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扫描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2.25 KB
- 文档页数:3
薄层成像扫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前言薄层成像扫描仪是一种用于医学诊疗的高端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
在使用薄层成像扫描仪时,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自己和患者造成伤害。
同时,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延长设备寿命,保证成像效果和准确性。
2. 安全操作规程2.1 操作前的准备在使用薄层成像扫描仪之前,操作人员应该进行必要的准备:1.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包括设备电源、运行状态等。
2.准备好所需的耗材和辅助设备。
如影像介质、注射器、静脉针等。
3.询问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和过敏史,做好相应记录。
2.2 设备操作使用薄层成像扫描仪时,操作人员应该遵守以下规程:1.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检查部位,避免操作失误。
2.实施辐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戴手套等。
3.保持设备清洁卫生,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4.操作过程中定时关注患者的情况,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5.操作完毕后,关闭设备电源,并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报告。
2.3 特殊情况的处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设备故障、病患突发状况等。
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操作的安全和顺利。
1.设备故障: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排除故障。
2.病患突发状况:如病患出现突然疼痛、呕吐、晕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
3. 设备保养规程为了保证薄层成像扫描仪的正常工作和延长设备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保养工作。
3.1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指日常使用中的维护保养工作。
具体包括:1.定期清洗设备内外表面,保持清洁卫生。
2.定期更换滤器和灯泡,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正常工作。
3.定期校对设备参数,保证成像效果和准确性。
4.定期检查设备电源线和接线端子,确保连接牢固。
3.2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指按照设备制造商的维护保养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大规模的保养维修。
定期保养的时间应该由设备制造商或经销商给予具体指导。
CS—930薄层扫描仪CS—930薄层扫描仪标准操作规程一、 光谱测定程序1、将薄层试样板置于试样板支架上。
2、选择测定方式:PHOTO MODE (1—反射吸收测定;2—透射吸收测定;3—荧光测定)3、选择光源(氘D2 200---370nm,钨灯 370-700nm ,氙灯 200-700nm )4、选择光谱测定方式:按CHROM /MODE 键灯灭为光谱5、选择单波长方式:按 DUAL/SLNGLE键灯灭为单波长6、设定信号源到实际信号源:按 R TIME/FILE键,灯亮为实际信号源7、选择NORMAL扫描方式:按SCAN/MODE键选择(上)8、选择狭缝宽度和高度:试样室内根据样点大小选择9、选择输出方式:按 OUTPUT/FORMAT键(1—输1,2---输2,3---输1,4---输1)10、选择记录线种类:按 LINE/SHAPE键(实线输1,虚线输2,点画线输3)11、移动台架使光束落在斑点附近空白位置12、设定单色器波长到测量范围的最小值:按 SET键紫外设定200 nm ,可见设定370nm13、按零点设定键 ZERO/SET 听到哨音14、开始扫描:按SCAN 键扫出基线15、将扫描方式设到差示方式 DIFFRENCE 按SCAN/MODE键选择(下)16、选择记录线种类(实线输1,虚线输2,点画线输3)17、移动台架使光束在样品斑点上18、将单色器波长设定到测定波长范围最小值按SET键输入(370nm)19、开始扫描按SCAN 得到样品吸收光谱曲线二、双波长色谱测定程序(NORMAL扫描)1、将薄层试样板置于试样板支架上。
