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配置管理计划(国标)
- 格式:docx
- 大小:79.48 KB
- 文档页数:24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项目:教务管理系统专业班级:目录目录 (2)1.围 (4)1.1标识 (4)1.2系统概述 (4)1.3文档概述 (4)1.4基线 (5)2.参考文献: (6)3.需求 (6)3.1所需的状态和方式 (6)3.2需求概述 (6)3.2.1目标 (6)3.2.2运行环境 (8)3.2.3用户的特点 (9)3.2.4关键点 (9)3.2.5约束条件 (9)3.3需求规格 (10)3.3.1软件系统总体功能/对象结构 (10)3.3.2描述约定 (12)3.4CSCI能力需求 (12)3.4.1数据字典 (13)3.4.2系统功能分解 (15)3.4.3选课、退课模块 (16)3.4.4查询模块 (17)3.4.5成绩管理模块 (17)3.4.6教师个人信息更新模块 (17)3.4.7数据库模块 (17)3.5CSCI外部接口需求 (17)3.5.1 用户界面 (17)3.5.2教务系统与XXX之间的接口 (19)3.6CSCI部接口需求 (19)3.6.1教务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部接口 (20)3.7CSCI部数据需求 (20)3.7.1 实体-关系图 (20)3.7.2 数据表 (23)3.7.3 数据流图 (25)3.8性需求 (26)3.9CSCI环境需求 (27)3.10计算机资源需求 (27)3.10.1计算机硬件需求 (27)3.10.2计算机硬件资源利用需求 (27)3.10.3计算机软件需求 (28)3.10.4计算机通信需求 (28)3.11软件质量因素 (28)3.12设计和实现的约束 (29)3.13数据 (29)3.14操作 (30)3.15故障处理 (30)3.16有关人员需求 (31)3.17有关培训需求 (31)3.18有关后勤需求 (31)4需求可追踪性 (31)5尚未解决的问题 (32)6注解(业务名词的解释) (33)附录A (34)附录B (35)1.围1.1标识(待开发软件的完整标识,(如果有的话)包括标识号,版本号、发行号、标题。
根据软件⼯程标准制定的机构和标准适⽤的范围有所不同,它可分为五个级别,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业标准、企业(机构) 标准及项⽬(课题)标准。
以下分别对五级标准的标识符及标准制定(或批准)的机构作⼀简要说明: ①国际标准 由国际联合机构制定和公布,提供各国参考的标准。
ISO(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这⼀国际机构有着⼴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它所公布的标准也有较⼤影响。
60年代初,该机构建⽴了“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委员会”(简称ISO/丁C97),专门负责与计算机有关的标准化⼯作。
这⼀标准通常标有ISO字样,如ISO 8631—861nformationprocessing —Programconstructsandconventionsfortheirrepresentation(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法的约定。
现已被我国收⼊国家标准)。
②国家标准 由政府或的机构制定或批准,适⽤于全国范围的标准,如: GB——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是我国的标准化机构,它所公布实施的标准简称为“国标”。
现已批准了若⼲个软件⼯程标准(详见本章9.5节)。
ANSI(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l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这是美国⼀些民间标准化组织的领导机构,具有⼀定权威性。
FIPS(NBS)[Federal l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s(Nation— alBureau of Standards)]——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局联邦信息处理标准。
它所公布的标准均冠有FIPS字样,如,1987年发表的FIPS PUB 132—87 Guideline for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plan of computer software软件确认与验证计划指南。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88 Guidelines for computer software product development document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81.3引言1 目的一项计算机软件的筹划、研制及实现,构成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一个软件开发项目的进行,一般需要在人力和自动化资源等方面作重大的投资;为了保证项目开发的成功,最经济地花费这些投资,并且便于运行和维护,在开发工作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编制一定的文件;这些文件连同计算机程序及数据一起, 构成为计算机软件;文件是计算机软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a.作为开发人员在一定阶段内的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b.向管理人员提供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进展和情况,把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些“不可见的”事物转换成“可见的”文字资料;以便管理人员在各个阶段检查开发计划的实施进展,使之能够判断原定目标是否已达到,还将继续耗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C.记录开发过程中的技术信息,便于协调以后的软件开发、使用和修改;d.提供对软件的有关运行、维护和培训的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操作人员和用户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的工作;e.向潜在用户报导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使他们能判定该软件能否服务于自己的需要;换言之,本指南认为:文件的编制必须适应计算机软件整个生存周期的需要;计算机软件所包含的文件有两类:一类是开发过程中填写的各种图表,可称之为工作表格;另一类则是应编制的技术资料或技术管理资料,可称之为文件;本指南规定软件文件的编制形式,并提供对这些规定的解释;本指南的目的是使得所编制的软件文件确实能够起到软件文件应该发挥的作用;2 范围本指南是一份指导性文件;本指甫建议,在一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一般地说,应该产生十四种文件;这十四种文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模块开发卷宗;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本指南将给出开发过程中建议产生的这十四种文件的编制指导,同时,本指南也是这十四种文件的编写质量的检验准则;但是,本指南并未涉及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填写工作表格的问题;一般地说,一个软件总是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固件和软件的组成部分;鉴于计算机系统的多样性,本指南一般不涉及整个系统开发中的文件编制问题,本指南仅仅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文件编制指南;3 文件的使用者对于使用文件的人员而言,他们所关心的文件的种类,随他们所承担的工作而异;管理人员: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模块开发卷宗,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开发人员: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维护人员:设计说明书,测试分析报告,模块开发卷宗;用户:用户手册,操作手册;尽管本指南提出了在软件开发中文件编制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文件都必须交给用户;一项软件的用户应该得到的文件的种类由供应者与用户之间签订的合同规定;第一篇文件的编制指导4 软件生存周期与各种文件的编制一项计算机软件,从出现一个构思之日起,经过这项软件开发成功投入使用,直到最后决定停止使用,并被另一一项软件代替之时止,被认为是该软件的一个生存周期;一般地说这个软件生存周期可以分成以下六个阶段:可行性与计划研究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在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内,要确定该软件的开发目标和总的要求,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投资一收益分析、制订开发计划,并完成应编制的文件;在需求分析阶段内,由系统分析人员对被设计的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对该软件的各项功能、性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确定对文件编制的要求,作为本阶段工作的结果,一般地说,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和初步的用户手册应该编写出来;在设计阶段内,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应该在反复理解软件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多个设计,分析每个设计能履行的功能并进行相互比较,最后确定一个设计,包括该软件的结构、模块的划分、功能的分配以及处理流程;在被设计系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设计阶段应分解成概要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两个步骤;在一般情况下,应完成的文件包括: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测试计划初稿;在实现阶段内,要完成源程序的编码、编译或汇编和排错调试得到无语法错的程序清单,要开始编写模块开发卷宗,并且要完成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等面向用户的文件的编写工作,还要完成测试计划的编制;在测试阶段,该程序将被全面地测试,已编制的文件将被检查审阅;一般要完成模块开发卷宗和测试分析报告,作为开发工作的结束,所生产的程序、文件以及开发工作本身将逐项被评价,最后写出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即前五个阶段中,开发集体要按月编写开发进度月报;在运行和维护阶段,软件将在运行使用中不断地被维护,根据新提出的需求进行必要而且可能的扩充和删改;对于一项软件而言,其生存周期各阶段与各种文件编写工作的关系可见表互,其中有些文件的编写工作可能要在若干个阶段中延续进行;表1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中的文件编制5 文件编制中的考虑因素文件编制是一个不断努力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从形成最初轮廓,经反复检查和修改,直到程序和文件正式交付使用的完整过程;其中每一步都要求工作人员做出很大努力;要保证文件编制的质量,要体现每个开发项目的特点,也要注意不要花太多的人力;为此,编制中要考虑如下各项因素;5.1 文件的读者每一种文件都具有特定的读者;这些读者包括个人或小组、软件开发单位的成员或社会上的公众、从事软件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领导干部;他们期待着使用这些文件的内容来进行工作,例如设计、编写程序、测试、使用、维护或进行计划管理;因此,这些文件的作者必须了解自己的读者,这些文件的编写必须注意适应自己的特定读者的水平、特点和要求;5.2 重复性本指南第二篇中将列出的这十四种文件的内容要求中,显然存在某些重复;较明显的重复有两类;引言是每一种文件都要包含的内容,以向读者提供总的梗概;第二类明显的重复是各种文件中的说明部分,如对功能性能的说明、对输入和输出的描述、系统中包含的设备等;这是为了方便每种文件各自的读者,每种产品文件应该自成体系,尽量避免读一种文件时又不得不去参考另一种文件;当然,在每一种文件里,有关引言、说明等同其他文件相重复的部分,在行文上、在所用的术语上、在详细的程度上,还是应该有一些差别,以适应各种文件的不同读者的需要;5.3 灵活性鉴于软件开发是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也鉴于不同软件在规模上和复杂程度上差别极大,本指南认为在文件编制工作中应允许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表现在如下各款;5.3.1 应编制的文件种类尽管本指南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项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应产生的文件有十四种,然而针对一项具体的软件开发项目,有时不必编制这么多的文件,可以把几种文件合并成一种;一般地说,当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和成败风险增大时,文件编制的范围、管理手续和详细程度将随之增加;反之,则可适当减少;为了恰当地掌握这种灵活性,本指南要求贯彻分工负责的原则,这意味着:a: 一个软件开发单位的领导机构应该根据本单位经营承包的应用软件的专业领域和本单位的管理能力,制定一个对文件编制要求的实施规定,主要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应该形成哪些文件这些文件的详细程度该开发单位的每一个项目负责人,必须认真执行这个实施规定;这种规定的两个例子可见本指南的附录o参考件;b.