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高中物理合格性考试公式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131.62 KB
- 文档页数:3
高二物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公式为了帮助大家备考高二物理合格考,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物理知识点和相关公式。
这些知识点和公式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掌握它们可以提高你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外力使其状态发生改变。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F = ma,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
4. 力的合成:对于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使用矢量法或分解法求出合力。
5.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成,常用于斜面上物体的分析。
6. 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产生的恢复力。
7. 重力:物体受到的地球或其他天体的引力。
8.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而产生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9.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所做的功。
10.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其动量改变率。
11.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二、热学1. 热平衡:处于热平衡的物体之间没有净热流。
2. 热传导:由热量的分子间传递引起的热流,遵循傅里叶定律。
3. 温度: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用开尔文(Kelvin)度或摄氏度(Celsius)表示。
4. 热容: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温度变化时所需的热量。
5. 热量传递公式:Q = mcΔT,热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热容乘以温度变化。
6. 热机效率:机械能输出与吸收热量之比。
7.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或冷却时体积发生变化。
三、电学1. 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线的数量,用安培(Ampere)表示。
2. 电压: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用伏特(Volt)表示。
3.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用欧姆(Ohm)表示。
4. 欧姆定律:I = V/R,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5. 功率:电流通过电阻所消耗的能量,用瓦特(Watt)表示。
《 牛顿运动定律 》1、 例1.(’06夏5.)如图9示,用F =12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的质量m =2.0kg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
求 (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 (2)物体在t =2.0s 时速度v 的大小。
答案:(1)a =3.0m/s 2;(2)v =6.0m/s 。
例1’.(’06夏7.)如图11所示,将工件P (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以速率v匀速运行的水平传送带最左端A ,工件P 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然后从传送带最右端B 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AB 的长度L =7.5m ,B 距地面的高度h = 0.80m 。
当v =3.0m/s 时,工件P 从A 端运动到落地点所用的时间t 0 = 4.4s 。
求: (1)工件P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当传送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v (运行方向不变)匀速运行时,工件P 均以v 0=5.0m/s 的初速度从A 端水平向右滑上传送带。
试分析当v 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工件P 从A 端运动到落地点所用的时间t 保持不变,并求出对应的时间t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μ=0.1; (2)v>6.3m/s 时,t =1.7s ;0<v <3.2m/s 时,t =2.2s 。
例2.(’07春5.)如图9所示,用F =10 N 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 =2.0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2)物体在t=2.0 s 内通过的距离。
解:(1)5m/s 2;(2)10m 。
例2’.(’07春7.)如图11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 =4.0 kg 、长度L =2.0 m 的木板,在F =8.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 0=2.0 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 =l.0 kg 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
物理复习 (七) 电路【知识复习】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tQI =是标量 单位:安培(A ) 2)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电源内部从负极到正极;电源外部从正极到负极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①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电流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表达式:RU I =③适用条件:金属导电或电解质导电.不适用气体导电. 2)金属导体的I-U 图像(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金属导体的U-I 图像 4、电阻定律R=ρL/S 其中:ρ是电阻率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电动势1)电源的特性: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电动势的意义和单位意义:反映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 单位:伏特(V ).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①内容:闭合电路中的总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内、外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②表达式:rR EI +=→E =IR +Ir =U 外+U 内 3、路端电压和短路电流1)路端电压:外电路的电压.2) 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 R ↑ → U ↑) 3)短路电流:当外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为短路电流,I=Er 。
