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真相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232
管理真相:分清权力与领导多选题1、管理的五项职能分别是?(10 分)a 计划b 组织c 协调d 控制e 指挥正确答案:a b c d e2、哪些属于领导者的职位权力?(10 分)a 合法命令权b 报酬权c 人事权d 强制权正确答案:a b c d3、在领导者的个人权力中,以下哪些选项构成了领导者的专家权?(10 分)a 知识b 技能c 特长d 情感正确答案:a b c4、是什么构成了领导者的参照权?(10 分)a 情感b 气质c 人格d 道德e 价值观正确答案:a b c d e5、在领导者个人权力中,参照权的三个标杆是什么?(10 分)a 理念标杆b 价值标杆c 关怀标杆d 道德标杆正确答案:a b c6、树立权威和人性化管理的十六字真经是什么?(10 分)a 先严后宽b 制严语宽c 近严远宽d 上严下宽正确答案:a b c d7、领导者如何立威?(10 分)a 罚上立威b 亲下得人c 赏小取信d 罚下立威正确答案:a b c8、权胜才必有其辱,威胜德必有其祸,这给领导者的启示是需要在才和德上修炼自己的_______和_______。
(10 分)a 专家权b 参照权c 报酬权d 强制权正确答案:a b判断题1、管理是为组织提供指导、领导权并决定如何利用组织的资源去完成一个目标的活动。
(10 分)✔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领导一共有两种权力构成,这两种权力一个叫职位权,另一个叫个人权。
职位权只能让员工口服,而个人权才能让员工心服。
(10分)a 正确✔ b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假相:领导力是魅力,或者是随职位而来的权力。
真相:领导力是效力,是学来的和赢来的影响力。
领导力的鸡尾酒在电话中,她对他说:“我们想请你做一个讲座,讲一讲如何获得领袖魅力。
”她是一家大银行的人力资源副总裁。
他是德鲁克——“大师中的大师”。
那是1988年,为CEO的造神狂欢正在置酒。
在文章中,他批评说:“一些商业刊物中了领导力的蛊,认为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四年之中,郭士纳把IBM的股值增加了400多亿美元’,这本杂志在1997年4月14日颂扬说。
400多亿中的每分每厘!而数十万IBM员工的贡献是零,这些人形成的技能和关系的复杂网络毫无用处。
既没有好运气的作用,也没有经济上升的帮助,只有郭士纳。
”他是明茨伯格——“大师中的叛逆”。
这本杂志是《财富》。
那是1999年,对CEO的弑神运动正在磨刀。
在采访中,他被问道:“你认为是领导力的缺乏引致了安达信、安然和世通的丑闻吗?”他有些尴尬地回答:“如果你说的领导是指那些能让别人追随自己、无论自己行向何方的人的话,那么答案是:否。
”他是科特一“领导力大师”,曾经感叹管理力的泛滥和领导力的缺乏。
那是2003年,对领导力,尤其是领导魅力,人们正在亡羊补牢地反思。
“能让别人追随自己、无论自己行向何方”,正是社会学家韦伯首创的“魅力型领导”的定义。
即使后来的管理学者们把“魅力型领导”改造成“变革型领导”、“愿景型领导”或“鼓舞型领导”,骨子里仍然难以摆脱魅力的魅影。
鸡尾酒的主要成分叫“酒基”。
用魅力作为“酒基”来调制领导力的鸡尾酒,是致命的诱惑,尤其是加入那种叫做贪婪的配料之后。
度过灯红酒绿的一夜笙歌,20世纪90年代的众多魅力型领导者,最终领导自己的公司从神坛走进泥坑一风光不堪回首月明中。
德鲁克回答说:“领导力的本质是‘绩效’。
”与魅力型领导不同,“效力型领导”包括三个方面一建立使命、承担责任和赢得信任。
领导力与魅力没多大关系,实际上,领导力是世俗、不浪漫、乏味的。
为了破除领导力的迷思,德鲁克故意不解风情,扫了她的兴。
干得越多越吃亏?领导“鞭打快牛”暴露的管理真相导读干工作越快的人发现,总会有更多的工作安排下来;而那些慢悠悠的人,却一直工作量比较少。
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总是会迎来更高的业绩目标;而那些业绩目标低很多的人,一样可以靠任务完成率拿到不菲的回报……“鞭打快牛”的悲剧,实质上是领导力不足的表现。
一、“鞭打快牛”的故事有句俗语叫“鞭打快牛”,讲的是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有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
农夫拉着两头牛犁田,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黄牛任凭他怎么吆喝就是不走,折腾半天没犁多少田。
无奈之下,农夫换上水牛,水牛不用吆喝就主动拉着犁往前走,但农夫还是不断地鞭打水牛。
水牛很是不解,就停下来问:“主人,我已经尽心尽力地帮你拉犁了,怎么还老是打我?”农夫说:“黄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得你跑快些,什么时候才能犁完田?少废话,快走!”说罢又是一鞭。
多次挨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得田越多,被鞭打得机会就越多,而黄牛却在旁边悠哉游哉地吃草,真不公平!最终,它挣脱犁枷跑了。
在团队工作中,“鞭打快牛”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干工作越快的人发现,总会有更多的工作安排下来;而那些慢悠悠的人,却一直工作量比较少。
能够克服困难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不善于克服困难的人,却总是可以得到较容易完成的任务。
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总是会迎来更高的业绩目标;而那些业绩目标低很多的人,一样可以靠任务完成率拿到不菲的回报……慢慢的,“快牛”也没了心力和动力,变成了“慢牛”,或者干脆“愤蹄”离去。
