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Lamb波传感器用于胃蛋白酶原I检测
- 格式:pdf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9
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联合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胃蛋白酶原I(PGI)与胃蛋白酶原II(PGII)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10人份/盒;20人份/盒;50人份/盒1.2 主要组成成分试剂盒由相应人份检测卡组成。
2.1 物理性状2.1.1 外观试剂盒各组分齐全、完整;包装袋应密封性好无破损;标签清晰;材料附着牢固,条宽应适应于卡壳且装配紧密。
2.1.2 膜条宽度膜条宽度应不低于2.5mm。
2.1.3 液体移行速度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mm/min。
2.2 空白限PGI应不大于5.0ng/ml,PGII应不大于1.0ng/ml。
2.3 分析特异性用浓度为50pmol/L胃泌素17、30mg/dL的胆红素、1000mg/dL的甘油三酯分析特异性参考品进行测定,PGI均应不大于5ng/ml,PGII均应不大于1ng/ml。
2.4 批内精密度2.4.1用高低浓度的胃蛋白酶原I(PGI)精密度参考品重复检测10次,PGI测定结果变异系数(CV)均应不大于15%。
2.4.2用高低浓度的胃蛋白酶原II(PGII)精密度参考品重复检测10次,PGII测定结果变异系数(CV)均应不大于15%。
2.5 准确度2.5.1 将200.0ng/ml胃蛋白酶原I(PGI)标准溶液加入到正常人血清中,按照体积比1:9混合,对混合后样本进行检测,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5.2 将100.0ng/ml胃蛋白酶原II(PGII)标准溶液加入到正常人血清中,按照体积比1:9混合,对混合后样本进行检测,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6 线性2.6.1 PGI线性范围为[10.0,200.0]ng/ml,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应≥0.99。
2.6.2 PGII线性范围为[1.0,100.0]ng/ml,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应≥0.99。
2.7 批间精密度2.7.1 用3个批号试剂盒对高低浓度的胃蛋白酶原I(PGI)参考品各重复检测10次,则3个批号试剂盒PGI测定结果批间变异系数(CV)均应不大于15%。
超薄硅衬底氮化铝Lamb波压电谐振器李传宇;孔慧;唐玉国;张芷齐;郭振;张威;周连群【摘要】针对Lamb波压电声波传感器高品质因数(Q值)、低检测极限(LOD)和易集成的性能要求,本文基于SOI(Silicon-on-insulator)硅片,通过底层硅(Handling layer)干法刻蚀和中间层(Boxing layer)自截止的方法实现2 μm超薄均一的硅衬底结构,然后沉积2 μm厚具备高C轴择优取向的氮化铝(AlN)压电薄膜.传感器薄膜区域外设置双端增强反射栅结构用于提高 Q值,从而有效降低器件的检测极限,并通过微量水分测试验证性能.该谐振器零阶反对称模式(A0)和零阶对称模式(S0)的谐振状态的实测结果和COMSOL二维模型仿真结果一致,所制作的Lamb波谐振器A0模式的主峰Q值为703,S0模式的主峰 Q值为403.微量水分测试S0模式的检测极限优于A0模式,最低检测极限值为0.06% RH.结果表明,氮化铝超薄硅衬底Lamb波压电谐振器能够实现微量水分等高精度检测.%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piezoelectric acoustic Lame wave sensor with high quality factor(Q factor),low limit of detection(LOD)and easy integration,a method was presented in the paper.First,an ultrathin and uniform 2 μm-thick silicon substrate was obtained by dry etching of handling silicon layer and automatic stopping of boxing layer based on SOI(Silicon-on-insulator)wafer,and then a 2 μm-thick AluminumNitride(AlN)piezoelectric thin film with high C axis oriented was deposited.High Q factor could be obtained by the double end reflectors outside the membrane.T he LOD could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using the resonator,and could be verifi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race moisture detec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lowest anti-symmetric mode(A0)and symmetric mode(S0)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software CMOSOL.The prominent peak value of Q factor of the resonator for A0mode was 703,and S0was 403.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S0mod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A0mode,whose LOD was 0.06% RH.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amb wave resonator designed in the paper can be utilized as the high preci-sion detection such as trace moisture detection.【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8(026)002【总页数】9页(P371-379)【关键词】压电谐振器;Lamb波薄膜;氮化铝;SOI硅片;品质因数;微量水分检测【作者】李传宇;孔慧;唐玉国;张芷齐;郭振;张威;周连群【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1;TP212.91 引言微量水分检测和控制在工业集成电路、石油化工仪器、医学设施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胃功能三项及NLR、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张磊;吴军;李宏伟;程磊;陈筠【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24(16)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胃溃疡组(n=100),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60)。