通常情况下电源内阻r 很小,这样电流会很大,会烧坏电源 4) 断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4、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即:闭合电路的U-I 图线根据图像可以知道电源的电动势E 与内阻r E 是图像与U 轴的交点,如图E=3.0V r =EIoI o 为图像与I 轴的交点,如图r=3/0.6=5Ω四、电功和电热:路端电压:U = ε -I r= IR 电源总功率:P= I ε 电源输出功率:P 出 = I ε-I 2r = I R 2电源热功率(内阻消耗的功率):P I r r =2电源效率:η=P P 出总=Uε电功:W=IUt 电热:Q=I Rt 2电功率 :P=IU 电热功率:Q=I 2R t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I Rt U R t 22= =Q P=IU=I R U R22=非纯电阻电路: 电功= 电热 + 转化的其他形式能W=IUt Q=I Rt 2如电动机输出机械能【真题训练】 1、(09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电路如图7所示,其中R x 为待测电阻. 由于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小于通过R x 的电流B .电流表的示数大于通过R x 的电流C .电压表的示数小于R x 两端的电压D .电压表的示数大于R x 两端的电压 2、(10夏)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电路如图8所示,其中R x为待测电阻. 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能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小于R x 两端的电压B .电压表的示数大于R x 两端的电压C .电流表的示数小于通过R x 的电流D .电流表的示数大于通过R x 的电流3、(10夏)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 = 3.0 V ,内电阻r = 0.5Ω, 外电路的电阻R =3.5Ω. 闭合开关S 后,电路中的电流I 为 A .6.0A B .3.0A C .1.5A D .0.75A4、(11春)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2.0 Ω,电源的内电阻r =1.0 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的示数I =0.5 A ,则电源的电动势E 等于 A .1.0 V B .1.5 V C .2.0 V D .3.0 V 5、(10夏)下表为某电热水壶铭牌上的一部分内容.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计算出该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以额定功率工作时的电流约为A .1.67AB .3.25AC . 6.82AD .9.51A 6、(11春)下表为某国产空调机铭牌内容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的信息,可计算出这台空调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为A .7 WB .48 WC .220 W D .1540 W 7、(09春)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A .电暖器 B .录音机 C .电话机D .电饭锅图7 图8N 图6【课堂反馈】1、有甲、乙两根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金属丝,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甲金属丝的电阻率是乙金属丝电阻率的2倍.以下有关它们电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值相等B.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丝电阻值的2倍C.乙金属丝的电阻值是甲金属丝电阻值的2倍D.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丝电阻值的4倍2、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为3.0 V,内电阻r为1.0 Ω,外电路的电阻R为2.0 Ω. 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I为()A.6.0 A B.4.0 A C.1.0 A D.0.5A3、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r=1.0Ω.外电路电阻R=5.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0A.则电源的电动势E等于()A.3VB.4V C.5V D.6V4、下表为某国产家用电器说明书中“主要技术数据”的一部分内容.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计算出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通过该电器的电流为()A.15.5 A B.4.95A C.2.28A D.1.02A5、下表为某国产空调机铭牌内容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的信息,可计算出这台空调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为()6、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7、如图14所示的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R x 为待测电阻,考虑电表本身的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电压表的读数______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的读数_______通过R x的实际电流(两空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物理复习(三)机械能【基本概念】说明:P=FV① 当v 为瞬时速度时,P 为某一时刻的即时功率。
②当v 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P 为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应用:汽车上坡过程中,通常采用换挡减速来增大牵引力就是这个原理。
二、功能关系:做功的过程是...... 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三、机械能=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动能:2、重力势能: 能量单位: ,符号: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21mgh mgh W G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 说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四、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表述是: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2.表达式:k k k E E E W ∆=-=12五、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⑴222121v m h mg mv mgh '+'=+, 既k p k p E E E E '+'=+;条件:“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
在该过程中,物体可以受其它力的作用,只要这些力不做功,或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就可以认为是“只有重力做功”。
