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624.92 KB
- 文档页数:2
学前卫生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哪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健康问题?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哪个方面的习惯?A. 饮食习惯B. 睡眠习惯C. 卫生习惯D. 学习习惯答案:C3. 学前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是:A. 支气管炎B. 心脏病C. 白血病D. 肺结核答案:A4. 学前儿童患病后应该遵守哪种休息方式?A. 睡觉休息B. 看电视休息C. 玩游戏休息D. 适度活动休息答案:A5. 学前儿童骨骼系统常见的疾病是:A. 骨折B. 白血病C. 糖尿病D. 脑膜炎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3-6岁的儿童。
其研究目标是通过多种方式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关注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问题,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
2. 学前儿童为什么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应该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学前儿童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相对较弱,且儿童普遍爱玩、活动量大,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烟雾和有害气体的污染;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进行户外活动时,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合理保证饮食结构,增强身体免疫力。
三、论述题学前卫生学的意义及影响学前卫生学的意义在于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前期是儿童身体器官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习得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的关键阶段。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儿童的定期体检、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和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儿童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学前卫生学的实践与推广也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庭作为儿童最主要的成长环境,通过学前卫生学的知识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保护儿童的健康,提高家庭的健康意识和保健水平。
学前卫生学的推广还可促使社会各方面加强对学前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提供更好的学前保健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自考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是:A. 快速且不均衡B. 缓慢且均衡C. 快速且均衡D. 缓慢且不均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点?A. 营养均衡B. 定期体检C. 学习压力管理D. 视力保护答案:C3. 学前儿童的合理膳食应包括哪些?A. 高糖、高脂肪食品B. 高蛋白、低脂肪食品C. 高盐、高糖食品D. 多样化食物答案:D4. 学前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学习知识B. 增强体质C. 娱乐放松D. 社交互动答案:B5. 学前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定期刷牙B. 少吃甜食C. 用成人牙膏D. 定期口腔检查答案:C6. 学前儿童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遗传因素B. 不良的用眼习惯C. 营养不良D. 长时间看电视答案:B7. 预防学前儿童龋齿的有效措施不包括:A. 限制糖的摄入B. 定期使用氟化物C. 减少牙齿清洁D. 定期口腔检查答案:C8.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是:A. 学习成绩B. 情绪稳定C. 社交能力D. 身体素质答案:B9. 学前儿童不宜进行的运动是:A. 游泳B. 跑步C. 举重D. 跳绳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内容?A.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B. 儿童营养与膳食C. 成人心理健康D. 儿童疾病预防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BD)A.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B. 儿童营养与膳食C. 成人疾病预防D. 儿童疾病预防12. 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处包括?(ABD)A. 增强体质B. 促进社交C. 提高学习成绩D. 培养运动习惯13. 学前儿童视力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BD)A. 定期视力检查B. 控制看电视时间C. 增加作业量D. 阅读时保持正确姿势14. 学前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包括?(ABD)A. 少吃糖B. 定期口腔检查C. 忽略牙齿清洁D. 使用儿童牙膏15.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方面?(ABD)A. 情绪管理B. 社交技能培养C. 竞争意识强化D. 自我认知发展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匀速的。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以下哪项是正确的洗手步骤?A.洗手液——搓手——冲洗B.冲洗——搓手——涂抹洗手液C.搓手——冲洗——涂抹洗手液D.冲洗——涂抹洗手液——搓手2.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洗手?(可多选)A.饭前便后B.玩耍后C.接触垃圾后D.接触宠物后3.下列哪个是细菌传播的途径?A.空气传播B.水传播C.触摸传播D.光传播4.如何预防感冒传播?A.勤洗手B.打喷嚏时用手遮住口鼻C.与感冒患者保持一定距离D.以上都是5.以下哪种情况下需要刷牙?A.早晨起床后B.进餐前C.进餐后D.晚上睡觉前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刷牙是为了保持口气清新。
2.过多使用洗手液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3.感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4.每天摄入充足的水分对健康有益。
5.夜间不刷牙不影响口腔健康。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请简述正确的洗手方法。
