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1982版熊猫金币的历史
- 格式:docx
- 大小:200.15 KB
- 文档页数:2
熊猫金币是“中国熊猫金质纪念币”的简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金币总公司经销,上海金币投资有限公司国内总承销。
熊猫金币按照铸造的质量分共为普制金币和精制金币两种,其定位为投资金币。
由于其选题独特,图案生动,工艺精湛,成色标准,规格多样,质量稳定,更兼具投资性与纪念性双重属性,逐渐赢得了国内外收藏者与投资者的一致赞赏。
与南非福格林金币、加拿大枫叶金币、美国鹰洋金币、澳大利亚袋鼠金币并成为世界五大投资金币,是当代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中的品牌和明星产品。
熊猫普制金币按照发行惯例共有五种规格,分别是1/20盎司(1.555克)、1/10盎司(3.110克)、1/4盎司(7.776克)、1/2盎司(15.552克)和1盎司(31.104克),对应面值分别为20元、50元、100元、200元和500元,成色均为99.9%,金币直径依次为14毫米、18毫米、22毫米、27毫米和32毫米、均为限量发行。
销售形式既可单枚购买,也可组合成套装购买,其中购买套装可配包装盒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具的说明书,单枚购买均无收藏证书和鉴定证书,也无官方配套的包装盒。
熊猫精制金币共有两种规格,分别是5盎司和1公斤,对应面值分别为2000元和10000元,成色均为99.9%,金币直径依次为60毫米和90毫米,此两款金币均配备中国人民银行出具的鉴定证书,并有单独的包装盒,均为限量发行。
正面图案:熊猫金币正面图案均为北京天坛祈年殿,并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发行年号;背面图案:熊猫金币背面图案是熊猫金币的一大特色,除2001年和2002年两个版本相同外,其余年份发行的金币背面图案均不同,各具特色,奠定了熊猫金币极高的鉴赏价值和艺术魅力。
熊猫金币具有三大属性:“权威性”、“稀缺性”、“可投资性”。
熊猫金币发展里程碑1982年第一枚熊猫金币诞生(规格只有1oz至1/10oz共4款,且币面上并未标出面值)1983年首次标上了面值,并且规格增加了1/20oz一项,从此中国的投资金币就固定为从1oz至1/20oz的5种规格。
世界五大投资金币都在这里啦在国际市场上,一般把贵金属纪念币分为收藏币和投资币两种。
投资币通常指普制金银币,是各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金银币。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投资价值的金币有5枚,称为“ 世界五大投资币”!咱们国家的“熊猫币”也是其中一枚。
此外,还有南非克鲁格金币、加拿大枫叶金币、美国鹰洋金币、澳大利亚袋鼠金币。
世界五大投资币之熊猫币熊猫金币发行于1982年,熊猫金币发行40年,每年的背面图案都是形态姿势各异的大熊猫,未曾有相同的大熊猫图案,这一点被集币界视为创新之举。
熊猫金币曾在1985年和2003年荣获世界硬币大奖的“最佳金币奖”,这是熊猫金币跻身世界一流金币行列的证明。
熊猫金币以其丰富的图案、精湛的工艺和超群的质量赢得了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投资熊猫金银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关注国际市场上一段时间内黄金价格的涨跌趋势。
熊猫金币是各种黄金投资品种中的一种,投资熊猫金币基本上就是投资黄金,因此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的涨跌是影响熊猫金币投资成败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关注熊猫金币挂牌收售的消息。
投资性金币挂牌收售不仅可以提高投资者投资黄金的信心,还可以增加金币销售价格和信息透明度、减少销售环节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除此之外,投资性金币公开挂牌收售,还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调动商业银行经营投资性金币的积极性。
第三是关注熊猫金币每年公布的总发行量。
尽管从总体和理论上来说熊猫金币是不限量发行的投资性普制金币,但是有关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每年的发行量总有一个定数,由于国内外收藏投资熊猫金币者数量很大,因此关注熊猫金币的发行量,在投资的过程中关注收藏者与发行量之间的关系,也会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世界五大投资币之南非克鲁格金币克鲁格金币(Krugerrand)是一种最著名的南非金币,国内又译为福格林金币,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产地。
为了促销其出产的黄金,南非在1967年发行克鲁格金币,此后,风行世界。
克鲁格金币正面有南非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保罗·克鲁格的侧面像,故得名“克鲁格”金币。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生肖邮票各种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熊猫金币30年(1/10盎司)小全套(1982~2011年)国宝大集合
