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5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0年,中国某大型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中国企业”)在美国某州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合资企业成立之初,中美双方投资者均对该项目充满信心,并签订了详细的合资协议。
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双方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分歧,导致合资企业陷入困境。
2015年,美国合资方单方面终止了合资协议,并要求中国企业退还其投资款项。
中国企业认为美国合资方违反了合资协议,遂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资协议的效力;2. 美国合资方是否违反了合资协议;3. 中企的投资损失如何赔偿;4. 适用的法律及管辖权问题。
三、案例分析1. 合资协议的效力根据美国法律,合资协议是合资企业成立的基础,对合资各方具有约束力。
本案中,中美双方投资者签订了详细的合资协议,包括投资比例、管理权、利润分配、违约责任等内容。
美国法院在审理本案时,首先确认了合资协议的效力。
2. 美国合资方是否违反了合资协议(1)违反合资协议的行为本案中,美国合资方的主要违约行为包括:a. 未按照合资协议约定履行投资义务;b. 单方面终止合资协议,且未提供合理理由;c. 擅自处置合资企业的资产,损害了中企的利益。
(2)美国合资方违约行为的认定美国法院在审理本案时,认为美国合资方的行为违反了合资协议的约定。
具体理由如下:a. 根据合资协议,美国合资方应按照约定比例投资,但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未履行投资义务,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b. 合资协议约定,终止合资协议需经双方协商一致,但美国合资方单方面终止协议,违反了协议约定;c. 美国合资方擅自处置合资企业资产,损害了中企的利益,违反了合资协议的约定。
3. 中企的投资损失如何赔偿根据美国法律,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守约方的损失。
本案中,中企的投资损失主要包括:a. 项目进度延误导致的损失;b. 美国合资方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c. 中企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支出的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第一篇: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
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
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
案例分析2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
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
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斯洛文尼亚的经验: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
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
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以私营为目的而组建的私有公司手中,使得人们怀疑此类公司是资本抽逃的根源。
对外投资经典案例对外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将资金投入到国外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一种行为。
下面列举了10个经典的对外投资案例。
1. 中国企业收购沃达丰(Vodafone)股权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2014年,中国移动以2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达丰10%的股权,成为沃达丰的第二大股东。
这个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和影响力。
2. 阿里巴巴收购PayPal中国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于2011年收购了PayPal 在中国的业务,使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
这个案例展示了阿里巴巴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布局和扩张能力。
3. 腾讯投资Snapchat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于2013年投资了美国的Snapchat,一个流行的社交媒体应用。
这个投资使腾讯在全球社交媒体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4. 乐视网收购美国电视制造商VIZIO乐视网是中国的互联网电视和电视内容提供商,在2016年收购了美国电视制造商VIZIO,进一步扩大了在全球电视市场中的份额。
5. 华为在英国建立5G研发中心华为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在2018年在英国建立了一个5G研发中心,加强了华为在全球5G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6. 蔚来汽车在美国上市蔚来汽车是中国的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于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
7. 中国保险公司投资伦敦房地产中国保险公司近年来在伦敦的房地产市场上进行大量投资,购买了伦敦市中心的多个高端写字楼和豪华住宅项目,使中国保险资金得到了更好的投资回报。
8. 华人企业在澳大利亚开设连锁餐厅近年来,许多华人企业在澳大利亚开设了连锁餐厅,如黄记煌、大碗面等,满足了澳大利亚市场对亚洲美食的需求,也为华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9. 小米在印度开设线下零售店小米是中国的一家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制造商,在2017年开始在印度开设线下零售店,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扩大了在印度市场的份额。
我国企业对国外从事直接投资的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对我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功案例:华为在全球市场的腾飞作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华为在全球市场的腾飞无疑是我国企业对国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案例之一。
华为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市场拓展,成功打入了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华为的成功不仅推动了我国在通信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其他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榜样。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国外市场的精准判断和及时调整策略,同时也得益于其不断提升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经验对其他我国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中具有借鉴意义。
