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
- 格式:ppt
- 大小:8.92 MB
- 文档页数:53
旅游地理环境概述西北旅游区概述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线路枢纽城市导读西北旅游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陕西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省区。
东连华北旅游区,北临内蒙古、蒙古国、俄罗斯,南与华中旅游区、西南旅游区相连,西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接壤,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为加强旅游区间的横向联合和国际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区面积广大,民族众多,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区域。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以荒漠草原、戈壁绿洲、丝路文化、西夏文化、古都文化、民族风情为特色,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但总体看,本区地处内陆,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较远,交通不太便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准格尔盆地天山昆仑山高耸山地与巨大盆地相间分布,构成了本地区地表结构的部分特征,南部有昆仑山脉,北部有阿尔泰山,中部横亘着天山、阿尔金山,东南部有祁连山、阴山、华山,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
(二)典型的大陆性温带荒漠气候吐鲁番盆地阿拉山口盐渍化土地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有典型的大陆性温带沙漠气候特征。
本区云量稀少,日照时数较长,光照资源在全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热量资源丰富,风大沙多,气温变化大且具有明显的季风差异,即便在一天当中,也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同时区内降水稀少,相对湿度小,因而形成我国最干旱地区。
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天山山麓(三)戈壁荒漠与绿洲交错天然降水的不足,使赖于水分生存的绿色植被极其贫乏。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足,不仅使现有充裕光热能资源白白浪费,而使大西北空间丰富的地表资源失去开发的价值,并成为现有和将来地丧资源开发的限制和决定因素。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二)开放、兼容的丝路文化本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中国旅游地理三轮复习记忆要点(背诵版)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巧妙而科学的木框架式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它们在建筑的格局上讲求均衡整肃、对称协调。
2.旅游区的特性:(1)系统性(2)地域性(3)优化性(4)客观性3.旅游区划的原则:(1)差异性与相似性原则(2)综合性与层次性原则(3)主导性与多样性原则(4)地域完整性与旅游中心地原则(5)与行政区相协调原则4.东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特点:(1)山环水绕,平原辽阔(2)温带季风气候(3)便捷的交通运输(4)边境观光位置优越5.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气候资源得天独厚(2)火山熔岩地貌奇特(3)生态旅游地域广阔(4)温带海滨风光(5)名胜古迹以清代遗存居多(6)复合型的民族风情(7)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6.华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地貌形态复杂,名胜景点众多(2)人文荟萃,文物古迹引人入胜(3)大陆性季风气候典型,旅游淡旺季明显7.华东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特点:(1)地形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平原、黄淮平原、江南丘陵、皖浙丘陵及淮南山地为主(2)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3)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4)经济发达,物产丰富(5)是国内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海陆空交通以上海为中心,向外围辐射8.华东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旅游区中名山胜水集中之地(2)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旅游城市多,古典园林享誉世界9.华中旅游资源特征:(1)楚文化特色鲜明(2)三国遗迹众多(3)近现代革命纪念地和伟人足迹众多(4)山水风光独具特色,原始性强10.华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基本特征:(1)华南旅游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构成热带与南亚热带优美的自然风光,有丹霞、岩溶、海滨等独特景观(2)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构成富有南国特色的民族风情(3)本区历史古迹少,但近代革命遗迹多,人文旅游资源受外来文化影响明显(4)本区有众多的美味佳肴,丰富的文化艺术11.华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特点:(1)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不大,岩溶地形突出(2)由于纬度低,濒临海洋,是我国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区,属于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3)经济繁荣,商业兴盛,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之地(4)由于高温多雨的气候,农业发达(5)交通较发达,海陆联运便利12.西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风成地貌景观(2)草原景观(3)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4)丝绸之路,古迹众多13.西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岩溶地貌奇观荟萃(2)峡谷风光雄、奇、险、幽(3)众多的自然保护区(4)天然的动植物园(5)以宗教文化为主的名山、古迹较多(6)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14.青藏旅游区地理环境特征:(1)高原为主体,素有“世界屋脊”之称;(2)本区气候复杂多变,昼夜温差大,气温较低,积温少;(3)本区交通相对闭塞,目前已大有改善;(4)本区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5)本区湖泊众多,大部分都是咸水湖。
八、华南沿海旅游区(16分)1.了解华南沿海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
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海域辽阔②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③经济繁荣,商业兴盛④交通发达④农业发达,花果飘香。
台湾三宝:水稻、甘蔗、茶叶;广东四大名果:荔枝、香蕉、柑橘、菠萝2. 掌握华南沿海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①地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价值高②独特的热带、亚热带风光与民族风情③近代革命遗迹多,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④中外交融的岭南特色文化3. 掌握本区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与风景名胜区的突出特征。
