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实训08.冷热疗法
- 格式:docx
- 大小:31.97 KB
- 文档页数:5
冷热疗法一、冷热疗法的作用冷疗的作用1.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
2.减轻疼痛:临床上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
4.降低体温:临床上常用于高热、中暑等病人。
热疗的作用1.促进炎症消散和局限2.减轻疼痛3.减轻深部充血4.保暖二、冷热疗法的影响因素1.冷疗或热疗的方式2.部位3.面积4.时间:一般用冷时间为15~30分钟;用热时间多为10~30分钟。
5.温度差6.个体差异三、冷疗的禁忌症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3.冷过敏者;4.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腹部、足底、心前区四、冷疗的方法1.冰袋(1)冰袋装2/3满,不滴水,装入布套内。
(2)放置部位:高热者——前额、颈部、头顶、腋下、腹股沟扁桃体术后——颈前颌下(3)时间:<30分钟,连续使用时中间间隔60分。
(4)降温时,在用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
2.冰帽和冰槽主要用于头部降温。
两耳内塞不脱脂棉、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
注意观察,防止冻伤,注意观察心率。
为病人测肛温,每30分钟一次,肛温不得低于30℃。
3.冷湿敷法:多用于消炎、消肿、止痛、止血。
(1)局部涂凡士林;(2)每3~5分钟更换敷布,冷敷时间为15~20分;(3)开放伤口应按照无菌原则处理。
4.乙醇或温水擦浴水温:30℃左右;乙醇浓度:25%~35%;体温降至39℃以下,应取下冰袋;拭浴中病人如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拭浴;禁忌擦拭后颈、心前区、腹部和足底。
五、热疗的禁忌症1.急腹症未诊断明确。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避免出现颅内感染。
3.各种脏器内出血。
4.软组织损伤早期。
六、热疗的方法1.热水袋的使用(1)水温:60~70℃,婴幼儿、老年人、昏迷、末梢循环不良、麻醉未清醒、感觉障碍等病人,热水袋的水温应<50℃。
(2)局部如果潮红,立即停止,并涂凡士林。
(3)时间:≤30分钟。
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生理效应冷、热疗法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其效应是相对的。
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生理效应用热用冷血管扩张收缩细胞代谢增加减少需氧量增加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增加血液流动增快减慢淋巴流动增快减慢结缔组织伸展性增强减弱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减慢体温上升下降继发效应指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反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如热疗可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30~45分钟后,则血管收缩;同样持续用冷30~60分钟后,则血管扩张,这是机体避免长时间用冷或用热对组织的损伤而引起的防御反应。
因此,冷、热治疗应有适当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如需反复使用,中间必须给予1小时的休息时间,让组织有一个复原过程,防止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应有的生理效应。
一、冷热疗法的影响因素1.冷疗或热疗的方式:因水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其传导能力及渗透力比空气强,因此同样的温度,湿冷、湿热的效果优于干冷、干热。
2.部位:不同厚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的效果不同,皮肤较厚的区域,如足底、手心,对冷、热的耐受性大,冷、热疗法效果也较差;而皮肤较薄的区域,如前臂内侧、颈部,对冷、热的敏感性强,冷、热疗法效果也较好。
临床上为高热病人物理降温,将冰袋、冰囊放置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流经处,以增加散热。
3.面积:冷、热疗法的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
冷、热应用面积较大,则冷、热疗法的效果就较强;反之,则较弱。
4.时间:如果时间过长,则会产生继发效应抵消治疗效应,甚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如疼痛、皮肤苍白、冻伤、烫伤等。
5.温度:冷、热疗法的温度与机体体表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热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小。
其次,环境温度也可影响冷热效应,如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身体温度时,传导散热被抑制,而在干燥冷环境中用冷,散热会增加,热效应会增强。
6.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居住习惯、肤色等影响冷、热治疗的效应。
一、实训目的1. 理解冷热疗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原理。
2. 掌握冷热疗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观察病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三、实训地点护理实训室四、实训对象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五、实训内容1. 冷疗法:冰袋敷法、冰帽敷法、冷湿敷法、冷盐水灌肠法。
2. 热疗法:热水袋敷法、热湿敷法、热水坐浴法、温水擦浴法。
六、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实训物品是否齐全,包括冰袋、热水袋、冰帽、冷湿敷布、冷盐水、温水等。
- 确认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对冷热疗法的反应。
2. 冷疗法操作步骤- 冰袋敷法:将冰袋放置于患者需要冷疗的部位,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变化,避免冻伤。
- 冰帽敷法:将冰帽置于患者头部,用毛巾覆盖,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防止头部冻伤。
- 冷湿敷法:将冷湿敷布敷于患者需要冷疗的部位,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变化,避免冻伤。
- 冷盐水灌肠法:将冷盐水灌入患者肠道,观察患者反应,避免不良反应。
3. 热疗法操作步骤- 热水袋敷法:将热水袋放置于患者需要热疗的部位,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变化,避免烫伤。
- 热湿敷法:将热湿敷布敷于患者需要热疗的部位,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变化,避免烫伤。
- 热水坐浴法:将患者置于热水坐浴盆中,观察患者反应,避免烫伤。
