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档】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月份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16
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三月份联考文科综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
《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这说明A. 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 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 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 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福建被记载,说明西周时期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故答案为B 项。
A项,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福建地区并没有出现诸侯国,排除;C项,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财政物资的说法不符合西周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看出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排除。
2.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
他们的绘画A. 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 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村医图》《货郎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基本现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2019年3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
《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这说明A. 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 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 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 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福建被记载,说明西周时期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故答案为B项。
A项,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福建地区并没有出现诸侯国,排除;C项,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财政物资的说法不符合西周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看出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排除。
2.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
他们的绘画A. 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 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村医图》《货郎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基本现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故答案为B项。
A项,《村医图》《货郎图》属于风俗画,不是文人墨客的情趣的表现,排除;C项,风俗画不能看出社会变革,排除;D项,在材料中不能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3.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
”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 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发展B. 疆域的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C. 宋代社会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一定基础D. 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史尧弼、陆游均认为宋代文化成就非凡、超越前代,根据材料中“宋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繁荣,成就卓越,主要得益于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
《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这说明A. 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 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 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 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福建被记载,说明西周时期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故答案为B项。
A项,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福建地区并没有出现诸侯国,排除;C项,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财政物资的说法不符合西周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看出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排除。
2.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
他们的绘画A. 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 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村医图》《货郎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基本现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故答案为B项。
A项,《村医图》《货郎图》属于风俗画,不是文人墨客的情趣的表现,排除;C项,风俗画不能看出社会变革,排除;D项,在材料中不能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3.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
”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 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发展B. 疆域的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C. 宋代社会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一定基础D. 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史尧弼、陆游均认为宋代文化成就非凡、超越前代,根据材料中“宋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繁荣,成就卓越,主要得益于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月份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
《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这说明A. 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 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 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 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福建被记载,说明西周时期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故答案为B项。
A项,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福建地区并没有出现诸侯国,排除;C项,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财政物资的说法不符合西周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看出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排除。
2.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
他们的绘画A. 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 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村医图》《货郎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基本现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故答案为B项。
A项,《村医图》《货郎图》属于风俗画,不是文人墨客的情趣的表现,排除;C项,风俗画不能看出社会变革,排除;D项,在材料中不能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3.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
”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 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发展B. 疆域的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C. 宋代社会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一定基础D. 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史尧弼、陆游均认为宋代文化成就非凡、超越前代,根据材料中“宋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繁荣,成就卓越,主要得益于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部落政治”的重大举措是实行A. 分封制B. 王位世袭制C. 宗法制D. 世卿世禄制【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时间“周朝”可以排除C、D两项,“部落政治”明显是地方管理,故选A项。
B是夏朝政治特点,排除。