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国际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华为的成功案例为其他我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失败案例: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挑战与此我国企业对国外直接投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失败案例。
以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挑战为例,虽然小米在我国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印度市场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本土化问题。
由于印度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和竞争格局与我国市场存在差异,小米在印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失败案例值得反思和总结。
我国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时应该更加重视对当地市场的调研和了解,以及与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合作。
我国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本土化战略,尊重和适应当地的文化和市场需求,避免简单地将我国成功经验复制到国外市场。
个人观点和总结从上述成功和失败案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对国外直接投资既面临着巨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对国外市场的深入了解和调研,同时也要注重本土化战略和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
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市场的我国企业才能在国外直接投资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关财务公司方面的接洽,上汽正式参股通用大宇使双方的战略联盟更紧密。
上汽集团作为通用汽车在中国及亚太地区重要的战略合伙伴的身份人股通用大宇,表明通用汽车与上汽的战略合作伙已跨出中国国界,走向世界。
2,是一种提高国内市场份额的巧妙方式山东大宇工程,是大宇汽车在破产之前和山东省方面合资建设的,总投资78亿元,主要生产轿车零部件。
按照原计划,山东大字工程生产的产品全部返销韩国,但随着大宇汽车的破产,该返销计划被迫终止,工程停产,78亿元的投资变成了废墟。
上海通用2001年就开始与山东烟台进行厂接触,真正谈判是在2002年年初。
上汽集团此次收购大宇10%的股份,伴随着通用重组大宇计划的进程,也为上汽和山东大宇的谈判铺平了道路。
因为根据重组大宇计划安排,重组计划包括债务重新安排、还债措施和业务拆分。
随着上汽、钟木参与收购大宇股份的落实,债务重新安排已经完成。
因此重点将是业务的拆分,即在新合资公司成立后把大宇的海外资产以工厂为单位卖掉。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从收购大宇的协议来看,通用的思路是选择大宇比自己强的业务来弥补自己相对薄弱的那部分业务。
通用收购韩国大宇在表面看来是一个大手笔,但是经过资产层层剥离后,除开大宇本土的部分产业,海外资产只要了一个越南的工厂。
就中国市场来看,通用在中国的市场占有额也是大宇不能企及的,所以通用对于大宇在中国的业务并不十分看重。
如果通用看中大宇的海外工厂,完全有能力在2002年4月收购时把它一并买下,并且像山东大宇这样的零部件工程和通用本身的业务范围存在着冲突。
所以,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山东大宇工程作为大宇惟一在华资产。
上汽集团参与收购大宇资产,最终目标将是中国市场,上汽集团此次的借船出海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行为。
(三)思考题1.上汽集团“借船出海”说明了什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借船出海”,实施出海跨洋战略说明,近年来中园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已经开始踏上了—条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
目前,中国的跨国兼并和收购行动非适度,有一个很好的战略性的开端。
一、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投资日益活跃,各国企业纷纷跨出国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国际投资过程中,法律风险也随之而来。
本文以中美企业并购纠纷案为例,分析国际投资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
二、案例简介2008年,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拟收购中国一家知名企业——A公司。
经过多轮谈判,双方于2009年达成协议,A公司将以1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GE。
然而,在并购过程中,由于中美两国法律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双方在法律保护问题上产生纠纷。
三、案例分析1. 纠纷焦点(1)A公司股权转让的合法性:A公司作为中国企业,其股权转让是否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2)GE公司收购资金的来源:GE公司是否需要遵守中国反洗钱法规,确保收购资金的合法性?(3)并购后的公司治理:并购后,A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否符合中国法律规定?2. 纠纷解决过程(1)协商:双方首先进行友好协商,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然而,由于双方在法律保护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协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2)法律咨询:双方分别聘请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咨询。
律师们根据各自的法律体系,对案件进行分析,为双方提供法律建议。
(3)诉讼: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双方选择诉讼途径解决纠纷。
案件最终被提交至中国法院。
(4)判决:经过审理,中国法院认为,A公司股权转让符合中国法律规定,无需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同时,GE公司承诺遵守中国反洗钱法规,确保收购资金的合法性。
关于并购后的公司治理问题,法院认为,双方应遵守中国法律规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1. 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企业在进行国际投资时,应充分了解目标国家的法律制度、文化背景,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