2.如何正确处理垃圾和废弃物?3.感冒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感冒传播?答案:一、选择题1.C2.A、B、C、D3.A、B、C4.D5.A、B、C、D二、判断题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三、问答题1. 洗手方法:洗手前打湿双手,涂抹适量的洗手液,搓手掌使之起泡,揉搓指缝、指尖,使洗手液覆盖整个手部表面,再适当用力搓揉双手掌、指尖、指关节、手腕等部位,最后冲洗干净即可。
2. 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将垃圾分类,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
可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别放入不同的垃圾袋中,并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废弃物如纸张和破旧玩具等可以再利用的,可进行回收或捐赠。
3. 感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悬浮传播给他人。
预防感冒的传播可采取以下措施: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垃圾等情况后;打喷嚏时用手遮住口鼻或使用纸巾等遮挡;与感冒患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减少病毒传播的环境机会。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每日所需的睡眠时间为()。
A. 6-8小时B. 8-10小时C. 10-12小时D. 12-14小时答案:C2. 下列哪种食物不适合作为学前儿童的主食?A. 米饭B. 面条C. 马铃薯D. 糖果答案:D3. 预防学前儿童龋齿的有效措施是()。
A. 经常吃零食B. 每天晚上刷牙C. 减少糖分摄入D. 忽略口腔卫生答案:C4. 学前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段是()。
A. 清晨B. 正午C. 下午D. 傍晚答案:D5.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 缺乏维生素AB. 缺乏维生素B12C. 缺乏铁元素D. 缺乏蛋白质答案:C二、判断题1. 学前儿童应该多喝含糖饮料以补充能量。
(错误)2. 定期为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是监测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
(正确)3. 儿童在冬季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错误)4. 学前儿童应该避免接触宠物,以防过敏反应。
(错误)5. 儿童的视力检查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答:合理膳食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它能够提供必要的营养素,保证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基本原则包括食物种类多样化,确保营养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限制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2. 描述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处及其注意事项。
答:体育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好处包括促进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以及帮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体能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确保活动环境安全;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阐述学前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
答:培养学前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方法包括: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教授卫生知识;家长和教师的榜样作用;建立固定的卫生习惯,如定时洗手、刷牙和洗澡;鼓励儿童参与个人卫生的各个环节,如自己洗手、穿衣等;以及适时给予儿童正面的反馈和奖励。
学前卫生学练习A.远视B.近视C.弱视D.散光 9. 丙种球蛋白是(b ) A.自动免疫制剂B.被动免疫制剂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10. 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 a ) A.蛔虫病B.晓虫病C 钩虫病D.鞭虫病11. 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 c ) A.37C 以下 B.36C 以下 C.35C 以下 D.34C 以下 12. 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A.睡眠障碍B 情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 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A.系统脱敏法B.阳性强化法 C 负强化法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 25%的餐点是(a )A.早餐B.午餐C.午点D.晚餐15. 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 a ) A.固定B.冷敷C.止血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 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B.饭后C.运动后D.安静后 1. 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A.30厘米B.34厘米C.38厘米D.42厘米17. 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 d ) A.35C B.36C C.37C D.38C18. 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 A.1 天B.3~5 天C.10 天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 A.以胸式呼吸为主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 每小题1分,共16分) ( b ) D.30 天B.以腹式呼吸为主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 b )C.1岁半左右 c )D.2岁左右 4. 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 A.手长、足长B.上下肢长度C 身高和体重5. 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B.脂类6. 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 A.食品被污染D.头围和胸围 7. 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 A.