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国宝大熊猫作为普制币的主要图案,发行了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共4枚规格金币。
从1983年开始,熊猫金币增加了1/20盎司的品种并且每枚币上标明面值(面值依次为500元、200元、100元、50元、20元),有了面值,国家法定货币的特征更加明显。
除了 2001年和2002年外,其他年份的熊猫金币图案均不同。
从1982年到2011年,融合了国宝魅力与艺术价值,熊猫金币赢得全球收藏者的热爱与追捧,随着时间的流逝,收藏热情越发浓烈。
世所珍爱而发行稀少,加上年限久远的金币已单枚难求,如今集齐漫长岁月中每一枚珍贵的熊猫金币,将30年、149枚、所有普制规格的熊猫金币全部集合成套,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1988年熊猫金币的发行量是4168套,因此理论上熊猫金币大全套不超过4168套。
而在2000年以前,熊猫金币是面向全球市场销售的,每年国内销售配额仅占20%,决定了国内市场熊猫金币大全套的存世量在2000套以内。
该套1982-2011年“熊猫金币大全套”经由央行权威发行,30年珍贵历史记载,人银科工贸联袂黄瑞勇教授权威鉴定装帧,全球最多存量200套,稀缺性决定独特收藏价值,珍贵题材奠定升值前景,不仅是传承财富之瑰宝,亦是避税保值之利器。
年份 图案内容 /s/blog_a7aff69901012tnf.html19821982年是熊猫金币发行元年。
1982版熊猫金币为我国熊猫币开山之作,币面中熊猫斜抱青竹、憨态可掬。
此套币也是我国仅有的一套不标面额的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上海造币厂铸造。
/19831983版熊猫1盎司金币背面图案中,一只大熊猫旁若无人,正在闲庭信步。
该币由以陈坚为首 的众多设计师巧妙地运用折光法,以镜面表现四肢,以喷砂表现躯干的形式,成功地在单一黄金颜色状态下展现熊猫皮毛黑白二色的效果,由上海造币厂铸造。
1盎 司熊猫金币荣膺1985年克劳斯世界硬币大赛之“最佳金币”大奖。
19841984版熊猫1盎司金币背面图案,表现了一只懒洋洋的大熊猫正津津有味地品味竹子的场景。
该套币由上海造币厂铸造。
除了原有规格外,1984版熊猫金币增加了12盎司金币这一规格。
19851985版熊猫1盎司金币背面图案中,一只活泼调皮的小熊猫悬挂在竹枝上,荡着秋千,轻曳摇摆,着实可爱。
1985版熊猫金币是首次由上海造币厂和沈阳造币厂联袂铸造的熊猫金币。
19861986版熊猫1盎司金币背面图案中,一只熊猫穿梭于竹林间,神态悠然,稳步徐行。
竹枝分立两旁,仿佛能够感受到竹叶的摇晃,闻得大熊猫穿行的脚步声。
1986版普制熊猫金套币荣膺第6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之最高奖——金杯奖。
19871987版熊猫1盎司金币背面图案中,一只熊猫俯身岸边,低头饮水,水面荡起层层涟漪。
甘 泉、小草与竹林由近及远,表现了大熊猫“巴适”的生长环境与悠然自得的心情。
1987年版5种规格枚熊猫普制金币中,背面标注字母“s”的由上海造币厂铸 造,背面标注字母“y”的由沈阳造币厂铸造。
19881988版熊猫1盎司金币背面图案中,大熊猫站在石地上,旁边有一株鲜竹,它单手握着竹枝,双脚用力蹬地后仰,想全力把竹枝拔起,将之变做腹中美味。
大熊猫的生活趣味尽显币中。
由于1988年并未发行小规格的熊猫银币,普制熊猫金币在系列收藏中不可或缺。
中国现代贵金属币赏析中国现代贵金属币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题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投资者。
本文将带领大家赏析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
一、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概述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是指自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金银纪念币以来,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为材质,采用先进工艺制作的纪念币。
这些贵金属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保值、增值的投资功能。
二、赏析经典中国现代贵金属币1.1982年《熊猫》金币1982年发行的《熊猫》金币,开启了中国现代贵金属币的熊猫系列。
该币以中国国宝大熊猫为主题,采用凹刻法制作,使大熊猫的毛发、轮廓表现得栩栩如生。
该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被誉为“金币之王”。
2.1997年《香港回归》金币为庆祝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香港回归》金币。
该币正面图案为邓小平肖像,背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寓意着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繁荣昌盛。
3.2008年《奥运会》金银纪念币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银纪念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最大规模的贵金属纪念币。
