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剪辑教程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影视剪辑复习**二、影视剪辑的过程1、准备阶段A、修改脚本B、准备设备C、熟悉素材D、与有关人员协商E、写编辑提纲2、剪辑阶段A、归整镜头B、挑选镜头C、对镜头进行排列组合3、检查阶段A、检查意义表达B、检查画面C、检查声音D、检查逻辑表述*线性编辑基于传统模拟设备的一种编辑方式,使用的设备一般为两台监视器和带有编辑功能的录象机。
线性编辑有两种方式:组合编辑、插入编辑。
组合编辑:又称为全信息的汇编。
其工作方式是总消磁头把所有的磁迹包括位置磁迹、视频磁迹、音频磁迹全部抹掉,然后记录磁头把再把新的位置磁迹、视频磁迹、音频磁迹记录到磁带上。
由于总消磁头在记录磁头前面,且两者之间有一小段距离,因此,当编辑机停止工作后,总有一小段磁带是已经被总消磁头消去磁迹,但又没有记录上新的磁迹的。
这部分被称为断磁。
断磁部分只有用组合编辑才能记录上新的磁迹,因此在修改电视节目时,决不能用组合编辑。
组合编辑一般用于全新节目的粗编。
用组合编辑把基本内容串联起来,再用插入编辑做修改。
插入编辑。
不重新录制控制磁迹,只重新录制视频磁迹、音频磁迹。
可以视频磁迹、音频磁迹全部替换,也可以只重新录制视频磁迹、音频磁迹中的一部分。
其工作方式是,视频、音频消磁头和视频、音频记录磁头在同一位置上,同步工作。
由于不重新录制控制磁迹,因此就会产生断磁,所以适合用于修改。
但要记住,在插入编辑时是不能改变节目的长度的,只能是等长度的替换视频磁迹、音频磁迹。
*非线性编辑: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一种编辑方式,使用的设备一般为计算机、相应的非编软件以及显卡、声卡等硬件设备。
非线性编辑可以任意的改变节目的长度,镜头的位置,在编辑过程中镜头就像一段段线段可以随意处理,因此叫非线性编辑。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两者的区别(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一个是数字,非线性的,可以任意改变节目的长度,在节目中插入新的内容,一个是模拟,只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剪辑操作,不能在节目中插入新的内容。
《影视剪辑》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
1.剪辑点的定义。
2.纪录片的定义。
3.轴线规律的定义。
4.叙事剪辑的定义。
5.表现剪辑的定义。
6.对比剪辑的定义。
7.隐喻剪辑的定义。
8.重复剪辑的定义。
9.拖声法与捅声法的定义。
10.升格拍摄与降格拍摄的定义。
11.画面剪辑点和声音剪辑点的定义。
12.串联式时空结构和并联式时空结构的定义。
二、简答题。
1.影视剪辑诞生与发展的四个时期。
2.剪辑中的六个完形法则。
3.影视剪辑认识的三个层面。
4.镜头内部运动剪辑点的选择方法。
5.叙事剪辑相比,表现剪辑的三个特点。
6.影视中延长时间的方法。
7.构成空间的作用。
8.线性时空结构的几个特征。
9.段落时空结构的分类。
10.剪辑意识的几个具体体现方面。
11.结论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
12.宣传纪录片常用的宣传手段。
13.影视造型叙事的区别。
三、问答题。
1.轴线分类及定义。
2.合理越轴一般采用的两种策略。
3.客观性音响剪辑的四种方法。
4.无技巧转场其实恰恰是最有技巧的原因。
5.纪实性纪录片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6.优秀纪录片的品格。
四、论述题。
1.影视叙事从戏剧和小说中吸取的艺术营养。
2.影视时间构成和空间构成在影视剪辑中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①:影时间的两层含义和电视时间的三层含义(了解,P213)。
知识点②:从后工业文明时期到后现代主义,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了解P271-273)。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公映了《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宣告了电影的诞生。
2、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王》。
3、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名利场》在美国问世。
4、1905年,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成为中国第一部影片。
5、1948年,戏曲片《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片。
6、1925年10月2日,英国人约翰•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4、影视有三种基本时间是:事件时间;叙述时间;感受时间;1、当美国导演鲍特和格里菲斯运用分镜头进行拍摄之后,就产生了专门的剪辑工作。
