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人教版历史
- 格式:ppt
- 大小:7.61 MB
- 文档页数:37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3)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4)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异域风情与文艺复兴1.异域风情• 1.1 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 1.2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意义• 1.3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影响• 1.4 地理大发现对中国的影响2.文艺复兴• 2.1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特点• 2.2 文艺复兴的意义和影响• 2.3 文艺复兴对科学技术的贡献• 2.4 文艺复兴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2.5 文艺复兴与欧洲宗教改革第二章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1.封建社会的瓦解与新的社会阶级• 1.1 封建制度的瓦解• 1.2 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1.3 乡村社会的变革• 1.4 城市社会的变革2.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2.1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2.2 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 2.3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2.4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第三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旧中国与世界• 1.1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1.2 西方列强的侵略• 1.3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2.中国社会的变革• 2.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2.2 清朝政治改革的尝试与失败• 2.3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第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一战后的中国1.第一次世界大战•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参战国家•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战术•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2.一战后的中国• 2.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2.2 五四运动的影响• 2.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第五章中国近代史的中期1.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军阀混战• 1.1 三民主义和北洋政府的建立• 1.2 军阀混战的原因和特点• 1.3 军阀混战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爆发• 2.1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2.2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全民族抗战• 2.3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六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参战国家•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战术•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败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科技的推动•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第七章新中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建设1.新中国的诞生•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 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1.3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社会主义建设• 2.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2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政策• 2.3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异域风情与文艺复兴、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一战后的中国、中国近代史的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以及新中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建设等主要内容。
九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前言九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是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对我们理解和认识现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档将对该教材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教材的组织结构、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
教材组织结构九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共分为十章,分别为:•第一章中国革命的胜利与发展(1919-1937年)•第二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7-1945年)•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1921-1945年)•第四章中国生活的变化和中国文化的复兴(1919-1949年)•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1949-1957年)•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8-1976年)•第七章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1920-1976年)•第八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1978-1992年)•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2年至今)•第十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2000年至今)相比于九年级上册历史书,本教材的脉络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
每一章节的题目均能反映该章节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内容特点以下是九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的内容特点:1.突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角色:本教材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史中的作用和地位始终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强调,尤其是在第三章至第七章中,更是详细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2.关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本教材包括了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等,重点介绍了这些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3.着重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九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以时间序列为主线,将中国近现代史分阶段地进行了分类介绍,既有详略得当的细节描述,又注重将各个时段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突出各阶段的发展脉络。
4.突出历史事件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本教材不仅仅是叙述了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更关注历史事件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1、学情分析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本学期将《世界历史》(上)授完。
2、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21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
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1、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
以“开放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
采取先慢后快的进度:前三周较慢,待学生熟悉教材与教法、学法时按正常进度上课。
2、力求知识趣味化。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4、练习要求规范认真。
作业批阅及时、认真。
5、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进度:第____周9、1-9、7九年级上册1、2课;第____周9、8-9、143、4、5课;第____周9、15-9、216-9课;第____周9、22-9、28复习1-9课、测验一-三单元并讲评试卷;第____周9、29-10、510-12课;第____周10、6-10、1213、14课、复习第四单元并测验;第____周10、13-10、19讲评第四单元试卷,15、16、17课;第____周10、20-10、2618、19、20课;第____周10、27-11、221、22、23课并复习第五-八单元;第____周11、3-11、9第五-八单元测验及讲评;第____周11、10-11、16九年级下册1-4课;第____周11、17-11、235-7课,复习1-7课;第____周11、24-11、30第一-三单元测验及讲评试卷,8、9课;第____周12、1-12、710-13课;第____周12、8-12、1414-17课;第____周12、15-12、2118、19课,复习第四-八单元,测验及讲评试卷;第____周12、22-12、28复习九年级下册;第____周12、29-1、4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准备期末考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历史学科的发展,历史的学习已成为许多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部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比如历史变迁,社会文化,政治体制,政治运动,社会变化等。
本文将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历史变迁
历史变迁是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主要讲解了先秦到清朝历史变迁的相关知识点,涉及到先秦思想、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现象、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君学、科学技术、兵法及政治运动等方面。