【真题训练】1.(09春)如图2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 . 在此过程中,拉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Fx sin α B .αsin Fx图2C .Fx cos αD .αcos Fx2.(10春)如图3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 . 在此过程中,恒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A .αsin FxB .αcos FxC .Fx sin αD .Fx cos α3.(11春)跳水运动员从10 m 高的跳台上跳下,在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A .运动员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 .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C .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D .运动员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4.(11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夺得了中国首枚 女子蹦床金牌。
北京高一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在北京高一物理合格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供学生们参考。
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学生需要理解每个定律的含义以及相应的公式。
2. 动量和动量守恒:学生需要了解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的条件,以及在碰撞等情况下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3. 万有引力定律:学生需要熟悉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理解引力的概念,并能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二、热学1. 热量和温度:学生需要了解热量和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和开尔文温标的转换方法。
2.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学生需要理解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原理和特点,并能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学生需要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公式,能够应用该方程解决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的计算问题。
三、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学生需要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公式。
2. 光的波粒二象性:学生需要理解光既具有波粒二象性,能够根据波长和频率计算光的能量。
3. 透镜和成像:学生需要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四、电学1. 静电场和电荷:学生需要了解静电场的基本特性,理解电荷的概念和性质。
2. 电流和电阻:学生需要了解电流的定义和电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能解决电阻、电流和电压的计算问题。
3. 电路和电路分析:学生需要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电路分析问题。
以上是北京高一物理合格考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这些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相信学生们能够顺利备考并取得好成绩。
祝愿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正文1. 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v = Δx / Δt- 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 位移公式:x = v0t + 1/2at^2- 平均速度公式:v = (v0 + v1) / 22. 力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动能公式:K = 1/2mv^2- 动能定理:W = ΔK- 弹性势能公式:Ee = 1/2kx^23. 热学公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 ≥ Q / T- 热力学第三定律:S → 0 (T → 0)4. 电学公式- 电流公式:I = Q / t- 电阻公式:R = V / I- 电功公式:W = VIt- 电阻与电流关系:V = IR5. 光学公式- 光速公式:c = fλ- 玻意耳-索基定律:n1sinθ1 = n2sinθ2- 球面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6. 声学公式- 声速公式:v = λf- 声强公式:I = P / A- 多普勒效应:f' = f(v ± v') / (v ± vs)7. 原子物理公式- 玻尔理论:E = -13.6Z^2 / n^2 eV- 德布罗意波长:λ = h / p- 粒子的相对论能量:E = mc^2【文档结尾】:结语以上只是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的一小部分,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合理运用于解决物理问题。
公式的掌握不仅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更是打好物理学基础的重要步骤。
通过不断练习和理解,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北京市高中物理会考必考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含自由落体运动)
2、平均速度
3、弹簧弹力
4、滑动摩擦力
5、电场力
6、安培力
7、库仑定律
8、万有引力
9、磁通量
10、功
11、功率
12、机械效率
13、电功率
14、热功率
7、动能
8、势能(重力做功)
8、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9、牛顿第二定律
10、动能定理
11、电磁波的波速与波长和频率关系
会考必考题复习准备
物理学史
库仑定律、电场力的计算与方向判断
磁通量的计算
安培力大小的计算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
电功率的计算
纸带的处理(某点速度的计算)
速度-时间图像
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分运动与合运动)
动能与势能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功与动能定理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惯性的理解
作用力与平衡力的理解
超重与失重
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规律(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天体的基本规律