2、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电影剪接已经和正在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手工操作;第二个是机器操作;第三个是电脑操作(数码剪辑)。
3、1913年,《难夫难妻》标志着中国电影剪辑专业的诞生,张英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剪接人员。
1、电影电视的三大艺术要素是:形象、动作、结构。
2、银幕屏幕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
3、视觉形象又由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所构成。
4、听觉形象则分为音乐形象和音响形象。
5、主体动作包括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和语言动作。
8、影视艺术的动作,分为作画面主体动和摄影摄像镜头动作两大类。
2、1900年,威廉逊在影片《中国教会被袭记》中使追逐和救援的场面交替出现——这视为蒙太奇的第一次使用。
3、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使蒙太奇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方法。
9、长镜头学派代表人物,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
他提出的“照相本体论”是长镜头学派的理论基础。
10、长镜头特点:保持时空的连续性和景物的清晰度,来保证、复原、再现生活的真实性。
11、长镜头以美国人罗伯特•费拉哈迪1916《北方的纳努克》为代表作品。
2、1956年,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拍摄了影片《疲惫》(我国译为《筋疲力尽》),是使用跳切的代表作。
1、剪接点的选择分两大方面:一、画面剪接点;二、声音剪接点。
2、画面剪接点:动作,情绪,节奏剪接点。
常见文件格式:视频文件:MPG AVI MOV FLC/FLI TGA 序列VOB咅频文件:WAV MPA/MP2/MP3 AIFF图片文件:PSD BMP TIFF(TIF) JPEG GIF PCX FilmStripPICT PNG PDF TGAAE操作——基本设置• After Effects的基本制作流程将素材导入。
选择*文件一导入一文件*命令,弹出*导入文件*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选择将要导入的素材。
新建一个Comp合成项II文件。
选择*合成一新建合成*命令,弹出*合成设置怨寸话框,在此对话框设置Comp窗口的尺寸,吋间线的长度等。
准备编辑。
在项目窗口中选中所要编辑的素材,按住鼠标左键把素材从项目窗口拖入时间线窗口。
确定所要编辑素材在选中状态。
对素材进行编辑。
选择工具箱中的工具在合成项目预览窗口和时间线窗口对素材进行编辑。
对编辑结果预览回放。
在时间线窗口中随着时间指针的向前移动, 在合成项目预览窗口中对编辑结果进行预览、回放。
•设置AEI作的基本参数启动After Effects软件后,选择*编辑一首选项一常规*命令,弹出首选项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可以对常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
选择*编辑一模板一渲染设置*命令,弹出渲染设置模板对话框。
对话框由默认和设置两个选项组组成,默认选项组为每一个类型的输出制定一种渲染设置作为它的缺省设置。
设置选项组是对不同的渲染设置的具体调整。
• AE屮常用的工作窗口Project项口窗口、Comp合成图像窗口、Timeline时间线窗口、Footage 脚木窗口、Layer 层窗口、Flowchart View 流程图窗口、Tools 工具面板、Time Controls时间控制血板、Audio音频面板、信息面板、•窗口的基本功能Project项目窗口:Project窗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面板,After Effects所导入的素材全部在该面板中显示。
Comp合成图像窗口:在After Effects中对一个项目进行编辑、合成前首先耍建立一个合成图像。
影视剪辑必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影视剪辑的概念和作用影视剪辑是指影视制作中将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和处理,最终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的过程。
影视剪辑在影视制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影视素材的剪辑和编辑,使影视作品更加紧凑、生动、有节奏感,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表达导演的意图和构想。