2、选择测定方式:PHOTO MODE (1—反射吸收测定;2—透射吸收测定;3—荧光测定)3、色谱测定方式:按CHROM /MODE 键灯亮为色谱4、波长方式:按 DUAL/SLNGLE键灯亮为双波长5、设定信号源到实际信号源:按 R TIME/FILE键,灯亮为实际信号源6、选择PROGRAMN扫描方式:按SCAN/MODE键选择(上)7、设定波长及扫描轨迹:按 PROG/FARAM键(1—输样品波长,2---输参比波长,3---输X轴始点位置,4---输Y轴始点位置,5---输Y轴终点位置,6---输轨迹间距,7----输轨迹数量)8、根据测定波长选择光源(氘D2 200---370nm,钨灯 370-700nm ,氙灯200-700 nm )9、根据试样点的大小设定摆动幅和扫描间距:按SCAN/WODTH键(1---X轴方向上的摆动幅输0~30nm,直线扫描时输0;2---Y轴方向的扫描间距输1~5,一般输1)10、根据试样点大小选择狭缝:一般是1×1(点小),2×2(点大)11、设定信号处理参数:按SIGNAL/PROC键(1—直线化功能输1,2---积分累加次数输3,3—消除背景干扰输1,4---平滑功能输2)12、设定记录仪打印参数:按 OUTPUT/FORMAT键(1—纵轴设定输1,2—横轴设定输2,3—打印功能设定输1,4---启动漂移线设定输1)13、设定峰检测参数:按PEAK/DETECT键(1—峰检测方式输1,2---漂移线斜率参数输1.0,3---检测峰信号参数输1,4---峰检测灵敏度参数输2,5—最小面积参数输100,6---最小峰宽参数输1)14、把光束设定到没有试样点的地方15、关闭试样室盖,按零点设定键 ZERO/SET16、选择打印曲线的种类:按 LINE/SHAPE键(实线输1,虚线输2,点画线输3)17、为使光束能照射在扫描开始点移动试样台,关试样室盖18、开始扫描按SCAN键,得到样品图谱19、存储或结束。
XXXXXXXXXX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操作程序。
3 责任:化验室操作员。
4 使用说明:4.1 开机4.1.1 将KH-2100 型薄层色谱扫描仪电源接通,插好连接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和计算机USB连接线。
4.1.2 打开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系统(点击计算机桌面上“KH-2100 型薄层色谱扫描系统”图标)。
4.1.3 打开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的电源开关。
4.1.4 仪器自检,KH-2100 型薄层色谱扫描系统的工作站软件已打开,将显示仪器自检结果(X、Y复位检测、单色仪检测、氘灯光源检测、卤钨灯光源检测)。
4.1.5 进行光源寿命检查,检测光源的光强是否符合检测标准。
注:以上操作在薄层板扫描前30min左右完成,目的是预热仪器。
4.2 薄层板扫描4.2.1 填写用户管理数据:点击“样品扫描”窗口工具栏中的【用户管理】按钮,输入报告人、测试时间、测试地点、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薄层板类型、样品、标准品、湿度、温度、展开剂、显色剂、备注,点击【确定】按钮;4.2.2 数据测量将已显色的薄层板上的斑点位置进行测量(测量斑点距起点边缘的距离);4.2.3 放置薄层板将薄层板放入扫描仪的载物台,薄层板边缘尽量靠近载物台内侧(薄层板前沿接近舱门方向);4.2.4 设置扫描参数:在【参数设定】菜单中根据测试类型选择样品,样品数目(薄层板上斑点数目),起点位置(第一个斑点距薄层板最近边缘的距离),纵向扫描范围(根据斑点的位置确定范围),再根据斑点之间的距离确定等间距扫描或不等间距扫描(如果是等间距扫描,只需单击【等间距扫描】,填写等间距距离和起点位置即可,如果是不等间距扫描,单击【不等间距扫描】,依次填写斑点距离数值)。
4.3 开始扫描:点击样品扫描窗口工具栏中的【开始测试】按钮,等待测试完毕。
11 操作规程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使用、维护保养操作规程一、目的正确规范使用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
二、适用范围该操作规程适用于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的使用。
三、内容1.责任人:QC主管、QC人员。
2.规程2.1. 使用条件:室温10~25℃,相对湿度小于65%;室内不能有影响检定的强电场、强磁场和强烈气流。
光源氘灯、卤钨灯(自动切换),光源自动校正单色器全息光栅(1200线/mm),支持氮气吹扫功能测量方式反射法:吸收法、荧光法光谱带宽±5nm波长准确度±1nm分辨率25um(最小)测量平台最大可放200×200mm薄层板扫描范围X:5~192mm;Y:5~195mm可扫描样品组数18组(最大)RSD ≤2%(最优0.2%)电源三相交流电源,220V±10%,300W(最大)2.3. 操作2.3.1. 打开计算机,然后打开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系统(点击计算机桌面上“KH-2100 型薄层色谱扫描系统”图标)。
2.3.2. 将KH-2100 型薄层色谱扫描仪接通电源,插好USB连接线(连接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和计算机),打开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的电源开关。
2.3.3. 等候仪器自检完毕,如KH-2100型薄层色谱扫描系统的工作站软件已打开,将显示仪器自检结果(X、Y复位检测、单色仪检测、氘灯光源检测、卤钨灯光源检测)。
2.3.4.进行光源标定,检测光源的光强是否符合检测标准。
2.3.5. 测量薄层板上样品斑点位置。
2.3.6. 将薄层板放入扫描仪的载物台,薄层板边缘尽量靠近载物台内侧(薄层板前沿接近舱门方向)。
2.3.7. 填写用户管理数据:点击“样品扫描”窗口工具栏中的“用户管理”按钮,输入报告人、测试时间、测试地点、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薄层板类型、样品、标准品、湿度、温度、展开剂、显色剂、备注,点击“确定”按钮。
薄层扫描操作规程一、Linomat 5半自动点样1.打开电源、气泵电源;开启气阀,调节输出压力5bar或0.5大气压。
仪器显示“LINOMA T 5 SYSTEM READY”。
2.运行WinCA TS工作站,仪器面板上“ONLINE”红色灯亮,表示联机成功。
3.装载薄层板。
搬动右边手柄,打开下方卡槽,薄层板靠左上放置好,和上卡槽,搬回手柄。
(10×10cm薄层板及铝箔板需在右方放上压条)4.在WinCA TS工作站中,File菜单项下选择New即可建立方法并保存。