对于一个具体的应用软件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根据上述实施规定,确定一个文件编制计划,主要包括:1应该编制哪几种文件,详细程度如何2各个文件的编制负责人和进度要求;3审查、批准的负责人和时间进度安排;4在开发时期内,各文件的维护、修改和管理的负责人,以及批准手续;每项工作必须落实到人;这个文件编制计划是整个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C.有关的设计人员则必须严格执行这个文件编制计划;5.3.2 文件的详细程度从同一份提纲起草的文件的篇幅大小往往不同,可以少到几页,也可以长达几百页;对于这种差别本指南是允许的;此详细程度取决于任务的规模、复杂性和项目负责人对该软件的开发过程及运行环与所需要的详细程度的判断;5.3.3 文件的扩展当被开发系统的规模非常大例如源码超过一百万行时,一种文件可以分成几卷编写,可以按其; 每一个系统分别编制,也可以按内容划分成多卷,例如:项目开发计划可能包括: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用户培训计划,安装实施计划;系统设计说明书可分写成:系统设计说明书,子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可分写成:程序设计说明书,接口设计说明书,版本说明;操作手册可分写成:操作手册,安装实施过程;.测试计划可分写成:测试计划,测试设计说明,测试规程,测试用例;测试分析报告可分写成:综合测试报告,验收测试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亦可分写成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和资源环境统计;5.3.4 节的扩张与缩并在有些文件中,可以使用本指南所提供的章、条标题,但在条内又存在一系列需要分别讨论的因素本指南认为,所有的条都可以扩展,可以进一步细分,以适应实际需要;反之,如果章条中的有些细节;非必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缩并;此时章条的编号应相应地改变;5.3.5 程序设计的表现形式本指南对于程序的设计表现形式并未作出规定或限制,可以使用流程图的形式、判定表的形式,1 可以使用其他表现形式,如程序设计语言PDL、问题分析图PAD等;5.3.6 文件的表现形式本指南对于文件的表现形式亦未作出规定或限制,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也可以使用形式化语言;5.3.7 文件的其他种类当本指南中规定的文件种类尚不能满足某些应用部门的特殊需要时,他们可以建立一些特殊的文件种类要求,例如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等,这些要求可以包含在本单位的文件编制实施规定中;6 文件编制的管理工作文件编制工作必须有管理工作的配合,才能使所编制的文件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文件的编制工作实际上贯穿于一项软件的整个开发过程,因此,对文件的管理必须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进行的管理工作是以下四条;6.1文件的形成开发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尤其是项目负责人,应该认识到:文件是软件产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地完成各种产品文件的编写工作;必须把在一个开发步骤中作出的决定和取得的结果及时地写入文件;开发集体必须及时地对这些文件进行严格的评审;这些文件的形成是各个阶段开发工作正式完成的标志;这些文件上必须有编写者、评审者和批准者的签字,必须有编写、评审完成的日期和批准的日期;6.2文件的分类与标识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很多的,为了便于保存、查找、使用和修改,应该对文件按层次地加以分类组织;一个软件开发单位应该建立一个对本单位文件的标识方法,使文件的每一页都具有明确的标识;例如可以按如下四个层次对文件加以分类和标识;a.文件所属的项目的标识;b.文件种类的标识;C.同一种文件的不同版本号;d.页号;此外,对每种文件还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划定它们各自的保密级别,确定他们各自的发行范围;6.3文件的控制在一项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随着程序的逐步形成和逐步修改,各种文件亦在不断地产生、不断地修改或补充;因此,必须加以周密的控制,以保持文件与程序产品的一致性,保持各种文件之间的一致性和文件的安全性;这种控制表现为:a.就从事一项软件开发工作的开发集体而言,应设置一位专职的文件管理人员接口管理工程师或文件管理员;在开发集体中,应该集中保管本项目现有全部文件的主文本两套,由该文件管理人员负责保管;b.每一份提交给文件管理人员的文件都必须具有编写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签字;C.这两套主文本的内容必须完全一致;其中有一套是可供出借的,另一套是绝对不能出借的,以免发生万一;可出借的主文本在出借时必须办理出借手续,归还时办理注销出借手续;d.开发集体中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在本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持有一些文件,即所谓个人文件,包括为使他完成他承担的任务所需要的文件,以及他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编制的文件;但这种个人文件必须是主文本的复制品,必须同主文本完全一致,若要修改,必须首先修改主文本;e.不同开发人员所拥有的个人文件通常是主文本的各种子集;所谓子集是指把主文本的各个部分根据承担不同任务的人员或部门的工作需要加以复制、组装而成的若干个文件的集合;文件管理人员;应该列出一份不同子集的分发对象的清单,按照清单及时把文件分发给有关人员或部门;f.一份文件如果已经被另一份新的文件所代替,则原文件应该被注销;文件管理人中要随时整理主文本,及时反映出文件的变化和增加情况,及时分发文件;g.当一个项目的开发工作临近结束时,文件管理人员应逐个收回开发集体内每个成员的个人文件,并检查这些个人文件的内容;经验表明,这些个人文件往往可能比主文本更详细,或同主文本的内容有所不同,必须认真监督有关人员进行修改,使主文本能真正反映实际的开发结果;6.4文件的修改管理在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开发集体内的所有成员都可能对开发工作的已有成果——文件,提出进行修改的要求;提出修改要求的理由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进行修改而引起的影响可能很小, 也可能会牵涉到本项目的很多方面;因此,修改活动的进行必须谨慎,必须对修改活动的进行加以管理, 必须执行修改活动的规程,使整个修改活动有控制地进行;修改活动可分如下五个步骤进行:a.提议开发集体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向项目负责人提出修改建议,为此应该填写一份修改建议表,说明修改的内容、所修改的文件和部位、以及修改理由;b.评议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指定的人员对该修改建议进行评议,包括审查该项修改的必要性、确定这一修改的影响范围、研究进行修改的方法、步骤和实施计划;c.审核一般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审核,包括核实修改的自的和要求、核实修改活动将带来的影响、审核修改活动计划是否可行;d.批准在一般情况下,批准权属于该开发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在批准时,主要是决断修改工作中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及各自的完成日期,以保证整个开发工作按原定计划日期完成;e.实施由项目负责人按照已批准的修改活动计划,安排各项修改活动的负责人员进行修改,建立修改记录、产生新的文件以取代原有文件、最后把文件交文件管理人员归档,并分发给有关的持有者;第二篇各种文件的内容要求本篇将对引言中提到的十四种文件提供内容要求,作为文件编制的技术标准;7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是: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而可能选择的各种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要求如下:7.1引言7.1C1编写目的7.1.2背景7.1.3定义7.1.4参考资料77.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7.2.1要求7.2.2目标7.2.3条件、假定和限制7.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7.2.5评价尺度7.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7.3.1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7.3.2工作负荷7.3.3费用开支7.3.4人员7.3.5设备7.3.6局限性7.4所建议的系统7.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7.4.2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7.4.3改进之处7.4.4影响7.4.4.1对设备的影响7.4.4.2对软件的影响7.4.4.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7.4.4.4对系统运行的影响7.4.4.5对开发的影响7.4,4.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7.4.4.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7.4.5局限性7.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7.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7.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7.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7.6投资及收益分析7.6.1支出7.6.1.1基本建设投资7.6.1.2其他一次性支出7.6.1.3非一次性支出7.6.2收益7.6,2.1一次性收益7.6.2.2非一次性收益7.6.2.3不可定量的收益7.6.3收益/投资比7.6.4投资回收周期7.6.5敏感性分析7.7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7.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7.