板块问题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物理复习(六) 电场【知识复习】(一)电场力的性质: 1.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数学表达式:221rQ Q kF = (3)相关知识:元电荷e=1.6×10-19C静电力常量k=9.0×109N ·m 2/C 22.电场强度(1)场强定义式:qFE =(其中F为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q为检验电荷电量,但场强与F、q均无关,而由场源电荷及该点位置决定)★★★本公式适用于任意电场 (2)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场强:★★★本公式仅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 3.电场线:(1)如何描述场强:①.场强方向:某点场强方向即该点切线方向; ②.场强大小:用电场线的疏密度表示正点电荷电场 负点电荷电场等量同种电荷电场 等量异种电荷匀强电场(3)★★★静电场的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穷远)(4)电场线的方向与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共线 ★★★但不见得是电荷的运动方向(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势(1)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2)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拓展:★★★沿电流流动方向电势降低) (3)讨论电势需有参考点,电势高低与场强大小无关。
2、电势差 表达式:qW U ABAB =(★★★两点电势差与WAB、q无关) 匀强电场中:d E U ⋅=(★★★其中d为电场中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2r Q kE =23、 电势能(1)表达式:q U W AB AB ⋅=(2)只有电场力作功时,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不变。
4、 等势面:电场线总垂直于等势面, 两个等势面不相交五种典型等势线(面)5、电容、电容器: (1)电容:UQC =(其中,Q为电容器任一板上所带电量的绝对值,U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电容器的电容决定于电容器本身,与Q、U无关(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dS C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加速——与一般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相同 (2)偏转——类似平抛【真题训练】1、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 点,它受到的电场力为F ,则A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A.q /FB.F /qC. F ·qD. F2、如图2所示,在一条电场线上有a 、b 两点,一个正电荷沿电场线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A .电场力对该电荷做正功B .电场力对该电荷做负功C .电场力对该电荷不做功D .无法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情况3、图6所示的是一个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该点电荷为负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大 B .该点电荷为负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小 C .该点电荷为正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大 D .该点电荷为正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小4、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6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分别用E a 、E b 表示a 、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用F a 、F b 表示同点电荷等量异种点电荷等量同种点电荷图2 图6 ba 图6E3一点电荷q 分别处于a 、b 两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在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E a <E b ,F a <F b B .E a <E b ,F a >F b C .E a >E b ,F a <F b D .E a >E b ,F a >F b5、如图3所示,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正电的点电荷沿电场线从A 点运动到B 点. 在这个过程中,关于电场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力做正功B .电场力做负功C .电场力不做功D .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6、如图4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 ,A 、B 是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A 、B 间的距离为d ,则这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A .EdB .d EC .E dD .Ed17、在图3所示的电场中,一个点电荷从P 点由静止释放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向Q 点运动,该点电荷 A .在Q 点的加速度比在P 点的大 B .在P 、Q 两点的加速度相等 C .一定带正电 D .一定带负电8、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利用如图1所示的扭秤装置进行定量研究,进而提出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物理学家是( ) A .牛顿 B .伽利略 C .库仑 D .欧姆 9、A 、B 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其中方向未标出)的分布如图7所示.图中O 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 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P 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 左右对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两个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同种电荷B .这两个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C .O 点的电场强度比P 点的电场强度小D .O 点的电场强度与P 点的电场强度相等10、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8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 由图可知,电场强度E A E B (选填“>”或“<”). 将一个正点电荷先后放在A 、B 两点,它所受的电场力F A F B (选填“>”或“<”).11、如图10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由图可知,电场强度E A ________E B (填“>”或“<”).将一点电荷先后放在A 、B 两点,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 A“>”或“<”).12、在如图14所示的电场中,一电荷量q = +1.0×10-8 C 的点电荷在电场中的A 点所受电场力F = 2.0×10-4 N .求:图3EAB 图4EAB 图3P 图7AA图14A4(1)A 点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2)请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所受电场力F 的方向.13、在如图10所示的匀强电场中,一个电荷量Q=+2.0×10-8 C 的点电荷所受电场力F =4.0×10-4 N.沿电场线方向有A 、B 两点,A 、B 两点间的距离s=0.10 m. 