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部周会(26)
- 格式:pptx
- 大小:5.97 MB
- 文档页数:2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品质部周工作总结及下周计划品质部周工作总结及下周计划本周,品质部在每个工作日都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任务,以确保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的标准上。
以下是本周工作总结及下周计划的详细内容。
一、工作总结:1.对于之前产品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本周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与研发团队合作,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产品问题得到及时修复和改进。
2.继续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控。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并对质量管理系统进行了更新和改进,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
我们与供应商进行了多次会议,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还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以确保我们获取到的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我们的要求。
4.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和控制,并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监测计划。
通过对关键环节的监测,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处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二、下周计划:1.继续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他们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测。
我们将着重关注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其产品质量。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制定更为详细的质量监测计划,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
我们将重点关注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并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继续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们将对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4.加强与研发团队的合作,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和需求,并将其反馈给研发团队,以便他们在产品设计和改进中考虑用户的需求和意见,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5.加强团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我们将组织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培训,以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品质部周会议总结要点---------9月份第4周(9.20~9.26)一、品质抽检直通率状况:总体抽检直通率:82.5%其中:SMT总体直通率:81.7 % (SMTA班为:76.5 %、SMTB班为:86.9 %);后焊83.3 % 。
二、品质异常联络单状况:联络单共计:18份(SMTA班11份、B班1 份、品质部0份、工程部1份、组装/后焊 4 份、物料组异常 1 份);异常联络函涉及各项异常数量由多到少排列情况:①QC返工、A材反向各3份;②违反流程 2 份; 首件异常、上错料、锡膏漏印、漏贴元件、混板、料盘标示错误、挪用客户物料各 1 份三、品质重大事故共: 2 次:四、产品(直通率)质量异常报警及停线状况:品质异常报警单共计:37 次(物料异常2 次、人员异常6次、工艺异常10 次、设备异常17 次、设计异常 2 次)其中导入停线8 次,产品(直通率)质量异常导入停线比率:21.6% 。
五、内部流程变动状况:本周有 6 次内部流程变动(SMT有 6 次、后焊0 次)六、责令整改通知单0 次其中:SMTA有0 次;SMTB有0 次;后焊有0 次七、客户投诉状况:客户书面投诉共计:5 次其中:内单书面投诉 4 次,外单书面投诉: 1 次;投诉涉及严重书面投诉: 4 次、一般性书面投诉 1 次;异常反馈0 次、其中(SMT异常 4 次、后焊异常0 次。
测试异常 1 次、仓库送错货0 次)八、来料检验(内单)共发现异常 4 次,涉及A类0 次、B类 1 次、C类 3 次。
(外单)共发现异常 5 次,涉及A类0 次、B类5次、C类0 次。
九、品质部发出外部联络函共计:22份十、品质部发出内部联络函共计: 2 份十一、生产线各工位异常状态:①印刷工位共计发现异常:173 次(其中A班:107 次、B班:66 次);异常排名前三项的为:1. 偏移53 次;2.连锡35 次;3.漏印32 次印刷员作业状态,异常排名前三的人员是:1. 张波26次;2.付泽校21次;3. 梁小燕21次。
第1篇一、报告概述报告时间:[填写报告时间]报告部门:品质部报告人:[填写报告人姓名]报告内容:本周品质部工作总结、下周工作计划及存在问题。
二、本周工作总结1. 产品质量分析(1)本周生产的产品总体质量状况良好,合格率达到了[填写合格率]。
(2)针对不合格产品,已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对重点产品进行质量跟踪,确保产品在各个阶段均符合质量要求。
2. 供应商管理(1)本周对供应商进行走访,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状况和质量控制措施。
(2)针对供应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与供应商达成共识。
(3)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筛选优质供应商,提高供应链整体质量水平。
3. 内部管理(1)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2)对部门内部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部门内部沟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 客户反馈(1)本周收到客户反馈[填写数量]条,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已进行跟踪处理。