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7.8结论8 项目开发计划编制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是用文件的形式,把对于在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进度、所需经费预算、所需软、硬件条件等问题作出的安排记载下来,以便根据本计划开展和检查本项目的开发工作;编制内容要求如下:8.1引言8.1.1编写目的8.1.2背景8.1.3定义8.1.4参考资料8.2项目概述8.2.1作内容8.2.2主要参加人员8.2.3产品及成果8.2.3.1程序8.2.3.2文件8.2.3.3服务8.2.3.4非移交产品8.2.4验收标准8..2.5完成项目的最迟期限8.2.6本计划的审查者与批准者8.3实施总计划8.3.1工作任务的分解8.3.2接口人员8.3.3进度8.3.4预算8.3.5关键问题8.4支持条件8.4.1计算机系统支持8.4.2需要用户承担的工作8.4.3需由外单位提供的条件8.5专题计划要点9 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该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编制软件需求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9.1引言9.1.1编写目的9.1.2背景9.1.3定义9.1.4参考资料9.2任务概述9.2.1目标9.2.2用户的特点9.2.3假定与约束9.3需求规定9.3.1对功能的规定9.3.2对性能的规定9.3.2.1精度9.3.2.2时间特性耍求9.3.2.3灵活性9.3.3输入输出要求9.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9.3.5故障处理要求9.3.6其他专门要求9.4运行环境规定9.4.1设备9.4.2支持软件9.4.3接口9.4.4控制10 数据要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向整个开发时期提供关于被处理数据的描述和数据采集要求的技术信息;编制数据要求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10.1引言10.1.1编写目的10.1.2背景10.1.3定义10.1.4参考资料10.2数据的逻辑描述10.2.1静态数据10.2.2动态输入数据10.2.3动态输出数据10.2.4内部生成数据10.2.5数据约定10.3数据的采集10.3.1要求和范围10.3.2输入的承担者10.3.3处理10.3.4影响;11 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系统设计说明书,这里所说的系统是指程序系统;编制的目的是说明对程序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 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程序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11.1引言11.1.1编写目的11.1.2背景11.1.3定义11.1.4参考资料11.2总体设计11.2.1需求规定11.2.2运行环境11.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11.2.4结构11.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11.2.6人工处理过程11.2.7尚未解决的问题11.3接口设计11.3.1用户接口11.3.2外部接口11.3.3内部接口11.4运行设计11.4.1运行模块组合11.4.2运行控制11.4.3运行时间11.5系统论据结构设计11.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11.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11.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11.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11.6.1出错信息11.6.2补救措施11.6 3系统维护设计12详细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程序设计说明书;编制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有关内容合并入概要设计说明书;对详细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12.1引言12.1.1编写目的12.1.2背景12.1.3定义12.1.4参考资料12.2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12.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12.3.1程序描述12.3.2功能12.3.3性能12.3.4输入项12.3.5输出项12.3.6算法12.3.7流程逻辑12.3.8接口12.3..9存储分配12.3.10注释设计12.3.11限制条件12.3.12测试计划.12.3.13尚未解决的问题12.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13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编制目的是对于设计中的数据库的所有标识、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作出具体的设计规定;其内容要求如下:13.1引言13.1.1编写目的13.1.2背景13.1.3定义13.1.4参考资料13.2外部设计13.2.1标识符和状态13.2.2使用它的程序13.2.3约定13.2.4专门指导13.2.5支持软件13.3结构设计13.3.1概念结构设计13.3.2逻辑结构设计13.3.3物理结构设计13.4运用设计13.4.1数据字典设计13.4.2安全保密设计14 用户手册用户手册的编制是要使用非专门术语的语言,充分地描述该软件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基本的使用方法;使用户或潜在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了解该软件的用途,并且能够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它;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14.1引言14.1.1编写目的14.1.2背景14.1.3定义14.1.4参考资料14.2用途14.2.1功能14.2.2性能14.2.2.1精度14.2.2.2时间特性14.2.2.3灵活性14.2.3安全保密14.3运行环境14.3.1硬设备14.3.2支持软件14.3.3数据结构14.4使用过程14.4.1安装与初始化14.4.2输入14.4.2.1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14.4.2.2输入格式14.4.2.3输入举例。
1引言 (2)1.1编写目的 (2)1.2背景 (2)1.3定义 (2)1.4参考资料 (2)2用途 (2)2.1功能 (2)2.2性能 (3)2.2.1精度 (3)2.2.2时间特性 (3)2.2.3灵活性 (3)2.3安全保密 (3)3运行环境 (3)3.1硬设备 (3)3.2支持软件 (3)3.3数据结构 (4)4使用过程 (4)4.1安装与初始化 (4)4.2输入 (4)4.2.1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 (4)4.2.2输入格式 (4)4.2.3输入举例 (5)4.3输出对每项输出作出说明 (5)4.3.1输出数据的现实背景 (5)4.3.2输出格式 (5)4.3.3输出举例 (5)4.4文卷查询 (6)4.5出错处理和恢复 (6)4.6终端操作 (6)用户手册(GB8567——88)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用户手册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说明:a.这份用户手册所描述的软件系统的名称;b.该软件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或首批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
1.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列出有用的参考资料,如:a.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用途2.1功能结合本软件的开发目的逐项地说明本软件所具有各项功能以及它们的极限范围。
2.2性能2.2.1精度逐项说明对各项输入数据的精度要求和本软件输出数据达到的精度,包括传输中的精度要求。
2.2.2时间特性定量地说明本软件的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传输、转换时间,计算时间等。
2.2.3灵活性说明本软件所具有的灵活性,即当用户需求(如对操作方式、运行环境、结果精度、时间特性等的要求)有某些变化时,本软件的适应能力。
软件应用功能流程开发设计国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需求分析确定软件应用的目标和用户需求。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类似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海康威视®iVMS-8200平安城市综合应用管理平台V2.3.6技术白皮书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12月目录第1章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特别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平台概述 (5)2.1平台定位 (5)2.2设计原则 (5)2.3设计标准 (7)第3章平台技术架构 (9)3.1平台技术架构 (9)3.2平台设计 (11)3.2.1视频联网共享平台省市县部署 (11)3.2.2平台基础服务 (12)3.2.3平台应用操作 (18)第4章平台应用功能 (19)4.1 视频预览 (19)4.1.1 实时预览 (19)4.1.2 资源管理 (22)4.1.3 紧急预案 (22)4.1.4 预览轮巡 (23)4.1.5 语音对讲 (23)4.2 录像回放 (24)4.3 流媒体管理 (26)4.3.1 干线管理 (26)4.3.1 负载均衡 (26)4.4 大屏管控 (27)4.4.1 大屏配置 (27)4.4.2 大屏控制 (28)4.4.3 预案管理 (28)4.5 电子地图 (29)4.5.2 GIS地图 (32)4.6 移动监控应用 (35)4.7 卡口车辆监控 (36)4.7.1 卡口查询 (36)4.7.2 过车查看 (38)4.7.3 车辆分析 (39)4.7.4 违章处理 (45)4.7.5 车辆布控 (48)4.7.6 系统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规范应答篇一:技术规范应答样本技术规范点对点应答供货范围项目概况乌兰不浪、布尔陶亥35kV变电站总的要求1.1 投标须知1.1.1 投标人或供货厂必须有权威机构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投标人或供货厂(包括分包厂)应设计、制造和提供过同类设备,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至少有 3 台套 2 年以上的商业运行经验。
答:满足,我司有权威机构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我司(包括分包厂)设计、制造和提供过同类设备,且使用条件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有大于等于 3 台套 2 年以上的商业运行经验。
1.1.2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的技术规范应与本规范书中提出的要求相一致,投标人也可以推荐满足本规范书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必须提出详细的技术偏差。
答:满足,我司仔细阅读招标文件。
我司提供的设备的技术规范与本规范书中提出的要求相一致,我司也可以推荐满足本规范书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提出详细的技术偏差。
1.1.3 本规范书提出了对设备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的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结构、性能、试验及所需技术资料等方面的内容。