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2)该点电荷从A 点移至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 .14、如图12所示的电场中,A 点的电场强度E = 2.0×104 N/C. 将电荷量 q = +2.0×10-8 C 的点电荷放在A 点.(1)求该点电荷在A 点所受静电力F 的大小; (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 点所受静电力F 的方向.15、如图14所示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 = 2×104 N/C .一电荷量q = +1×10-8 C 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动到B 点,A 、B 之间的距离d = 0.1 m .求:(1)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 ; (2)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W .16、在如图14所示的电场中,A 点的电场强度E = 1.0 × 104 N/C .将电荷量q = +1.0×10-8 C 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 点.(1)求该点电荷在A 点所受电场力F 的大小; (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 点所受电场力F 的方向.17、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
《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 例1.(’06夏5.)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变化的是( C ) A .周期 B .频率 C .线速度 D .动能例1’.(’06夏18.)质量相同的人造卫星,如果在不同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D )A .轨道半径大的卫星所受向心力大B .轨道半径大的卫星所受向心力小C .轨道半径大的卫星运行线速度大D .轨道半径大的卫星运行线速度小例2.(’07春4.)物体在做以下各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 A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简谐振动 C .自由落体运动 D .平抛运动例2’.(’07春18.)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地面越近的卫星(AD ) A .线速度越大 B .线速度越小 C .周期越大 D .周期越小例3.(’07夏4.)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变化的是( C ) A .周期 B .动能 C .线速度 D .角速度例4.(’08夏5.)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变化的是( C ) A .周期 B .动能 C .线速度 D .频率例4’.(’08夏12.)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4所示. 一质量为m 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2,则( C )A .N 1 > mgB .N 1 = mgC .N 2 > mgD .N 2 = mg2.参考练习1.质量为m 的石子从距地面高为H 的塔顶以初速v 0水平抛出,若只考虑重力作用,则石子落到地面的瞬间(g 表示重力加速度)(D )图4A.速度大小为gt B.速度大小为v0+gtC.速度大小为v20+(gt)2 D.速度大小为22)(gtv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A.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它们落地的时间一定相同B.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它们抛出的水平距离一定相同C.从不同高度以相同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它们落地的时间一定相同D.从不同高度以相同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它们抛出的水平距离一定相同3.一个质点绕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质点的角速度为ω,半径为r,则它运动的线速度为(A)A.ω2r B.ωr C.ω/r D.ωr2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由于a=v2/r,所以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B.由于a=v2/r,所以圆周运动半径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小C.由于a=ω2r,所以角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5.关于万有引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A.只有天体之间才有万有引力B.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C.地球对太阳的万有引力比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小D.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6.两个质量各为m1与m2、相距r的物体(两物体的大小远小于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将它们的距离减为减为r/2,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变为(B)A.F/2 B.4F C.2F D.F/47.若人造地球卫星以地球中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速率、周期跟它半径的关系是(C)A.半径越大,速率就越大,周期越大B.半径越大,速率就越小,周期越小C.半径越大,速率就越小,周期越大D.半径越大,速率就越大,周期越小8.人造地球卫星以地球中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B)A.轨道半径越大的卫星它的角速度越大B.轨道半径越大的卫星它的周期越长C.同一轨道上只能容纳一颗卫星否则会发生“追尾”相撞D.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正上空9.对于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的多个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它们的速度的大小可能不同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不同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10.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有一个苹果从高处自由落下,关于苹果下落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A .在火车上看,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B .在火车上看,苹果做平抛运动C .在地面上看,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D .在地面上看,苹果做平抛运动1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BCD ) A .线速度 B .周期 C .角速度 D ..频率12.如图1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 ,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 。
