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祭十二郎文翻译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24.89 KB
- 文档页数:12
祭十二郎文(唐)韩愈年、月、日1,季父2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3致诚,使建中4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5,及长,不省所怙6,惟兄嫂是依。
中年7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8。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9,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10,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11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12,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13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15。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16于汴州,汝来省14吾,止17一岁,请归取其孥18。
明年,丞相薨19,吾去汴州,汝不果20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21,使取22汝者始行,吾又罢去23,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24,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25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26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27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28汝而就也。
去年29,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30也。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31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32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33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34,毛血35日益衰,志气36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37?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译文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译文①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强忍哀痛,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远赶去,备办些时鲜食物作为祭品,在你十二郎灵前祭告:②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记不清,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
哥哥才到中年就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灵柩送回河阳安葬。
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宣州找饭吃,虽然零丁孤苦,但没有一天和你分离过。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
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辈中只有你一个,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
韩家子、孙两代都是独苗,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
嫂嫂曾经一手抚你、一手指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有你们了!"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当时虽然能记得事了,但也并不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③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我十九岁那年,初次来到京城。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译文①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强忍哀痛,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远赶去,备办些时鲜食物作为祭品,在你十二郎灵前祭告:②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记不清,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
哥哥才到中年就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灵柩送回河阳安葬。
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宣州找饭吃,虽然零丁孤苦,但没有一天和你分离过。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
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辈中只有你一个,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
韩家子、孙两代都是独苗,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
嫂嫂曾经一手抚你、一手指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有你们了!"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当时虽然能记得事了,但也并不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③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我十九岁那年,初次来到京城。
那以后四年,我才到宣州去看你。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祭十二郎文原文翻译及知识点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哇!我年轻,孤独,年老。
我不在乎我的父母,但我的哥哥和嫂子依靠我。
中年时,我弟弟在南方去世。
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很年轻,从我嫂子那里被埋葬在合阳。
和你一起吃江南。
我很孤独,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我有三个兄弟,他们都早逝了。
继承祖先和后者,你是太阳中唯一的一个,我是子中唯一的一个。
两个人单独生活。
我嫂子摸了摸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这样!”当你年轻的时候,你永远不会记得。
虽然我记得,但我不知道这有多悲伤。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爷去了。
我的书对你说:“我不到40岁,但我看到了无边无际,但我是灰色的,我的牙齿在颤抖。
我读到我所有的父亲和兄弟都很强壮,很早。
如果我虚弱,他们会持续很久吗?我不能去,你不会来,因为害怕死亡,你有无限的亲戚!”这意味着少数人死亡,老年人存活,而强壮的人死亡,生病的人全部死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从今年开始,我已经把苍白变成了白色,那些动摇的人已经倒下了。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和翻译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作品,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十七子。
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
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
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韩愈又疑问六月二十二日老成还在写信,种种的疑点让韩愈悲从中来。