2. 剪辑师的工作内容剪辑师是负责影视剪辑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根据导演的意图和剧本的需要,对影视素材进行选取、剪辑、处理和编辑,最终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剪辑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通过对素材的剪辑和处理,将导演的构想和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技术知识1. 剪辑软件的使用剪辑软件是影视剪辑师进行剪辑工作的主要工具,常用的剪辑软件有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Avid Media Composer等。
剪辑师需要熟练掌握剪辑软件的操作,了解各种功能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高效地进行剪辑工作。
2. 视频格式和编解码剪辑师需要了解各种视频格式和编解码的知识,包括常见的视频格式如MP4、AVI、MOV 等,以及常用的编解码方式如H.264、ProRes、DNxHD等。
了解视频格式和编解码的知识可以帮助剪辑师更好地处理和导出各种格式的视频素材。
3. 剪辑原理和技巧剪辑原理和技巧是影视剪辑师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镜头的选择和链接、剪辑的节奏和节奏感、剪辑的节奏感、剧情和情感的表现等。
剪辑师需要通过对剪辑原理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地传达影视作品的故事和情感。
4. 音频剪辑和处理影视剪辑师不仅需要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和处理,还需要对音频素材进行剪辑和处理。
剪辑师需要了解音频的基本知识,包括音频采样率、声道、音频格式等,以及音频的剪辑和处理方法,能够将音频和视频融合得更加完美。
5. 蒙太奇理论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手法将不同的镜头和画面进行组合,产生新的意义和情感的影视剪辑技术。
影视编辑复习资料名词解释4X5 简答2X10 问答1X20 分析2X10 案例1X201、蒙太奇:指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是使用剪辑的手段。
2、帧:是指组成影片的每一幅静态画面。
构成视频素材文件的最小单位元素为帧,即组成动画的每一幅静态画面,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
3、帧速率:指播放视频时每秒钟所播放的画面数量。
4、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旁边、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
5、转场:指在一个场景结束到另一个场景开始之间出现的内容。
段落之间伴随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发生转换。
段落转换是心理的隔断和视觉的连续。
6、转场方法:利用特技:淡入淡出、叠化、翻页、划像、圈出圈入、定格直接切换:两极镜头转场、利用画面内因素转场、利用视觉错觉转场、利用形态因素转场、特写转场、动势转场、遮挡的转场、声音转场7、镜头:开机到关机所记录的画面。
(镜头语言中隐喻的三种表现手法:在同一个画面中喻体与被喻体同时存在,蒙太奇造成的隐喻,运动镜头进行隐喻。
)8、移镜头:摄像机固定在一个移动的支架上,一边移动一边拍摄。
特点:机位的变化,镜头视点不断变化。
视觉效果,更接近人的视觉常规。
空间范围比较大,可以纵深、横向甚至穿越障碍。
运动感强。
9、摇镜头:把摄像机架在一个固定的支点上,镜头演水平轴或垂直轴作扇形或圆形运动时所拍摄的镜头。
摇镜头的分类:按照摇的方向——水平摇、垂直摇和斜摇按照摇的角度——扇形摇(<180度)、半圆形摇、圆形摇按照摇的速度——慢摇、中速摇、快摇、甩摇特征:视点是运动的。
所表现的空间范围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空间中的形象分先后的依次出现在不同画面中。
在镜头内部形象元素静止的时候,形成起幅、中间部分和落幅。
2024年上学期pr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我国的电视制式是_ _,其标准的帧尺寸为,帧速率为_ _。
2.从音频声道数来看,Premiere可以支持对_ 、_ _和_ 的编辑。
3.在Premiere中可以通过Motion(运动)设置对视频进行_ __、_ _、 _和_ _等参数的设置,可让静态的图像产生运动效果。
4.滚动字幕通常分滚动和滚动两种。
5.电视摄像的四个基本原则是__ __、__ __、__ ___和_ ___。
6.Premiere 除了可导入素材,还可以自己建立一些新素材,常用的有_ 、_ __、_ _、_ __和。
7._ _是指包含在剪辑中的包含影片播放控制信息的特定帧,也是素材设置滤镜参数的时间标记。
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视频文件格式。