2. 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包括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法律培训等,确保企业合法合规运营。
3. 重视合同条款: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注重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合法性,避免因合同纠纷导致投资失败。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外资企业(以下简称“外资企业”)于2010年在中国某市成立,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外资企业在成立初期,与当地一家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由外资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国有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和劳动力,双方共同投资建设一个电子工业园区。
合作协议期限为10年,自2010年起至2020年止。
在合作协议履行过程中,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因合作项目的投资回报、股权转让、利润分配等问题产生了纠纷。
外资企业认为,国有企业未按照合作协议履行义务,导致合作项目投资回报低于预期,且国有企业未及时归还外资企业的投资款项。
国有企业则认为,外资企业未能按照合作协议提供技术支持,且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合作协议的有效性2. 国有企业是否履行了合作协议的义务3. 外资企业的投资回报是否符合预期4. 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三、案件审理过程1. 证据收集(1)合作协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是本案的核心证据,需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合法有效。
(2)财务报表:审查外资企业的财务报表,了解其投资回报情况。
(3)审计报告:审查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判断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4)证人证言:证人证言可以作为辅助证据,证实双方是否存在违约行为。
2. 争议焦点分析(1)合作协议的有效性:经审查,合作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双方均具备签订协议的主体资格,协议内容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合作协议合法有效。
(2)国有企业是否履行了合作协议的义务:经审查,国有企业未按照合作协议提供土地、厂房和劳动力,且未及时归还外资企业的投资款项,存在违约行为。
(3)外资企业的投资回报是否符合预期:经审查,外资企业的投资回报低于预期,原因包括:①国有企业未按照合作协议提供土地、厂房和劳动力;②外资企业未得到预期的技术支持。
(4)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经审查,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显示,国有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国际直接投资案例分析-大众汽车一、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1、所有权优势1大众汽车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在海外经营的经验具有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
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具备一定的把握市场方向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2大众汽车的生产规模大。
大众汽车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际化经营广泛参与汽车海外销售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经营活动.自1998年起至2002年年底.大众汽车公司收购了布加迪兰博基尼本特利和劳斯莱斯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其国际化经营的程度大大加深。
在美国巴西西班牙墨西哥南非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以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独立生产装配公司及销售公司.整个大众汽车公司年产销能力达300万辆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目前拥有十个独立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本特利布加迪西亚特斯柯达斯堪尼亚大众商用汽车和大众汽车。
3大众汽车于1937年成立拥有较成熟的制造技术其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也极强以市场为导向能够设计出符合潮流的汽车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其制作技术相对落后。
2、内部化特定优势与向中国出口汽车相比大众通过在中国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中国的一些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另外直接投资可以缩短汽车供应链减少供应链其他成员对利润的瓜分。
3、区位特定优势1978年中国政府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这一政策鼓励并方便了大众在我国的直接投资。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巨大且价格较低廉另外中国拥有很多小型加工企业可以为大众生产各零部件。
这些都可以使大众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
当时中国国内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大众的汽车品牌享誉中国中国人民对进口汽车需求较大。
二、投资环境分析因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和产业环境、生产要素供应、涉外经济状况、基础设施、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案例中国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中国企业或个人在境外投资并参与管理的行为。
近年来,中国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广泛。
下面将列举10个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
一、中国海尔收购意大利厨电企业Candy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于2018年完成了对意大利厨电企业Candy 的收购。
海尔通过这一收购扩大了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中车与马来西亚政府合作建设轨道交通项目中国中车与马来西亚政府签署了一项价值约13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马来西亚的轨道交通项目。