5.打开新建立的文件,设置分页中选择“Sample application”项下“Linomat 5”并打钩。
6.点击“Staionary phase”并设置。
7.点击“Sample application Linomat 5”并在右下边“Linomat 5 General”、“Sequence”、设置,点击“Layout”预览设置。
8.在工具栏点击“Create new analysis”,输入名字后保存。
9.在工具栏点击“Execute next step”按提示点样。
点样时先用乙醇清洗点样针3次,再用样品润洗3次,再吸取样品。
10.装好点样针,在面板上按“ENTER”点样开始。
(一种样品点完后,按提示更换点样针,重复清洗、润洗。
并吸取新样品)11.保存文件,关闭仪器电源和气路。
二、TLC Sanner 31.启动仪器电源,仪器初始化。
2.运行WinCA TS工作站,仪器面板上“ONLINE”红色灯亮,表示联机成功。
3.从仪器内取出托盘,(注意方向,原点在右上角,展开方向上→下),放置薄层板,放好磁条固定,放回仪器,听到“咔”声音表示固定好,合上仪器门。
4.在WinCA TS工作站中,File菜单项下选择New即可建立方法并保存。
5.打开新建立的文件,设置分页中选择定性/定量扫描并在“Definations”上打钩;在“Detection”选择“Sanner 3”并打钩。
薄层色谱扫描法标准操作规程1 简述薄层色谱扫描法是指用一束一定波长、一定强度的紫外或可见光对薄层板进行扫描,测定薄层板上的样品斑点对光的吸收强度或斑点经激发后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所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薄层色谱扫描法可分为吸收法和荧光法。
扫描时测定薄层板上的方法称为荧光法。
吸收法测定可采用反射法或透射法两种方式进行扫描。
反射法是指测定样品斑点对照射光的反射情况进行测定的方法;透射法则是测定照射光穿透样品斑点后光的吸收情况。
荧光法测定均采用反射法。
透射法大多用于凝胶色谱的扫描,非透明介质薄层板的扫描主要为反射式吸收法或荧光扫描法。
薄层色谱扫描可使用单波长和双波长进行测定。
单波长薄层扫描适合于分离度好,背景干扰小的薄层色谱。
双波长薄层扫描时用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分别扫描层板,测定样品斑点在两波长下的吸收度之差,可减少分离度欠佳的组分间的相互干扰,并减少薄层板的背景干扰,操作时应选择待测斑点无吸收或最小吸收的波长作为参比波长。
根据扫描时光束的轨迹不同,波长色谱扫描又可分为线性扫描和锯齿扫描。
线性扫描时一般采用一束比待测斑点略宽的狭窄光带沿展开方向作单向等速扫描,它适合于形状较规则斑点的扫描。
锯齿扫描是用使用微小正方形光束沿展开方向扫描的同时,在垂直于展开方向进行反复式扫描,扫描过程中光束的运动轨迹呈锯齿形或矩形,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分布不均匀的斑点扫描重复性较好,但扫描速度较慢。
在采用反射式吸收法测定时,入射光照射到薄层板上,一部分照射过薄层板,一部分光发生反射,此外还产生大量的散射光。
因此,波长扫描定量一般不符合Lambert-Beer定律,其样品量与反射光强度符合Kubelka-Munk方程:(1-R)2/R=2.303εC/S其中R为反射光强,ε为样品吸收系数,C为样品浓度,S为薄层板散射系数。
由此方程可知,样品吸收系数和薄层板散射系数均可影响波长扫描反射法定量的工作曲线方程。
薄层色谱扫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薄层色谱扫描仪的概述薄层色谱扫描仪是一种常用于色谱分析的仪器,通过紫外检测器捕获在色谱柱中流过的化合物实现定量和定性分析。
它的操作相对简单,但用户仍需遵守一些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仪器的定期保养,以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安全操作规程1. 防止化学毒物的接触薄层色谱扫描仪是一种常用于化学分析的仪器,它可能接触到危险的化学毒物。
因此,操作人员应该穿戴适当的安全防护设备,如手套、眼镜、防护衣,以防止化学毒物的接触。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手指或手部其他部位靠近色谱柱的出站口。
2. 遵守操作步骤在操作薄层色谱扫描仪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充分熟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遵守正确的操作步骤,精确调整仪器的参数,合理选择色谱柱和试剂。
3. 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试剂化学试剂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因此,在选择试剂时,必须要仔细查阅安全信息和实验步骤。
切勿使用未正确标记,没有标签或未知来源的化学试剂。
4. 不得自行拆卸、维修仪器薄层色谱扫描仪是一个精密仪器,在使用中如果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不得私自拆卸、修理仪器,应该寻求专业的技术支持。
5. 禁止吸烟、饮食、喷雾等任何的吸烟、饮食和化学喷雾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仪器故障。
因此,这些行为必须严格禁止。
保养规程1. 坚持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薄层色谱扫描仪可是操作人员确保仪器长久运行的关键。
清洁仪器时,请勿使用任何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害的化学试剂或磨损性较强的物品。
同时,注意防止水或其他溶液进入扫描仪内部。