- 温水擦浴法:用温水擦拭患者全身,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避免受凉。
七、实训观察1. 冷疗法- 冰袋敷法:患者局部皮肤温度下降,血管收缩,血流减慢,疼痛减轻。
- 冰帽敷法:患者头部温度下降,脑部血液循环减慢,头痛减轻。
- 冷湿敷法:患者局部皮肤温度下降,血管收缩,疼痛减轻。
- 冷盐水灌肠法:患者肠道温度下降,肠道蠕动减慢,便秘缓解。
2. 热疗法- 热水袋敷法: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疼痛减轻。
- 热湿敷法: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疼痛减轻。
- 热水坐浴法: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疼痛减轻。
基础护理学:冷热疗法相关习题及参考答案1.冷疗的目的不包括A.控制炎症扩散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C.减轻疼痛D.减低体温E.减轻局部充血2.冷疗控制炎症消散的机制是A.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B.降低微生物的活力C.降低神经的兴奋性D.溶解坏死组织E.增强免疫功能3.冷疗减轻疼痛的作用机制是A.降低了神经末梢的敏感性B.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C.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D.降低了细菌活力E.减慢血液速度4.关于冷疗影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湿冷比干冷效果好B.冷疗效果与冷疗面积成正比C.冷疗的效果与用冷时间成正比D.冷环境用冷,效果会增强E.婴幼儿对冷反应较为强烈5. 病人,男性,37岁。
不慎左踝关节扭伤。
为防止皮下出血和血肿,早期应A.冷热交替敷B.局部按摩C.冷湿敷D.热湿敷E.松节油涂擦6.病人,女性.全身微循环障碍,临床上禁忌使用冷疗的理由是A.引起过敏B.引起腹泻C.发生冻伤D.引起心律不齐E.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8.禁忌用冷的部位不包括A.耳郭B.心前区C.腹部D.足底E.腹股沟9.冷疗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的部位是A.阴囊B.心前区D.足底E.前额10.病人,男性,腋温39.5℃,使用冰袋为其降温时应将冰袋放在A.腹部B.足底、腹股沟C.背部、腋下D.前额、头顶B.枕后、耳郭11.病人,女性,30岁。
高热39℃,医嘱给予冰袋物理降温。
冰袋正确放置的位置是A.枕部B.足底C.颈前颌下D.前额12.病人,男性,18岁。
高热3天,行温水擦浴时,禁忌擦浴的部位是A.面部、腹部、足部B.胸前区、腹部、足底C.面部、背部、腋窝D.胭窝、腋窝、腹股沟E.肘窝、手心、腹股沟13.乙醇擦浴前置冰袋于病人头部的目的是A.防止脑水肿B.防止心律失常C.防止体温继续上升D.减轻头部充血E.减轻病人不适14. 病人、女性,13岁。
行扁桃体摘除术,术后应将冰袋置于A.前额B.颈前颌下C.头顶部D.胸部E.腋窝处15. 病人,男性,65岁。
执业护士基础知识点:冷热疗法导语:应对不同的身体突发状况我们会有不同的温度疗法加以治疗。
下面是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教材知识点整理:冷热疗法。
第一、冷疗法:(一)冷疗的作用1.控制炎症扩散冷可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减慢,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限制了炎症的扩散。
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
2.减轻疼痛冷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
冷也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减轻由于组织充血、肿胀而压迫神经末梢所导致的疼痛。
临床上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减慢,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充血、出血。
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
4.降低体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蒸发等物理作用,来降低体温。
临床上常用于高热、中暑等病人。
对脑外伤、脑缺氧病人,可利用局部或全身用冷,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细胞需氧量,以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二)冷疗的影响因素(三)冷疗的禁忌证(四)冷疗的方法第二、热疗法:(一)热疗的作用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利于组织中毒素的排出;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加快新陈代谢,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因而在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在炎症后期用热,可因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从而有助于坏死组织的清除及组织修复,使炎症局限。
2.缓解疼痛3.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体表血流增加,因而相对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4.保暖(二)热疗的影响因素1.用热方式2.热疗的部位3.热疗面积4.热疗时间5.温度差6.个体差异(三)热疗的禁忌证(四)热疗的方法热疗的方法有干热法和湿热法两种,干热法包括热水袋、红外线、鹅颈灯等;湿热法包括湿热敷、热水坐浴、温水浸泡法等。
下载文档。
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体表皮肤,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实训任务一乙醇(温水)拭浴【情景病例】患者,胡女士,20岁。
因胸痛、咳嗽、发热2天入院。
诊断:“肺部感染”。
入院体温高达40.8℃,为防止体温进一步升高及使体温恢复正常,请问:作为当班护士,你将为患者采取哪种物理降温方法?【实训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乙醇(温水)拭浴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乙醇(温水)拭浴的操作方法。
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岗位技能目的】为高温患者物理降温。
【操作程序】1.素质要求一一一一2.核对一一一一3.评估一一一一4.计划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5.实施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6.评价一一一一 【注意事项】1. 动作轻稳,省时,节力。
2. 拭浴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及呼吸异常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
3. 拭浴以拍拭方法进行,避免摩擦生热。