更有甚者,有的“快牛”在情绪影响下,成为团队的离心力和破坏力。
二、“鞭打快牛”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鞭打快牛”的悲剧,实质上是领导力不足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追究“慢牛”为什么是“慢牛”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黄牛不愿干活,农夫就鞭打水牛。
农夫是否想过:黄牛为什么不干活?是不会干还是不愿干?为什么不愿干?在团队工作中,我们要想一想“慢牛”为什么是“慢牛”,确保不要把“快牛”变成“慢牛”。
假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真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内在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本与末企业文化是什么?你不需要知道得太复杂,如果看不懂管理大师沙因的定义也没关系。
这位企业文化理论的开山鼻祖这么说:企业文化是组织在解决外在适应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而发明、发现、发展出来的一组基本假定,这些假定可以分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实与真相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类活动的本质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共五个方面。
但你至少要知道:企业文化包括两个部分,内在的部分是价值观,外在的部分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包括行为规范以及仪式、视觉符号等等。
价值观是核心,表现形式是外壳。
价值观可以经久不变,表现形式则要与时俱进。
价值观是本,表现形式是末。
企业在文化上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本末倒置。
比如,成功建立过企业文化的公司容易渐渐忘“本”,而把“末”当作了企业文化的核心来坚守。
蓝色巨人IBM就犯过这个错误。
IBM创始人老沃森要求员工穿正装一深色西装、白衬衣、素色领带,表示对客户的尊重。
久而久之,员工把着装正式、规范当作了企业文化,却忘记了穿正装代表的价值观一尊重客户。
被请来拯救IBM的郭士纳发现:一方面,其实客户自己已经很少穿西装和白衬衣了。
另一方面,IBM曾经高品质的客户服务只是在装样子。
郭士纳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除了已经成为IBM 图腾的着装规范。
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的郭士纳看来,他只是回到了沃森的本意:尊重你的客户,选择合适着装。
又比如,一些企业在向成功企业学习文化时,先不学“本”,而是学“末”。
因韦尔奇提倡而出名的强制排名,中国也有许多企业在学。
其实,采取什么方式考核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以前的方式不起作用,很可能有方式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些问题不解决,换什么方式也没用。
韦尔奇自己说得很清楚,强制排名(他称之为活力曲线)之所以能在通用电气有效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花了10年的时间在我们的企业里建立起一种绩效文化。
在这种绩效文化里,人们可以在任何层次上进行坦率的沟通和回馈。
管理真相:分清权力与领导课后测试∙1、管理的五项职能分别是?(10 分)A计划B组织C协调D控制E指挥正确答案:A B C D E∙2、哪些属于领导者的职位权力?(10 分)A合法命令权B报酬权C人事权D强制权正确答案:A B C D∙3、在领导者的个人权力中,以下哪些选项构成了领导者的专家权?(10 分)A知识B技能C特长D情感正确答案:A B C∙4、是什么构成了领导者的参照权?(10 分)A情感B气质C人格D道德E价值观正确答案:A B C D E∙5、在领导者个人权力中,参照权的三个标杆是什么?(10 分)A理念标杆B价值标杆C关怀标杆D道德标杆正确答案:A B C∙6、树立权威和人性化管理的十六字真经是什么?(10 分)A先严后宽B制严语宽C近严远宽D上严下宽正确答案:A B C D∙7、领导者如何立威?(10 分)A罚上立威B亲下得人C赏小取信D罚下立威正确答案:A B C∙8、权胜才必有其辱,威胜德必有其祸,这给领导者的启示是需要在才和德上修炼自己的_______和_______。
(10 分)A专家权B参照权C报酬权D强制权正确答案:A B∙1、管理是为组织提供指导、领导权并决定如何利用组织的资源去完成一个目标的活动。
(10 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领导一共有两种权力构成,这两种权力一个叫职位权,另一个叫个人权。
职位权只能让员工口服,而个人权才能让员工心服。
(10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假相:顾客是上帝;非顾客不重要;所有的顾客都一样。
真相:顾客不是上帝;非顾客很重要;对顾客要区别对待。
德鲁克给张瑞敏打分我们知道大海航行靠舵手,但很少问舵手航行靠什么。
在仍然崇拜偶像的商业时代,我们唱着企业航行靠CEO。
只是,被神化的CEO们头顶的光环在渐渐褪色。
于是我们开始小心翼翼地发问:CEO航行靠什么?比如,惠普前CEO卡莉,在指引惠普实现与康柏合并的航行时,对她辨别方向的质疑一浪浪袭来。
有人甚至怀疑,是个人私欲在指引她的方向,理由是按计划她会因完成这桩交易而获得一大笔报酬。
卡莉当然不会同意这个说法。
2003年3月,她在一次演讲中阐述了自己靠什么指引方向。