2. 确保维护管路的正常运行色谱管线的质量直接影响薄层色谱扫描仪的分析结果的精确度。
因此,定期检查和更换管路是维护扫描仪的重要一步。
如果管路停止运行或流量变小,应立即清洗或更换。
3. 确认扫描仪的附加设备安装正确薄层色谱扫描仪附加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对分析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维护薄层色谱扫描仪时,检查所有附加设备,确保它们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正确。
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仪是一种常用于化学分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将介绍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熟悉设备:在开始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对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设备的组成部分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熟悉操作面板上的各个按钮和开关。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薄层色谱扫描仪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实验室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3.连接电源: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确保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仪的电源连接正确并可靠,同时遵守实验室的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4.样品处理:在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仔细准备样品,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必要的处理。
注意遵守实验室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处理和储存规定。
5.参数设置:根据实验需求,设置正确的参数,包括波长选择、扫描速度、检测范围等。
确保参数设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操作准确性: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当准确、稳定地操作设备。
避免误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7.定期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校准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保养规程1.清洁:定期对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仪进行清洁,防止灰尘或其他杂质进入设备内部。
首先,关闭设备电源并断开电源连接。
然后,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设备的外壳和操作面板。
注意不要让任何液体溅入设备内部。
2.校准: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根据设备说明书或者厂家提供的指导,按照要求进行校准操作。
3.检查零部件:每次使用之前,检查设备的零部件是否正常,包括传动装置、连接线缆等。
如果发现异常或磨损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避免液体溢出:在进行液体进样或其他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液体溢出到设备内部。
如有必要,应使用适当的容器或保护措施,以防止设备受到腐蚀或损坏。
5.定期维护:定期对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仪进行维护保养。
薄层扫描法的基本操作步骤薄层扫描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技术,其主要应用于色谱分析中。
它能够快速、高效地分离、鉴定和定量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
薄层扫描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1.薄层板的选择:选择适合分析物的基质种类和材质的薄层板,一般比较常用的是硅胶和氧化铝薄层板。
2.涂薄层:将样品涂抹在薄层板表面,需要注意同一个薄层板上应涂同一样品。
3.使样品描出:将涂好的薄层板静置,待样品完全描出。
4.色带制备:将样品使用混合溶剂沿着薄层板底部的一侧缘不断铺开,直到在薄层板表面出现伸展开的色带为止。
5.色带扫描:将色带置于薄层扫描仪中,手动校准色带位置。
6.数据处理:扫描数据转换为色谱图并解析。
以上是薄层扫描法的基本操作步骤,了解了这些基本步骤后,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涂薄层板时,应注意涂抹的均匀性。
在描出样品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分晾干,以免影响后续操作。
其次,在色带制备和色带扫描过程中,要注意混合溶剂的挑选和浓度,以得到清晰的色带和稳定的信号。