4. 拭浴时在大血管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处可稍用力拍拭并适当延长拍拭时间,以促进散热。
5. 胸前区、腹部、后劲、足心为拭浴禁忌部位,血液病患者及新生儿禁用乙醇拭浴。
护理故事附【评分标准】实训任务一乙醇(温水)拭浴评分标准考核时间监考老师。
第五住院区N0-N1护士理论培训时间:2014-0679, 17:00地点:护士站授课人:参加人员:内容:护理学基础(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体表皮肤,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冷疗法:(一)目的:1.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冷疗可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减轻局部充血。
2.减轻疼痛冷疗可抑制细胞的活动,减慢神经冲动的传导,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
3.控制炎症扩散冷疗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菌活力降低,从而限制炎症的扩散。
4.降低体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与蒸发的物理作用,使体温降低。
(二)禁忌1.血液循环障碍2.慢性炎症或神捕化脓病灶因冷疗使局部血流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处因冷疗可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
4.对冷过敏5疗的禁忌部位:(1)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
(2)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4)足底:用冷可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三)热疗法目的: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热疗使局部血管扩张,某血液循环速度加快。
2.减轻疼痛热疗可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
3.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热疗使皮肤血管扩张,使平时大量呈闭锁状态的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多。
4.保暖与舒适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将热带至全身,使体温升高,并使患者感到舒适。
(四)禁忌:1.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2.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因该处血管丰富,面部静脉无静脉瓣,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热疗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增多,导致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扩散,易造成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3.各种脏器出血、出血性疾病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脏器的血流量和血管通透性而加重出血。
一、冷疗法冷疗的禁忌症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
3.冷过敏者。
二、热疗法热疗的禁忌症1.急腹症未诊断明确。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避免出现颅内感染。
3.各种脏器内岀血。
4.软组织损伤早期。
(-)冷疗的方法1•冰袋(1)冰袋装2/3满,不滴水,装入布套内.(2)放置部位:高热者一前额、颈部、头顶、腋下、腹股沟扁桃体术后一颈前颌下(3)时间:V30分钟,连续使用时中间间隔60分。
(4)降温时(二)热疗的方法1.热水袋的使用(1)水温:60〜70C,婴幼儿、老年人、昏迷、末梢循环不良、麻醉未清醪、感觉障碍等病人,热水袋的水温应V5(TC。
(2)局部如果潮红,立即停止,昇涂凡士林。
(3)时间:W30分钟。
(三)冷湿敷法1.局部涂凡士林。
2.每3〜5分钟更换敷布,冷敷时间为15〜20分。
3.开放伤口应按照无菌原则处理。
1 •局部涂以凡士林J2•时间:15〜20分钟。
3•结束后,休息30分钟离开治疗室。
冷热疗法4•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腹部、足、心前区。
(四)湿热法(1.冰帽和冰槽主要用于头部降温。
两耳内塞不脱脂棉、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
注意观察,防止冻伤,注意观察心率。
水温:30°C左右:乙醇浓度:25%〜35%:体温降至399以下,应取下冰袋;浴中病人如有异常时,应立即停I匕拭浴:禁忌擦拭后颈、心前区.腹部和足底。
(六)其他热疗法1.红外线灯(1)灯距:30〜50cm。
(2)时间:20〜30分钟。
(3)结朿后,休息15分钟离开治疗室。
(4)照射过程中,如皮肤出现均匀桃红色斑,为合适剂量;皮肤紫红色,立即停止,涂凡士林。
II2.热水坐浴(1)水温:40〜450(2)时间:15〜20分钟」(3)坐浴中,如病人主诉头晕、乏力等,应立即停止坐浴。
⑷月经期、妊娠末期及阴道出血、盆腔器官有急性炎症时,不宜坐浴。
3.局部浸泡(1)水温:43〜469。
(2)时间:30分钟。
患者男,65岁。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体表皮肤,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实训任务一乙醇(温水)拭浴
【情景病例】
患者,胡女士,20岁。
因胸痛、咳嗽、发热2天入院。
诊断:“肺部感染”。
入院体温高达40.8℃,为防止体温进一步升高及使体温恢复正常,请问:作为当班护士,你将为患者采取哪种物理降温方法?
【实训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乙醇(温水)拭浴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乙醇(温水)拭浴的操作方法。
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岗位技能目的】
为高温患者物理降温。
【操作程序】
1.素质要求
一一一一
2.核对
一一一一
3.评估
一一一一
4.计划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5.实施
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
6.评价
一一一一 【注意事项】
1. 动作轻稳,省时,节力。
2. 拭浴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及呼吸异常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
3. 拭浴以拍拭方法进行,避免摩擦生热。
4. 拭浴时在大血管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处可稍用力拍拭并适当延长拍拭时间,以促进散热。
5. 胸前区、腹部、后劲、足心为拭浴禁忌部位,血液病患者及新生儿禁用乙醇拭浴。
护理故事
附【评分标准】
实训任务一乙醇(温水)拭浴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