2.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大学》的“八条目”,强调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这种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源头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王位世袭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年级三月份联考数学(文科)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解不等式得到集合,再和集合求交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不等式得,所以,又,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熟记概念即可,属于基础题型.2.设(,为虚数单位),则的表达式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由复数的运算法则化简,再由复数相等求出,进而可求出结果.【详解】因为,又,所以,因此.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熟记运算法则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即可,属于基础题型.3.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经过点,则的值为()A. 1B. 2C.D.【答案】C【解析】【分析】对函数求导,求出,进而可得切线方程,再由切线过点,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故,又,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又该切线过点,所以,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先对函数求导,求出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即可,属于常考题型.4.某位教师2017年的家庭总收入为80000元,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如下面的折线图.2018年收入的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如下面的条形图,已知2018年的就医费用比2017年增加了4750元,则该教师2018年的家庭总收入为()A. 100000元B. 95000元C. 90000元D. 85000元【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折线图求得年的就医费用,然后求得年的就医费用,这个费用除以即可求得年家庭总收入.【详解】由已知得,2017年的就医费用为元,故2018年的就医费用为12750元,所以该教师2018年的家庭总收入为元.故选D【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图表分析能力,考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属于基础题.5.已知,,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利用正切值求得余弦值,再利用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以及弦切互化公式求得表达式的值.【详解】,得,而.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已知正切值求两弦值的方法,考查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属于基础题.6.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过该几何体顶点的所有截面中,最大的截面面积是()A. 2B.C. 4D.【答案】A【解析】【分析】所有截面都是等腰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当顶角为时,面积取得最大值,由此求得最大的截面面积.【详解】将三视图还原,可知几何体是一个轴截面的顶角为的半圆锥,故过其顶点的截面面积.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视图还原为原图,考查圆锥的截面面积最大值的计算,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属于中档题.7.若是从区间内任意选取的一个实数,也是从区间内任意选取的一个实数,则点在圆:内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是从区间内任意选取的一个实数,也是从区间内任意选取的一个实数,可知点构成正方形区域,求出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圆的面积,即可由面积比得出结果.【详解】因为是从区间内任意选取的一个实数,也是从区间内任意选取的一个实数,所以点的所有取值构成边长为4的正方形区域,且正方形面积为;如图所示,作出满足题意的正方形和圆,在圆:内,由可得,所以,所以;因此,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所以点在圆:内的概率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熟记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8.函数的部分图象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先令求得,排除选项.通过的值排除A选项.通过的值排除D选项.由此得到正确选项. 【详解】当时,由知,选项C不正确;又因为,所以选项A不正确;当时,,故选项D不正确,可知选项B正确.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图像的识别,考查特殊值法,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属于基础题.9.已知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点在椭圆上运动,则面积的最大值为()A. 6B.C.D.【答案】D【解析】【分析】由直线方程求出点,坐标,得到长度,再由椭圆方程设出点坐标,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高,进而可求出结果.【详解】因为:与轴,轴分别交于点,,所以,,因此,又点在椭圆上运动,所以可设,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其中),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需要用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属于常考题型.10.已知锐角的角,,的对边分别为,,,且,三角形的面积,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得边上的高,设,用勾股定理求得的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求得的取值范围.【详解】设边上的高为,则,则.以为直径作圆,显然在圆外,故为锐角,又、为锐角,设,因为已证为锐角,所以的取值因,为锐角限定,所以,所以,对称轴为,由,对称轴时取得最小值,两端是最大值(不能取得),可得的取值范围为.故选D.【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勾股定理,考查二次函数求值域的方法,属于中档题. 11.在中,,,,过的中点作平面的垂线,点在该垂线上,当时,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先由,,可得,因此为底面外接圆圆心,所以外接球球心在上,记球心为,连结,即可结合勾股定理求解.【详解】因为,,,所以,因此为底面外接圆圆心,又因为平面,所以外接球球心在上,记球心为,连结,设球的半径为,则,所以,又,所以在中,,即,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外接球的相关计算,熟记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12.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右顶点为,以为圆心,(为坐标原点)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若,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由题意得到,,求出,再由双曲线的定义结合求出,两式相等,即可求出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因为,所以,又因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所以,因为,所以;因此,即,所以,解得,因为,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熟记双曲线的性质即可,属于常考题型.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 1 . 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
《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这说明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 2 . 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
他们的绘画A.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3 . 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
”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发展B.疆域的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C.宋代社会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一定基础D.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繁荣(★★★★) 4 .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据此可知顾炎武主张A.废弃分封制B.废除郡县制C.改革集权专制制度D.改革中央决策机制(★★) 5 . 下表为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情况。
据此可知项目投资额(千两)占总数(%)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10000050.0附股于外商企业12000 6.0投资城市房地产3000015.0投资商业、银钱业5300026.5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5000 2.5A. 外商企业基本控制中国经济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C. 买办资本推动民族经济发展D. 近代工业缺乏资金发展艰难(★★★★) 6 . 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
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三月份联考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
《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这说明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25.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
他们的绘画A.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6.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
”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发展B.疆域的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C.宋代社会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一定基础D.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繁荣27.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据此可知顾炎武主张A.废弃分封制B.废除郡县制C.改革集权专制制度D.改革中央决策机制28.下表为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情况。
据此可知A.外商企业基本控制中国经济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C.买办资本推动民族经济发展D.近代工业缺乏资金发展艰难29.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
但是我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学’的开山宗师的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月份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
《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这说明A. 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 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 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 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福建被记载,说明西周时期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故答案为B项。
A项,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福建地区并没有出现诸侯国,排除;C项,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财政物资的说法不符合西周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看出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排除。