此外,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注意实验环境的控制,例如温度、湿度等因素。
总之,薄层扫描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正确操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CAMAG 薄层扫描仪-III型操作规程目的:建立CAMAG 薄层扫描仪-III型标准操作规程,确保CAMAG 薄层扫描仪-III型的正确操作。
范围:所有需要进行薄层扫描操作的实验。
责任人:全体检验员责任人职责:1 各责任人按本文件规定正确执行。
2 其他人职责详见《文件管理规程》中“责任人职责”项。
1仪器使用1.1仪器的组成及开机1.1.1仪器的组成CAMAG薄层扫描仪-III型是由扫描仪主机, 计算机系统, 打印机, 绘图仪组成。
通过标准接口相互连接,且分别有各自的开关,它是进行薄层色谱定性或定量用的专用仪器。
1.1.2开机1.1.2.1接通电源1.1.2.2打开不间断电源1.1.2.3待不间断电源的“Normal”指示灯亮后,打开CAMAG-III型扫描仪主机开关,再分别打开打印机、计算机显示器的开关,最后打开计算机的开关。
1.2扫描当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后,用鼠标点击计算机桌面上的薄层扫描软件winCATS的图标,进入winCATS的工作界面。
1.2.1选择file菜单内new一项;选择create一项中method,输入方法名按确认,建立一个新方法。
1.2.2在选择detection前打上“ ”选择扫描;点击“tree view”进入参数输入菜单。
1.2.3在plate上“size”一项选择薄层板尺寸大小。
1.2.4点击“definitions - QEval”,在“sample definitions”框内“number of”输入待测样品数,在“substance definitions”框内“number of”输入组分数目;在“evaluation definitions”框内“calibration mode”选择计算方法,(单点法选single level, 多点法选multi level ),并在number of standard 输入标准品数目。
1.2.5点击底框“sample ID“输入待测样品名称;点击底部分页框“Standards“输入标准品含量。
CAMAG TLC SCANNER 3型薄层扫描仪操作规程1. 仪器的组成及开机1.1 仪器的组成CAMAG TLC SCANNER 3型薄层扫描仪是由扫描仪主机,计算机系统,打印机,绘图仪组成。
通过标准接口相互连接,且分别有各自的开关,它是进行薄层色谱定性或定量用的专用仪器。
开机1.1 接通电源1.2 打开不间断电源1.3 待不间断电源的“Normal”指示灯亮后,打开CAMAG TLC SCANNER 3型薄层扫描仪主机开关,再分别打开打印机、绘图仪、计算机显示器的开关,最后打开计算机的开关。
2. 扫描当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后,用鼠标点击计算机桌面上的薄层扫描软件winCATS的图标,进入winCATS的工作界面。
2.1 选择file菜单内new一项;选择create一项中method,输入方法名按确认,建立一个新方法;2.2 点击左面的窗格中的METHOD,在右面的窗格中和前面打上钩。
2.3 点击左窗格中的stationary phase,在右窗格的“size”一项选择薄层板尺寸大小;2.4 点击左窗格中“definitions – Quantitative”,然后点击右窗格中下面的“quantitativegeneral”项,然后在在这个对话框中的“sample definitions”项内“number of samples”输入待测样品数,在“substance definitions”框内“number of substances”输入组分数目;在“evaluation definitions”框内“calibration mode”选择计算方法,(单点法选single level,多点法选multi level ),并在number of standard 输入标准品数目。
2.5 点击右面窗格的下面的“samples”,在这个对话框中的sample id输入待测样品名称;点击右面窗格下面的substance,然后在substance name 中输入组分名称。
KH-30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操作流程——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在仪器里薄层板的摆放位置:以原点在里,展开一端与仓门平行。
一.参数设置(红色字体为重点)1.选择波长:波长分为单波长和双波长(按照药典上样品要求的波长进行选择)2.样品数目(组):按照薄层板上所点的样品数目进行填写。
3.起始点位置:是指展开以后的点的圆心到薄层板左边的距离。
4.垂直方向距离:是指原点的圆心到薄层板上方的距离和展开以后最远的点的圆心到薄层板上方的距离。
(必须包括我们自己想要扫描的点)5.样品点间距:是指薄层板上展开以后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等间距)或测量薄层板上每一个展开以后的点的圆心到薄层板左边的距离(不等间距)样品图:6.把所测量的结果输入到软件的“参数设置”中,点击“确定”按钮。
二.样品扫描1.点击“开始扫描”,等待扫描完成。
2.在扫描完成后,点击“用户管理”按钮,填写用户所要保存的数据3.点击“平铺显示”按钮,此步骤是把所扫描的点的曲线一次性地显示出来4.使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要测量的点的峰曲线,填写(客户已知)①样品浓度②样品的类别:样品与标准品③点样量④点击‘确定’按钮。
5.点击“察看含量”按钮,查看所需测量点的含量。
6.点击“打印预览”查看,再点击“保存”按钮。
对所需要修改的峰,首先点击要修改的峰,再点击软件提供的“手动修改峰”,“删除峰”,“合并峰”。