A.AVI B.JPEG C.MPEG D.WMV2.视频编辑中,最小单位是()。
A.小时B.分钟C.秒D.帧3.在时间轴面板中操作时,Home这个快捷键作用是( )A. 将当前时间指示器移到起点B. 往前移动一个编辑点C. 将当前时间指示器移到终点D. 往后移动一个编辑点4.以下哪个是“速度/持续时间”的快捷键( )。
A.Ctrl+RB.Ctrl+SC. Ctrl+KD.Ctrl+Z5.在Premiere编辑中,快速保存的操作是()。
A.Ctrl+A B.Ctrl+S C.Ctrl+V D.Ctrl+U6.在Premiere中,项目面板中共有几种显示模式?( ) A.3 B.4 C.1 D.27.在Premiere编辑中,下列哪一个是撤消上一步操作?( ) A. Ctrl+A B. Ctrl+S C. Ctrl+G D. Ctrl+Z8.在Premiere中,导入素材的快捷键?( )A. Ctrl+AB. Ctrl+SC. Ctrl+ID. Ctrl+Z9.当片段的持续时间和速度锁定时,一段长度为10秒的片段,如果改变其速度为50%的话,那么长度为( )A.20秒 B.15秒 C.10秒 D.5秒10.在Premiere中,全部选择素材的快捷键?( )A. Ctrl+AB. Ctrl+SC. Ctrl+ID. Ctrl+Z11.下列哪个操作可以分离素材的视频和音频()。
《影视剪辑》复习资料一、考试大纲本次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影视剪辑基础理论和实践技巧的掌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视剪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剪辑工具的使用和技巧;3、剪辑流程和步骤;4、常见影视类型的剪辑特点;5、剪辑师的职业素养和发展趋势。
二、考试重点1、影视剪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了解影视剪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目的;(2)理解影视剪辑的原理,包括镜头组接、时空转换、节奏把握等。
2、剪辑工具的使用和技巧(1)掌握常用剪辑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如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等;(2)了解剪辑工具中的各种技巧和快捷键,如剪切、复制、粘贴、缩放、变速等。
3、剪辑流程和步骤(1)了解剪辑的基本流程,包括素材筛选、初剪、精剪、音效、特效等环节;(2)掌握剪辑的步骤和技巧,如何提高剪辑效率和质量。
4、常见影视类型的剪辑特点(1)了解不同影视类型的剪辑特点,如故事片、纪录片、广告片等;(2)掌握不同类型影视剪辑的技巧和方法,如镜头选择、节奏把握、音效处理等。
5、剪辑师的职业素养和发展趋势(1)了解剪辑师的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创意思维等;(2)掌握剪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动态,如4K/8K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三、考试难点1、影视剪辑的原理和应用(1)深入理解影视剪辑的原理,掌握镜头组接、时空转换、节奏把握等技巧;(2)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剪辑中,提高剪辑效果和质量。
2、剪辑流程和步骤的掌握和应用(1)熟悉剪辑流程和步骤,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剪辑工具进行高效剪辑;(2)能够根据不同项目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剪辑流程和步骤,提高剪辑效率和质量。
《影视剪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影视剪辑》课程是影视制作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影视剪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影视作品的剪辑工作。
本课程涵盖了剪辑的基本概念、剪辑技巧、节奏把握、画面构图、声音处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剪辑水平和综合素质。
剪辑课程知识点总结大全剪辑是影视制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将拍摄所得的素材进行精细、艺术化的处理,最终构成电视节目或电影。
剪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表现手法和艺术性的体现。
在剪辑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各种剪辑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
