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题库(黄达_第二版_)[1]
- 格式:doc
- 大小:524.00 KB
- 文档页数:83
《货币银行学》考试题(带答案)《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填空题1、铸币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典型的表征货币是银行券3、表征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5、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准货币。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和纸币本位制度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良币。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现金和活期存款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准货币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货币材料的确定。
17、足值货币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19、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会出现货币的良币驱逐劣币。
20、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B 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货币银行学2010 FG of RUC2012年3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金融【p45】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应,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2.劣币逐良币规律当铸造重量轻,成色低的货币出现在流通之中时,人们会把足值的货币收藏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劣币逐良币规律。
3.货币局制度从法律上隐含地承诺本国或地区货币按固定汇率兑换某种特定外币,同时限制官方的货币发行,以确保履行法定义务。
4.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的原则和运行机制,因此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固定汇率制为基本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5.购买力评价说【p72】人们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无非是因为外国货币具有在国外购买商品的能力,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物价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这个比被称为购买力平价。
6.收益资本化【p49】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习惯地称之为“收益资本化”。
即:P=C/r (P:本金,C:收益,r:利率)。
7.到期收益率【p62】到期收益率是指在如下两者的金额相等时所决定的现实起作用的利率:1.到债券还本时为止分期支付的利息和最后归还的本金折合成现值的累计,通常表述为“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
2.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
相当于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一直持有到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说明1、本题库是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理论教研室承担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2、题库以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为蓝本,该教材由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达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该教材于1997年、2002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当前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权威性教材。
3、本题库的命题原则是:立足于考核学生对《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等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此,题库的题型灵活多样,覆盖面宽广,按照章节命题,突出试题的客观性,以减少教师授课时的随意性,保证该课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题库的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不大,所列论述题主要供参考使用,给任课教师一定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自主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试题,增强期末考试试题的检验功能。
4、本题库的题量充足,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简答和论述共7种题型,按照《货币银行学》教材的17章内容的先后次序编列。
除了第十四章因内容较少,命题数量受到限制外,其余各章至少有15道填空题、15道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10道判断正误题、5道简答题和2道论述题,可以出计算题的章节至少有2道计算题。
客观题附有标准答案,主观题附有参考答案。
本题库主要供期末笔考教研室统一组题和流水评卷时使用。
5、本题库是开放式试题库,由于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题库试题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
主要渠道一是将各任课教师的自主性命题不断纳入题库,逐渐增加题库容量;二是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吐故纳新;三是在教材修改时及时调整。
在本题库设计编写过程中,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三版正在修订,新教材有望在明年出版,为使题库与教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届时本题库也将根据新教材进行全面修订。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说明1、本题库是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理论教研室承担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2、题库以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为蓝本,该教材由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达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该教材于1997年、2002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当前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权威性教材。
3、本题库的命题原则是:立足于考核学生对《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等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此,题库的题型灵活多样,覆盖面宽广,按照章节命题,突出试题的客观性,以减少教师授课时的随意性,保证该课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题库的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不大,所列论述题主要供参考使用,给任课教师一定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自主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试题,增强期末考试试题的检验功能。
4、本题库的题量充足,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简答和论述共7种题型,按照《货币银行学》教材的17章内容的先后次序编列。
除了第十四章因内容较少,命题数量受到限制外,其余各章至少有15道填空题、15道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10道判断正误题、5道简答题和2道论述题,可以出计算题的章节至少有2道计算题。
客观题附有标准答案,主观题附有参考答案。
本题库主要供期末笔考教研室统一组题和流水评卷时使用。
5、本题库是开放式试题库,由于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题库试题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
主要渠道一是将各任课教师的自主性命题不断纳入题库,逐渐增加题库容量;二是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吐故纳新;三是在教材修改时及时调整。
在本题库设计编写过程中,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三版正在修订,新教材有望在明年出版,为使题库与教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届时本题库也将根据新教材进行全面修订。
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练习题及答案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第1章习题问答1,选择题1。
当货币被用于流通时,它就发挥了流通手段的作用A.表示商品价格b .支付学费c .购买日用品d .存入银行2。
典型的银行票据是货币类型A.实物货币b .替代货币c .信用货币d .电子货币3,次要货币的名义价值___a_____其实际价值A.高于b .低于c .等于d .不确定性4。
如果黄金和白银的法定价格比率是1: 10,市场价格比率是1: 12,那么市场将充斥着__b______A.金币银币金币和银币一起流通。
没有区别。
金币和银币是不用的。
有两个或更多选项1、ABC2、ABCD3、BCD4、AB 2、多项选择1。
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的特点是:(一)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B.纸币与黄金和白银之间不存在等价关系。
银行存款也是货币。
纸币和黄金可以自由兑换。
硬币有无限的法定索赔资格2,黄金可以用作货币,因为它具有以下特征:(abcd)A .同质性可以划分b .小数量和大价值c .不易腐烂。
答:只流通金币。
不流通的钞票。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金币有无限的法律行为能力。
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
金银可以流通4。
中国的现金货币包括(ab)流通中的货币流通中的货币活期存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1定期存款3。
名义解释信用货币体系黄金交换标准国际货币体系4。
简短回答问题什么是货币体系?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为什么金银双重标准体系天生就不稳定?5,杂文问题货币形式的演变是偶然的还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为什么有价值的金属货币被低价值的信用货币所取代?地址:中国人民大学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2:1。
单项选择1,C 2,B 3,A 4,B2,多项选择1,ABC 2,ABCD 3,BCD 4,AB 3,名词解释信用货币回答:信用货币,也称为无现金纸币,指其自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且不能兑换成贵金属的货币信用货币是替代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目前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所采用。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 ,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恶之源? 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货币银行学试题(第二套)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派生存款2.无限法偿3.价值尺度4.内生变量5.信用货币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 )3.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 ) 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 )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 )8.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 )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 )10.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利息是( )的价格。
’A. 货币资本B. 外来资本C. 借贷资本D.银行存款2.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的影响最为主要。
A. 国外净资产B.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C.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3.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想值的确定是指规定一个( )。
A.无弹性的固定数值 B..区值C. 随机值D.有弹性的固定数值4.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 )。