三.标定1.扫描仪标定:点击“开始标定”当标定结束时,查看峰值是否在±656nm波长下,如果是说明扫描仪标定正常,如果不是,需点击“单色仪校正”,点击以后再点击“开始标定”就可以了!2.光源光谱标定:点击“开始标定”,当标定结束以后,可以查看仪器内部的光源的寿命。
当出现的曲线低于警戒线时,说明光源的寿命以用完!四.注意事项1.在使用仪器前,必须打开仪器进行预热(大约30分钟)。
2.如果不使用仪器,必须每隔2个月打开一次仪器,防止仪器老化。
3.该仪器的USB数据线不要用作其他仪器的连接线,尽量不要经常插拔仪器的USB接头。
岛津CS-9000型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岛津CS-9000型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的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岛津CS-9000型双波长薄层色谱仪的操作。
3、职责:QC 仪器操作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程序:4.1 仪器组成及电源4.1.1 仪器组成:本仪器由主机和DR-13数据处理机及显示器组成。
电源:为220伏稳压电源。
4.2 操作:4.2.1 依次打开电子交流稳压器、DR-13数据处理机、显示器、主机电源,仪器自检、预热30分钟。
进行以下各步操作。
4.3 扫描条件的选择4.3.1 根据检测条件选择光源。
4.3.2 如要确定样品的测定波长时,按光谱图扫描设定条件。
4.3.2.1 将薄层板放入样品台,使光点位于被测薄层板的空白处。
4.3.2.2 按显示屏出现如下表格:*** PECORDER PARANETER LIST ***ORDINATE (CHROMATO ) ORDINATE (SPECTRUM ) CHROMATO SPECTRUMUPPER :0.30 UPPER :2.00 LOWER :-0.01 LOWER :0.20 ABSCISSA SCALE :X0.5 REC.OUTPUT : CHROMATO & PEAE LINE TYPE.SOLID LINE BASELINE :ON4.3.2.3 按,根据上述显示屏选择并输入所需要的光谱图的标尺范围。
4.4 设定键盘如下图所示:注:○表示红光亮4.4 光谱扫描4.4.1 按4.4.2 结束背景扫描后,按库。
4.4.3 需要时可以按,4.4.4 X ,Y 轴方向移动)。
4.4.5 按4.4.6 再按λS )及参比波长(λR ) 4.4.6.操作,即可。
5. 高效薄层板的线性(锯齿)扫描5.1 将样品放入样品台,使光标位于测定斑点中心的近上方,并用摆动幅度检验键,检查X 方向摆动的幅宽度是否合适于被测斑点。
薄板扫描仪使用操作规程
1.打开电脑、薄层扫描仪、SS420X型通道等的电源。
2.取硅胶板点样,放在展开剂中展开。
3.打开AllChrom Plus Chromatography Data System分析软件,选择TLC,选择分析方
法,输入批号后,等待信号出现。
4.当出现waiting for trigger……字样后将硅胶板放置于指定位置,根据所测要求,设
置扫描速度、范围、时间等,按下START/STOP键,进行分析;
5.结束后再按START/STOP键,停止检测。
打印出质控报告。
6.检测结束后关闭检测软件,关闭薄板扫描仪、SS420X型通道电源;移去硅胶板放入铅
防护垃圾桶内,将扫描仪清理干净。
7.仪器使用前检查电源插座地线是否接地,检查时注意个人防护;仪器要放在无放射性的
位置,。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1、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操作规程,规范薄层扫描法的操作。
2、范围:本公司产品、原料、辅料、中间体的检验。
3、责任人:QC检验员。
4、正文:4.1简述:薄层扫描法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
4.2仪器与用具4.2.1玻板。
除另有规定外,用10cm×10cm,10cm×15cm,20cm×10cm或20cm×20cm的规格,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4.2.2吸附剂或载体。
最常用的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其次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铝、氧化铝G、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F254等。
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
薄层涂布,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可分无粘合剂和含粘合剂两种;前者系将吸附剂或载体直接涂布于玻璃板上,后者系在吸附剂或载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一般常用10%~15%煅石膏(CaSO4·2H2O在140℃烘4小时),混匀后加水适量使用,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2%~0.5%)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璃板上。
也有含一定改性剂如荧光剂或缓冲液等的薄层。
4.2.3涂布器。
应能使吸附剂或载体在玻璃板上手工或自动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4.2.4点样器。
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与之相应的点样器材。
子须密闭。
4.2.6薄层扫描仪。
4.3试药与试液:蒸馏水、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2%~0.5%)。
4.4 操作方法。
4.4.1薄层板制备。