面色苍黄c ) C 碳水化合物d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D.食用致敏食物d ) D.水B •肝、脾、淋巴结肿大C •表情呆滞、嗜睡 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D.恶心c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C.时常忽快、忽慢D.时常停止19. 在整个童年期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的器官系统是( c ) A.神经系统B.淋巴系统C 生殖系统D.运动系统 20. 具有保护和固定内脏器官功能的营养素是( a ) A.脂类B.蛋白质C 碳水化合物D.微量元素 21. 富含钙的食物是(a ) A.虾皮B.猪肝C.胡萝卜D.西红柿22. 患有“夜盲症”的人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 a )A.AB.B1C.CD.D23. 口服补液盐主要用于治疗(a )A.腹泻B.感冒C 脑膜炎 D.扁桃体炎24. 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很多,其中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是( b )A.菌苗B.免疫血清C 疫苗D.类毒素25.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一般流行于( b )A.春夏季B.夏秋季C 秋冬季D.冬春季26. 滴鼻药水时,应让小儿仰卧,肩下垫上枕头,使头后仰,鼻孔向上。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哪种类型的感染?A. 细菌感染B. 病毒感染C. 寄生虫感染D. 真菌感染答案:B2. 学前儿童的牙齿保健中,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必要的?A. 定期刷牙B. 避免过多的糖分摄入C. 定期进行牙齿检查D. 每天使用漱口水答案:D3. 学前儿童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预防晒伤的正确做法?A. 穿着长袖衣物B. 使用防晒霜C. 避免在日光下长时间活动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________,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答案:营养2. 学前儿童的________教育是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途径。
答案:健康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进行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儿童进行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2. 描述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日常活动来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答案:学前儿童可以通过日常活动,如饭前洗手、定期刷牙、使用干净的毛巾和衣物等,来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在集体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答案:学前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加强环境卫生,如定期清洁和消毒玩具和设施;教育儿童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及在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及时隔离和通知家长。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知识,从而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学前卫生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婴幼儿眼球前后径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方称( )A 、正常视力B 、生理性近视C 、生理性远视D 、弱视答案:C2. 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A 、AB 、B族C 、DD 、E答案:A3. 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是( )A 、9岁B 、8岁C 、7岁D 、6岁前答案:D4. 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 ),应立即就诊A 、肛门裂B 、细菌性痢疾C 、肠套叠D 、消化道出血答案:D5. 骨折处理的现场急救原则是防止伤肢再活动,这种处理叫( )A 、热敷B 、冷敷C 、止血D 、固定答案:D6. 正常小儿腋下测得的体温为( )A 、36—37.4℃B 、37℃C 、36.5—37℃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三者均有答案:A8. 对于出生头4—6个月的乳儿来说,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 、母乳B 、牛奶C 、豆浆D 、稀粥答案:A9. 神经系统所需的热能,完全要由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产物( )来提供A 、糖蛋白B 、糖脂C 、葡萄糖D 、核糖答案:C10. 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噪音应在( )A 、50分贝下B 、60分贝下C 、70分贝下D 、80分贝下答案:A11. 成人与儿童的能量消耗不同,成人不需要消耗的能量是( )A 、基础代谢B 、摄取食物,排泄废物C 、生长发育D 、从事劳动和活动答案:C12. 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D13. “坏血病”是一种以多处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它是缺乏( )答案:D14. 注射卡介苗是为了预防( )A 、麻疹B 、结核病C 、脊髓灰质炎D 、天花答案:B15. 下列物质中与克汀病有密切关系的是( )A 、钙B 、磷C 、碘D 、锌答案:C16. 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被称为“内分泌之王”的是( )A 、甲状腺B 、胸腺C 、脑垂体D 、胰腺答案:C17. 儿童时期骨柔软,易发生变形的原因是( )A 、骨髓腔大,骨髓太多B 、骨内无机物少于1/3C 、骨内有机物超过1/3D 、骨内有机物少于1/3答案:C18.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A 、唾液腺B 、胃肠C 、肠腺D 、肝脏答案:D19. 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 )A 、铁和磷B 、营养和阳光C 、维生素C和钙D 、维生素A和水A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B 、年龄越小,心率越慢C 、适度的锻炼可强心D 、要从小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预防动脉硬化从小开始E 、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高答案: A C D E2. 