该系列币种丰富,涵盖了奥运会所有比赛项目。
币面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4.2015年《中国佛教圣地》金币2015年发行的《中国佛教圣地》金币,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为题材,采用高浮雕、镜面、喷砂等工艺,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神韵。
该币在2016年世界硬币大奖赛中荣获“最佳金币奖”。
5.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金币201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金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背面为长城、和平鸽等元素,寓意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和繁荣昌盛。
三、总结中国现代贵金属币作为国家名片,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通过赏析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贵金属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
中国熊猫金币的诞生与发展【一项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金属纪念币、普通金属流通纪念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人民币发行的组成部分,20多年来走过了辉煌的发展道路。
这条辉煌之路以1979年国务院下达国发〈250〉号文件为起点,文件主要条文是正式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对外发行纪念币。
国发〈250〉号文件是一个历史性文件,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央行、对我国造币行业发出的进军令:撰写国家货币发行的新篇章,弘扬中国优秀钱币文化;发展造币先进生产力,创造钱币文化新辉煌。
这个文件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其后发行的纪念币的法定货币性质,其发行属政府行为。
此外,文件还明确了我国金银纪念币发行之初要面向海外销售,实行外汇结算;明确了它是一种特殊商品的市场定位。
落实国务院确定的这项国策,要依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当时的国情,央行的实施原则是:一、中国金币的准备和正式发行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靠以政府为主导的启动、推动力量,央行所属有关部门、印制系统要同时动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含黄金)资源,并要争取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二、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利用现有设备、技术发展金币的生产力,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尽量尽快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金币生产技术,实现从落后的造币生产工艺向先进的金币生产技术转换,不断技术创新;三、从中国金币发行开始,就把金币定位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的产品,明确选题方向是: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宣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表现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和世界和平,并要坚持金币艺术风格的民族化、中国化。
这是一条主线,遵此,以后不断充实,并蕴发出从单项选题到系列选题的发展;四、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中国金币发行之始就是要建立海外市场,要建立欧、美、亚几大销售板块,实行代理制,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以后随国内经济的发展还要开拓国内市场,实现国际、国内并举。
在产与销的问题上,要实行以销促产、以销定产的办法,做到市场需要与生产实际的平衡,保持稳定的产销关系。
1984年熊猫金币的知识1984年,中国发行了第一枚熊猫金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这枚金币成为了中国金币收藏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全球金币收藏家们的追捧对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熊猫金币的历史、设计、制造和收藏价值。
历史熊猫金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中国开始发行银质熊猫纪念币,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以熊猫为主题的纪念币。
