病防治指南问世,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第一章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要点提示: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2. 糖尿病的知晓率(36.5% )、治疗率(32.2% )和控制率(49.2% )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3. 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三、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第二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要点提示:1. 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 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A )2.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B)3. 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 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
(A)—、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结果诊断糖尿病。
若无特殊提示,本章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2, 3。
表2糖代谢状态分类(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肓争脉血浆葡萄糖(mmol/L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 //糖负荷后2h血糖<7.8空腹血糖受损空腹M>6.1 z <7.0//糖负荷后2h血糖v7.8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n7.8 z <11.1糖尿病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X 1.1表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n7.0mmol/L 或加上OGTT 2h 血糖>11.1 mmol/L 或加上HbAlcn 6.5%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二、糖尿病的分型采用WHO (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T1 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