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高二化学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1课时)【说明】:本练习配套人教版化学读本,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适合省级示范高中或一些学校的优生使用,也可以作为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资料适用。
完成本练习的时间为30分钟,如果是高三第一轮复习,完成时间为20分钟。
后面有配套的标准答案,是经过认真审查的。
【练习题】1.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用①B.(Ⅱ)用②C.(Ⅲ)用③D.(Ⅳ)用④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及金属铜3.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是()。
A.2HgO △ 2Hg+O2↑B.4Al+3MnO2高温 2Al2O3+3MnC.2MgO 电解 2Mg+O2↑D.4CO+Fe3O4高温 3Fe+4CO24.下列能通过置换反应得到铁的是()。
A.氢气通入硫酸亚铁溶液B.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三氧化二铁C.铜与氯化亚铁常温下混合D.铝和四氧化三铁混合加热至高温5.已知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1)C+CO2 2CO(2)C+H2O CO+H2(3)CO+H2O CO2+H2由此可以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A.CO>C>H2B.C>CO>H2 C.C>H2>CO D.CO>H2>C6.一种无色气体A与红热的碳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B,B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A,则A、B分别是()。
A.O2、CO2B.O2、CO C.CO2、CO D.CO、CO27.均能使氧化铁还原成铁的一组物质是()。
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知识总结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CH3COONa= CH3COO−+ Na++H2O H++ OH−CH3COOH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CH3COO− + H2O CH3COOH + OH−强酸弱碱盐水解NH4Cl = NH4++ Cl−+H2O OH−+ H+NH3·H2ONH4Cl + H2O NH3·H2O + HClNH4+ + H2O NH3·H2O + H+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1、盐类水解(hydrolysis of salts):在溶液中,由于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中。
2、盐类水解的实质: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酸+ 碱盐+ 水3、盐类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4、盐类水解的类型及规律由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的盐,称为强碱弱酸盐,含有以下(CH3COONa)CO32-、PO43-、S2-、SO32-、ClO-、F-,弱酸根的盐,常会发生水解。
NH4Cl可以看作是强酸HCl和弱碱NH3·H2O反应生成的盐,我们把这种盐叫做强酸弱碱盐。
类似这样的盐还有Al2(SO4)3、FeCl3、CuSO4等。
由于NaCl电离出的Na+和Cl-都不能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碱强酸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强酸强碱盐、难溶于水的盐不水解。
对于弱酸弱碱盐(NH4Ac),由于一水合氨和醋酸的电离度相近,因此铵离子、醋酸跟离子水解程度相近,从二溶液显中性。
(1)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2) 组成盐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例如,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盐溶液,NaA和NaB,其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则酸HA 和HB的相对强弱为HB>HA,这条规律可用于利用盐的pH值判断酸性的强弱。
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知道科学中盐的含义,了解NaCl 、Na 2CO 3、CaCO 3等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2.知道复分解反应的含义,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3.了解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读1:概述一些常见盐(如氯化钠、纯碱、碳酸钙等)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常考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稍大。
解读2:物质的鉴别、检验,粗盐的提纯实验操作,常考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难度较大。
解读3:化肥的种类性质,常考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较小。
知识点01 什么是盐盐: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盐是酸碱反应的产物之一。
【能力拓展】(1)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硫酸钙晶体(CaSO 4.2H 2O)、硫酸铝钾晶体[ KAl(SO 4)2.12H 2O]等。
a.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 2CO 3.10H 2O,像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所含的水称为结晶水。
b.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里,Na 2CO 3.10H 2O 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
(2)“潮解”和“风化”不是逆过程。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干燥的空气中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属于化学变化。
潮解:一些固体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在固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是物理变化。
【即学即练1】(2020九上·台州月考)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纯碱 B.烧碱 C.火碱 D.盐酸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即学即练2】(2021八下·滨江期中)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
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A.Ca2SCl2B.(NH4)2Fe(SO4)2C.KAl(SO4)2D.K3[Fe(CN)6]知识点02 几种盐的性质(一)碳酸钠( Na2CO3)(1)俗名:。
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三)【预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酸、碱、盐的用途,知道三酸两碱。
2.了解常见的化学肥料,知道铵盐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预习导学】1.农作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等营养元素,依据化学肥料中含有的植物营养元素,可以把化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肥除氨水外,还有含铵根的_______氮肥(如碳酸氢铵)、含硝酸根的_______氮肥(如硝酸钠)、_______氮肥(如尿素)。
2.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方法:取样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张_______,加热,若_______,则含铵根离子。
所以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_______、_______等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知识点拨①纯碱不是碱,它属于盐类物质,它的水溶液呈碱性;②铵态的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考点详析】知识点1常见的酸、碱、盐的用途【例1】选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空。