以下是剪辑课程的知识点总结:一、剪辑基础知识1. 制作前期准备- 熟悉剧本或创意构想- 制作分镜头脚本- 确定拍摄计划和拍摄规划2. 制作器材准备- 摄影机- 音频设备- 灯光设备- 特效器材3. 剪辑软件- 剪辑软件介绍- 剪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剪辑软件的高级功能4. 剪辑基本理论- 剪辑的定义和作用- 剪辑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剪辑的语言表达5. 剪辑装置- 剪辑台与监视器- 剪辑设备的基本操作- 剪辑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二、剪辑技术1. 剪辑规则- 切换原则- 音频剪辑规则- 视频剪辑规则2. 剪辑技巧- 剪切技巧- 过渡技巧- 特效技巧3. 剪辑效果- 音频效果- 视频效果- 合成效果4. 剪辑调色- 调色的基本原理- 调色的基本工具- 调色的高级技巧5. 剪辑特效- 特效的种类和作用- 特效的应用和效果- 特效的制作和合成6. 剪辑音频- 音频的基本概念- 音频的编辑和处理- 音频的合成和识别7. 剪辑视频- 视频的基本概念- 视频的编辑和处理- 视频的合成和识别8. 剪辑字幕- 字幕的基本原理- 字幕的制作和应用- 字幕的效果和技巧9. 剪辑动画- 动画的基本原理- 动画的制作和应用- 动画的效果和技巧三、剪辑实践1. 剪辑实验- 实践素材的采集和整理 - 实践素材的编辑和剪辑 - 实践素材的合成和输出2. 剪辑项目- 项目的前期准备- 项目的素材采集和整理 - 项目的剪辑和合成3. 剪辑作业- 作业的要求和内容- 作业的提交和评审- 作业的反馈和修改四、剪辑理论1. 剪辑审美- 剪辑的审美标准- 剪辑的艺术表达- 剪辑的审美观点2. 剪辑理论- 剪辑的基本概念- 剪辑的发展历程- 剪辑的理论体系3. 剪辑流派- 剪辑流派的分类和特点 - 剪辑流派的代表作品 - 剪辑流派的审美特征4. 剪辑观念- 剪辑的观念内涵- 剪辑的观念体系- 剪辑的观念应用五、剪辑实例分析1. 电影片段剪辑- 电影片段的剪辑理论 - 电影片段的剪辑技巧 - 电影片段的剪辑效果2. 电视广告剪辑- 电视广告的剪辑原则- 电视广告的剪辑手法- 电视广告的剪辑效果3. 短视频剪辑- 短视频的剪辑特点- 短视频的剪辑难点- 短视频的剪辑技巧4. 纪录片剪辑- 纪录片的剪辑方式- 纪录片的剪辑手段- 纪录片的剪辑效果六、剪辑案例分析1. 《阿甘正传》剪辑分析- 电影的剪辑特点- 电影的剪辑手法- 电影的剪辑效果2. 《肖申克的救赎》剪辑分析 - 电影的剪辑特点- 电影的剪辑手法- 电影的剪辑效果3. 《霸王别姬》剪辑分析- 电影的剪辑特点- 电影的剪辑手法- 电影的剪辑效果4. 《泰坦尼克号》剪辑分析 - 电影的剪辑特点- 电影的剪辑手法 - 电影的剪辑效果七、剪辑创作实践1. 剪辑作品创意- 创意的来源和构想 - 创意的形式和表现 - 创意的实现和展现2. 剪辑作品制作- 制作的步骤和过程 - 制作的技术和手段 - 制作的难点和突破3. 剪辑作品实践- 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 实践的心得和收获 - 实践的展示和分享八、剪辑职业发展1. 剪辑师的要求- 技术方面的要求 - 艺术方面的要求 - 素养方面的要求2. 剪辑师的前景- 行业发展趋势- 就业形势分析- 发展方向建议3. 剪辑师的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技能提升- 职业素质培养以上所列的剪辑课程知识点总结主要涵盖了剪辑基础知识、剪辑技术、剪辑实践、剪辑理论、剪辑实例分析、剪辑案例分析、剪辑创作实践和剪辑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影视剪辑》复习资料《影视剪辑》复习资料一、文章概述本文将对《影视剪辑》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影视剪辑的原理和技术,提高剪辑技能。
二、课程内容1、剪辑基础(1)了解剪辑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2)掌握剪辑的基本流程和工具。
(3)学习如何确定剪辑点。
2、剪辑技巧(1)掌握常用的剪辑技巧,如转场、音效、音乐和画面的搭配。
(2)学习如何通过剪辑创造节奏和情绪。
(3)实践剪辑不同类型的内容,如对话、动作、情绪等。
3、实用软件操作(1)学习使用常用的影视剪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等。
(2)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实践操作剪辑项目。
4、案例分析(1)分析经典影视作品,理解其剪辑技巧和风格。
(2)总结各类影视作品的剪辑特点,掌握不同类型作品的剪辑方法。
三、知识点回顾1、剪辑的基本流程:素材导入、预览、选择、剪切、复制、粘贴、删除、特效等。
2、确定剪辑点的方法:视线重合、动作接动作、出画入画等。
3、常见的转场技巧:淡入淡出、叠化、硬切等。
4、音效的运用:配合画面情绪,选择合适的音效,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5、音乐的选用:根据作品风格和主题,选择合适的音乐,营造氛围。
6、剪辑不同类型内容的特点和方法:对话要注重口型和表情,动作要连贯且具有冲击力,情绪要细腻且贴合角色内心世界。