乳牙存在的时间虽短,却是儿童的主要咀嚼器官,它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 )A 、咀嚼食物,帮助小儿消化和吸收B 、促进颌骨的发育C 、帮助发育,使幼儿口齿伶俐D 、诱导恒牙的正常萌出E 、预防口腔疾病答案: A B C D3. 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有( )A 、吸收B 、保护C 、收缩D 、舒张E 、分泌答案:C D4. 下面五种说法,正确的是( )A 、经常的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B 、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加粗C 、体育锻炼能加强骨的营养、改善骨的结构D 、体育锻炼使肌纤维变粗,使肌肉粗壮有力,更发达E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具有特殊作用答案: B C D E5. 下列哪些属于儿童的品行障碍( )A 、口吃B 、攻击性行为C 、多动症D 、咬指甲E 、说谎答案: B E6. 幼儿皮肤的特点有( )A 、保护机能不足B 、保护机能强C 、调节体温的功能差7. 成人热能的消耗主要用在( )A 、基础代谢B 、生长发育C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 、活动E 、排泄答案: A C D E8. 结缔组织由数量较少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它的功能是( )A 、连结B 、保护C 、支持D 、吸收E 、营养答案: A B C E9. 结缔组织由数量较少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它的功能是:( )A 、连结B 、保护C 、支持D 、吸收E 、营养答案: A B C E10. 人体从形态上可以分为( )几个部分A 、头B 、颈C 、躯干D 、四肢E 、手答案: A B C D11.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 )A 、身高B 、体重C 、胸围D 、头围E 、血压答案: A B C D12. 属于水溶性的维生素有:(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13. 儿童较易缺乏的几种无机盐是( )A 、钙B 、铁C 、锌D 、铜E 、碘答案: A B C14. 与成人相比幼儿血液中相对较多的成份是( )A 、血液量B 、水份C 、无机盐D 、红细胞及所含血红蛋白量E 、凝血物质答案: A B D15. 幼儿的( )没有完全结合A 、颅骨B 、胸骨C 、腕骨D 、脊柱E 、骨盆答案: B E16. 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是( )A 、身高B 、体重C 、头围D 、胸围E 、坐高答案:A B17. 幼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其主要原因有:( )A 、鼻腔相对短小B 、咽鼓管短粗并且呈水平位C 、胸廓窄小,呼吸肌较弱、肺的弹性较小造成呼吸动作表浅,每次呼吸量均较成人小D 、幼儿期代谢旺盛、需氧量大、只能靠增加呼吸频率来增大通气量补偿呼吸量的不足E 、鼻道狭窄答案:C D18. 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是( )A 、优势法则B 、镶嵌式活动19. 关于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A 、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B 、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C 、生长发育的速度是直线上升的D 、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是密切联系的E 、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答案: A B D E三、名词解释1. 动力定型答案: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入大脑皮质,经过反复刺激,这种时间和顺序被“固定”下来,前一个剌激就成为前一个反应的刺激条件。
学前卫生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优势原则:优势原则是指人们在工作或学习时,大脑皮层中经常有一个占优势的“兴奋灶”,它能把与之有关的刺激都吸收到这一方面来,而其它邻近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2、生长: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测量出来的变化即身体在量上的变化,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大脑重量的增加等;3、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4、加强免疫:经基础免疫后,体内获得相当的免疫力,经一段时间后,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若重复接种一次,就可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称为加强免疫;5、学前卫生学: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儿童、增进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习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6、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重复多次以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做了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7、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传给易感者,在外界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传播途径;8、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婴儿,而采用代乳品牛奶、羊奶、豆制代乳粉等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9、镶嵌式活动原则:原苏联生理学家用狗来研究思维活动的规律:在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按上很多灯泡,给它不同的刺激不同部位的灯泡就闪亮,不断变换刺激,灯泡交替闪亮,就好像镶嵌在皇冠上的珠宝一样,所以叫镶嵌式活动原则;10、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上的成熟即身体上质的变化,比如大脑记忆、思维、分析功能的不断完善;11、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提供的氨基酸;12、婴儿孤独症:婴儿由于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 