答:满足,本规范书提出了对设备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的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结构、性能、试验及所需技术资料等方面的内容。
1.1.4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的条文,投标方应按有关标准提供符合IEC标准、国标、行标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答:满足,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的条文,我司按有关标准提供符合IEC标准、国标、行标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1.5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及规定的条款如遇到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综述报告题目软件工程标准化院系信息工程系专业计算机网络班级1072姓名马骏指导教师黄志军2010 年 3 月28 日软件工程标准化摘要:当前中国软件管理机构、中国软件企业或其他软件开发机构,正在推行软件工程标准化的工作。
把软件工程标准化工作切实地向前推进一步,必须掌握有关软件工程国家标准的具体内容。
关键字:软件工程标准化国家标准1软件工程标准化简介计算机问世以后,人要和计算机打交道,需要程序设计语言,这种语言不仅应让计算机理解,而且还应让别人看懂,使其成为人际交往的工具。
程序设计语言的标准化最早提到日程上来。
60年代程序设计语言蓬勃发展,出现了名目繁多的语言,这对于推动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麻烦。
即使同一种语言,由于在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上实现时,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和变动,形成了这一语言的种种“方言”,为编写出程序的交流设置了障碍。
制定标准化程序设计语言,为某一程序设计语言规定若干个标准子集,对于语言的实现者和用户都带来了很大方便。
软件工程标准的类型也是多方面的。
它可能包括过程标准(如方法、技术、度量等)、产品标准(如需求、设计、部件、描述、计划、报告等)、专业标准(如职别、道德准则、认证、特许、课程等)以及记法标准(如术语、表示法、语言等)。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如下图:2 标准化的主要特点在开发一个软件时,需要有许多层次、不同分工的人员相互配合;在开发项目的各个部分以及各开发阶段之间也都存在着许多联系和衔接问题。
如何把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协调好,需要有一系列统一的约束和规定。
在软件开发项目取得阶段成果或最后完成时,还需要进行阶段评审和验收测试。
投入运行的软件,其维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又与开发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软件的管理工作则渗透到软件生存期的每一个环节。
所有这些都要求提供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衡量准则,使得各种工作都能有章可循。
软件工程的标准化会给软件工作带来许多好处,比如:▪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可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可提高软件人员的技术水平;▪可提高软件人员之间的通信效率,减少差错和误解;▪有利于软件管理;有利于降低软件产品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有利于缩短软件开发周期。
电子卷2GB/T 12166-1990 非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 12177-1990 数子控制机床的数控处理程序输出逻辑结构GB/T 12179-1990 噪声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80-1990 低频信号发生器通用测试方法GB/T 12181-1990 低频信号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84-1990 信息处理磁墨水字符识别印刷规范GB/T 12190-1990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T 12200.1-1990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1部分: 基本术语GB/T 12269-1990 射频电缆总规范GB/T 12270-1990 射频同轴连接器电气试验和测试程序屏蔽效率GB/T 12271-1990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插入损耗测试方法GB/T 12272-1990 射频同轴连接器耐射频高电位电压测试方法GB/T 12274-1990 石英晶体振荡器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275-1990 石英晶体振荡器型号命名方法GB/T 12276-1990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七部分: 分规范各电阻器不可单独测量的固定电阻网络(可供认证用)GB/T 12277-1990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七部分: 空白详细规范: 各电阻器不可单独测量的固定电阻网络评定水平E (可供认证用)GB/T 12300-1990 功率晶体管安全工作区测试方法GB/T 12345-199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辅助集GB/T 12354-1990 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型号命名方法GB/T 12453-1990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运输服务定义GB/T 12498-1990 铷原子频率标准通用技术条件GB/T 12499-1990 铷原子频率标准测试方法GB/T 12500-1990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规范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507-1990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1部分: 总规范GB/T 12508-1990 光学识别用字母数字字符集第二部分: OCR-B 字符集印刷图象的形状和尺寸GB/T 12510-1990 信息处理交换用维吾尔文字符集键盘的字母区布局GB/T 12511-1990 纤维光学开关第一部分: 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12-1990 纤维光学衰减器第一部分: 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59-1990 印制电路用照相底图图形系列GB/T 12560-1990 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61-1990 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62-1990 PIN 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64-1990 光电倍增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65-1990 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67-1990 直观存储管测试方法GB/T 12568-1990 直观存储管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69-1990 直观存储管空白详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70-1990 单色显示管空白详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571-1990 单色显示管测试方法GB/T 12627-1990 软磁盘驱动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628-1990 硬磁盘驱动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629-1990 限定燃烧性的薄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制造多层印制板用)GB/T 12630-1990 一般用途的薄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制造多层印制板用)GB/T 12631-1990 印制导线电阻测试方法GB/T 12633-1990 压电晶体性能测试术语GB/T 12634-1990 压电晶体电弹常数测试方法GB/T 12635-1990 碳膜电阻器用陶瓷基体GB/T 12636-1990 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GB/T 12646-1990 数字控制机床的数控处理程序输入基本零件源程序参考语言GB 12050-1989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维吾尔文编码图形字符集GB 12052-1989 信息交换用朝鲜文字编码字符集GB/T 11014-1989 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 11015-1989 数据通信用数据终端设备和自动呼叫设备之间的接口GB/T 11113-1989 人造石英晶体中杂质的分析方法GB/T 11114-1989 人造石英晶体位错的X 射线形貌检测方法GB/T 11153-1989 激光小功率计性能检测方法GB/T 11250.1-1989 复合金属覆层厚度的测定金相法GB/T 11250.2-1989 复合金属覆层厚度的测定X荧光法GB/T 11250.3-1989 复合金属覆镍层厚度的测定容量法GB/T 11250.4-1989 复合金属覆铝层厚度的测定重量法GB/T 11279-1989 电子元器件环境试验使用导则GB/T 11292-1989 数字控制机床的数控处理程序输出2000型记录辅元素(后置处理命令) GB/T 11293-1989 固体激光材料名词术语GB/T 11295-1989 激光晶体棒型号命名方法GB/T 11296-1989 红外探测材料型号命名方法GB/T 11297.10-1989 热释电材料居里温度T@C 的测试方法GB/T 11297.11-1989 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GB/T 11297.1-1989 激光棒波前畸变的测量方法GB/T 11297.12-1989 电光晶体铌酸锂、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氘钾消光比的测量方法GB/T 11297.2-1989 激光棒侧向散射系数的测量方法GB/T 11297.3-1989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棒消光比的测量方法GB/T 11297.4-1989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棒长脉冲激光阈值及斜率效率的测量方法GB/T 11297.5-1989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棒连续激光阈值、斜率效率和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GB/T 11297.6-1989 锑化铟单晶位错蚀坑的腐蚀显示及测量方法GB/T 11297.7-1989 锑化铟单晶电阻率及霍耳系数的测试方法GB/T 11297.8-1989 热释电材料热释电系数的测试方法GB/T 11297.9-1989 热释电材料介质损耗角正切tan涞牟馐苑椒āGB/T 11300-1989 电子设备用A 类调谐可变电容器空白详细规范GB/T 11301-1989 电子设备用装有整体C 类预调电容器的A 类调谐可变电容器空白详细规范GB/T 11302-1989 电子设备用B 类微调可变电容器空白详细规范GB/T 