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6.02 MB
- 文档页数:66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2)外周神经系统①组成②自主神经系统a.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____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b.组成与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________的。
c.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①神经元的结构②神经元的功能:接受______,产生________,传导________。
③比较树突和轴突项目数量长度分支数功能树突多接受兴奋轴突少传出兴奋提醒神经元中,轴突不一定比树突长,比如脊神经的传入神经,一般树突较长、轴突较短。
区分树突和轴突的依据是其功能,即接受兴奋的是树突,传出兴奋的是轴突。
(2)神经纤维与神经①神经纤维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________________。
②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________,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3)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________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教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神经元(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
反射(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图中D代表感受器,C代表传出神经。
(2)图中包含3个神经元,A为突触间隙,此处存在神经递质。
(3)刺激C处,E处有(填“有”或“无”)反应,此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反射,理由是因为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此反应只涉及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
[纠误诊断](1)效应器就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提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刺激传出神经也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也能称为反射。
(×)提示:只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引起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3)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提示: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4)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提示: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为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5)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1。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
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I)。
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功能。
2.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到和传递过程。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素养培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判断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及分析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膜电位的测量”及“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解过程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填出下图中所示结构名称(2)比较树突和轴突2.反射与反射弧3.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P185(三)拓展(教师精讲)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 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d)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
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d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