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病人病床前,和对患者。
2.呼吸机给予2分钟纯氧,以防止吸痰做成的低氧血症。
3.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4.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根据病人情况及痰液粘稠度。
调节负压(成人
0.04-0.05MPa,小儿0.03-0.04MPa)。
5.打开消毒液瓶盖,打开吸痰包,治疗碗内倒生理盐水。
6.撕开一次性吸痰管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
负压相连。
7.待两分钟纯氧吸完后,费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连接处。
8.操作者一手折叠吸痰管末端,另一手快速将吸痰管垂直插入气管插管内插至适当深度。
9.一手松开吸痰管末端折叠部位,另一只手持吸痰管,边吸边旋转提出,吸痰时间不超过
15秒,不得重复。
10.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吸纯氧2分钟。
11.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12.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吸净口鼻腔内痰液(同口鼻腔内吸痰技术)。
14.玻璃管浸泡于消毒瓶中。
15.擦净病人面颊,整理床单位,给病人取舒适卧位。
16.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吸痰操作流程图
广 右手持杆,将导管插入(插管时, 然后左右向上提出,吸尽痰液
J 小儿v 100mmHg (13.3KPa )
J 匸 负压成人 v
150mmHg ( 20KPa )
擦净面部
整理床单
「 用物清理、清洗、消毒 清理用物< 1定时清洗贮痰瓶(吸出痰液,消毒后倾倒)
要求:
1•掌握吸引器使用原理及保养方法
2•气管切开的病人,每管限用一次,并注意保持绝对无菌 3•吸引器皮管消毒擦干,整理好备用
精品文档
面色、呼吸道是否畅通 病情及痰量、性质
核对、解释(对清患者) 病人转向操作
素质 :要求 备
齐 :用物
「 备注引器 接电源 检查吸引器性能
治疗盘放入病人床旁
病
人
、准备
1
鼻腔
插管
润湿导管,试吸
插管
口腔
咽喉
吸痰启动吸引
方法 左手指头压紧避免产生负压,旋转
事件:每次约15S。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一、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
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步骤
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
(40-53KPA)
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 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
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即15-25CM)。
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
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
气管吸痰法操作流程图(总
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口腔内(口咽通气道)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图
口咽通气道(管)放置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二、操作要点
1.选择合适的体位。
2.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3.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
(1)顺插法: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
(2)反转法: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4.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四、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适宜的口咽通气道型号。
2.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和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
3.牙齿松动者,插入及更换口咽通气道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
4.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5.定时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保持通畅。
口腔内(口咽通气道)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图
口咽通气道(管)放置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二、操作要点
1.选择合适的体位。
2.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3.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
(1)顺插法: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
(2)反转法: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4.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四、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适宜的口咽通气道型号。
2.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和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
3.牙齿松动者,插入及更换口咽通气道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
4.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5.定时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保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