11303-1989 电子设备用C 类预调可变电容器空白详细规范GB/T 11305-1989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分规范: 3 类瓷介电容器(可供认证用)GB/T 11306-1989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空白详细规范: 3 类瓷介电容器评定水平E (可供认证用)GB/T 11309-1989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纵向压电应变常数d@3@3的准静态测试GB/T 11310-1989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相对自由介电常数温度特性的测试GB/T 11311-1989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泊松比醊E的测试GB/T 11312-1989 压电陶瓷材料和压电晶体声表面波性能测试方法GB/T 11320-1989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低机械品质因数压电陶瓷材料性能的测试GB/T 11321-1989 波导元件模数尺寸选择指南GB/T 11323-1989 电缆分配系统用单同轴电缆一般要求和试验GB/T 11383-1989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八位代码结构和编码规则GB/T 11384-1989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200mm 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 磁通翻转/ 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第一部分: 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T 11385-1989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200mm 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 磁通翻转/ 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第二部分: 磁道格式GB/T 11386-1989 信息处理130mm 未记录的硬扇段单面或双面软磁盘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T 11387-1989 压电陶瓷材料静态弯曲强度试验方法GB/T 11433-1989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管、针、柱磁芯的尺寸GB/T 11435-1989 铁氧体交流消音头磁芯GB/T 11436-1989 软磁铁氧体材料成品、半成品化学分析方法GB/T 11437-1989 广播接收机天线用铁氧体磁芯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1438-1989 广播接收机天线用铁氧体磁芯空白详细规范评定水平A (可供认证用)GB/T 11441-1989 通信和电子设备用变压器和电感器铁心片GB/T 11447-1989 光学纤维面板测试方法GB/T 11449.1-1989 波导法兰盘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GB/T 11449.2-1989 波导法兰盘第二部分: 普通矩形波导法兰盘规范GB/T 11449.3-1989 波导法兰盘第三部分: 扁矩形波导法兰盘规范GB/T 11449.4-1989 波导法兰盘第四部分:圆形波导法兰盘规范GB/T 11449.5-1989 波导法兰盘第六部分: 中等扁矩形波导法兰盘规范GB/T 11449.6-1989 波导法兰盘第七部分: 方形波导法兰盘规范GB/T 11450.1-1989 空心金属波导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1450.2-1989 空心金属波导第二部分:普通矩形波导有关规范GB/T 11450.3-1989 空心金属波导第三部分: 扁矩形波导有关规范GB/T 11450.4-1989 空心金属波导第四部分: 圆形波导有关规范GB/T 11450.5-1989 空心金属波导第六部分: 中等扁矩形波导有关规范GB/T 11450.6-1989 空心金属波导第七部分: 方形波导有关规范GB/T 11451-1989 软波导组件性能GB/T 11452-1989 助听器标准的指南GB/T 11453-1989 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助听器性能测量方法GB/T 11454-1989 助听器用音频感应回路的磁场强度GB/T 11455-1989 不完全佩戴在听者身上的助听设备GB/T 11458.1-1989 信息处理用汉字15 16点阵字模集通信子集GB/T 11458.2-1989 信息处理用汉字15 16点阵字模数据集通信子集GB/T 11459.1-1989 信息处理用汉字24 24点阵字模集通信子集GB/T 11459.2-1989 信息处理用汉字24 24点阵字模数据集通信子集GB/T 11460-1989 信息处理设备中汉字点阵字模数据的检测方法GB/T 11461-1989 频谱分析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62-1989 频谱分析仪测试方法GB/T 11463-19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GB/T 11464-1989 电子测量仪器术语GB/T 11465-1989 电子测量仪器热分布图GB/T 11478-1989 摄像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1479-1989 摄像管空白详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1480-1989 摄像管测试方法GB/T 11482-1989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1483-1989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测试方法GB/T 11487-1989 捷变频脉冲磁控管电性能测试方法GB/T 11490-1989 彩色显像管管基尺寸GB/T 11493-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壳空白详细规范GB/T 11496.1-1989 彩色显示管用Y30-G1 荧光粉GB/T 11496.2-1989 彩色显示管用Y30-B1荧光粉GB/T 11496.3-1989 彩色显示管用Y30-R1荧光粉GB/T 11497.1-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CMOS电路系列和品种54/74 HC 系列的品种GB/T 11497.2-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CMOS电路系列和品种54/7 4HCT 系列的品种GB/T 11498-1989 膜集成电路和混合膜集成电路分规范(采用鉴定批准程序) (可供认证用)GB/T 12034-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32 32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35-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32 32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36-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32 32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37-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36 36点阵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38-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36 36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39-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36 36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40-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36 36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41-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48 48点阵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42-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48 48点阵仿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43-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48 48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44-1989 信息交换用汉字48 48点阵黑体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51-1989 信息处理用蒙古文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GB/T 12053-1989 光学识别用字母数字字符集第一部分: OCR-A 字符集印刷图象的形状和尺寸GB/T 12054-1989 数据处理转义序列的登记规程GB/T 12055-1989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的盒式磁带和卡式磁带的标号和文卷结构GB/T 12056-1989 数据处理过程计算系统和技术过程之间接口的说明GB/T 12057-1989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通用37插针和9 插针接口GB/T 12078-1989 X 射线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12079-1989 X 射线管光电性能测试方法GB/T 12082-1989 气体激光器文字符号GB/T 12083-1989 气体激光器电源系列GB/T 12084-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TTL 电路系列和品种54/74F系列的品种GB/T 12114-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15-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测试方法GB/T 12116-1989 模拟电子电压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17-1989 模拟电子电压表测试方法GB/T 12118-1989 数据处理词汇21部分: 过程计算机系统和技术过程间的接口GB/T 1526-1989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 1989-1980 信息处理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在9磁道12.7 毫米磁带上的表示方法GB/T 249-1989 半导体分立器件型号命名方法GB/T 2887-1989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T 3430-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方法GB/T 3432.1-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系列和品种54/74系列的品种GB/T 3432.2-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系列和品种54/74H 系列的品种GB/T 3432.3-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系列和品种54/74S 系列的品种GB/T 3432.4-1989 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系列和品种54/74LS系列的品种GB/T 