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货币银行学课件4
- 格式:pptx
- 大小:370.13 KB
- 文档页数:38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一、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达教授作为我国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课件以黄达教授的《金融学》为基础,重点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政策体系及实务操作,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核心内容。
二、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1.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货币的形式和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如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2.信用与利率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基础,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筹集、资金配置、风险分散和价格发现等功能。
4.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买卖证券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的配置。
5.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三、货币银行政策体系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稳定物价通常是首要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些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信贷传导、资产价格传导等。
利率传导是指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和储户的储蓄收益,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银行学黄达人大版目录•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体系及其业务•货币政策及其调控•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CONTENTSCHAPTER0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与本质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物物交换的时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普遍接受、易于携带和储存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于是货币应运而生。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即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货币形式的演变实物货币0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实物货币,如贝壳、布帛、牲畜等。
这些实物货币具有普遍接受性、易于携带和储存等特点。
金属货币0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逐渐取代了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和携带等优点,如金币、银币等。
信用货币03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形式,包括纸币、银行券等。
信用货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克服了金属货币的不足,适应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需要。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货币的种类、本位币与辅币的法定偿付能力、法定流通比价、发行与回笼等。
货币制度的类型根据货币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特征,可以将货币制度分为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货币制度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02信用与利息1 2 3信用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信用经历了简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等发展阶段,现代信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信用的发展阶段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信用的产生与发展03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和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市场公平交易。
金融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金融学的定义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等金融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货币流通、信用活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
03起源于货币兑换和信用活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产生。
古代金融学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金融学开始研究货币流通、信用创造和金融市场等问题。
近代金融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学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学等。
现代金融学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等工具,对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金融活动的内在规律。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分析,探讨金融活动的本质、原则和发展规律。
规范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总结金融实践的经验教训,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案例研究方法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金融制度、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点和发展趋势。
比较研究方法金融学的研究方法01货币的起源从物物交换到一般等价物的出现02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03货币形式的演变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货币的起源与本质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银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同时以黄金和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1 2 3信用货币占据主导地位,电子货币快速发展当代货币制度的特点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等问题频发当代货币制度的挑战加强金融监管、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展数字货币等应对挑战的措施当代货币制度的特点与挑战信用产生的历史背景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贫富分化导致借贷行为的产生。
信用的发展历程从简单信用到高利贷信用,再到资本主义信用,信用的形式、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信用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基础,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
目录•金融学概述•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货币与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与全球化•金融风险与监管•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金融学概述研究对象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货币流通、信用活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
金融学的定义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等金融活动的经济学分支。
金融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金融活动01早在古代,人们就有了货币交换、借贷等金融活动,但这些活动多为简单的物物交换和借贷关系。
近代金融学的产生0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金融学逐渐产生。
17世纪,欧洲出现了最早的银行,随后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也相继出现。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0320世纪以来,金融学经历了从描述性到分析性的转变,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和规范。
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理论假设或评估政策效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事件或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的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具体性和深入性。
跨学科研究方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金融学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规范研究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这种方法强调价值判断和逻辑推理。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综合体。
金融市场的分类按照交易期限不同,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照交易性质不同,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资金融通、风险分散、价格发现、宏观调控等重要功能。
金融机构的定义01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与此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