这一项目将提升马来西亚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三、中国华为在巴西建设5G网络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与巴西电信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巴西的5G网络。
这一合作将推动巴西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中国平安收购香港陆家嘴金融中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2018年以约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著名地标香港陆家嘴金融中心。
这一收购进一步增强了平安保险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五、中国三一重工在美国设立工厂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在美国乔治亚州设立了一家工厂,投资额达到5亿美元。
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三一重工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
六、中国宝钢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合作建设铁矿石项目中国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项目。
这一项目将确保中国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供应,并增强中澳两国经济合作。
七、中国恒大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房地产项目中国恒大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了一项价值约34亿美元的房地产项目。
这一投资将推动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八、中国阿里巴巴收购新加坡电商公司Lazada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旗下阿里巴巴新加坡电商子公司,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加坡电商公司Lazada。
成功的海外投资案例海外农业投资风险较高的风险使得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而我们的近邻日本政府和企业为此谋划和运作多年,几经周折,才找到了规避风险和保障收益的途径。
这些,都值得意欲海外投资的企业学习借鉴。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的海外投资案例,欢迎阅读!一、日本通过发展政府间合作关系以及农工商合资企业获益日本与南美国家的关系由来已久,二战之前就有大量移民在巴西落户。
侨民社群的存在,可以说是日本政府发展对巴关系的先导。
《日本-巴西农业发展合作框架协定》就是两国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据此协定,日本政府通过海外协力机构和民营银行,从两个方面连续四期向巴西荒漠开发项目提供援助:其一,为土壤改良、水利建设和电气化子项目提供资金;其二,在荒漠地区开展日本-巴西农业技术与环境监测合作研究。
这一援助项目大约延续了近30年,为日本商贸企业进入巴西农业作了长期铺垫。
2006年,日本的Mitsui & Co.(三井物产)与美国的CHS(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和巴西的PMG贸易公司联合,成立了一家名叫Multigrain的合资公司。
这其中, 日本和美国的公司分别控股39.35%,在董事会中各占4个名额;巴西的公司控股21.3%,在董事会中占2个名额。
合资公司Multigrain的本部设在英国,在巴西的业务包括农产品生产、仓储、加工、出口和销售,共雇用员工1600人。
Multigrain 的农场分布在3个州,占地将近12万公顷。
农场平均规模为12000公顷,水、电、路基础设施齐备,采用卫星遥感田间监测技术。
农场的种植业产品,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糖料和小麦。
Multigrain 的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业务设施,由东到西横跨巴西中部8个州,其中包括:23处仓储集散地,5个牛仔布纺织厂,一个配方肥料生产厂,一条专用铁路,4处专供大豆出口的港口及设施,还有1处小麦出口港。
据巴西媒体透露的消息,Multigrain公司还将把业务拓展到生物能源领域,以甘蔗为原料,生产和出售乙醇。
国际投资法案例1. 朴茨茅斯案(Potsdam Case)朴茨茅斯案是指美国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公司在1998年向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公司提起的一起国际投资争端案件。
克莱斯勒公司声称大众公司违反了双边投资协议,侵犯了其在德国的投资权益。
最终,争端解决机构裁定大众公司应赔偿克莱斯勒公司经济损失。
2. 阿尔布拉案(Al-Bra Case)阿尔布拉案是指某外国投资者在中东地区的一个国家投资建设水泥厂,但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外国投资者的措施,导致投资失败。
外国投资者提起国际仲裁,要求政府赔偿损失。
最终,仲裁庭判决政府需赔偿外国投资者一定金额的经济损失。
3. 阿根廷债务危机案(Argentine Debt Crisis)阿根廷债务危机案是指阿根廷政府违约导致与国外投资者之间的争端。
在2001年,阿根廷政府无法偿还外债,导致债务违约。
随后,一些持有阿根廷债券的投资者提起国际仲裁,要求政府赔偿损失。
最终,仲裁庭判决阿根廷政府需赔偿债权人一定金额的债务。
4. 菲律宾矿业投资案(Philippine Mining Investment Case)菲律宾矿业投资案是指一家外国矿业公司在菲律宾投资开采矿产资源,但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导致外国投资者无法继续开采。
外国投资者提起国际仲裁,要求政府赔偿损失。
最终,仲裁庭判决政府需赔偿外国投资者一定金额的经济损失。
5. 阿尔及利亚电力投资案(Algerian Power Investment Case)阿尔及利亚电力投资案是指一家外国能源公司在阿尔及利亚投资建设电力发电厂,但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外国投资者的政策,导致外国投资者无法继续运营该电厂。
外国投资者提起国际仲裁,要求政府赔偿损失。
最终,仲裁庭判决政府需赔偿外国投资者一定金额的经济损失。
6. 爱尔兰银行危机案(Irish Bank Crisis)爱尔兰银行危机案是指爱尔兰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为救助国内银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国际直接投资案例分析—大众汽车一、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1、所有权优势1大众汽车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在海外经营的经验具有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
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具备一定的把握市场方向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2大众汽车的生产规模大.大众汽车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际化经营广泛参与汽车海外销售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经营活动.自1998年起至2002年年底.大众汽车公司收购了布加迪兰博基尼本特利和劳斯莱斯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其国际化经营的程度大大加深。