她说每个经理人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在的指南针,并通过三种方式调整方向。
第一,和公司内各层次的同事不停互动。
第二,和客户交谈,不要只和客户公司的CEO交谈,还要去和客户公司负责数据中心的副总裁谈谈,去问:“我们做得怎么样?”第三,在公司内创造畅所欲言的环境。
卡莉把与员工交谈放在第一位并不奇怪,这其实就是惠普的两位创始人推行的“走动式管理”。
一门心思再造惠普的女强人,也知道对革命传统表示应有的尊重。
然而,在管理大师德鲁克看来,把与员工交谈置于与客户交谈之上,并且把目光主要聚焦在“公司内”,是危险的。
他在1990年就做了精辟的阐述。
“大约40年前,我第一次建议高层‘在周围走动’一即,走出办公室,去和公司内的其他人交谈。
当时这是正确的建议,现在这样做就错了,是对经理人最稀缺资源的浪费。
因为现在我们知道如何使信息在组织内上传。
依赖走动式管理会使经理人产生虚假的安全感:它使他们相信拥有信息,而其实他们知道的不过是下属想让他们听到的。
”德鲁克的建议是“去外面走动”,到销售现场去,或者到竞争对手的销售现场去。
海尔的舵手张瑞敏正是这样做的,在北京,在青岛,在美国,在日本,他都出现在商场第一线。
张瑞敏说指引自己方向的一是用户,二是员工,三是股东。
单就费奥里娜和张瑞敏这两种答案而言,德鲁克给张瑞敏打的分数可能要高一些。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一、摘抄《管理的真相》被称为中国商业管理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是任正非七十岁亲笔力作,标榜为最适合中国人的管理法则,囊括了任正非30年商业智慧,70你那人生哲学。
本书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经商智慧,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华为从2.4万元起家发展到2013年净利润达210亿元,登顶全球电信设备商第一的快速成长之道。
全书以任正非的视角来精彩解读,囊括了华为的成功法则,将任正非的管理精髓逐一解析,直指管理的真相,道破管理的误区。
他的管理的思想已经被华为3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是我们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
当问及华为留给后人的是什么?任正非说:“以前我们就讲过华为公司什么都不会留下,就剩下管理。
为什么,所有产品都会过时,被淘汰掉,管理者本人也会更新换代,而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则会代代相传。
因此我们要重视企业在这个方面的建设,这样我们就会在奋斗中越来越强、越来越厉害。
”而本书给我最大感醒的一句话,就是:所有产品都会过时,被淘汰掉,管理者本人也会更新换代,而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则会代代相传。
思维管理先进武器并不一定代表战斗力,战斗力来自思维。
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他们不会失败,它不是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的向导。
华为已处在上升时期,它往往会使我们以为八年的艰苦奋战已经胜利。
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与国内外企业的差距还较大,只有继续艰苦奋斗,长期保持进取、不甘落后的台式,才可能不会灭亡。
繁荣的背后,处处充满危机。
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
妥协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方式,管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并不是非错即对,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管理中最重要的都是中间的灰色,灰色管理是在黑与白的管理之间寻求平衡。
很多管理者都缺乏灰色管理,任正非早在《华为十大管理要点》中提出:干部要学会灰色管理才行。
所谓灰色管理,就是突破了将一切事物都一分为二看待的简单思维,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在看待一个方案、看待一个员工是,不能纯碎地说这个方案是可行不可行,这个员工是优秀不优秀。
假相: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真相: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为社会做贡献。
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2006年,参加首期“全球CEO课程”的中国学员在美国学习,郭广昌问魏思乐:如何看待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郭广昌执掌的复星集团旗下的制药企业,跟魏思乐领导的诺华制药有直接竞争。
魏思乐的回答一企业是需要盈利,但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一听起来有点跑题,但据说使在场的30多位中国企业家“陷入思考”。
魏思乐的回答和在场的中国企业家的反应,让人想起了近60年前,在美国的另一个商业领袖的聚会。
在1949年的一个研讨会上,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帕卡德说了类似的话,但是没有使在场的美国企业家们“陷入思考”。
帕卡德“认为企业对自己的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广大社会的公益事业,都负有重大的责任。
结果令我惊讶而且失望的是,居然大部分的人都不同意我的看法。