a.盐酸b.硫酸铜c.烧碱d.熟石灰e.食盐f.小苏打(1)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分:_______;(2)配制波尔多液的碱:_______;(3)面粉发酵用的盐:_______;(4)除锈且胃液中含有的酸:【点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常被用来检验水的存在;波尔多液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即熟石灰)的混合物;面粉发酵用的盐是小苏打;除锈且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
【变式】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稀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铁锈B.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C.用氢氧化钠中和胃中过多盐酸D.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工厂的污水知识点2化学肥料【例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3B.NH4NO3C.K2SO4D.Ca(H2PO4)2【点拨】所谓的复合肥料是指含有N、P、K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
本题正确答案选A。
【变式】2.下列购买的物质中不能作为氮肥使用的是( )A.硫酸铵[(NH4)2SO4] B.氨水(NH3·H2O)C.硝酸(HNO3) D.尿素[CO(NH2)2]3.长期施用(NH4)2SO4化肥的土壤容易酸化。
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一)【预习目标】1.了解盐的概念、分类和溶解性。
2.通过学过的酸碱知识,能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3.了解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预习导学】1.归纳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酸:(初中常见的酸)_______。
碱:_______;其余全不溶。
盐:_______盐、_______盐、_______盐、_______盐都能溶于水;盐酸盐_______不溶,其余都能溶;硫酸盐_______不溶,其余都能溶;碳酸盐可溶只有钾盐、钠盐、铵盐,碳酸镁微溶,其余均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BaCl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灰水与纯碱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化钙溶液与纯碱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总结:盐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点拨】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②NaCl是盐,但盐不一定就是指NaCl,它是一类物质的统称;③盐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但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注意:NH4+)【考点详析】知识点1 盐的组成与分类【例1】下列各物质属于钠盐的一组的是( )①KNO3②NaCl ③CuSO4④Na2CO3⑤NaOH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④【点拨】由钠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钠盐。
科学七年级上第1章科学入门物理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观察和实验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特性物理化学第1节熔化与凝固第2节汽化与液化第3节升华与凝华第4节物质的构成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二哪些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三大米防霉、防虫的方法四观测当地四季的星空五霜冻的预防六水分蒸发的速度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七年级下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物理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物理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生物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第2节走向成熟第3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4节植物的一生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史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研究性学习课题一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二哪些事物含有更多的能量三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四地形特征和农业生产的关系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化学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物理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气候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物理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研究性学习课题一不用密度计怎样测量液体的密度二水对生命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动物行为的形成四本地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策五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降水的关系六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表科学八年级下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化学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2章空气与生命化学第1节空气第2节氧气和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衡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与土壤生物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与土壤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物理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保健品中含有什么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衡的研究三研究植物的呼吸四当地水土状况调查五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附录3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4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附录5元素周期表科学九年级上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化学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物理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物理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生物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课题一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对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二金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三寻找自行车中的杠杆四我国大江、大河水电站建设的情况五怎样防治龋齿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附录3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4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科学九年级下第1章演化的自然生物第1节宇宙的起源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第3节恒星的一生第4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5节生物的进化第6节进化与遗传本章提要第2章生物与环境生物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章提要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生物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本章提要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物理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章提要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色盲二调查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三调查本地中学生的饮食习惯四调查本地区能源消耗情况附录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