高一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北京高一物理合格考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研究物质、能量、力、运动等自然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学科。
本篇文章将介绍高一物理的合格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并提高解题能力。
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主要由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
2.力的计算: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的单位——牛顿(N)来表示,力的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
3.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4.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按照合力的性质进行合成。
5.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力和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静电学1.静电的概念:静电是电荷无法自由移动的一种状态,主要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
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相互作用关系,公式为:电力=库仑常数×电荷1×电荷2/距离平方。
3.电场:电场是带电粒子周围所具有的电荷作用区域,表示物质中带电粒子对单位正电荷的作用力大小。
4.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描述了电场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公式为:电场强度=电场力/试验电荷。
三、运动中的能量转化1.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改变而具有的能量。
2.功和功率:功指力在运动过程中所做的功,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功率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4.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动量变化与所受合外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公式为:动能变化量=合外力做功。
四、光学1.光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2.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发生折射。
一、力学1. 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v = Δx/Δt瞬时速度:v = lim(Δt→0) Δx/Δt加速度:a = Δv/Δt2. 运动学公式匀速直线运动:x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x = v0t + 1/2at²自由落体运动:h = 1/2gt² (g = 9.8 m/s²) 3.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F = ma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 功与能功:W = Fd cosθ动能:K = 1/2mv²势能:Ep = mgh机械能守恒:E = K + Ep5. 冲量与动量冲量:J = FΔt动量:p = mv动量守恒:Δp = J6. 转动角速度:ω = Δθ/Δt角加速度:α = Δω/Δt转动惯量:I = ∑mr²动能:K = 1/2Iω²二、热学1. 温度与热传递温度:T (单位:K)热传递:Q = mcΔT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4.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5. 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三、电磁学1. 静电场库仑定律:F = kQq/r²电场强度:E = F/q电势:V = kQ/r2. 电流与电路电流:I = Q/t欧姆定律:V = IR串联电路:V = V1 + V2 + + Vn并联电路:I = I1 + I2 + + In3. 磁场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力:F = BIL sinθ洛伦兹力:F = qvB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ΔΦ/Δt自感:L = NΦ/I四、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2. 透镜成像凸透镜:1/f = 1/u + 1/v凹透镜:1/f = 1/u 1/v3. 光的干涉与衍射双缝干涉:Δx = λD/d单缝衍射:Δθ = λ/a五、原子物理1. 波尔模型能级:En = 13.6/n² eV光谱:E = hf2. 量子力学波函数:ψ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ΔxΔp ≥ h/4π3. 放射性半衰期:T1/2放射性衰变:N(t) = N0e^(λt)。
高一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公式1. 速度公式速度(v)= 距离(s)/ 时间(t)2.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 初速度(v₁) ×时间(t)+ ½加速度(a)×时间²(t²)末速度(v₂)= 初速度(v₁) + 加速度(a) ×时间(t)末速度(v₂)² = 初速度(v₁)² + 2加速度(a) ×位移(s)3. 自由落体公式自由落体位移(s)= ½重力加速度(g) ×时间²(t²)自由落体速度(v)= 重力加速度(g) ×时间(t)自由落体位移(s)= 重力加速度(g) ×时间(t)²4.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 变速度(Δv)/ 时间(t)5. 牛顿第二定律力(F)= 质量(m) ×加速度(a)加速度(a)= 力(F)/ 质量(m)力(F)= 质量(m) ×位移(s)/ 时间²(t²)6.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合力(F)² = 平行力₁(F₁)² + 平行力₂(F₂)² + 2 ×平行力₁(F₁) ×平行力₂(F₂)× cosθ合力(F)= √(平行力₁(F₁)² + 平行力₂(F₂)² + 2 ×平行力₁(F₁) ×平行力₂(F₂)× cosθ)水平方向力(F₁) = 合力(F)× cosθ竖直方向力(F₂) = 合力(F)× sinθ7. 力矩公式力矩(τ)= 力(F) ×杠杆臂长(d)8. 压强公式压强(P)= 力(F) / 面积(A)9. 动能公式动能(E_kin)= ½质量(m) ×速度²(v²)10. 功率公式功率(P)= 功(W) / 时间(t)11. 电功率公式电功率(P)= 电流(I) ×电压(U)12. 电阻公式电阻(R)= 电压(U) / 电流(I)13. 电流公式电流(I)= 电荷(Q) / 时间(t)14. 阻抗公式阻抗(Z)= 电压(U) / 电流(I)15. 焦耳定律电功(W)= 电阻(R) ×电流²(I²) ×时间(t)16. 雷诺兹数雷诺数(Re)= 密度(ρ) ×速度(v) ×长度(L) / 黏度(η)以上是高一物理合格考知识点公式的一些例子。
新高中物理合格考试知识点(公式定理总结)1. 加速度(矢):描述速度变化快慢,tv a ∆∆=。
加速:a 、v 同向;减速:a 、v 反向。
2. V-t 图:①时间轴上方:v 正向,下方:v 反向。
②纵坐标绝对值:v 的大小。
③图线向上斜:a 正向,向下斜:a 反向。
④图线斜率大小:a 的大小。
⑤图线与时间轴包围图形的面积:位移,时间轴上为正向位移,时间轴下为反向位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①at v v 0+=,②20at 21t v x +=,③ax 2v -v 202=。