除另有规定外,将吸附剂1份和水3份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5~0.5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于室温下,置水平台上晾干,在反射光及透射光下检视,表面应均匀,平整,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于110℃烘30分钟,冷却后立即使用或置干燥箱中备用。
型薄层色谱扫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型薄层色谱扫描仪作为一种实验室仪器,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保护仪器的性能,我们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型薄层色谱扫描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操作前,需要对型薄层色谱扫描仪进行全面的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仪器的电源和接地是否正常•各个连接口及接头是否紧固•仪器控制面板和显示屏是否正常•其他操作前需要确认的内容等若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修复或联系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切勿在仪器出现故障时强行操作。
2、操作中的安全措施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保持清醒和专注。
不可轻信自己的直觉和想法,必须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
•操作时要谨慎,不可过度使用力量•不可随意更换试剂和试样•操作时要注意电源和插座的安全•提前进行操作准备并安排好操作流程绝不允许在未受训练的情况下单独操作型薄层色谱扫描仪。
3、操作后的处理操作后,需进行设备的清洗和有效保养:•关闭电源和插座,拔出插头•将残留物清除干净,洗净使用工具和器皿•保养灯泡及相关部件•清除操作界面,将操作手册归还4、应急事故应对在工作中,有时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如:•突然停电•仪器故障•药品或试剂泄漏这些情况需要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
若需要,可以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在仪器停用时,需要彻底检查仪器状态,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保养规程1、仪器使用条件型薄层色谱扫描仪需要使用在适宜的环境中。
在使用前必须检查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害气体或腐蚀性物质•高温或高压气体•其他诸如闪烁灯、强光等影响仪器正常使用的条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障仪器的通风良好。
2、仪器保养•需要保障仪器的通风良好•仪器应摆放在干燥、清洁、防尘、不易受撞击和振动的地方•定期进行维护,如进行灯泡的更换、仪器的清洁、仪器的润滑等•使用过程中,避免对仪器外壳的损伤3、保养操作注意事项•保养需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在保养操作中,必须遵守个人安全保护措施,如穿着手套、护目镜等•使用保养器具和药品需遵守相关标准,避免混淆和误用•具体保养步骤需遵守操作手册结论型薄层色谱扫描仪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
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共2页第1页1目的:建立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准确。
2范围:适用于薄层色谱的检验。
3职责:质检员按此规程进行操作。
4规定:4.1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
5.仪器与材料相关要求5.1薄层板5.1.1市售薄层板:市售薄层板分普通薄层板和高效薄层板,如硅胶薄层板、硅胶GF254薄层板、聚酰胺薄膜等。
5.1.2自制薄层板:在保证色谱质量的前提下,如需对薄层板进行特别处理和化学改性,以适应供试品分离的要求时,也可用实验室自制的薄层板。
最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 54、微晶纤维素等,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加水或用梭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2%~0.5%)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板上。
使用涂布应能使固定相在玻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玻板应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
5.2点样器: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点样器材。
5.3 展开容器:上行展开一般可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用平底或有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水平展开用专用的水平展开缸。