在美国巴西西班牙墨西哥南非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以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独立生产装配公司及销售公司.整个大众汽车公司年产销能力达300万辆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目前拥有十个独立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本特利布加迪西亚特斯柯达斯堪尼亚大众商用汽车和大众汽车。
3大众汽车于1937年成立拥有较成熟的制造技术其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也极强以市场为导向能够设计出符合潮流的汽车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其制作技术相对落后。
2、内部化特定优势与向中国出口汽车相比大众通过在中国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中国的一些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另外直接投资可以缩短汽车供应链减少供应链其他成员对利润的瓜分。
3、区位特定优势1978年中国政府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这一政策鼓励并方便了大众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巨大且价格较低廉另外中国拥有很多小型加工企业可以为大众生产各零部件.这些都可以使大众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当时中国国内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大众的汽车品牌享誉中国中国人民对进口汽车需求较大.二、投资环境分析因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和产业环境、生产要素供应、涉外经济状况、基础设施、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关于成功的国际投资案例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称对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近年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它对国际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以下是秋天网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的国际投资案例,欢迎阅读!成功的国际投资案例瑞典的索森公司( 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制定瑞典的索森公司是比利时最大的化学公司之一、罗吉特公司拥有100%股权的子公司。
为进一步开拓在瑞典的工业“xl —4 ”粘合剂市场,索森公司总经理艾克在由瑞典工厂生产xl —4就近供应市场的建议被否决后,要求母公司把售给索森公司的xl —4的价格降低。
因此,母公司和子公司共同面临了如何制定转移价格的难题。
一、罗吉特公司的组织结构有40多年历史的罗吉特公司,原来只在比利时本国市场上销售自己生产的化工产品。
现在,它不但在国内的规模扩大了,而且还收购了一些国外子公司,如索森公司。
它拥有21个工厂,盛产8个产品,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吉洛出口营业部拉伐格奇经理研经理经理室经图1 罗吉特公司的组织结构图罗吉特公司总裁居弗介绍说:“我们的公司是分散经营的,如工业化工产品分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副总裁吉洛必须堆砌盈亏负责。
吉洛手下的分部也采取类似的经营方法,其中之一是兰伯主管的国内和出口营业分部,它在国内市场销售工业化工产品,并出口到国外的子公司。
该部拥有自己的工厂以保证市场供应,在国内也有自己的销售网。
兰伯独立经营这个分部,就象艾克经营索森公司并负责盈亏一样。
”“像罗吉特这样的大公司能从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中获得好处。
我们必须把管理工作进行内部分工,经理们对自己主管的部门盈亏负责,这样既便于总公司评价其经营情况,又能吸引和鼓励高质量的管理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加独立、更加刻苦地工作。
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或企业在另一个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包括购买、建立或持有该国企业的股权,以及在该国企业中获得管理权和参与经营决策。
下面是一些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1. 苹果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苹果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这些基地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中国与全球供应链的连接。
2. 德国大众汽车在美国建立工厂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美国建立了多个工厂,以生产和销售汽车。
这些工厂不仅带来了投资和就业机会,还促进了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3. 中国华为在英国建立研发中心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英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以加强与英国科技企业的合作,并推动英国的科技创新。
4. 美国亚马逊在印度开设线下商店美国亚马逊公司在印度开设了多家线下商店,以进一步扩大其在印度电商市场的份额,并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5. 日本丰田汽车在巴西建立工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巴西建立了工厂,以生产汽车并满足巴西市场的需求。
这一举措不仅带来了投资和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
6. 韩国三星电子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在越南建立了生产基地,以满足全球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这些基地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越南的经济发展。
7.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在尼日利亚进行石油勘探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在尼日利亚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活动,为尼日利亚提供了重要的石油资源,并带来了投资和就业机会。
8.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墨西哥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以满足墨西哥和拉美地区对饮料的需求。
这些基地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墨西哥的经济发展。