4589.1-1989 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T 813-1989 冲击试验用示波器和峰值电压表GB 4943-19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T 4872-1985 办公机器和数据处理设备键盘上控制键定位的原则GB/T 4873-1985 信息处理用连续格式纸尺寸和输送孔GB/T 4874-1985 直流固定金属化纸介电容器总规范GB/T 4931-1985 氦氖激光器系列型谱GB/T 4932-1985 二氧化碳激光器系列型谱GB/T 4937-1995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GB/T 4938-1985 半导体分立器件接收和可靠性GB/T 4939-1985 普通整流管GB/T 4940-1985 普通晶闸管GB/T 4965-1985 吸气剂分类及型号命名方法GB/T 4967-1995 电子计算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5007.1-1985 信息交换用汉字24 24点阵字模集GB/T 5007.2-1985 信息交换用汉字24 24点阵字模数据集GB/T 5076-1985 具有两个轴向引出端的圆柱体元件的尺寸测量GB/T 5077-1985 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最大外形尺寸GB/T 5078-1985 单向引出的电容器和电阻器所需空间的测定方法GB/T 5080.4-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指数分布)GB/T 5080.5-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成功率的验证试验方案GB/T 5081-1985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GB/T 5199.1-1985 信息交换用汉字15 16点阵字模集GB/T 5199.2-1985 信息交换用汉字15 16点阵数据集GB/T 5261-1994 信息处理七位和八位编码字符集用的控制功能GB/T 5271.11-1985 数据处理词汇11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GB/T 5271.1-1985 数据处理词汇01部分基本术语GB/T 5271.12-1985 数据处理词汇12部分数据媒体、存贮器和有关设备GB/T 5271.14-1985 数据处理词汇14部分可靠性维修和可用性GB/T 5271.4-1985 数据处理词汇04部分数据的组织GB/T 5271.6-1985 数据处理词汇06部分数据的准备和处理GB/T 5295-1985 光电阴极光谱响应特性系列GB/T 5489-1985 印制板制图GB/T 5594.1-1985 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气密性测试方法GB/T 5594.2-1985 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杨氏弹性模量、泊松比测试方法GB/T 5594.3-1985 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平均线膨胀系数测试方法GB/T 5594.4-1985 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试方法GB/T 5594.5-1985 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GB/T 5594.6-1985 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化学稳定性测试方法GB/T 5594.7-1985 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透液性测定方法GB/T 5594.8-1985 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显微结构的测定GB/T 5597-1985 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GB/T 5598-1985 氧化铍瓷导热系数测定方法GB/T 5729-1994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一部分: 总规范GB/T 5730-198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二部分: 分规范: 低功率非线绕固定电阻器(可供认证用)GB/T 5731-198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二部分: 空白详细规范: 低功率非线绕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E (可供认证用)GB/T 5732-198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四部分: 分规范: 功率型固定电阻器(可供认证用)GB/T 5733-198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四部分: 空白详细规范: 功率型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E (可供认证用)GB/T 5734-198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五部分: 分规范: 精密固定电阻器(可供认证用)GB/T 5735-198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第五部分: 空白详细规范: 精密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E (可供认证用) GB/T 6107-1985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GB 4793.1-1995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T 4144-1984 程序设计语言最小BASICGB/T 4165-1984 电子设备用可变电容器的使用导则GB/T 4166-1984 电子设备用可变电容器的试验方法GB/T 4210-1984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名词术语GB/T 4313-1995 信息处理办公机器和打印机用编织打印色带通用技术条件GB/T 4314-1984 吸气剂名词术语GB/T 4376-1994 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压调整器系列和品种GB/T 4378-1984 半导体集成电路c 6800/c 6809微处理机电路系列和品种GB/T 4379-1984 半导体集成电路c 8080/c 8085微处理机电路系列和品种GB/T 4475-1995 敏感元器件术语GB/T 4586-1994 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第8部分: 场效应晶体管GB/T 4587-1994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7部分: 双极型晶体管GB/T 4589.1-1989 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总规范(可供认证用) GB/T 4596-1984 电子设备用三相变压器形铁心GB/T 4654-1984 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4677.10-1984 印制板可焊性测试方法GB/T 4677.11-1984 印制板耐热冲击试验方法GB/T 4677.1-1984 印制板表层绝缘电阻测试方法GB/T 4677.2-1984 印制板金属化孔镀层厚度测试方法微电阻法GB/T 4677.3-1984 印制板拉脱强度测试方法GB/T 4677.4-1984 印制板抗剥强度测试方法GB/T 4677.5-1984 印制板翘曲度测试方法GB/T 4677.6-1984 金属和氧化覆盖层厚度测试方法截面金相法GB/T 4677.7-1984 印制板镀层附着力试验方法胶带法GB/T 4677.8-1984 印制板镀涂覆层厚度测试方法夥聪蛏⑸浞āGB/T 4677.9-1984 印制板镀层孔隙率电图象测试方法GB/T 4721-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通用规则GB/T 4722-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试验方法GB/T 4723-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GB/T 4724-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纸层压板GB/T 4725-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GB/T 4779.1-1984 彩色显象管用荧光粉Y22-G3荧光粉GB/T 4779.2-1984 彩色显象管用荧光粉Y22-B2荧光粉GB/T 4779.3-1984 彩色显象管用荧光粉Y22-R4荧光粉GB/T 4799-1984 气体激光器型号命名方法GB/T 4825.1-1984 印制板导线局部放电测试方法GB/T 4825.2-1984 印制板导线载流量测试方法GB/T 4837-1984 打字机打印键和功能键的布局GB/T 4855-1984 半导体集成电路线性放大器系列和品种机械卷2GB 1008-89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基本术语GB 10397-89 中小功率柴油机振动评级GB 10398-89 小型汽油机振动测试方法GB 10399-89 小型汽油机振动评级GB 10400-89 装载机的作用力和倾翻载荷的测量方法GB 10412-89 普通V带轮GB 10413-89 窄V带轮GB 10414.2-89 汽车同步带传动带轮GB 10415-89 农业机械用双面V带轮GB 10416-89 农业机械用半宽V带轮GB 10429-89 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型式和基本参数GB 10431-89 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方法GB 10432-89 无头焊钉GB 10433-89 圆柱头焊钉GB 10444-89 机械密封产品型号编制方法GB 10445-89 滑动轴承整体轴套的轴径GB 10446-89 滑动轴承整圆止推垫圈尺寸和公差GB 10447-89 滑动轴承半圆止推垫圈要素和公差GB 10448-89 滑动轴承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GB 10449-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锻造铜合金GB 10450-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铝基合金GB 10451-89 滑动轴承薄壁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GB 10452-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GB 10453-89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GB 1053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季胺盐的测定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GB 10539-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GB 10595-89 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GB 10596.1-89 埋刮板输送机型式和基本参数GB 10596.2-89 埋刮板输送机技术条件GB 10596.3-89 埋刮板输送机试验方法GB 10597.1-89 卷扬式启闭机型式和基本参数GB 10597.2-89 卷扬式启闭机技术条件GB 10598.1-89 旋转钻机GB 10598.2-89 旋转钻机工业试验方法GB 10602-89 润滑装置及元件检查验收规则GB 10603-89 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GB 10606.1-89 空气分离设备术语基本术语GB 10606.2-89 空气分离设备术语单元设备GB 10606.3-89 