2.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
他们的绘画A. 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 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村医图》《货郎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基本现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故答案为B项。
A项,《村医图》《货郎图》属于风俗画,不是文人墨客的情趣的表现,排除;C项,风俗画不能看出社会变革,排除;D项,在材料中不能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3.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
”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 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发展B. 疆域的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C. 宋代社会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一定基础D. 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史尧弼、陆游均认为宋代文化成就非凡、超越前代,根据材料中“宋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繁荣,成就卓越,主要得益于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C项。
A项,材料中未体现科举制对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说明宋代疆域扩大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且宋代积贫积弱,疆域并未扩大,排除;D项,活字印刷技术仅为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表现之一,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4.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据此可知顾炎武主张A. 废弃分封制B. 废除郡县制C. 改革集权专制制度D. 改革中央决策机制【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看出,作者主张在“封建”和“郡县”之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即改革集权专制制度。
故答案为C 项。
AB项,废弃分封制、废除郡县制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材料叙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是中央决策机制,排除。
5.下表为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情况。
据此可知A. 外商企业基本控制中国经济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C. 买办资本推动民族经济发展D. 近代工业缺乏资金发展艰难【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中可知,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主要在“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投资商业、银钱业”所占比例较大,表明买办资本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C项。
AB项,外商企业基本控制中国经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的表述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D项,材料本身就是“投资”情况,不能说明近代工业缺乏资金,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
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6.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
但是我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学’的开山宗师的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
”这表明胡适A. 区分封建统治思想与儒学B. 用科学方法对待儒家思想C. 成为了新时期儒学的代表D. 促进了新儒学的弘扬光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并非一概否定儒学,而只是批判儒学中为封建专制服务的部分。
故答案为A项。
BCD项,用科学方法对待儒家思想、成为了新时期儒学的代表、促进了新儒学的弘扬光大的表述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7.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到:请读者们看一看孙先生的遗嘱吧,他在那里谆谆嘱咐人们的,不是叫人们把眼光向着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而是叫人们“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苏联)”。
孙先生有了经验了,他吃过亏,上过当。
我们要记得他的话,不要再上当。
毛泽东此论A. 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B. 旨在宣传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望C. 反映出中国抗战主要获取的是苏联支援D. 指出了20世纪60年代外交形势的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而是叫人们‘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苏联)’。
孙先生有了经验了,他吃过亏,上过当。
我们要记得他的话,不要再上当”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学习苏联,结合新中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可知,该言论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
故答案为A项。
B项,材料没有强调宣传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望,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抗日战争,排除;D项,材料中的句子出自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不是20世纪60年代外交形势的特点,排除。
8.下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绘制的我国农村从1978年到1984年的某些变化。
这一表格反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A. 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B. 促进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C. 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D. 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中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
故答案为C项。
AB项,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促进我国非农业人数大增的表述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只是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并没有改变土地归国家所有的所有权,没有发生土地流转,排除。
9.古希腊神学发达,即使是体育竞技会也被普遍认为是希腊人献给神的祭品。
希腊人为了表明白身的虔诚,将自己认为最美、最纯洁的躯体献给神,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就意味着上苍把胜利之福恩赐给了谁。
这表明古希腊A. 直接民主政治影响体育竞技B. 神学思想中隐含着人文精神C. 神学泛滥导致公民体质下降D. 体育竞技充满公平正义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神学思想中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思想特征。
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看不出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公民体质下降,排除;D项,材料不是强调公平正义的精神,排除。
10.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
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B. 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C. 尊重传统是英国政治的突出特点D. 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人重视习惯和政治传统,所以他的宪政体系,是一系列历史法律的总和。
故答案为C项。
A项,英国的宪法不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它也有成文法律,排除;B项,英国并不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排除;D项,材料看不出英国人理解的差异,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1.19世纪初期的时候,所谓现代世界还只是一个由英国、荷兰、美国等国组成的(人口只占人类的2%)。
然后是在19世纪中叶扩散到欧洲大陆的部分地区,“窄带”如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地区。
这以后便是东方。
现代世界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制度的野蛮性B. 启蒙思想的迅速传播C. 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影响D. 西方国家的迅速扩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世界的不断发展,实际上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是由于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影响所造成的。
故答案为C 项。
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制度的野蛮性,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主要不是启蒙思想所影响的,而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西方国家的扩张不是现代世界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思路:a.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谁因谁果,把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b.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影响事件的各种因素;c.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12.2004年,德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单身家庭年收入7664欧元,已婚家庭年收入15328欧元。
但以下情况可以减税:已婚家庭拥有18岁以下子女,或者子女在27岁以下但仍在上学,子女没有收入的;向德国机构捐助政治款项或者慈善款项;不可抗拒的特殊高额开支(如生病)。
德国此举A. 标志着德国福利制度的完善B. 反映了德国经济发展最迅速C. 有助于德国社会的公平公正D. 意在鼓动民众参加政治捐款【答案】C【解析】【详解】福利国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平公正。
故答案为C项。
A项,材料内容体现不出福利国家制度的完善,只是国家福利政策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德国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材料中的措施不是鼓励公民参加政治捐款,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