二、社会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涉及到社会文化知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唐宋文学、明清文学、古代绘画、古代书法、古代建筑、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的影响等。
三、政治体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涉及到政治体制,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秦汉政治体制、汉朝政治体制、唐宋政治体制、明清政治体制、中国近代政治体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等内容。
四、政治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中,政治运动的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政治运动、秦汉时期的政治运动、两晋政治运动、唐宋政治运动、宋
元政治运动、明清政治运动、盛唐政治运动及近代政治运动等。
五、社会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中,社会变化涉及到古代社会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分化、宗法制度(封建制度)、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等内容。
综上所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涉及历史变迁、社会文化、政治体制、政治运动和社会变化等方面,这些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生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时,应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的成就:天文学、数学、医学最为突出。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徐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促进医学的产生。
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每个侧面形似汉字的“金”,所以中国人称“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达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种姓制度内容: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不得通婚。
佛教的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人入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力山大帝国希腊城邦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海洋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教版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很多⼈都经常追着⽼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定都是⽂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教版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教版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等级森 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曼⼈建⽴起最强⼤的是。
2、查理·马特改⾰ (时间:8世纪前期) ①内容:改变以前⽆条件赏赐贵族⼟地的做法,实⾏有条件的⼟地分封,得到封地的⼈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②影响:改⾰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处在社会最底层。
(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
)▲强调:查理马特是法兰克王国宫相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依次从属。
(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4、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①罗马教廷有⾄⾼⽆上的权⼒, ②教会和教皇成为西欧最⼤的⼟地所有者。
③是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柱,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重新兴起,其兴起带动了城市⽂明的产⽣。
2、市民与封建主⽃争: ①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式:⾦钱赎买、武⼒ ③典型例⼦:琅城⾃治 3、市民阶级形成的意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它进⼀步分化出⼿⼯业者和商⼈、银⾏家等等。
富裕商⼈和银⾏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
1、东罗马帝国建⽴:395年,定都君⼠坦丁堡,君⼠坦丁堡原称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称拜占廷帝国。
2、东罗马帝国灭亡原因: ①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的版图,四处征讨,财⾦民穷,帝国内忧外患不断。
②西⽅军队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廷达半个多世纪。
③3世纪末奥斯曼⼟⽿其在西亚兴起,威胁了其统治。
3、结果: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灭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是为初中三年级学生编写的一本历史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编写理念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素材和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结构与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古代世界、中世纪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等四个时期的历史发展。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和拓展阅读,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四、图片与插图本册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和插图,这些图片和插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此外,教材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阐述。
五、语言风格本册教材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符合初中三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呈现得栩栩如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活动设计本册教材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这些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习题设计本册教材的习题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习题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习题的训练,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八、特色评价本册教材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在每个单元的末尾都有相应的单元测试和总结性评价,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等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九年级下历史人教版知识点九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涵盖了很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九年级下历史人教版的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著名人物、文化遗产、思想理论以及历史地理知识。
一、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1. 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国家。
2. 西汉帝国: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
3.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割据,董卓之乱、赤壁之战等一系列事件发生。
4. 北魏建立: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了北魏王朝,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开始。
5. 唐朝盛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和繁荣的王朝之一,开创了盛唐文化的黄金时代。
二、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人物1.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他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制度改革。
2. 孔子:春秋时期的伟大学者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3. 汉武帝:西汉时期的杰出君主,在位期间实行改革开放,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曹操: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魏国的奠基人,深受后世赞誉和研究。
5. 李世民:唐太宗,是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实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三、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1. 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程,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2. 敦煌壁画: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壁画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3. 园林艺术:苏州园林和颐和园等代表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高度成就。
4.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艺术。
5. 书法:中国的书法艺术以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等为代表,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四、中国古代的思想理论1. 儒家思想:重视道德伦理和家庭观念,提倡仁爱和孝道。
2.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虚无缥缈,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3. 墨家思想:提倡兼爱主义、非攻和反对礼教。
4. 法家思想:主张严格的法律制度和强制性的奖励与惩罚制度。
5. 纵横家思想:以计谋辩论、权谋智慧等为特点,注重实用主义和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