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公共物品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59
第四章公共品及其供需均衡本章概要公共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有着特殊的最优化供给条件、模型和实现机制,它涉及到公共支出的最佳规模及其决定、公共支出的筹资即公共收入的决定等问题。
本章在明确公共品、私人产品及混合公共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公共品的需求及均衡问题,并讨论了提供公共品的实现机制问题。
学习目标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您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公共品、混合公共品的定义、内涵◆公共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纯公共品与混合公共品的均衡分析◆公共品的提供机制4.1 公共品的定义与特征一、公共品“公共品”一词,英文为“public goods”,中文译名甚多,诸如“公共产品”、“公共物品”、“公用品”、“公共财货”、“公共商品”等。
而现有英文文献中,与“public goods”含义近似的词汇还有“social goods”、“collective goods”等。
公共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而言的。
我们先来看苹果和路灯的区别。
苹果和路灯当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放到一起讨论?一个苹果,如果你把它吃了,别人就无法享用。
夜里,路灯照亮了你走的路,但丝毫不妨碍其他过路人的照明。
苹果是私人产品,而路灯是公共品。
公共品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现代经济学所广泛接受的公共品定义是萨缪尔森提出的1。
萨缪尔森指出,纯粹的公共品是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按照他的观点,所谓公共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1Samuelson, P. A. (1945a, November),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6, pp. 387-389; Samuelson, P. A. (1945, November), “Diagrammatic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7 , pp.350-356.这就引出了公共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两大特征。
第四章公共物品管理本章内容1.公共物品的涵义和类型2.公共物品的供给3.公共物品管理中的政府行为及改革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涵义和类型一、公共物品的涵义纯公共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社会物品准公共物品(NPO提供)私人物品(企业提供)1.公共物品的涵义: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具有共享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如国防、公安、外交、法规、空间技术等。
萨缪尔森指出: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和劳务消费的减少。
2.准公共物品实际上是“公用品”(Public-Utility)或者由公共事业组织提供的有偿消费的商品,从消费的排他性来看仍然属于私人物品,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如公路、高教。
3.私人物品企业消费的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的物质生活资料。
一个人购买并消费一种私人物品,就意味着剥夺了其他人消费该种物品的权利。
图1 政府与私人提供物品的比例二、公共物品的特点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与某些个人或厂商享用。
或者说,不能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由付款的个人或厂商享用。
2.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rousness)指对于任意给定的公共物品的产出水平,增加消费者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为零。
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
3.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物品,不能同时排除他人也能消费这种物品。
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物品。
4.消费的共享性消费的兼容性是指效用的共享性,如路灯。
5.享受的平等性公共物品消费权的不可独占性和无差异性地消费6.公益性和公害性公益性如社会治安;公害性如环境污染三、公共物品的分类可以从各种角度来分:一是从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角度分,分成物质性公共物品,精神性公共物品(如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