他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壳”里,与外界建立不起情感联系,因此,“婴儿孤独症”,又称“自闭症”;13、牵拉肘: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婴幼儿肘关节较松,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14、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弱视不是屈光不正,配戴矫正眼镜,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15、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是传染源;1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蛋白质能被人体利用的愈多,它的营养价值愈高;集中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二、填空题1骨胳肌2空气3肺4碳水化合物5激素6嗅觉器官7鼻8血红蛋白9消化管10内分泌之王11脂肪12喉13运动14口腔15甲状腺16坏血病17清洁18铁19湿润20肾脏21氨基酸22社会适应23小肠24消化腺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不说明理由,该题无分;1、×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过量摄入可致维生素A 中毒;2、√3、×小孩心悸薄弱,心脏容量小,为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心跳较成人快;4、√5、×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6、×给中毒者灌醋不能解救中毒,反而拖延了时间,中毒严重,立即送医院急救首选有高压氧仓的医院;7、×任何腰部的活动,屈曲、侧弯和扭转,都会加重脊髓的损伤;严重的脊髓损伤可导致不可恢复的截瘫;8、×钙摄入过多易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高钙膳食还会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利用;9、√10、×硬吞食物可能将异物推向深处,若扎破大血管,十分危险;发生咽部异物,要去医院处理;四、简答题1、1接触日光不足;2生长过快;3疾病的影响;4钙的吸收利用障碍;2、1加辅食的量由少到多2食物从稀到稠,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训练咀嚼3食物从细到粗4增加食物品种,要习惯了一种再加另一种5添加新的辅食,要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3、1骨骼在生长;2腕骨没钙化好;3骨盆还没长结实;4骨头较软;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4、1生长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2生长发育的速度呈波浪式不均衡性3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4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个体差异性5、1多食2少动3遗传4心理因素5内分泌疾病6、1咀嚼食物,帮助消化素;2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3有助于恒牙的健康4有助于口齿伶俐:乳牙正常萌出,有助于发音正常;5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7、1加辅食的量由少到多2食物从稀到稠,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训练咀嚼3食物从细到粗4增加食物品种,要习惯了一种再加另一种5添加新的辅食,要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8、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免疫性9、1营养和阳光2适宜的刺激3避免外伤4漱口和刷牙5预防牙齿排列不整齐,如“地包天”、“虎牙”等;10、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①形成动力定型②保证劳逸结合③保证睡眠时间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3更好地安排教育活动11、1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2季节变换之时,应注意小儿的冷热,随时增减衣服;3保持幼儿活动室、卧室空气新鲜;温暖季节可开窗睡眠;冬季要有合理的通风制度;4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提供平衡的膳食;5冬春季,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患上感要避免与幼儿接触;嘱幼儿勤洗手;五、论述题1、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2先天的非遗传因素妊娠早期,受致畸因素的影响病毒感染、放射线、不良药物、烟、酒、不良情绪等,胎儿可发生种种先天畸形;3后天的脑损伤外伤引起的脑震荡;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蚊虫传播的乙型脑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等,均可影响儿童的智力,诱发一系列行为问题;心理因素1动机2情绪3自我意识社会因素1家庭2托幼机构3社会2、安排合理生活日程的意义: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①形成动力定型将婴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如起床、早操、盥洗、进餐、游戏、户外活动、睡眠、作业等加以合理安排,使婴儿养成习惯,到什么时间就知道干什么,干时轻松、愉快,就是形成了动力定型;建立动力定型后,各种生理活动更有规律,吃饭时食欲好,就寝时入睡快,游戏时精力充沛,作业时精神集中,从而节省了神经细胞的功能消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保证劳逸结合婴幼儿时期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够成熟,对长期的刺激耐受力小,在从事某种活动后,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将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疲劳;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不断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使大脑皮质的“工作区”与“休息区”轮换,保证劳逸结合,可以预防过度疲劳;③保证睡眠时间婴幼儿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修整,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使睡眠时间有了保证;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3更好地安排教育活动执行生活制度的注意事项1坚持执行2包教结合3家园同步3个别照顾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3、1表现①发音障碍:常在某个字音、单词上表现停顿、重复、拖音等现象,说话失去流畅性;②肌肉紧张:说话时唇舌不能随意活动;③伴随动作:常有摇头、跺脚、挤眼、等动作;④常伴有其他心理异常,如易兴奋、易激惹、胆小、睡眠障碍等;2矫治:无论是模仿、精神受刺激,还是初学口头语言时的不流畅现象,最初并非真正的口吃;真正口吃,必须有心理因素掺杂进去,即对自己口吃的高度注意和嫌恶,对说话的恐惧心理;若没有以上心理因素,口吃只是一时性的;①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的现象;幼儿说话时发生“口吃”,周围的人应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不加批评,不必提醒:“你结巴了”;不使幼儿因说话不流畅而感到紧张和不安;②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家庭和睦、教育方法合理、生活有规律,都可使幼儿的“口吃”成为一时性的现象;③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幼儿说话,使他也仿效这种从容的语调,放慢速度,使说话时呼吸正常;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教他慢慢地、有节奏地说话、朗读;4、1先天因素①遗传因素遗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肯定的;②非遗传因素如先天环境:孕妇营养不良可造成胎儿先天性脑细胞减少;2后天因素除了基因不可抗拒,从后天因素入手,也可左右身体的发育如身高像日本;①营养②运动③睡眠④情绪⑤疾病⑥其他因素六、综合分析题答案:略。