(注意方向) 4. 推论:①2aT x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的相等的时间T 内位移之差为定值aT 2)(纸带算a )②2v v v v t 02t +==(某段平均速度=该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该段初末速度的平均值(纸带算v)5. 自由落体(v 0=0,a=g ):①gt v =,②2gt 21h =,③gh 2v 2= 6. 弹簧弹力:F 弹=k Δx ,(k :劲度系数N/m ,Δx:形变量)7. 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F N 为接触面的压力或支持力)8. 静摩擦力: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在静摩擦力方向上受力分析9. 牛顿第一定律:F 合=0,则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0. 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11. 超重:a 向上(加速上升/减速下降);失重:a 向下(加速下降/减速上升)12.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总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13. 功(标):αFlcos W =(α为F 与l 的夹角),单位:J14. 功率(标):tW P =,单位:W ,αFvcos P =瞬(α为F 与v 的夹角)15. 动能(标):2k mv 21E =,单位:J 16. 重力势能(标):mgh E p =,(注意选定零势能面)17. 动能定理:1k 2k E -E W =合,(注意W 的+/—)(W 合为合力的功/各个力做功之和)18. 重力做功:mgh W G =,(W G +,E p 减少;W G -,E p 增加)19. 机械能变化12G E -E W 机机外除=,机械能守恒:除了重力以外的力不做功20. 库仑力:221rq q k F =(点电荷,真空中,k=9x109Nm 2/C 2)(同号相斥,异号相吸) 21. 元电荷:e=1.6x10-19C ,(最小的电荷量,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22. 电场强度(矢):q F E =,(定义式,通用,q 为试探电荷,正电荷FE 同向,负电荷FE 反向),单位:N/C 或V/m ,矢量合成 23. 点电荷电场:2r Q kE =,(Q 为场源电荷);方向:正电荷:背离正电荷;负电荷:指向负电荷 24. 匀强电场dU E =(d :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25. 电场线切线方向表示E 的方向,电场线疏密程度表示E 的大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1
2F 会考-物理公式
一、力学
1、胡克定律: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
2、重力:mg 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求 、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
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或者 x ma F =合x y
y ma F =合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7、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2
1X at t V +=
几个重要推论: (1) X 2202
a V V t
=-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t
V V V t t X
202
∆=+= 2
2
2
2t
o v v V S +=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
N
F f μ=0=合F 0=合x F 0=合y F 1F
2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
;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6)自由落体:2
2
1gt h =
22t V gh = gt V t = 2
t
V V =平均
8、功 :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的含义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①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② 重力的功 ------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③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9、动能和势能: 动能: 22
1
mv E K =
重力势能:mgh E P =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0、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 ☆11、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2
222112
121mV mgh mV mgh +=+
或者 P E ∆减 = K E ∆增 12t
W
P =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Fv P = (v 为平均速度)
瞬时功率:
(v 为瞬时速度) 1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秒末速度:
秒末位移:
二、电学
1、电场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电势差: 电场力做功: qU W = 电势能变化: Uq W E P ==∆ 匀强电场:U =Ed
2aT S =∆θcos Fl W =Fv P =1
2k k E E W -=合
2
2
1r
q q k F =q F E =U Q C =kd
S C πε4=)12(-)23(-)1--n n 0
v v x =t
v S x 0=gt v y =22
1gt S y =
gS
v y 22=2
22022t g v v v v y x t +=+=t 4
22
20224
1t g t v S S S y x +
=+=
t q W U =
3
电容: 定义式 决定式
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两极板正对面积、两极板的距离以及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2、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t
Q
I = (2)电阻定律:S
L
R ρ=( R 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有
关)
(3)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4)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R U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I +=
E
路端电压:IR Ir E U =-= 输出功率:R I r I IE P 22=-=出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5)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IUt W = 电热:Rt I Q
2= 电功率 :IU P =
对于纯电阻电路: t R
U Rt I IUt W 22
=== R U R I IU P 2
2===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Rt I IUt W 2>= r I IU P 2>=
n
21I ......I I I ====n
21U ......U U U +++=n
21R ......R R R +++=R U ∝R
P ∝n 21U ......U U U ====n
21I ......I I I +++=n 21R 1......R 1R 1R 1+++=R
I 1
∝
R
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