9. 法国路易威登在意大利购买奢侈品制造商法国路易威登集团在意大利购买了一家奢侈品制造商,以扩大其在奢侈品市场的份额,并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10. 中国阿里巴巴在巴基斯坦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在巴基斯坦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以促进巴基斯坦的电商发展,提高当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 (5)三、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 (7)四、南汽收购罗孚汽车 (8)五、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 (10)一、联想收购IBM PC 业务二、吉利收购沃尔沃背景:沃尔沃:1999年,福特汽车公司花了64.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沃尔沃成为福特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沃尔沃品牌值得去买: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远远超过萨博。
已有82年历史的沃尔沃,是欧洲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
吉利: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创建于1986年11月6日,1997年吉利开始进入汽车产业。
集团目前拥有员工8000名,2002年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421位、“浙江省100强”第28位。
2003年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迅速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
目前拥有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四大整车制造基地。
吉利发展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者的热情支持。
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等国内商业银行都给与了吉利强有力的支持。
吉利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贯彻“对外凝聚吸引,对内培训提高”二条腿走路方针。
吉利控股集团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为己任,让更多的老百姓早一日拥有汽车,早一日享受快乐人生而不懈努力。
近年来,尤其是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沃尔沃在福特的旗下,但还是改变不了其家道中落的贵族小姐的命运,资不抵债,亏损严重,销售大幅下降,产能放空,采购成本上升但是吉利毕竟是个新兴的汽车产业,其性能和百年老店沃尔沃是没法比的。
他在安全性方面、发动机等电气设备上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而沃尔沃则是被称为全球安全性最好的车,且它是一家欧洲百年老店,名声在外。
吉利想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收购沃尔沃,掌握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从而促进吉利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
过程:2008年底,福特方面宣布出售沃尔沃轿车公司,吉利方面立刻组建了谈判团队赴欧谈判。
2009年1月中旬,李书福率团会见了福特的首席财务官、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这是双方高层就沃尔沃的并购事宜进行的第一次正式会面。
随后吉利收到了福特方面发出的正式邀请,对沃尔沃的并购流程由此展开。
2009年9月,吉利首度证实竞购沃尔沃。
2009年10月28日,福特宣布吉利成为沃尔沃优先竞购方。
2009年1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商务部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
2009年12月23日,吉利宣布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标志着谈判进入收尾阶段。
2010年3月28日,吉利斥资18亿正式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
意义:第一,通过收购沃尔沃为中国汽车走向世界打通了一个通道,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
第二,对提升一个民族的品牌,让中国汽车立足于世界舞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三,有利于中国的消费者。
第四,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
第五,可以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
第六,实现并购后,吉利将充分调动发挥瑞典现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新的奖励考核机制。
在巩固稳定现有欧美成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降低成本,拓宽产品线。
三、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背景:京东方: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创立于1993年的民营股份制上市公司。
公司先后通过独资以及国际领先的显示技术企业合资或合作等形式,不断扩大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作为,其各种主要产品均在各自领域保持国内或世界领先地位,至并购前,京东方已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CRT(彩色显像管)显示器生产基地。
然而,液晶显示器才是显示器发展的主流。
而,国内的TFT—LCD产业刚刚起步,各项技术还不成熟,再加上液晶行业本身是一个资金、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市场风险很大。
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Hynix)是全球主要芯片制造商之一,受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全球存储晶片需求下降打击,订单量剧减,现今严重短缺。
从TFT—LCD的生产工艺上说,对各种原产料和基础设施有着严苛的要求,加之为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不得不维持很高的研发费用,使得这一产业对资金的要求很大。
为了保持其在芯片生产方面的竞争力,解决面前的财务危机,出售TFT—LCD部门在所难免。
过程:2002年9月时,京东方就发出公告,公司将出资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但由于京东方和Hynix在收购价格上存在分歧,最终于2003年1月22日,京东方TFT—LCD事业韩国子公司,BOE—Hynix技术株式会正式成立,TFT---LCD业务也顺利实现有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向BOE—Hynix技术株式会的过渡。