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1. 请简要说明学前卫生学的定义和目标。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幼儿园防疫、保健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学科,旨在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目标是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学前教育环境,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
2.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阐述。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如下:- 快速生长发育:学前儿童的身体快速增长,骨骼和肌肉系统逐渐成熟。
- 器官和系统发育:学前儿童的各器官和系统在这一阶段逐步发育完善,例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
- 免疫系统发育: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逐渐成熟,开始建立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3. 请简要描述学前卫生学中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如下:- 手足口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换气、不与患病儿童分享玩具和餐具。
- 流感:加强儿童的免疫力,定期接种流感疫苗,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接触,强调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正确姿势。
- 水痘: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避免分享个人物品。
4. 学前卫生学中的环境卫生管理有哪些重要内容?请列举并描述其重要性。
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下:- 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儿童园教室的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细菌繁殖和传播疾病。
- 食品安全管理:儿童园应加强对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和供应的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 环境安全管理:儿童园应设置安全设施,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预防事故发生。
这些管理内容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学前儿童的安全。
5. 请简要介绍学前卫生学中的预防接种策略和常见疫苗。
预防接种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接种时间和次数: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指导,安排适当的接种时间和次数,确保儿童获得所需的疫苗免疫。
- 疫苗的选择和供应:根据儿童园的需求和国家相关政策,选择适当的疫苗,并确保其供应和储存的安全性。
思考与练习答案第一章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与卫生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D 4.C 5.A6.B 7.B 8.B二、多项选择题1.AB 2.BC 3.AC 4.AB 5.AC 6.ABCD三、填空题1.红骨髓2.“青枝骨折”3.前囟4.生理性远视5.肠套叠6.生长激素7.碘四、判断题1.×2.√3.√4.√5.√6.×7.√8.√五、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
答:(1)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主要包括:用鼻呼吸、注意卫生、正确擤鼻涕以及保持保持空气新鲜等。
(2)保护咽喉(3)避免异物进入呼吸道(4)科学进行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2.为保护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应该注意养成怎样的用餐习惯?答:良好的进餐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①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病从口入。
②进餐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磨碎,可以使食物中混有较多的消化液,促进机体对学前卫生学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可预防消化不良等疾病。
③进餐定时定量,少吃零食,不挑食,以保证进餐时良好的食欲和获取全面的营养。
④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静进餐。
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保证学前儿童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食欲。
⑤饭前饭后禁止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导致消化系统供血不足,消化液分泌减少,进食后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还可能引起胃下垂和肠扭转等。
⑥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粗纤维的食物,适量饮水,适当运动,从而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及时排出体内的有毒物质和残渣。
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评价与检查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C 5.B6.D 7.B 8.C二、多项选择题1.AB 2.ACD 3.BCD三、填空题1.形态生理功能2.新生儿的出生3.观察法4.绘人测验5.1分钟6.贫血四、判断题1.×2.√3.×4.√5.√6.√7.√8.√五、简答题1.简述现代健康的内容。
答: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将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