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中线 中间点二人:综合考虑前后两条导线后,落实交点位置,
测出转角,并提出曲线半径推荐值——负责人 后点一人:敷设交点桩和标志桩,对交点位置作适当移动
定线一般分成放坡、定点、测角三组。
第65页/共13页
1.路线轮廓方案:带角手水准仪
按平均坡度放坡:H大,i 小,2/3imax;控制全线
2.放坡、定导向线 坡度,结合地形调整. 放真坡:弯道大小,i,大 小坡比短坡结合使用
道路勘测与设计定线方法
会计学
1
(1)定平面像形设计纵坡各桩设计标
二
高
.
(2)修正导向线
修
(3)二次修正导向线
正
导
试线敷设平曲线理想纵坡设计标高
向
横断面上定出点修正导向线
线
最佳路线中线位置及可活动范围
第21页/共13页
三.定线: 在二次修正导向线及可活动范围基础上试线。
直线型法:平原微丘,先穿直线后用曲线。 曲线型法:山岭,先用圆弧,再用缓和曲线。 四.纵断面:
第76页/共13页
有距离概念
且估法 手水准、读视距、步测法
花杆
有线形概念(平面)
灵活使用坡度和坡长:
注
地形好,平面顺适,挖填少(图)
意
若是陡岩(图)
山嘴厚薄,AB距,B点转角决定直穿绕放
60
5% 3
120 5% 6
坡度传递
第87页/共13页
放坡 方法
两人放坡,挂旗表明坡长和坡度 倒退放坡
3.定前点,修正导线线:兼顾填挖平衡和路基稳 定
反曲
计算复杂
同曲
第43页/共13页
第三节 实地放线
穿点放线法:地形简单,路线距导线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