此次收购采取了“全部资产+营运资金”的模式,支付的3.8亿美元,仅用于收购HYDIS 的全部资产,包括HYDIS用于TFT—LCD生产的所有固定资产,以及技术、工艺和其全球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
关于用于收购营运资金的金额,据有关方面的估计,约在7000万美元左右。
京东方收购HYNIX时运用了杠杆融资的创新方式,通过海外银团融资解决了部分收购资金。
收购总加款中,真正自筹的资金只有1.5亿美元,另外的2.3亿美元,一部分来自Hynix 最大的债权银行韩国汇兑银行联合其他3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提供的贷款,另一部分来自Hynix提供的卖方信贷。
意义:京东方通过杠杆融资的创新方式,成功实现了对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TFT—LCD 业务和资产的收购,同年,其利润得到快速增长,获得了较大的协同效应,为京东方在平板液晶显示器生产和技术上实现后发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收购,京东方获得了HYDIS庞大的全球营销网络,以及包括IBM、夏普等跨国企业在内的广泛客户群。
四、南汽收购罗孚汽车背景:南汽集团:现有资产总额达120亿元,占地面积340余万平方米,1.46余万名职工,拥有25家控股子公司、7家参股公司、400余家关联公司拥有四大整车生产公司——南汽跃进、南京菲亚特、南京依维柯、南汽新雅途,年综合生产能力达20万辆。
罗孚汽车集团:其旗下曾拥有诸多汽车品牌:罗孚、MG、捷豹、陆虎、mini等等,其中P5曾成为包括哈罗德·威尔逊首相、撒切尔首相以及英国女王的私人用车。
1986年,罗孚被英国航空公司买下,所有出品的新车都可以使用罗孚(Rover)标志。
由此罗孚的品牌价值大大削减,罗孚从女王专用车变成了随处可见的经济型轿车。
英国航空曾将其卖给宝马,最终宝马对罗孚失去信心,2005年4月8日,在未获政府的拯救贷款之后,罗孚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出现了高速增长,特别是自2002年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出现了稳步增长,2005年全国汽车业实现累计产销570.77万辆和575.82万辆。
于是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进入国内设厂生产,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的时候,本土汽车却湮没无声。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换技术等于零,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成为中国汽车业的“阿基里斯之踵”。
南汽认为通过整体收购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生产分布,不但能够获得从系列整车车型生产设备,同时,也能获得其生产及研发技术。
过程:2003年6月16日,上汽集团与罗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开发新型车、拓展罗孚全球汽车市场,其中中国市场是重点。
2004年11月22日,罗孚公开表示,上汽正与其谈判,计划出资10亿英镑收购罗孚,罗孚将以现有的技术研发平台、工厂等出资,共建合资公司。
2004年12月,罗孚同意上汽出资6700英镑,购买几乎囊括了罗孚所有技术核心的知识产权——包括罗孚1.1L—2.5L全系列发动机、75型和25型两个核心技术平台。
2005年2月,南汽和上汽达成共同收购罗孚的协议。
2005年4月7日,罗孚宣告破产,上汽随即申明,已获得罗孚部分核心资产,并明确表示不会收购罗孚的全部资产,破产后的罗孚由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托管。
2005年7月,上汽与福特前往欧洲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马丁·利奇及Magma公司,联合对外宣布,对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共同竞标罗孚及动力系统公司的联合管理权。
2005年7月中,南汽单独向罗孚全部资产提出收购要约。
2005年7月22日,普华永道宣布罗孚已被南汽收购。
意义:1、南汽一直有一部分产能没有充分发挥,因为其本身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落后,特别是发动机问题制约着南汽的发展,而此次收购南孚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有效的促进南汽产品结构的优化。
南汽原来的汽车工业格局一直生产轻型,后来也通过合资上了轿车,但是,主要还是小型家用车为主,中高端产品缺乏。
而罗孚车型齐全,是欧洲百年老店,,能很好的搭配南汽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方向。
3、加快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五、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背景: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
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淘宝网,取得了不小。
是企业间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为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遍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几次杯《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雅虎:雅虎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20世界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不论在浏览量上、网上广告上、家庭或商业用户的解除面上,都居于领导地位,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
同时也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
当时阿里巴巴面临着资金压力,如果这项交易达成,可有效的解决阿里巴巴的资金流通问题。
另外,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虽然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等子公司近年来发展前景很好,但是,网络公司的迅速发展,给阿里巴巴还是带来了不少竞争。
那雅虎他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其本身在国际上就拥有很大的品牌影响、成熟的业务模式与技术、丰富的资源,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并购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机遇。
过程:2005年8月17日,雅虎同阿里巴巴签署股权收购和赠股协议,双方建立盟友关系。
其协议内容为雅虎支付2.5亿美元现金收购阿里巴巴2.01亿股普通股,转让将从日本软银集团全资子公司收购的淘宝网股份,以及将雅虎中国区业务及运营并入阿里巴巴。
雅虎将持有阿里巴巴40%的完全摊薄股份,。
同时雅虎将同日本软银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SBTB 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淘宝网股权收购协议,以3.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SBTB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淘宝网股份,雅虎获得的淘宝网股份将全部用于换购阿里巴巴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