5.4显色装置:喷雾显色应使用玻璃喷雾瓶或专用喷雾器,要求用压缩气体使显色剂呈均匀细雾状喷出,浸渍显色可用专用玻璃器械或用适宜的展开缸代用;蒸气熏蒸显色可用双槽展开缸或适宜大小的干燥器代替。
5.5检视装置:为装有可见光、254nm及365nm紫外光光源及相应的滤光片的暗箱,可附加摄像设备供拍摄图像用,暗箱内光源应有足够的光照度。
5.6薄层色谱扫描仪: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对薄层板上有吸收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谱图和积分6.操作方法6.1 薄层板制备6.1.1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或加有黏合剂的水溶液)在研钵中按同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 0.3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1、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操作规程,规范薄层扫描法的操作。
2、范围:本公司产品、原料、辅料、中间体的检验。
3、责任人:QC检验员。
4、正文:
简述:薄层扫描法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
仪器与用具
4.2.1玻板。
除另有规定外,用10cm×10cm,10cm×15cm,20cm×10cm或20cm×20cm的规格,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4.2.2吸附剂或载体。
最常用的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其次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铝、氧化铝G、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F254等。
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
薄层涂布,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可分无粘合剂和含粘合剂两种;前者系将吸附剂或载体直接涂布于玻璃板上,后者系在吸附剂或载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一般常用10%~15%煅石膏(CaSO4·2H2O在140℃烘4小时),混匀后加水适量使用,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璃板上。
也有含一定改性剂如荧光剂或缓冲液等的薄层。
4.2.3涂布器。
应能使吸附剂或载体在玻璃板上手工或自动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4.2.4点样器。
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与之相应的点样器材。
子须密闭。
4.2.6薄层扫描仪。
试药与试液:蒸馏水、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操作方法。
4.4.1薄层板制备。
除另有规定外,将吸附剂1份和水3份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5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于室温下,置水平台上晾干,在反射光及透射光下检视,表面应均匀,平整,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于110℃烘30分钟,冷却后立即使用或置干燥箱中备用。
或用商品预制板于110℃烘30分钟,冷却后立即使用或置干燥箱中备用。
4.4.2点样。
除另有规定外,用点样器点样于薄层板上,一般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1.5cm,样点直径一般不大于3m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4.4.3展开。
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原点5mm为宜,密封,待展开至规定距离,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为8~15cm,取出薄层板,晾干,按质量标准项下的规定检测。
注意事项。
4.5.1展开缸如需预先用展开剂预平衡,可在缸中加入适量的展开剂,必要时并在壁上贴二条与缸一样高、宽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盖严,使展开缸平衡或按质量标准规定操作。
4.5.2除另有规定外,薄层扫描方法可根据各种薄层扫描仪的结构特点及使用说明,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反射方式,采用吸收法,或荧光法,用双波长或单波长扫描。
测定方法有内标法及外标法,由于影响薄层扫描结果的因素很多,故薄层扫描定量测定应在保证供试品斑点的量在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的情况下,与对照品同板点样,展开,扫描,积分和计算。
4.5.3除另有规定外,用外标法测定时,若对照品各数据点在校正曲线上呈一通过原点的直线时,可用一点法校正,如不通过原点通常宜采用二点法校正,必要时用多点法校正。
含量测定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应交叉点于同一薄层板上,供试品点样不得少于4个,对照品每一浓度不得少于2个或按质量标准规定操作,薄层扫描定量用的对照品纯度应符合含量测定用对照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