A. 价格机制B.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C. 利率机制D.汇率机制5.实行( )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
A.固定汇率 B. 浮动汇率C. 钉住汇率D.一揽子汇率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 货币贬值B. 纸币流通C. 物价上涨D.货币供应过多7.下列哪个方程式中( )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货币银行学》习题第一章导言(略)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参考答案〗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3、(1)贵金属非货币化;(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
货币银行学》2018 年7 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在所有期望收益率水平相同的组合中,投资者会选择标准差()的组合。
A .最小B .最大C .等于零D .无法判断2.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的高低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
A .正相关、正相关B .负相关、正相关C .正相关、负相关D .负相关、负相关3.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
A .股权证B .债务凭证C .国债凭证D .债权凭证4.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国家信用D .消费信用5.提出交易方程式的经济学家是()。
A .马歇尔B .凯恩斯C .弗里德曼D •欧文•费雪6.信用活动借助于()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A •货币运动B •纸币C •商业票据D •银行券附:参考答案1-6 ACDADA二、多项选择题1在利率体系中,属于管理利率的是()。
A •市场利率B .官定利率C.公定利率D .实际利率E.浮动利率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A .通货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B •纸币不与金银保持等价关系C.银行存款也是货币D .纸币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E.辅币具有无限法偿资格3.公债券与国库券的主要区别是()。
A .期限不同B •标明的面值不同C.发行机构不同D •发行目的不同E.购买的对象不同4.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
A •只流通金币,不流通银行券B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C.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D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E.金银同时流通附:参考答案1.BC2.ABC3.AD4.BCD三、名词解释1.社会信用体系2.银行持股公司制3.菲利普斯曲线4.政策性银行5.征信国家6.金融监管成本7.道义劝告&行业自律9.:系数10.货币失衡11 .基础货币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参考答案1.社会信用体系解答:是由信用立法与执法、信用管理行业运作管理与约定、社会信用行为与道德规范、不良信用惩罚机制、教育等多个子体系共同作用、交织形成的社会机制。
《货币银行学》题库说明1、本题库是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理论教研室承担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2、题库以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为蓝本,该教材由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达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该教材于1997年、2002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当前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权威性教材。
3、本题库的命题原则是:立足于考核学生对《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等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此,题库的题型灵活多样,覆盖面宽广,按照章节命题,突出试题的客观性,以减少教师授课时的随意性,保证该课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题库的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不大,所列论述题主要供参考使用,给任课教师一定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自主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试题,增强期末考试试题的检验功能。
4、本题库的题量充足,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简答和论述共7种题型,按照《货币银行学》教材的17章内容的先后次序编列。
除了第十四章因内容较少,命题数量受到限制外,其余各章至少有15道填空题、15道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10道判断正误题、5道简答题和2道论述题,可以出计算题的章节至少有2道计算题。
客观题附有标准答案,主观题附有参考答案。
本题库主要供期末笔考教研室统一组题和流水评卷时使用。
5、本题库是开放式试题库,由于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题库试题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
主要渠道一是将各任课教师的自主性命题不断纳入题库,逐渐增加题库容量;二是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吐故纳新;三是在教材修改时及时调整。
在本题库设计编写过程中,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三版正在修订,新教材有望在明年出版,为使题库与教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届时本题库也将根据新教材进行全面修订。
6、本题库是《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探索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的结束并不等于教改实践探索的停止。
题库本身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也希望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一章导言(略)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的工具。
答案:一般等价物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
答案:不足值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
答案:价值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
答案:本位币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职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
答案:1948年12月1日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
答案:不兑现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
答案:国家货币主权二、单项选择题: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A、金银的稀缺性B、交换产生与发展C、国家的强制力D、先哲的智慧答案:B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铜B、银C、铁D、贝答案:A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A、1948年B、1949年C、1950年D、1951年答案:A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A、1998年B、1999年C、2001年D、2002年答案:B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A、金银的稀缺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D、金银同为本位币答案:D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A、1分B、1角C、1元D、10元答案:C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答案:C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 答案:B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答案:C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铸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A、劳动价值说B、货币金属说C、货币名目说D、创造发明说答案:A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A、同商品价值成反比B、同货币价值成正比C、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D、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答案:C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答案:ACDE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A、五铢B、布C、刀D、元宝E、铜贝答案:BCE3、信用货币包括()A、银行券B、支票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E、定期存款答案:ABCDE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A、赋税B、各种劳动报酬C、国家财政D、银行信用E、地租答案:ABCDE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答案:ABCDE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B、贵金属非货币化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答案:BCE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E、价值尺度答案:AE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D、确定技术标准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ABE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答案:BCD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E、银行券本位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答案:错误2、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
()答案:正确3、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答案:错误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答案:错误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答案:错误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
()答案:正确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答案:正确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答案:正确9、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
()答案:正确10、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参考答案〗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3、(1)贵金属非货币化;(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
货币金属主义把货币定义为财富,认为货币就是金属;货币名目主义则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价值符号或票券;凯恩斯把货币定义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制流通的国家创造物等等。
这些观点多从经济现象的表面论证货币的本质,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却缺乏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认识货币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的。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认为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起根源在于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商品内在矛盾的冲突中可以得出交换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从交换的发展所引发的价值形态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表明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关系,这一分析有助于理解货币的外在形式的不断变化并不改变货币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