福建省福州:别称“三山”、“榕城”、“花果之乡”,名茶:武夷岩茶、铁观音武夷山:典型的丹霞地貌,“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最著名景点九曲溪:“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清源山:“泉州第一山”,“闽海蓬莱第一山”,现存我国最大道教石雕像:老君岩,高56.3米。
鼓浪屿:位于厦门市,被称为“海上花园”、“音乐之岛”,最高峰日光岩,建有郑成功纪念馆。
太姥山:有“海上仙都”之称,以“峰、石、洞、雾”为四绝。
福建土楼:“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广东省广州:别称“羊城”、“花城”,生在苏州、住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白云山:南越第一山长隆度假区:中国最受欢迎的一站式度假胜地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广东四大名山:丹霞山、鼎湖山、西樵山、罗浮山。
丹霞山:“色渥如丹,灿若明霞”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石灰岩分布面积最大、岩溶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区。
桂林漓江:“人间仙境”桂林三绝:山青、水秀、洞奇。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以山青、水秀、峰奇、洞巧闻名。
“人家都在画图中”“碧莲玉笋世界”是阳朔风光的生动写照。
花山岩画:研究壮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的珍贵史料;北海银滩:天下第一滩海南省我国第二大岛,陆地面积3.4万平方千米,1988年建省,成立经济特区。
省会:海口三亚:别称“鹿城”“东方夏威夷”主要景区:亚龙湾、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台湾我国最大的岛屿,陆地面积3.6万平方千米,1885年正式建省,有“祖国宝岛”之称。
《中国旅游地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232.人文地理学3.效益性、独特性;保护性二、选择题1.A2.D3.A三、简答题1.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旅游业对区内环境的影响等。
2.价值上的观赏性;构景上的综合性;空间上的地域性;④时间上的季节性;⑤使用上的永续性。
3.受破坏的原因:自然衰败;人为破坏。
保护措施: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通过法律、政策、宣传和管理途径给予杜绝,至于已遭破坏的旅游资源,视其破坏轻重程度和恢复的难易程度,采取一定程度的维修和重建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略第二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一、填空题1、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2、水体3、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4、无锡惠山泉5、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二、选择题1、ABC2、C3、C4、D5、C三、简答题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
2、特征:主峰明显、怪事众多、奇峰峻拔、雄伟险峻、时有洞穴及一线天景观。
代表名山: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三清山、天柱山等。
3、三江并流、长江三峡、长江三大名楼、长江三矶。
4、季节性、地域性、瞬变性、组合性5、动物:生机性、标志性、引发探奇植物:观赏性、标志性、陶冶情操四、案例分析题略第三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一、填空题1、太和殿;保和殿2、开斋节、宰牲节、圣记3、寒山寺、枫桥夜泊4、张骞5、留园、狮子桥、沧浪亭6、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7、嘉峪关8、顺治、雍正9、寄畅园10、新月二、选择题1、A2、ACD3、A/C/D4、B5、BD6、D7、D8、B9、B10、A三、简答题1、城墙:以增强攻城的困难墙台:储存火炮、弓弩、弓矢之类武器。
11-12学年第2学期旅游地理期末论文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灌郁学号:A12110324班级:旅游管理1102班任课教师:绍刚... . .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3)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3)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3)1.3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及意义 (4)1.4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4)二、中国旅游区划经典案例 (5)2.1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5)2.2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5)2.3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5)2.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5)三、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6)(一)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6)(二)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6)(三)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7)(四)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7)(五)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7)(六)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8)(七)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8)(八)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8)(九)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9)(十)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0)附录: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11)... . .旅游区划的原则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前言中国地域辽阔、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多元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时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中国旅游资源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
中国旅游地里区划已有很多方案,但迄今为止还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
本文仅是笔者个人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如有偏颇之处尽请谅解。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旅游地理区简称旅游区,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旅游单元,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风景名胜地域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