空气分离设备术语稀有气体提取设备GB 10606.4-89 空气分离设备术语低温液体贮运设备GB 10606.5-89 空气分离设备术语透平膨胀机GB 10606.6-89 空气分离设备术语低温液体泵GB 10607-89 空气分离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GB 10608-89 平压模切机GB 10609.1-89 技术制图标题栏GB 10609.2-89 技术制图明细栏GB 10609.3-89 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 10609.4-89 技术制图对缩微复制原件的要求GB 10610-89 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GB 10614-89 芯型弹性联轴器GB 10634-89 螺钉旋具的命名与术语GB 10635-89 螺钉旋具通用技术条件GB 10636-89 螺钉旋具试验方法GB 10637-89 一字槽螺钉旋具螺杆GB 10638-89 十字槽螺钉旋具螺杆GB 10639-89 一字槽螺钉旋具GB 10640-89 十字槽螺钉旋具GB 10641-89 螺旋棘轮螺钉旋具GB 10656-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锌离子的测定锌试剂分光光度法GB 10657-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锌预膜液中锌的测定络合滴定法GB 1065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锌预膜液中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10672-89 塔式起重机车轮技术条件GB 10673-89 塔式起重机司机室技术条件GB 10675-89 液压挖掘机可靠性试验方法GB 10676-89 液压挖掘机司机操纵装置GB 10677-89 液压挖掘机履带GB 10678-89 液压挖掘机托链轮GB 10679-89 液压挖掘机支重轮GB 10680-89 振动压路机用橡胶减振器技术条件GB 10686-89 铜合金工具防爆性能试验方法GB 10687-89 防爆用呆扳手GB 10688-89 防爆用錾子GB 10689-89 防爆用检查锤GB 10690-89 防爆用桶盖扳手GB 10691-89 防爆用梅花扳手GB 10692-89 防爆用八角锤GB 10693-89 防爆用圆头锤GB 10744-89 轻便摩托车汽油机通用技术条件GB 10825-89 柴油机柴油滤清器试验方法GB 10826-89 柴油机燃油系统术语GB 10827-89 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 10849-89 铸造铝硅合金变质GB 10850-89 铸造铝硅合金过烧GB 10851-89 铸造铝合金针孔GB 10852-89 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GB 10853-89 机器理论与机构学术语GB 10854-8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GB 10855-89 传动用齿形链及链轮GB 10856-89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0857-89 S型、C型钢制滚子链和附件及链轮GB 10858-89 铝及铝合金焊丝GB 10859-89 镍基钎料GB 10860-89 快速割嘴GB 10862-89 GZ电磁振动给料机型式和基本参数GB 10863-89 烟道式余热锅炉热工试验方法GB 10864.1-89 余热锅炉参数系列玻璃熔窑余热锅炉GB 10864.2-89 余热锅炉参数系列硫铁矿制酸余热锅炉GB 10864.3-89 余热锅炉参数系列富氧炼钢平炉余热锅炉GB 10866-89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金相和断口检验方法GB 10867-89 弹簧减振器GB 10868-89 电站减温减压阀技术条件GB 10869-89 电站调节阀技术条件GB 10870-89 容积式冷水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 10871-89 小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型式与基本参数GB 10872-89 小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技术条件GB 10873-89 小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GB 10874-89 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型式与基本参数GB 10875-89 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技术条件GB 10876-89 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GB 10877-89 氧气瓶阀GB 10878-89 气瓶锥螺纹丝锥GB 10879-89 溶解乙炔气瓶阀GB 10880-89 电除尘器漏风率测试方法GB 10881-89 往复式高压清洗机试验方法GB 10882-89 清洗机用往复式高压泵型式与基本参数GB 10883-89 离心油泵型式与基本参数GB 10884-89 单螺杆泵型式与基本参数GB 10885-89 单螺杆泵技术条件GB 10886-89 三螺杆泵型式与基本参数GB 10887-89 三螺杆泵技术条件GB 10888-89 离心式渣浆泵型式与基本尺寸GB 10889-8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GB 10890-89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GB 10891-89 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GB 10892-89 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 10893-89 压缩空气干燥器规范与试验GB 10894-89 分离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GB 10895-89 离心机、分离机机械振动测试方法GB 10896-89 板框压滤机和厢式压滤机试验方法GB 10897-89 蝶式分离机技术条件GB 10898-89 蝶式分离机试验方法GB 10899-89 带式压榨过滤机技术条件GB 10900-89 带式压榨过滤机试验方法GB 10901-89 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GB 10906-89 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技术条件GB 10907-89 燃油加油器基本参数GB 10908-89 燃油加油器技术条件GB 10909-89 燃油加油器试验方法GB 10913-89 土方机械行驶速度测定GB 10914-89 浮动油封试验方法GB 10915-89 履带式推土机驱动轮齿块GB 10919-89 矩形花键量规GB 10920-89 普通螺纹量规型式和尺寸GB 10921-89 刀具预调测量仪精度GB 10922-89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量规GB 10923-89 锻压机械精度检验通则GB 10924-89 闭式单点压力机精度GB 10925-89 压铸机参数GB 10926-89 冷室压铸机精度GB 10927-89 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参数GB 10928-89 钢球加工机床参数GB 10929-89 铲齿车床精度GB 10930-89 花键轴磨床参数GB 10931-89 数字控制机床位置精度的评定方法GB 10932-89 螺纹千分尺GB 10933-89 闭式双点压力机精度GB 10937-89 剪羊毛机刀片GB 10938-89 旋转割草机术语GB 10943-89 1/4圆锥量规GB 10944-89 自动换刀机床用7∶24圆锥工具柄部40、45和50号圆锥柄GB 10945-89 自动换刀机床用7∶24圆锥工具柄部40、45和50号圆锥柄用拉钉GB 10946-89 硬质合金锥柄麻花钻GB 10947-89 硬质合金麻花钻通用技术条件GB 10948-89 硬质合金直柄T形槽铣刀GB 10949-89 硬质合金锥柄T形槽铣刀GB 10950-89 硬质合金斜齿直柄立铣刀GB 10951-89 硬质合金斜齿锥柄立铣刀GB 10952-89 矩形花键滚刀GB 10953-89 机夹切断车刀GB 10954-89 机夹外螺纹车刀GB 10955-89 机夹内螺纹车刀GB 10956-89 木工带锯机和跑车精度GB 10957-89 木工自动万能磨锯机精度GB 10958-89 木工锯条辊压机精度GB 10959-89 带移动工作台木工锯板机精度GB 10960-89 锯片往复木工锯板机精度GB 10961-89 木工机床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GB 10977-89 摩擦焊机GB 10980-89 电阻焊设备两端与水冷连接块相连的次级连接电缆尺寸和特性GB 11056-89 锻造生产能源消耗标准GB 11227-89 用户和制造厂对弹性联轴器技术性能项目要求GB 11267-89 石榴石化学分析方法GB 11268-89 锆刚玉化学分析方法GB 11269-89 磨具体积密度、总气孔率和吸水率测定方法GB 11270-89 金刚石圆锯片GB 11271-89 金刚石框架锯条GB 11272-89 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油石GB 11273-89 人造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研磨膏GB 11274-89 纸浆磨石GB 11281-89 控制微电机用齿轮减速器系列GB 11291-89 工业机器人安全规范GB 11334-89 圆锥公差GB 11335-89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GB 11336-89 直线度误差检测GB 11337-89 平面度误差检测GB 11341-89 悬挂输送机安全规程GB 11347-89 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现场测量与评定GB 11348.1-89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1部分:总则GB 11349.1-89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基本定义与传感器GB 11349.2-89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用激振器作单点激励测量GB 11352-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 11354-89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GB 11355-89 V带传动额定功率的计算GB 11356-89 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槽形检验GB 11357-89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GB 11358-89 平带传动带轮直径尺寸GB 11359-89 平带传动平带及带轮的宽度GB 11360-89 平带传动带轮轮缘凸面GB 11361-89 同步带传动带轮GB 11362-89 同步带传动额定功率和传动中心距的计算GB 11363-89 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GB 11364-89 钎料铺展性及填缝性试验方法GB 11365-89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GB 11366-89 行星传动基本术语GB 11367-89 轻型燃气轮机排气冒烟测量GB 11368-89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GB 11473-89 往复泵型号编制方法GB 11474-89 油田用容积式稠油泵基本参数GB 11476-89 磁电机用电容放电式电子开关技术条件GB 11477-89 磁电机用电容放电式电子开关试验方法。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文件编号:KJXXW-XXSJ-M002-V1.0版本号:V1.0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保密级别:公司级编制人/编制时间:王攀坤2014年7月审核人/审核时间:批准人/批准时间:生效日期:新疆泰戈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变更记录(注:更改状态包括: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2/ 24目录1.引言 (5)1.1标识 (5)1.2系统概述 (5)1.3文档概述 (5)1.4组织和职责 (6)1.5资源 (6)2.引用文件 (7)3.管理 (8)3.1机构 (8)3.2任务 (8)3.3职责 (9)3.4接口控制 (9)3.5实现 (10)3.6使用的标准、条列和约定 (10)3.6.1指明所使用的软件配置管理标准、条列约定 (10)3.6.2描述要在本项目中编写和实现的软件配置管理标准、条列和约定 (11)4.软件配置管理活动 (13)4.1配置标识别 (13)4.1.1本条必须详细说明软件项目的基线(即最初批准的配置标示) (13)4.1.2本条必须描述本项目所有软件代码和文档的标题、代号、编号以及分类规程 (13)4.2配置控制 (13)4.2.1本条必须描述在本计划3.2条描述的软件生存周期中各个阶段使用的修改批准权限的级别.134.2.2本条必须定义对已有配置的修改申请进行处理的方法 (14)4.2.3对于各个不同层次的配置控制组和其他修改管理机构 (14)4.3配置状态的记录和报告 (14)3/ 244.4配置的检查和评审 (14)5.工具、技术和方法 (16)6.对供货单位的控制 (17)7.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内容】 (18)8.配置和基线 (19)8.1配置项命名规则 (19)8.2配置项的识别和基线划分 (19)8.3变更和发布 (20)9.备份 (21)10.日程表 (22)11.注解 (23)附录 (24)4/ 241. 引言本章分为以下几条。