7、常用影视剪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如时间线、剪辑工具、效果控件等。
8、经典影视作品剪辑案例分析: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深入理解其剪辑技巧和风格。
四、文章总结本文对《影视剪辑》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涉及剪辑基础、剪辑技巧、实用软件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可以掌握影视剪辑的原理和技术,还能提高剪辑技能,为今后的影视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经典影视作品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类影视作品的剪辑特点和风格,为自己的作品提供更多灵感和创意。
一、题型:
填空、判断、图示题(画图说明)、简答、论述(AB卷各一)、段落分析(AB卷各一)
二、复习范围:
第一章到第八章,有的章节比如第二、第三章只涉及到一两个问题。
三、各章节重点提要:
一1剪辑发展的四个阶段,一些重要贡献者。
“原生态”时期:不存在剪辑的电影电视(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
《火车到站》、《出港的船》)
“蒙太奇”语言时期:奠定了剪辑艺术的基础(路易。
卢米埃尔:《水龙出动》、《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灾难者》……梅里埃:《灰姑娘》……德温。
鲍特:《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
一2 综述部分,广义狭义剪辑;好莱坞推崇的零度剪辑;段落概念;
一3 剪辑创造新的银幕时空
二4 重点是构图
三1 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区别、插入编辑和组合编辑的区别
三2 剪辑工作的三个阶段、10个步骤,每个步骤须完成的最关键的事。
四1 保持画面连贯性承上启下两层含义、视觉中心的确定、四个匹配、理解动接动静接接,掌握软剪辑、硬剪辑概念。
四2 全部,包括概念和图示,方向轴线概念不作要求,枢轴概念不作要求,双轴线情况下的处理不作要求。
轴线概念、关系轴线下对两个被摄对象的几种拍法、合理越轴相对更重点些。
四3,景别、摄影机运动(镜头运动)、镜头长度与节奏的关系,与后面节奏问题一起考,作综合分析。
四4 内部运动剪辑点的选择技巧;动接动、静接静的理解;声音剪辑点,平剪、串剪概念、图示。
五2 剪辑率、感动调子概念;空间因素三个主要方面,节奏主要放在段落分析中综合考察。
六对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的理解。
叙事剪辑的基本句型;对比剪辑两大类;隐喻剪辑、重复剪辑能举例。
七1 电视时间特性;电视时间三种基本形式;
八1线性时空结构、
八2 相同时空、相邻时空剪辑法则
八3转场的依据和转场的具体技巧
四、复习练习题
电影诞生初期的影片比如《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尚没有剪辑概念,都是由一个镜头构成。
梅里埃对剪辑的贡献是突破了用单个镜头叙述一个故事的限制。
英国的布莱顿学派发现摄影机和主体之间距离的改变可以获得不同的景别的视觉效果。
美国人鲍特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创造了剪辑所依据的两条原则——时间的选择性和空间的选择性。
格里菲斯采用了分镜头叙述技巧,他已经有意识地用剪辑来控制画面的情绪节奏。
构图指对被摄对象的一种空间上的布局和安排。
动态构图体现了影视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运动属性。
与现在使用广泛的非线性编辑相对的是传统的线性编辑。
基于磁带编辑的线性编辑又分为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
所谓“动接动”中的“动”包含两大类运动:一是指摄影机运动,二指被摄主体运动。
镜头方向正好与轴线一致的镜头叫“骑轴镜头”。
在磁带的线性编辑中一般粗剪用组合编辑,精剪用插入编辑。
一般做定位镜头的多为全景景别。
在越轴的镜头前一般插入特写景别的镜头以形成视觉缓冲。
所谓剪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长度的画面中,镜头转换的次数。
它是形成影视作品感动调子的两大因素之一。
影视节奏的空间因素我们主要考虑三方面:景别、构图和摄影机运动。
“动作剪辑”形态是以好莱坞戏剧电影为标志的。
狭义的影视剪辑是指贯穿影视创作全过程的一种思维或意识,我们称之为剪辑意识。
被摄主体出画意味着他从特定时空进入了自由时空。
零度剪辑是好莱坞所推崇的一种剪辑风格和技巧,它按照一系列的匹配原则形成流畅的剪辑。
流畅剪辑中上下镜头之间形成自然过渡的关系,观众感觉不到镜头的转换,忘记了摄影机的存在。
段落是一组镜头链,是按照一定逻辑、内容需要组接在一起的一系列镜头,是表现内容单元相对完整的某一连续的过程。
修改片子的时候用插入编辑容易造成“断磁”吗?