“7.3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钠盐教学设计作者:***来源:《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21年第12期一、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前面刚刚学过常见的酸和碱,一类物质找到它们的共性,也学习一下个性,上一节课时教材从组成的角度对酸碱盐进行分类,对盐的溶解性也初步学习,学习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知道盐种类多,用途广,在生活中,学生也会接触到不少盐,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盐,碳酸盐,盐因为种类多,性质各不相同,如果一一学习,学习耗时多,所以教材选取了4种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盐进行学习,学习时重点突出对每一种物质深入研究,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节课主要任务是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3种钠盐为例,以分组实验方法引导,让学生知道物质研究的一般思路,其他物质学习借鉴,形成化学思维,获得知识方法,正所谓“授之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二、学情分析已经是九年级下学期了,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化学知识,对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对物质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路,先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再学习化学性质,常规的研究化学性质主要两个思路:加热、与稀盐酸等物质反应等等,本节课图片、实验法研究3种钠盐的性质,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思维和特点,增强学生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
三、目标预设(一)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化学视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几种钠盐的性质和用途。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用途,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独立分析化学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学习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并能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物质鉴别。
(二)通过探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标签破损和如何确定物质,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盐知识点一盐【师生合作】阅读教材P52~P53,师生共同完成“交流与讨论”及“拓展视野”后完成:1.组成特点: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离子,如含有铵根离子的一类盐;酸根离子也不一定都是原子团,如食盐中的酸根离子是氯离子。
2.分类及命名:(1)依据组成中含有共同的阳离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等。
(2)依据组成中含有共同的阴离子分为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
3.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钾、钙、钠)外,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锌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知识点二几种常见的盐【师生合作】阅读教材P54~P57,观察与思考后完成:1.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用于生产氯气、烧碱,做调味品。
2.碳酸钠:(1)化学式为Na2CO3,俗称纯碱。
(2)用途:常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和日用化学工业。
(3)工业上的“三酸两碱”。
①“三酸”指的是硫酸、盐酸、硝酸。
②“两碱”指的是烧碱、纯碱。
3.碳酸氢钠:(1)化学式为NaHCO3,俗称小苏打。
(2)用途: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
4.碳酸钙:(1)高温煅烧可以制取生石灰,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2)用途:作建筑材料,生产生石灰、水泥、玻璃等。
5.碳酸盐的检验:向样品中滴加稀盐酸,若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样品为碳酸盐。
【特别提醒】食盐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其中的主要成分;纯碱不是碱,而是盐,其水溶液呈碱性。
知识点三盐的化学性质【师生合作】阅读教材P54~P57,师生共同思考盐的化学性质:1.与某些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BaCO3→BaCI2(溶液)→BaCO3↓
B.CaCO3→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C. Cu→Cu0→Cu(OH)2→CuSO4(溶液)
D.Fe2O3→Fe→FeCI3(溶液)→Fe(OH)3
2.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mI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3.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的是( )
A.CaCl2、KOH、Na2C03 B.NazC03、BaCl2、HCI
C.K2SO4、HCI、NaOH D.CuS04、HCl、NaCl
4.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②④B、①②③C、①
②③④D、②③
5.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四种溶液,分别与某些物质反应都可以生成化合物A,则A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6.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由BaCl2、KOH、KNO3、MgCl2、NH4Cl、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微热,只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过滤得白色沉淀①和无色滤液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 。
(2)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再加入过量的某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②和无色滤液②,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
(3)向无色滤液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然后将所得液体蒸干,得到固体A.如果固体A中只含有2种元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___溶液;如果固体A中含有2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__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