他们认为自己唯一的责任便是为股东牟取利润。
”在1960年,帕卡德依然执着不悔,在对员工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说出了企业的目的:我首先想探讨一家公司存在的原因,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会在一起?我想,很多人误以为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
这一点其实只是一家公司存在的一种重要结果,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地去发现我们存在的真正原因。
在探讨时,我们不可避免会得出一个结论: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
这个名词听来平凡,却是根本因素。
……你随处(整个企业界)都可以看到有人只对金钱有兴趣,对其他一切事情却没有兴趣。
但是,根本动力大部分来自能在其他方面做出成就的意愿。
例如,制造一种产品,提供一种服务,大致上就是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企业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为社会做贡献。
尽管赢得利润不是企业的根本目的,但是利润和目的两者并不对立。
利润和目的之间,有三点相关关系。
第一,利润是企业为社会做贡献的结果。
如果企业以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企业就会赢得利润。
《管理的10大真相》管理者的真相,就是管理者不在于有没有下属,而在于有没有成果。
类似这样的被假相掩盖的真相很多,至少还有十大假相,以及与之对应的十大真相。
一、自我管理假相:管理从管理下属开始。
真相:管理从管理自我开始。
二、团队管理假相:团队只有一种,管理的方法相同。
真相:团队不只一种,管理的方法不同。
三、管理人员假相:员工是人力资源,或者人力资本。
真相:员工是人。
四、工作场所假相:向下管理是经理人最主要的职责。
真相:向上管理也是经理人的重要职责。
五、领导层假相:领导力是魅力,或者是随职位而来的权力。
真相:领导力是效力,是学来的和赢来的影响力。
六、企业宗旨假相: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真相: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为社会做贡献。
七、顾客假相:顾客是上帝;非顾客不重要;所有的顾客都一样。
真相:顾客不是上帝;非顾客很重要;对顾客要区别对待。
八、企业文化假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真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内在的价值观。
九、中国制造假相:世界已经进入中国制造的时代,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
真相:世界还没有进入中国制造的时代,先把中国制造做好。
十、主人假相:管理大师为经理人提供答案。
真相:管理大师启发经理人发现答案。
前面提到的管理者的三个定义也有不同的点:它们强调不同的结果。
第一个定义侧重于任务,强调个人表现。
第二个定义侧重于人,强调团队绩效。
第三个定义侧重于组织,强调组织绩效。
从管理事务到管理人员,再到管理组织,这是管理者的三个层次。
成为管理者不难,关键是成为哪一层次的管理者。
只有掌握管理的真相,才能成为高层次的管理者。
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那张正确的地图,帮助管理者顺利地达到第二层、乃至第三层境界。
--《管理的十大真理》(刘兰著,当代世界出版社第一版,2022年2月)。
管理真相:用组织落地战略课后测试∙1、在组织架构类型中:矩阵型、网络型、混和型是属于哪种组织架构?(10 分)A职能型组织结构B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C事业部型组织结构D灵活型组织结构正确答案:D∙1、组织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与载体,组织最重要的是解决哪两大问题?(10 分)A业务流程B权力分配C业务开发D激励员工正确答案:A B∙2、组织的设计需要依据哪些原则呢?(10 分)A研究并确定使命、愿景、价值观B使组织和管理能有效落实和传递C设计企业流程然后确定组织模式D为员工争取利益最大化正确答案:A B C∙3、关于组织架构的演变过程,有几种组织架构?(10 分)A直线型组织结构B职能型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D事业部型组织结构E灵活型组织结构正确答案:A B C D E∙4、直线职能式组织架构的调整方法有哪些?(10 分)A合并与拆分B新增与裁撤C强化与弱化D落地与执行正确答案:A B C∙5、以下选项哪个不属于分公司式组织类型?(10 分)A产品式B功能式C地域式D混合矩阵正确答案:D∙6、互联网对组织的冲击有哪些?(10 分)A找最聪明最能干的人B去中心化,去边界,去独享C去KPI,去绩效考核D去管理层,去权威领导E去人才所有,去忠诚度正确答案:A B C D E∙7、互联网时代经济的新特点有哪些?(10 分)A信息爆炸B更高的透明度C客户员工更高的期望D更广泛的联系正确答案:A B C D∙1、在本课中通过组织结构看企业主要是看:战略、技术、文化、环境、素质、生命周期及权力分配这七大问题。
(10 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互联网时代是指个人与社会、经济与组织、有形世界与虚拟世界都相互关联、彼此交融、互联互通的零距离时代。
数字化、社交媒体化、移动化的相互融合使客户、员工、合作伙伴之间产生了新的联系方式。
(10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