在影视作品中只有特写镜头能作为视觉的节奏重音吗?
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的结合常可以产生一种张弛有序的节奏感吗?
形成流畅的剪辑是剪辑的根本目的吗?
镜头之间的剪辑是否流畅看的是上下镜头之间视觉重点的流动和转移的心理依据是否充分吗?
蒙太奇理论的出现和被广泛接受,确立了剪辑在电影中的地位和作用吗?
蒙太奇理论尽管是对剪辑实践的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但它已经超越剪辑而成为对创作观念和各环节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吗?
被摄主体入画意味着他从特定时空进入了自由时空吗?
请简述影视剪辑的10个工作流程。
每个流程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剪辑:
准备阶段(熟悉素材并修改拍摄提纲(应注意内容安排详细,要求明确)、准备设备(要求要明确、科学;检查设备要仔细)、与有关人员协商(注意分工,增加沟通)、整理素材(有条理地将镜头序号、内容、长度记在场记单上供剪辑时使用))
剪辑阶段(纸上剪辑(编辑设想)(注意整体的布局和思路,强调顺序的排列和结构)、初剪(对原始素材进行筛选并按照剪辑提纲设计的顺序进行松散排列)、精剪(对镜头进行合理化调整))
检查阶段(检查意义表达(注意真实性、逻辑性、结构和比例的检查)、检查画面(对断磁、跳帧等流畅性的检查)、检查声音(对混合音比例、声画协调性进行比较))
请分别说明硬剪辑、软剪辑都有哪些情况?
软剪辑:固定镜头接固定镜头,摇镜头接摇镜头,移动镜头接移动镜头(包括维拉镜头),都符合动接动、静接静的剪辑原则,统称为软剪辑
硬剪辑:把相连镜头有明显的动静区分的组接(动接静或者静接动成为硬剪辑)
请举例说明错觉剪辑原则的具体运用。
错觉剪辑原则即通过视觉的叠加和比较而产生一种错误的直觉,通过欺骗性剪辑在保证画面流畅性的同时,由于上下镜头在造型元素上存在相似性因素(内容或造型结构相似)而产生视错觉使得观众视觉和心理上形成一个整体,自然流畅,如飞行员家中的飞机模型接飞机在空中飞行(内容相似);孔雀开屏接缓缓打开的折扇(造型相似)
对于形成关系轴线的两个对话者我们一般会有哪几种拍摄方法?
四种
外反拍:摄像机处于平行关系
内反拍:摄像机位置与关系轴线位置平行,面向外对着各自的主体
骑轴拍摄:两个设摄像在轴线上背对背
平行拍摄:两个摄像机的视轴互相平行,拍摄的分别是主体的侧面像
合理越轴的两种基本策略是什么?分别有哪些具体方法?
合理越轴两种基本策略:
1在画面内显示其方向改变的合理性(插入骑轴镜头、插入运动主体转弯等自然改变方向的镜头、越轴前插入交代环境的全景镜头、利用枢轴镜头越轴)2.利用视觉缓冲现象合理越轴(插入与运动主体有关的事物的局部镜头、插入大动作来跳轴、插入主观镜头)
决定镜头长度的因素有哪些?
剪辑中镜头的长度是指两个剪辑点之间的镜头有效长度,在考虑中往往我们会根据叙述长度、情绪长度和节奏长度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镜头长度
影响因素:景别的大小、画面的明暗、画面的主体和陪体、镜头的动与静、快与慢、观众的熟悉程度、声音内容、字幕等等。
请举例论述叙事剪辑中的五种常用句型的节奏差异。
电视时间有哪三个主要特征?你如何理解。
1.不稳定性:
电视时间有哪三个基本形式?分别举例说明。
影视中延长时间有哪些方法?
请举例说明线性时空结构的优势和局限(或说处理特征)。
请简述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转场?请简述转场的一般技巧七八种?
段落分析题:
观摩段落,请画出定位镜头的大概位置,关系轴线和动作轴线。
观摩段落,请说出这一段落画面剪辑点选择的特点。
观摩段落,进行节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