1983年,中国国家银行决定发行金质熊猫纪念币,这是中国第一次发行金币。
1984年,第一枚熊猫金币正式发行,面值为100元,重量为1盎司。
自此,每年中国都会发行不同设计的熊猫金币,成为了中国金币收藏界的代表作之一。
设计熊猫金币的设计每年都不同,但都以熊猫为主题。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动物保护的象征。
因此,熊猫金币的设计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有文化意义。
熊猫金币的正面设计都是中国国徽,上面有五颗星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
而背面设计则是熊猫图案,每年的设计不同,但都是熊猫的不同姿态和场景。
设计师们将熊猫的可爱和自然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制造熊猫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金银局制造的,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金币制造商之一。
每枚熊猫金币都是由99.9%的纯金制成,质量保证。
熊猫金币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多道工序,包括设计、雕刻、铸造、抛光和质检等。
其中,雕刻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耐心。
每枚熊猫金币都是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都被雕刻师傅们悉心打磨,以保证每一枚熊猫金币的品质和价值。
收藏价值熊猫金币在中国金币收藏界中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首先,熊猫金币的发行量非常有限,每年都只有一定数量的发行量,因此具有很高的稀缺性。
其次,熊猫金币的设计每年都不同,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再次,熊猫金币是由纯金制成,具有很高的金融价值。
最后,熊猫金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代表着中国金币制造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总结熊猫金币是中国金币收藏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全球金币收藏家们的追捧对象。
2000元熊猫金币的鉴别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熊猫金币是中国金币中备受瞩目的一种,其以熊猫为主题,设计精美,制作精良,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价的不断波动,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伪造的熊猫金币,给收藏爱好者带来了困扰。
因此,正确鉴别真伪成为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2000元熊猫金币的鉴别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识别真伪,保护自己的收藏利益。
1.2 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熊猫金币和2000元熊猫金币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概述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熊猫金币的历史背景,以及2000元熊猫金币的特点,重点讨论鉴别方法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实用的鉴别技巧。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熊猫金币鉴别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正确鉴别的重要性,同时呼吁加强对熊猫金币鉴别方法的研究,以确保市场上的金币交易更加安全和可靠。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2000元熊猫金币的鉴别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真假金币。
通过深入探讨熊猫金币的历史背景、特点和鉴别方法的重要性,希望读者能够在交易和收藏熊猫金币时更加谨慎和自信。
同时,本文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熊猫金币鉴别方法的研究和讨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在金币收藏市场中,正确鉴别熊猫金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熊猫金币的历史背景熊猫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种金银纪念币,首次发行于1982年。
熊猫金币的设计精美,以中国国宝大熊猫为主题,每年都会推出不同设计的熊猫金币,因此备受收藏家和投资者青睐。
随着时间的推移,熊猫金币的版别不断更新,设计也不断升级,成为了中国金银纪念币中的一大亮点。