比较两组外周血PGⅠ、PGⅡ、PGR、NLR及CEA水平;根据内镜与病理检查结果,将胃溃疡组患者分为良性组(n=76)与恶性组(n=24)。
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胃溃疡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外周血PGⅠ、PGⅡ、PGR、NLR、CEA对胃溃疡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
结果胃溃疡组的PGⅠ、PG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44、35.045,P<0.05);胃溃疡组的PGⅡ、NLR、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810、9.481、29.557,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阳性(OR=1.865)、过量饮酒(OR=2.046)、PGⅠ降低(OR=2.006)、PGⅡ升高(OR=2.028)、PGR降低(OR=2.098)、NLR升高(OR=1.958)以及CEA水平升高(OR=2.071)均是胃溃疡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GⅠ、PGⅡ、PGR、NLR、CEA及联合检测预测胃溃疡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0.815、0.863、0.786、0.828、0.951,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
胃蛋白酶原Ⅰ(PGⅠ)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Ⅰ(PGⅠ)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100测试/盒,200测试/盒1.2 主要组成成分注:1.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分不可以互换使用。
2.校准品和质控品具有批特异性,具体浓度见瓶签。
2.1外观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磁微粒试剂摇匀后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其他液体组分应澄清,无沉淀或絮状物;包装标签应清晰、易识别。
2.2装量各组分装量应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溯源性根据GB/T21415-2008及有关规定,提供试剂盒内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
溯源至企业一级校准品,一级校准品用纯品质量赋值,与已上市产品比对验证。
2.4 线性在[2.0,200.0] n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
2.5 检出限应不高于1.2 ng/mL。
2.6准确度回收率应在85.0%~115.0%范围内。
2.7 精密度2.7.1 批内精密度重复测试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品,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0%。
2.7.2 批间精密度在三个不同批次产品之间,质控品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0%。
2.8 质控品的测定值质控品的测定结果均应在规定的质控范围内。
2.9 特异性测定浓度不低于200 ng/mL的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本试剂盒上的测定结果应不高于1.0 ng/mL。
2.10 稳定性试剂盒在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在有效期结束的前后两个月内,检测试剂盒的线性、检出限、准确度、批内精密度、质控品的测定值,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胃蛋白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 掌握胃蛋白测定实验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胃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二、实验原理胃蛋白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在胃液中发挥作用,参与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本实验通过测定胃蛋白的活性,了解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胃蛋白酶原- 牛奶蛋白- 氯化钠- 磷酸盐缓冲液- 硫酸铵- 酚酞指示剂- 研钵- 烧杯- 试管- 移液器- 恒温水浴锅- pH计2. 试剂:- 0.1mol/L HCl- 0.1mol/L NaOH-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6.8)- 1%牛奶蛋白溶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胃蛋白酶原、氯化钠、磷酸盐缓冲液、硫酸铵、酚酞指示剂等试剂准备齐全。
- 将实验所需仪器清洗干净,并检查其功能。
2. 胃蛋白酶的激活:- 将胃蛋白酶原加入0.1mol/L HCl溶液中,在37℃恒温水浴锅中活化10分钟。
- 将活化后的胃蛋白酶用磷酸盐缓冲液(pH 6.8)稀释至一定浓度。
3. 胃蛋白酶活性测定:- 将1%牛奶蛋白溶液与磷酸盐缓冲液(pH 6.8)混合均匀。
- 将活化后的胃蛋白酶加入牛奶蛋白溶液中,立即加入酚酞指示剂。
-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变色时间。
4. 胃蛋白酶活性影响因素实验:- 在不同pH值条件下,重复步骤3,观察胃蛋白酶活性变化。
-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步骤3,观察胃蛋白酶活性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胃蛋白酶活性测定:- 在pH 6.8、37℃条件下,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变色时间最短。
2. 胃蛋白酶活性影响因素实验:- 在pH 1.5、25℃条件下,胃蛋白酶活性最低,变色时间最长。
- 随着pH值升高,胃蛋白酶活性逐渐增强,在pH 6.8时达到最高。
- 随着温度升高,胃蛋白酶活性先增强后减弱,在37℃时达到最高。
六、实验结论1. 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在胃液中发挥作用,参与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胃蛋白酶原I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I含量。
1.1 包装规格注:校准品(A~F)靶值为批特异,质控品(QL、QH)靶值范围为批特异,详见靶值表。
2. 性能指标:2.性能指标2.1.外观组分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包被板的包装袋无破损、漏气现象;标签应清晰,易识别。
