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的应用摘要】目前,中医护理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特色性的护理学科。
它以中医学为发展基础,主张以人为本,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广泛支持。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现状出发,谈一谈对中医护理在临床上应用的具体看法。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护理;临床应用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和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医的整体观念理论、辨证施护原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疗法如拔火罐、耳穴压豆、艾条灸、毫针刺法、中药熏洗疗法、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换药等方法和西医操作技术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
1 临床应用现状1.1 辨证施护理论的临床应用护士运用中医的评估技巧(望、闻、问、切) 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以判断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从饮食起居、情志调节、辨证施护、病情观察等方面落实相应措施,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中医的辨证施护不仅包涵了护理个体化的内容,而且可以更全面的把握患者的综合情况,做到更加人性化。
徐中芹指出要密切观察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性格动向和情绪变化,做好情志调护;李月娣在糖尿病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一文中提出糖尿病患者饮食原则;目前社区中医护理干预项目的应用率依次为: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健康膳食、康复指导;李玮等通过调查发现饮食、生活起居、情志、中药用药护理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社区居民主要需求项目。
1.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来源于民间,融合于医疗之中,具有简便易行,直观安全的特点。
它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对人体损伤小,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些技术如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罐术、热敷法深受病人的欢迎。
目前在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采用针灸、点穴、穴位注射、脐疗、按摩、中药热敷等多种技术操作解除尿潴留;采用耳穴压豆法、推拿按摩、梅花针、中药离子透入及气功等多种方法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治疗失眠症;通过针、炙、耳穴压豆、拔罐、外敷中药等处理疼痛、便秘、褥疮、肌注后硬结等。
辨证施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 道家辨证施护是非常古老而重要的中医理念
道家辨证施护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现今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中。
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有效疗效及安全保障。
2 道家辨证施护的内涵
道家辨证施护,是用中医理论以及中医内科治疗的原则和技术,从病因病机角度出发,根据中医的学说,客观地认识和分辨病的病因和致病机理,个体化调摄病人的体内五脏六腑功能失衡。
3 道家辨证施护的优势
道家辨证施护既可以治疗慢性病、慢性疾病,也适用于急性病,通过症状与病机,根据病因辩证,运用理疗技术及中药调护,实现药到病除、标本兼治的效果。
同时,道家辨证施护也可以运用健脾壮肾方术疏散,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清剂排毒,改善体质。
4 道家辨证施护的作用
道家辨证施护清晰的表现出中医学的理念,强调根据病情特点对病人所提出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在传统中医学的框架内,实施有效疗效及安全性注重前期预防。
5 应用道家辨证施护的具体案例
例如,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症,可以采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调理方法,进行活血化瘀的调护,以期达到理气,健脾,益气,强筋骨的效果;及胸痹,肝脾失调,可根据具体病情采用温香化痰的方法,以开窍,活血的方式,改善胸痹,肝脾失调的症状;另外,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根据温香活血,及中草药抗炎,来调理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以实现良好的抗炎清热效果。
道家辨证施护是健全中医疗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病情,也能有效防治疾病,让病人达到健康状态。
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完整中医护理是一种独特的医疗方式,其与西医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中医护理中,辩证施护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分析,以及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运用,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疗法。
首先,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包括四个方面:辨症、辨证、辨治、辨效。
辨症是指中医护士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中医强调全面观察,包括舌苔、脉搏、面色、呼吸等多种表现形式。
通过准确记录和分析这些症状,可以为后续的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法,也是中医独特的辩证施护方法。
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辩证分析。
辨证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以及病情的发展演变规律。
辨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护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轻重、体质健康状况等因素。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补虚、清热、祛湿等。
辨效是指治疗后的效果评估,也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估,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中医讲究因时因人因病而施治,辨效可以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辩证施护的方法在中医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深入分析患者的病情,找出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时,辩证施护的方法也要求护士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除了以上的四个方面,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和完善。
例如,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辨证施护可以结合影像学、血液学、常规检验等辅助检查。
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更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总之,中医护理中的辩证施护方法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疗法。
通过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准确观察,以及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运用,中医护士能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课件(一)随着人们对医疗的要求的提高,中医护理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医学,正逐步被人们广泛认可和采纳。
在中医护理中,辨证施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将就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一种中医护理术语,它是将中华医学文化博大精深的理论系统化,总结出一套辨明病因,施以对症护理方法的理论体系。
辨证施护与中医辨证论治同样重要,它主要是指临床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综合性辨证之后,对于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1. 辨证施护针对不同证候辨证施护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特点,可分为五个方面:气血阴阳失调、表里不调、“五脏”功能失常、经络气血淤滞和心理情志方面的不平衡。
因此,在实施护理时,临床护理人员就需要辨识不同的证候,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候,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2. 辨证施护特别注重预防中医辨证施护的特点在于特别注重预防,并且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和高发病,也有一些常见预防措施。
比如,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需要注意饮食、保持心情愉快、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及中医治疗中常用的按揉穴位、调理气血阴阳等保健方法。
3. 辨证施护能够调理患者心情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医护理术语,辨证施护除了对病因进行研究之外,还能够很好地调理患者的心情。
临床护理人员通过熟悉患者的情况,增强患者自信心,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压力等,都是辨证施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总结总之,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术语之一,它的存在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疗效优势。