熊猫金币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金银币中的明星产品。
熊猫金币是中国金银币的代表之一,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
熊猫金币30年的发展历程熊猫是中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以此为题材发行的中国熊猫币,与加拿大的枫叶币、美国的鹰洋币、澳大利亚的袋鼠币、南非的福格林币齐名,在世界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声誉。
熊猫系列金银币是中国金银币发行的第一大系列,是中国现代金银币发行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代表性品种,也是中国现代出口最多的金银币。
30年发展历程自198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铸造发行熊猫金币。
此后,每年更换一次背面的熊猫造型图案,而正面均为北京天坛祈年殿外景。
背面的图案选取大熊猫不同的姿态进行设计。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首枚熊猫银币,面值10元,发行量1万枚。
1983年的10元熊猫银币在1985年获得年度硬币大赛的最佳银币奖,目前这枚银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少见。
从1983年开始,熊猫金币增加了1/20盎司的品种,并且每枚金币都标有面值,使其更具有国家法定的货币特征。
1983年发行的熊猫金币在1985年国际硬币大赛评比中获得本年度世界最佳金币奖。
1987年发行的熊猫金币,首次标有生产厂家的符号,镌刻于熊猫图案右下方,字母“S”为上海造币厂的代号,字母“Y”系沈阳造币厂的代号。
1991年发行了“熊猫金币发行十周年”金银纪念币,其中银币加厚、加字,这是第一枚“双加”银币。
1995年发行了第一枚熊猫加字银币——“1995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银币。
1997年首次增加镶金彩色熊猫新币种,由瑞士造币厂和澳大利亚造币厂铸造。
图案设计每年更换一次。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金银币面值的标法逐步规范化。
熊猫币分为普制币和精制币两种,材质包括金、银、铂、钯,金币有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银币有1/2盎司、1盎司、5盎司、1公斤等规格。
从2001年开始,熊猫普制金币的主图案固定不变,其后每年只改变年号,分为国内版和国际版,分别销售,并向社会公布熊猫普制金币国内统一发行价。
但是,酝酿多年的熊猫金银币回购业务却始终没有在商业银行推出,使得熊猫金银币的投资变现功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介绍1982年1盎司金银币
1982年,新中国金银纪念币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1982年中国现代金银币中首度发行了具有代表性的熊猫币。
在国际钱币市场上,有一普制(或称为投资性币)的金银币。
这种币的生产、发行量较大,品种规格多样,生产费用较低,具有很强的分割性。
一般有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1/20盎司等,可供投资者根据个人财力状况随时购买、随时兑现,方便灵活。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这一需求,于1982年中国现代金银币发行了熊猫币。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其身体白色、眼周围、耳及四肢则为黑色,设计专家采用凹刻法,根据金银的折光效果,把大熊猫真实地展现在金币上。
因普制金币尚属试销,各方面还不够完善,所以熊猫币没有面额。
熊猫币的发行受到国外市场的欢迎,需求量也逐年上升,并成为中国金银币的名牌产品。
1982年1盎司金银币价格如下(仅供参考):
中国首枚1盎司熊猫金币:在1981年发行生肖币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在1982年中国现代金银币中再次发行了生肖纪念币——壬戌(狗)年金银纪念币。
这套纪念币被美国钱币专业出版社——克劳斯出版社主办的国际硬币评选中选为世界最佳银币。
其图案采用了著名画家刘继卣所绘的立犬图,工艺精细,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由此可看出:中国金银币在设计、雕刻和铸造方面已进入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列。
1982年,我国还发行了世界杯足球赛金银纪念币,开始形成体育系列的纪念币。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1982年熊猫金币价格
熊猫,又称大熊猫,或大猫熊,是一种最古老的动物,其祖先的生活年代可以追溯到一千二百万年以前,与其它同时期的动物如剑齿虎等,都早已灭绝并已成为化石,而大熊猫却一直生存至今,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现在,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甘肃、西藏等地,由于其稀少而倍显珍贵,已经被世界环保组织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国国宝之誉,大熊猫形似熊而略小,体长1.2—1.5米,体重50—80千克,头圆嘴短,身体大部分为白色,眼睛、两耳、四肢、肩部为黑色。