2.2.装量液体装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准确度在剂量反应曲线检测范围内,用已知浓度的纯品做回收试验,其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4.线性在线性范围[2,200]ng/mL内,剂量反应曲线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应不低于0.99。
2.5.空白限应不大于1.75ng/mL。
2.6 重复性同一次试验中分别重复检测浓度为50±10ng/mL和100±20ng/mL的质控品10次,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7.批间差用3个批号的试剂分别重复检测浓度为50±10ng/mLL和100±20ng/mL的质控品10次,批间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8. 分析特异性测定浓度为200ng/mL人胃蛋白酶原II,交叉反应率不大于5%。
2.9.pH值样本稀释液pH应在[5.5,5.9]范围内。
2.10.稳定性产品在2℃~8℃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取过效期产品在2个月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2.3~2.6,2.8~2.9项要求。
2.11.溯源性根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提供所用校准品的来源、溯源的赋值过程和相应要求、以及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到本公司工作校准品,工作校准品通过已上市产品比对赋值。
专利名称:一种胃蛋白酶原Ⅰ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赵焕朝,俞宁,胡锰鸽,翟秋菊,张喜娟
申请号:CN201510034183.3
申请日:20150123
公开号:CN104597251A
公开日:
201505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免疫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胃蛋白酶原Ⅰ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方法。
本发明所述胃蛋白酶原Ⅰ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包括:1)胃蛋白酶原Ⅰ抗体包被微孔板;2)HRP标记胃蛋白酶原Ⅰ抗体;3)校准品稀释液稀释后的系列胃蛋白酶原Ⅰ校准品;4)发光底物A;5)发光底物B;6)固体洗液。
本发明的试剂盒可以检测出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的含量,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呈正相关;在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中,通过监测除菌后的胃蛋白酶原变化能够判定治疗效果。
它具有无创、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等优点。
申请人:河南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沙澧产业集聚区湘江西路与经五路交叉口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汤东凤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LB膜的集成味觉LAPS图像传感器(续一)
贺慧琦;李蓉;叶学松;王平;刘振梅;徐志康
【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年(卷),期】2001(000)009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LB膜的集成味觉图像传感器的原理、制作过程及其在味觉物质检测中的应用.传感器由多种不同特性的类脂薄膜组成,采用LB(Langmuir-Blodgett)膜(单分子复合膜)技术沉积到LAPS系统上,能以近似人体味觉方式检测味道.实验测试了传感器对甜、酸、苦、成、鲜5种基本味觉物质溶液的响应,进行了响应图像的处理和模式识别,达到了对不同味觉物质的区分、检测.
【总页数】3页(P1-2,41)
【作者】贺慧琦;李蓉;叶学松;王平;刘振梅;徐志康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杭州市,310027;浙江大学,杭州市,310027;浙江大学,杭州市,310027;浙江大学,杭州市,310027;浙江大学,杭州市,310027;浙江大学,杭州市,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3
【相关文献】
1.基于相干检测技术的LAPS味觉测试信号研究 [J], 袁志伟;梁西顶;梁晋涛;秦月香
2.基于LAPS芯片的味觉感受细胞敏感和传导的研究 [J], 陈培华;张威;陈鹏;周子予;刘清君;王平
3.基于LAPS的味觉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赵宏田;陈真诚
4.基于LB膜的集成味觉LAPS图像传感器(续完) [J], 贺慧琦;李蓉;叶学松;王平;刘振梅;徐志康
5.琼脂盐桥类脂膜味觉传感器的研究 [J], 邓少平;郝俊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薄膜Lamb波传感器用于胃蛋白酶原I检测魏巍;张威;孔慧;李传宇;张芷齐;周连群【摘要】为满足大规模胃癌早期筛查对胃蛋白酶原I(PGI)检测高灵敏度、高效率、操作简单、样品量少的需求,本文构建了一种PGI抗体功能化薄膜型Lamb波生物传感器.对传感器检测腔薄膜进行PGI抗体自组装修饰,传感器检测腔表面修饰的PGI抗体将样品中PGI抗原特异性的捕获并固定在检测腔薄膜表面,Lamb波传感器薄膜表面质量增加导致其A0模式中心频率发生移动,且频率移动量与检测腔表面吸附物质质量增加量正相关,实现对样本中PGI抗原浓度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PGI抗体功能化薄膜Lamb波生物传感器对PGI抗原实测灵敏度约为102.114 Hz/ng/mL,理论最低检测限(LOD)为0.176 ng/mL,单个样本检测时间为40 min,与现有基于光学检测法PGI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检测系统简单、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等显著优势,且比多数光学检测法LOD更低,比电化学法PGI检测技术LOD低两个数量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PGI抗体免疫功能化薄膜型Lamb波生物传感器对PGI检测且具有检测下限低、灵敏度高、检测效率高、操作简单、无需样品预处理等特点,满足大规模早期胃癌筛查的基本需求.【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8(026)009【总页数】9页(P2280-2288)【关键词】胃癌;薄膜Lamb波传感器;胃蛋白酶原Ⅰ;免疫【作者】魏巍;张威;孔慧;李传宇;张芷齐;周连群【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63;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4.1;TH691.91 引言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