在实际中医临床护理中,临床护理人员需要熟悉辨证施护的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对中医护理的信任,最终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缓解痛苦的目的。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应用中医护理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
它重视患者的整体状态,以人为本、防治结合的理念,通过中医养生保健、诊疗及康复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脉诊、舌诊和中医辨证施护理:中医护理重视运用中医的独特诊疗手段,如脉诊、舌诊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指导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措施。
例如,舌诊能够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形态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从而指导营养护理、药物治疗等措施。
2.中药疗法: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中药疗法。
通过合理选用中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调理和治疗。
中药疗法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3.中医经络施护理:中医的经络施护理,是指通过按摩、刮痧、拔罐等手段刺激和调理经络,从而达到疏通气血、调整阴阳平衡的目的。
经络施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和康复。
4.针灸功能性康复护理:针灸是中医的独特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针灸功能性康复护理是指通过针灸技术,对患者的特定病症进行调理和康复。
例如,在针灸治疗卒中后遗症的过程中,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脑供血和功能状态,促进康复。
5.中医养生护理:中医强调“治未病”,注重平衡养生。
中医养生护理是指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生活习惯的调整和指导。
例如,根据中医的药膳理论,合理搭配食物和药材,达到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目的。
总结来说,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应用中通过融合中医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需要严格遵循中医的原则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培训,提升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水平。
辨证施护护理方案概述辨证施护护理方案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结合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的一种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方案。
通过分析患者的病情,辨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和病势,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辨证施护护理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手段,不单纯针对疾病本身,而是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身心状况,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
这种护理方案适用于任何疾病和年龄段的患者,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辨证施护的基本原则辨证施护护理方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特定病情和辨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保证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整体观念原则: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护理措施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3.病因诱因原则:通过分析疾病的病因和诱因,制定防范措施,避免病情加重或复发。
4.慎重用药原则:在制定护理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减少药物副作用。
辨证施护的具体步骤辨证施护护理方案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信息收集: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症状表现等,通过问诊、观察和检查等方式获取必要的信息。
2.辨证分析: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辨证分析,包括辨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和病势等。
3.制定护理方案:根据辨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包括针对疾病病因的调理、病位的护理、病机的疏导和病势的观察等。
4.实施护理措施:根据护理方案,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指导、心理疏导、药物治疗辅助等。
5.效果评估: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观察病情的变化和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6.持续跟进:对患者进行持续的跟进和评估,随时调整护理方案,保证护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辨证施护的应用范围辨证施护护理方案适用于各种疾病和年龄段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发展史
❖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孙思邈《千金方》首创葱管导尿法、灌肠等
❖充实阶段:宋金元食疗养生、调护
❖成熟阶段:明清李时珍《本草纲目》
❖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
1959《中医护病学》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
中医护理优势
❖理论特色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中医养生保健优势
❖护理操作优势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医护并行没有分家
医家集看病、抓药、煎汤、护理于一身
❖弟子和家属代劳
❖专业的护理人员
❖古老又年轻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四时气候与人体
地区方域与人体
昼夜晨昏与人体
辨证施护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
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内脏病变的情况,了解疾病的本质。
❖如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目光神态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
运用闻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两个方面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病位深浅。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治疗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情志状态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只能由问诊得到资料。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包括脉诊、按诊两个方面,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邪正盛衰以及病变局部的部位、性质、大小等。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护理的基本原则
❖扶正祛邪
❖护病求本
❖标本缓急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
❖ 1 中医护理评估
❖ 2 中医护理诊断
❖ 3 中医护理计划
❖ 4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中医护理评估
“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作出准确的推断,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中医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关于中医护理诊断的描述,不必强求全部采用中医理论,但某些护理诊断是从中医护理评估中产生的,其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是应用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的,描述中可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以更全面、细致地反映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病人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确评价。
通过中西医理论观察、分析病人现存的健康问题,给予辨证施护,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
运用好辨证施护方法的几个条件
❖学习中医护理必须学好辨证施护
❖必须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破一张文凭包用一生的观念,学习中医知识绝非一日之功。
❖临床护理中要勤于思考,勤于观察。
❖要有整体护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建立中医护理的学习和应用氛围。
❖结语
❖学习中医、发展中医大势所趋。
❖运用辨证施护,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发挥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特色❖在实践中完善,尊重中医学自身的规律,积极吸取并融汇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中西医并重,不断创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