喜食竹,性孤独,为群栖。
怕寒冷,又畏炎热。
多在春末夏初交配,晚秋产仔。
熊猫金银纪念币在藏市引发新一轮热潮,部分品种涨幅明显。
熊猫30周年金银纪念币的市价已达138000元/套,相比111040元的发行价,一个月时间涨幅接近25%。
从1982年以来熊猫金币已发行31套。
最近持续热卖的熊猫30周年金银纪念币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是目前藏市金银币的领涨品种。
武汉收藏品市场商户介绍,熊猫金币没有受到近期国际黄金价格波动的影响,部分品种涨幅十分明显。
如1982版的1盎司熊猫金币,目前市场价已经升至2万元以上,半年前仅1.5万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首个熊猫投资币回购交易平台在广州成立,使得熊猫金银纪念币在资金变现渠道更为畅通。
从历年来熊猫金银纪念币价格走势来看,金币的回报收益率明显高过银币,有条件的收藏者可以选择熊猫金币为主。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
熊猫金币设计者——陈坚由收藏可见陈坚探索泉海的真诚。
当然,陈坚真正的艺术背景是一位币章设计者,他曾在1983年设计了轰动世界的中国“熊猫”金币。
说到熊猫金币,陈坚充满了自豪感。
1981年初,国家决定设计和制作中国熊猫金币,上海造币厂承接了这项重大的任务。
主要设计者陈坚,通过在动物园对熊猫反复进行观察,在认真写生并对数十张画稿反复推敲的基础上,决定摒弃自然主义的表现形式,有意识地将装饰画上熊猫的表现特点做适度的变形和夸张。
于是,一幅熊猫捧着青竹,身躯微侧,似乎向人们颔首问候的熊猫图诞生了。
在铸币工艺中,将图稿雕刻成模,是难点之一。
熊猫天赋的黑白两色以及皮毛柔和的质感如何艺术地表现,也成为当时的难题。
在借鉴古代雕刻家创造的将形象的某些凸出部分进行凹雕处理,由于光线的反差产生浮凸效果的表现手法上,熊猫金币大胆地运用了木刻创作中的刀法技巧加以处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形象上不仅具有立体感,而且饱满生动、富于变化和具有质感的我国第一枚熊猫金币终于诞生了。
1982年秋,当熊猫金币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发售时,立即得到了广大顾客的好评和赞美。
在此基础上,1983年版的熊猫金币又开始设计铸造了。
陈坚选择了熊猫在竹林前行走的动态,在形象、结构上把它处理得更加活泼,而且在底部增加了一个“灰面”,使熊猫的黑与白显得更加突出、明朗。
这一枚熊猫金币在1983年度世界硬币比赛中独占鳌头,荣获了该年度世界最佳金币奖。
在1986年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熊猫系列金币亦获得百花奖中的“金杯奖”。
熊猫金币的获奖,标志着我国精制贵金属纪念币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各国激烈角逐的这个领域里,我国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新闻周刊》曾称赞熊猫金币“确实富有魅力,人们已成了它的狂热追求者”。
上海造币厂资深总工程师王道一先生赞扬陈坚的代表作1983年版熊猫金币,为国争了光,实现了酝酿多年的“赶超国际水平”的愿望。
首套中外合作铸造的纪念币于1986年由上海造币厂与英国皇家造币厂合作设计,雕刻了一组为纪念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25周年的金银纪念币,这是建国后我国首次与外国合作铸造的纪念币,为筹集资金进一步开展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活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25个国家共同举办了参与铸造与发行这套纪念币的国际大型活动,这套纪念币包括了3种金币和25种银币,中国的牦牛和大熊猫分别被列为金币与银币的品种,并商定由中英两家造币厂共同设计雕刻,由上海造币厂铸造,陈坚与英国雕刻师共同探讨了大熊猫在雕刻上的处理形式,采用写实手法雕刻的大熊猫银币与牦牛金币组成一组的方式正式向全世界发行。
我国第一套熊猫金币我国第一套熊猫金币1982年初,上海造币厂接到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设计和制作中国熊猫金币。
普制金币的概念是南非矿业协会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1978年4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手续后,普制金币便成为世界黄金非货币化之后,专门用于黄金投资的法定货币。
其时,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决定推出一种题材相同,且每年连续发行的成套金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采用世界闻名的大熊猫和北京天坛祈年殿作主题图案。
当时上海造币厂设计雕刻师陈坚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开始了熊猫图案的设计,他回忆说,熊猫的形象,人们太熟悉了,卡通画法真实性差,而太写实趣味性又不够,如何结合是很大的难题。
当时设计人员有10多个,从构思熊猫金币起,他们都成了上海动物园的常客,经过对熊猫反复观察,认真写生绘画。
最后,10多个设计人员上交了数十张熊猫画稿。