(2)对客户反馈的问题进行总结,找出共性,为后续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3)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下周工作计划1. 产品质量分析(1)持续关注产品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对本周不合格产品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3)加强重点产品的质量跟踪,确保产品在各个阶段均符合质量要求。
2. 供应商管理(1)对供应商进行持续跟踪,确保供应商产品质量稳定。
(2)对优质供应商进行表彰,激励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
(3)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提高供应链整体质量水平。
3. 内部管理(1)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2)对部门内部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部门内部沟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 客户反馈(1)持续关注客户反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2)对客户反馈的问题进行总结,找出共性,为后续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3)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本周部分产品出现轻微瑕疵,影响产品外观。
质量周例会制度范本为进一步提高品质部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更好的推动各检验员的工作开展,提高品质部信息共享与问题的根本解决,品质部落实制定周例会制度;1,会议地点冲压车间____楼办公室,如需改动地点则另行通知2、周例会参加人员品质部全体员工参加,如需其他部门参加另行通知,由品质部主管进行到会人员记录,无故缺席者,扣____元/次,特殊情况应提前向品质部主管请假说明。
3、周例会召开频次每周一次(暂定为每周一下午2。
30),时间大约为1—____小时;原则上不再另行通知,如遇特殊情况,召开时间可以调整,则另行通知。
4、周例会作业进料检验员路艳艳统计本周(统计周期为周一至本周日)总进料数量,批数,不合格数量、批数及不合格率及主要供应商的品质合格状况过程检验员陈海林,邓艳芬,吴俊业,罗结琼须统计本周总巡检次数及品质异常次数,各车间品质异常发生次数与违反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次数(统计周期为周一至本周日)成品入仓检验员伍坚华须统计本周总抽检次数品质异常次数,各产品品质异常发生次数及车间入仓库不合格数量及批次(统计周期为周一至本周日)所有作业于每周一____点以前交品质部主管处5,周例会内容品质部主管对上周品质例会达成决议实施情况进行汇报品质部主管将会议内容向各参会人员做详细说明,并及时解答与会者提出的疑问针对尚未解决的品质异常或问题点(包括本周及上周的),由品质部同相关部门共同分析,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确认责任人及预计完成日期,形成明确的会议决议6、周例会会议记录做好会议记录,暂定品质部主管刘海青为周例会记录人员,其他人员自行记录。
质量周例会制度范本(2)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我公司制定了质量周例会制度。
该制度旨在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加强质量目标的达成,及时解决质量问题,促进持续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周例会制度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大家好!我是品质经理,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本周的品质管理工作。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回顾一下本周的品质工作,并对下周工作进行展望。
一、本周品质工作回顾1. 生产过程监控本周,我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严格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验收:本周,我们共验收原材料XX批次,严格按照采购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生产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加强了过程检验,共进行XX次检验,发现并纠正了XX处质量问题。
(3)成品检验:本周,我们共检验成品XX批次,合格率达到XX%,较上周有所提高。
2. 品质改进项目本周,我们针对部分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开展了以下品质改进项目:(1)针对产品A的尺寸偏差问题,我们对生产设备进行了调整,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了重新培训,目前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2)针对产品B的表面划伤问题,我们优化了生产工艺,并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减少了划伤现象。
3. 员工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本周我们组织了以下培训活动:(1)开展了“品质意识”主题讲座,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品质的重要性。
(2)组织了“现场5S管理”培训,提高了员工对现场管理规范的认识。
二、下周品质工作展望1. 生产过程监控(1)持续加强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2)针对上周发现的问题,持续跟踪改进,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 品质改进项目(1)针对产品C的耐磨性不足问题,我们将与研发部门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方案。
(2)针对产品D的装配精度问题,我们将优化装配工艺,提高装配质量。
3. 员工培训(1)持续开展品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2)组织现场5S管理经验分享会,促进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现有体系进行梳理,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2)开展内审,查找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三、总结本周,我们在品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