1.1 标识【内容】本条应包含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若适用)包括标识号、标题、缩略词语、版本号和发行号。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1.2 系统概述【内容】本条应简述本文档适用的项目和软件的用途,它应描述项目和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项目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投资方、需方、用户、开发方和支持机构;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的文档。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1.3 文档概述【内容】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和私密性的要求。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5/ 241.4 组织和职责【内容】描述软件配置管理(SCM)负责人和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SCCB)的组成以及他们在项目中的职责和权限;说明与项目配置管理相关的人员,如项目经理、部门SCM组长的职责;描述以上人员之间的关系。
为了能够清晰的表述,可选用图表的方式进行说明。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1.5 资源【内容】描述项目配置管理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培训、工具、设备、设施等等。
其中人员是指人力成本,它是根据项目开发计划中的总工时计算得出的。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6/ 242. 引用文件【内容】本章应列出本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的编号、标题、修订版本和日期,本章也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的供货渠道获得的所有文档的来源。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7/ 243. 管理【内容】描述负责软件配置管理的机构、任务、职责及其有关的接口控制。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3.1 机构【内容】描述在各阶段中负责软件配置管理的机构。
描述的内容如下:a.描述在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中软件配置管理的功能和负责软件配置管理的机构;b.说明项目和子项目与其他有关项目之间的关系;c.指出在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中的软件开发或维护机构与配置控制委员会的相互关系。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允许裁剪掉。
3.2 任务【内容】描述在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中的配置管理任务以及要进行的评审和检查工作,并指出各个阶段的阶段产品应存放在哪一类软件库中(软件开发库、软件受控库或软件产品库)。
【裁剪原则】不允许剪裁。
8/ 243.3 职责【内容】描述与软件配置管理有关的各类机构或成员的职责,并指出这些机构或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a.指出负责各项软件配置管理任务(如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记录以及配置的评审与检查)的机构的职责;b.指出上述机构与软件质量保证机构、软件开发单位、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委托单位以及用户等机构的关系;c.说明由本计划第3.2条指明的生存周期各阶段的评审、检查和审批过程中的用户职责以及相关的开发和维护活动;d.指出与项目有关的各个机构的代表的软件配置管理职责;e.指出其他特殊职责,例如为满足软件配置管理要求所必要的批准要求。
【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3.4 接口控制【内容】描述:a.接口规格说明标识和文档控制的方法;b.对已交付的接口规格说明和文档进行修改的方法;c.对要完成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进行跟踪的方法;d.记录和报告接口规格说明和文档控制状态的方法;e.控制软件和支持它运行的硬件之间的接口的方法。
9/ 24【裁剪原则】若本文档是内部文档,此部分内容允许裁剪掉。
3.5 实现【内容】规定实现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的主要里程碑,例如:a.建立配置控制委员会;b.确定各个配置基线;c.建立控制接口协议;d.制订评审与检查软件配置管理计划和规程;e.制订相关的软件开发、测试和支持工具的配置管理计划和规程。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3.6 使用的标准、条列和约定【内容】本章应包含有助于理解本文档的一般信息(例如原理)。
【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3.6.1 指明所使用的软件配置管理标准、条列约定【内容】本章应包含有助于理解本文档的一般信息(例如原理)。
10/ 24【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3.6.2 描述要在本项目中编写和实现的软件配置管理标准、条列和约定【内容】条例和约定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软件结构层次树中软件位置的标识方法;b.程序和模块的命名约定;c.版本级别的命名约定;d.软件产品的标识方法;e.规格说明、测试计划与测试规程、程序设计手册及其他文档的标识方法;f.媒体和文档管理的标识方法;g.文档交付过程;h.软件产品库中软件产品人库、移交或交付的过程;i.问题报告、修改请求和修改次序的处理过程;j.配置控制委员会的结构和作用;k.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的验收规程;l.软件库的操作,包括准备、存储和更新模块的方法;m.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的检查;n.问题报告、修改请求或修改次序的文档要求,指出配置修改的目的和影响;软件进人配置管理之前的测试级别;o.质量保证级别,例如,在进人配置管理之前,验证软件满足有关基线的程度。
11/ 24【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12/ 244. 软件配置管理活动4.1 配置标识别4.1.1 本条必须详细说明软件项目的基线(即最初批准的配置标示)【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4.1.2 本条必须描述本项目所有软件代码和文档的标题、代号、编号以及分类规程【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4.2 配置控制4.2.1 本条必须描述在本计划3.2条描述的软件生存周期中各个阶段使用的修改批准权限的级别.【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13/ 244.2.2 本条必须定义对已有配置的修改申请进行处理的方法【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4.2.3 对于各个不同层次的配置控制组和其他修改管理机构【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4.3 配置状态的记录和报告【内容】原有可重用系统的描述与介绍,缺点及与要求之间差距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4.4 配置的检查和评审【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14/ 24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15/ 245. 工具、技术和方法【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16/ 246. 对供货单位的控制【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17/ 247. 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内容】本公司现有资源(如人员、环境、设备和技术条件等)能否满足此工程和项目实施要求,若不满足,应考虑补救措施(如需要分承包方参与、增加人员、投资和设备等),涉及经济问题应进行投资、成本和效益可行性分析,最后确定此工程和项目是否具备技术可行性。
【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18/ 248. 配置和基线【内容】建议方案的描述。
【裁剪原则】此部分内容不允许裁剪掉。
8.1 配置项命名规则【内容】根据组织的《标识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配置项建立命名规则。
表8-1 配置项命名规则说明【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8.2 配置项的识别和基线划分【内容】列出识别到的所有配置项和所属的配置基线,并明确配置项的标识、作者(或负责人)和配置时间。
表8-2 配置项与基线划分19/ 24【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8.3 变更和发布【内容】描述配置项和基线变更、发布的流程以及相应的批准权限。
【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20/ 249. 备份【内容】说明配置库和配置管理库的备份方式、频度、责任人。
【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21/ 2410. 日程表【内容】列出项目配置管理活动的日程表,并确保配置管理活动的日程表与项目开发计划以及质量保证计划保持一致。
表10-1 日程表【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22/ 2411. 注解【内容】本章应包含有助于理解本文档的一般信息(例如原理)。
本章应包含为理解本文档需要的术语和定义,所有缩略语和它们在文档中的含义的字母序列表。
【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23/ 24附录【内容】附录可用来提供那些为便于文档维护而单独出版的信息(例如图表、分类数据)。
为便于处理附录可单独装订成册。
附录应按字母顺序(A,B等)编排。
【裁剪原则】不允许裁剪掉。
2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