通过对数十张画稿的反复推敲,陈坚的“熊猫食竹图”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次向世界发行的中国熊猫金币设计图案。
陈坚说,这幅“熊猫食竹图”中选的原因,是因为画面上的熊猫捧着青竹,身躯微侧,似乎在对人们颔首问候“您好”。
而金币背面的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图案则是上海造币厂当时另一位设计雕刻师孙奇龄设计的。
在所有年份的熊猫金币中,只有1982年发行的熊猫金币没有面额,仅在背面部分用成色、重量来表示。
据陈坚介绍:我国1982年发行的熊猫金币,当时是按照南非“福格林”金币的币面设计思路来铸造的(即不标注面额),所以未标上面值。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贵金属币一般都标注有面额,没有面额的一般称作“章”,因此第一套熊猫金币还一度引发“币章之争”。
通过一年时间的尝试,人民银行经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外钱币销售商经销金银纪念币的成功经验,确定从1983年起发行的熊猫金银纪念币上全部标注象征性人民币面值,这也是为了扩大市场销售,从而使中国熊猫金银纪念币更具有法定货币的特征。
如今,这套1982年版熊猫金币已成为我国金银纪念币一个独特的版本。
1982年熊猫金币:经典之作熊猫金币的背面图案——可爱的大熊猫作为中国熊猫纪念币的开山之作,1982版熊猫纪念金币在主题画面的设计上更侧重于装饰风格,熊猫抱竹侧坐,微微低头向我们打着招呼,用“以凹作凸”的手法,以金属的折光原理表现出熊猫独有的黑白两色和皮毛质感,风格朴实,却意境悠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能让欣赏者很快投入到属于熊猫的自然世界中。
1982版熊猫纪念金币是开山之作,也是奠基作品。
自此开始,中国的熊猫贵金属币不仅仅只是简单对于熊猫形态的临摹,比画面设计更重要的,是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大自然留给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遗产,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从古至今,熊猫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勇敢、正直、平和、忠厚的形象。
它充分体现了“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
在中国的熊猫贵金属纪念币里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一层寓意是显示了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植下,熊猫的繁衍生息得到了延续;另一层是其中蕴涵的“熊猫·人·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与中国追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崇高理念不谋而合。
熊猫是中国的最佳形象使者,熊猫贵金属纪念币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
祈年殿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天坛的主体建筑。
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的祈年殿,初名祈谷坛,后又称大祈殿、大享殿等。
明清两代,天坛祈年殿是一年一度皇帝举行盛大“祭天”与“祈谷”仪式的场地。
“北京天坛祈年殿”图稿设计与雕刻,均出自孙奇龄之手。
孙奇龄,作品以简约大气着称。
1981年,他参与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一组)的雕刻创作时,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次“北京天坛祈年殿”图稿的创作,再次显现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从构图角度,祈年殿建筑结构本身就完美无缺:横,有汉白玉石阶与栏杆的伸展;竖,有三重檐攒尖顶的巍峨。
而三重顶圆殿结构,又符合圆形币面的形制,与之形成呼应与共鸣。
孙奇龄的图稿设计,基本是平铺直叙地描述,既没有敬畏地拔高,也没有推崇地渲染。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1982版熊猫金币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2年开始发行熊猫金币至今,每年变换图案,加上不同规格、重量的熊猫币累计有近百种。
如以材质论,有金、铂金、把金、银、黄铜、紫铜、双金属金银镶嵌等;重量从最小的l克金至重1公斤的特大金币;铸造量每种最少的仅10枚,如1991年发行的“纪念熊猫金币发行10周年”金币。
量最多达600万枚的是面值5元的中国珍稀动物大熊猫流通纪念币。
早期作为外销金银币的配售币、面值1元的黄铜质的熊猫币有1983、1984两种年份,每种4万枚,多数从国外倒流回,当年售价每枚仅5元,现值已达1 500元,翻了300倍,被称为熊猫币中的“贵族”。
熊猫币珍品有“纪念熊猫金币发行10周年”银币,此币面值10元,铸量仅l万枚,创造了多项第一:首枚加厚银币,首枚重2盎司银币(一般均重1盎司),首枚熊猫“加字”币等。
1982版熊猫金币价格如下(仅供参考):
名称收购价格
回收1983年金套猫(电联议价)
熊猫金银币有加“P”与不加“P”之分,“P”为英语“proof”的缩写,谓之“精制币”亦称“海外版”;不加“P”者为普制币,铸量不限,售价要低于“精制币”,但从1995年起精制币有不加“P”字而用不同图案以示区别的新品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我国发行的首套熊猫金币,即重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共4枚均没有面值,严格来说,不能算“币”,只能算“章”。
但见央行货币发行司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图录》和美国《世界硬币图录》中均归人“币”中,也许是将错就错或者约定成俗吧!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
了解1982版熊猫金币的历史
熊猫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82年开始发行的一款成系列发行的金币。
在迄今为止的33年时间里,以中国国宝——熊猫为主图的熊猫金币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普制金币,以其独特的选题、奇美的图案、栩栩如生的画面处理、精湛的铸造工艺、标准的成色、齐全的规格、超群的质量等特点赢得了国内外集藏界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纪念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在海外发行并大获成功后,极大地激励了中国造币人。
据中国金币总公司原总经理贡清栋回忆,在很短的时间内国际上一些着名的钱币公司、贸易公司纷纷造访北京,以寻求合作商机。
当时的来访者中有美中贸易协会的人士,在几次会晤中,对方都提到中国可以考虑发行一种图案不变、不限国家和地区销售、没有发行量限制、同时又不会造成国际黄金市场正常交易波动的金币。
中国当时尚未引进普制币(投资币)的概念,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作出指示:要清楚了解这一币种的生产、发行、经销情况。
如可行,中国人民银行也要尽快开发这样的金币项目,以进一步扩大中国金币的销售量。
1981年底,由印制管理局组织,时任印制局科技处处长的朱纯德率考察小组赴加拿大、美国访问。
据朱纯德夫人邹建军回忆,考察小组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视察不限量发行的金币的具体情况,提供中国发行这一币种的可行性分析;第二项是尽可能了解加拿大、美国相关的造币技术;第三项是了解、寻找能销售这种金币的、信誉高的销售渠道和经销商。
当时的视察组成员还有上海造币厂总工程师严阳生,负责联络和翻译工作的蔡明信。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造币行业首次访加、美,更是对中国金币工作发展起到促进效果的一次考察。
据朱纯德在相关文章中回忆,这次考察先后造访了加拿大皇家造币厂的渥太华造币厂和温尼伯新国家造币厂,美国的美国通用(商业)公司以及纽约地区最大的钱币上M.T.B银行。
考察调研回国后,朱纯德率领的考察小组立即向印制局、总行领导做了详尽的回报。
经仔细分析研究确定:1、加拿大枫叶币的发行、销售是成功的(当时已达到20万~30万盎司的年
销售),可借鉴;2、中国如发行这种普制(投资)金币,在美国是有很大市场销售空间的,有可行性;3、中国的普制金币如发行,其成色采用99.9,不用南非的91.6成色,重量标示为纯金的盎司数,与国际金价的重量一致,便与销售和计价,而不用克或中国两计量。
产品质量为普通质量的中国标准;4、币面主体图案使用中国的大熊猫。
这种普制(投资)金币的另一面,则使用中国古典建筑。
众所周知,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它之所以广为世人所喜爱,不仅在于它有着“活化石”的美誉,更由于它憨态可掬,稚趣盎然。
长期以来,熊猫的形象,不但活跃在各类艺术形式的作品中,还通过中外的交往,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赢得了“友好使者”的美称。
中国的普制(投资)金币选用它作为主要图案,确实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寓意。
1982年4月,负责试制熊猫金币的上海造币厂向印制局第一次签报了样币,但结果却不堪理想。
在金币上表现熊猫黑白两色的喷砂技术已达多样化的今天固非难事,但在当时却感觉难如登天。
朱纯德和上海造币厂的工程师们反复研究样币,分析图案、浮雕、金属、雕刻手法和工艺之间的关系,在无数次移动和反转样币的过程中,偶然中发现:币面的底面是镜面的,可以显现可移动黑影,即镜面折射光造成的黑光影。
在正常光线下,镜面显现出黑色效果,这是个常见的想象。
进而发现,在凸面浮雕部分,喷砂部分不折光——白色也出现了!中国造币人进一步思考:如果把熊猫的耳、眼、四肢使用镜面,即可折光成黑色,而躯体其余部分使用浮雕凸面就可成为白色,这样不就是黑白两色的熊猫图案了吗?!
随后,在朱桐荪、严阳生等上海造币厂领导的亲自指挥下,开始“凹刻折光法”工艺的试验。
随后,多位工艺美术师提交了雕刻作品,其中陈坚设计的“坐姿吃竹的大熊猫”,肢体布局合理,互不重叠,按其雕刻作品试制的样币最为成功:大熊猫的四肢采用国画的传统白描勾勒手法,精细地表现凸体现条。
而里面是平面凹刻处理,经镜面处理,可强烈折光,显现出实实在在的黑色。
通过金属镜面折光特性和传统雕刻技法的结合,在黄金的一种颜色中,表现出黑白两色的国宝大熊猫,创造了奇迹,熊猫金币终于试制成功。
1982年9月15日,熊猫金币正式向海外发行并一炮打响,销售量节节攀升。
从此,熊猫金币成为了中国金银币最着名的一张名片,享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