韩愈在文中提到自己的衰老“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原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本文+译文之阳早格格创做①年、月、日,季女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修中近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正在听到您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搞强忍哀思,倾吐衷情,派遣修中挨老近赶去,备办些时陈食物动做祭品,正在您十二郎灵前祭告:②呜呼!吾少孤,及少,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亡北圆,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便食江北,整丁孤独,已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启先人后者,正在孙惟汝,正在子惟吾,二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止曰:“韩氏二世,惟此而已!”汝时幼小,当不复影象,吾时虽能影象,亦已知其止之悲也.唉!尔从小便搞了孤女,等到少大,连女亲是什么格式皆记不浑,惟有依赖哥哥战嫂嫂.哥哥才到中年便死正在北圆,尔战您皆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灵柩收回河阳埋葬.厥后又战您跑到江北宣州找饭吃,虽然整丁孤独,但是不一天战您分散过.尔上头有三个哥哥,皆不幸早死.继启先人后嗣的,正在孙子辈中惟有您一个,正在女子辈中惟有一个.韩家子、孙二代皆是独苗,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嫂嫂曾一脚抚您、一脚指尔道:"韩家二代人,便惟有您们了!"您当时还小,大概不留住什么影象;尔当时虽然能记得事了,但是也本去陌死得嫂嫂的话有如许悲酸啊!③吾年十九,初去京乡,其后四年,又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逢汝从嫂丧去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去省吾,止一岁,请归与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去.是年,吾又佐戎缓州,使与汝者初止,吾又罢去,汝又不果去.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不妨暂;图暂近者,莫如西归,将坐室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亡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末当暂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供降斗之禄.诚知其如许,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便也.尔十九岁那年,初次去到京乡.那此后四年,尔才到宣州去瞅您.又过了四年,尔往河阳扫墓,碰上您收尔嫂嫂的灵柩前去埋葬.又过了二年,尔正在汴州搞董丞相的帮脚,您去瞅尔,住了一年,央供回去交妻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尔离启汴州,您交家眷去与尔共住的事女便化为泡影.那一年,尔正在缓州协理军务,派去交您的人刚刚动身,尔又离职,您又不去得成.尔念便算您跟尔到汴州、缓州,那些场合仍旧同乡做客,不克不迭把它动做恒暂之计:要做深刻挨算,不如往西边回到故乡去,等尔先安佳家,而后交您去.唉!谁能推测您突然离启尔去世了呢?尔战您皆年少,谦以为纵然姑且分散,毕竟会恒暂团散.所以才拾下您跑到京乡供官搞,去供得微薄的俸禄.如果早知讲会出现那样个了局,即便有万乘之国的公卿宰相天位等着尔,尔也不肯果此离启您一天而去便任啊!④去年,孟东家往,吾书籍与汝曰:“吾年已四十,而视茫茫,而收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女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暂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去,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亡而女老存,强者夭而病者齐乎!去年,孟东家到您那边去,尔写疑给您道:“尔论年纪虽然还不到四十岁,但是二眼已经昏花,二鬓已经花黑,牙齿也摇摇摆摆.推测尔的几位叔伯战几位兄少,皆身体健壮却皆过早天逝世,像尔那样衰强的人,易讲能少命吗?尔不克不迭离启那女,您又不肯去,尔死怕自己早早死去,使您忍受无边无涯的哀思啊!”谁料年少的先死而年少的还活着,强壮的夭合而病强的却保齐了呢?⑤呜呼!其疑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疑也,吾兄之衰德而夭其嗣乎?汝之杂明而不克受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亡,女老衰者而存齐乎?已不妨为疑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家之书籍,耿兰之报,何为而正在吾侧也?呜呼!其疑然矣!吾兄之衰德,而夭其嗣矣!汝之杂明而不克受其泽乎?而不克受其泽矣.所谓天者诚易测,而神者诚易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唉!易讲那是果然吗?仍旧搞梦呢?仍旧传疑的弄错了真正在情况呢?如果是果然,尔哥哥的好佳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女子少寿吗?您那样杂净智慧却不该该启受先人的膏泽吗?年少的强壮的反而天亡,年少的衰强的反而健壮存正在吗?尔真正在不克不迭把那消息当成果然啊!如果那是正在搞梦,大概者是传错了消息,但是,东家报丧的疑件,耿兰述哀的讣文,为什么又明显搁正在尔身边呢?唉!瞅去那是果然啊!尔哥哥的好佳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女子少寿了,您那样杂正智慧该当继启先人的家业,却不克不迭够启受先人的膏泽啊!所谓"天",真正在易以测透;所谓“神”,真正在易以弄明啊!所谓“理”,真是不克不迭估计;所谓“寿”,基础不克不迭预知啊!⑥虽然,吾自今年去,苍苍者大概化而为黑矣;动摇者大概脱而降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许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许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贫期也.虽然如许,尔从今年此后,花黑的头收快要变得齐黑了,动摇的牙齿快要脱降了,体量一天比一天衰强,粗神一天比一天出落,另有几时间不跟随您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觉,那咱们的分散还能有多暂?如果不知觉,那尔忧伤的时间也便不会少,而不忧伤的日子倒是无贫无尽啊!⑦汝之子初十岁,吾之子初五岁,少者强者不可保,如许孩提者又可冀其创制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您的女子才十岁,尔的女子才五岁,年少力壮的皆不克不迭保住,像那样的小孩女,又能憧憬他们少大,成人坐业吗?唉!真正在快乐啊!真正在快乐啊!⑧汝去年书籍云:“比得硬足病,往往而剧.”吾曰:“是徐也,江北之人,时常有之.”已初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死乎?抑别有徐而至斯乎?您去年去疑道:“近去得了硬足病,越去越锋利.”尔回疑道:“那种病,江北人普遍有.”本去已曾把它瞅成值得担忧的大事.唉!易讲竟然果为那种病夺去了您的死命吗?仍旧另有别的沉病而制成那不幸呢?⑨汝之书籍,六月十七日也;东家云:汝亡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家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止月日?东家与吾书籍,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可则乎?您的疑,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家去疑道,您是正在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的疑不证明您死正在哪月哪日.大概许东家的使者不晓得背家人问明死的简直日期?而耿兰报丧的疑,陌死得应当证明死的简直日期?东家给尔写疑时,才背使者询问死期,使者不过疑心胡问去草率他吗?是那样呢,仍旧不是那样呢?⑩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末丧,则待末丧而与此后;如不克不迭守待末丧,则遂与此后.其余仆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末葬汝于先人之兆,而后惟其所愿.此刻尔派遣修中祭奠您,慰问您的女子战您的乳母.他们如果有粮食不妨保护到三年丧谦,便等到丧谦此后交他们去;如果死计艰易而不克不迭守谦丧期,那便当前把他们交去.其余的仆婢,皆让他们为您守丧.等到尔有力量改葬的时间,一定把您的灵柩从宣州迁回,埋葬正在祖先的坟天,那样才算了结尔的心愿.⑾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亡吾不知日,死不克不迭相养以共居,亡不克不迭抚汝以尽哀.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止背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克不迭与汝相养以死,相守以死.一正在天之涯,一正在天之角,死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交,吾真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偶尔于人世矣!当供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收展;吾女与汝女,待其娶,如许而已.唉!您死病尔不知讲时间,您去世尔不知讲日期,您活着咱们不克不迭共住所有,互相照应,您死后尔又不克不迭抚摸您的遗体,恣意痛哭,进殓之时已曾紧靠您的棺材,下葬之时已曾俯视您的墓穴!尔的品止有背神灵,果而使您夭亡.尔不孝逆、不慈爱,果而既不克不迭战您互相照应,一共死计,又不克不迭战您互相依傍,所有死去.一个正在天涯,一个正在天角,活着的时间,您的影子不克不迭战尔的身子互相依傍,去世此后,您的灵魂不克不迭战尔的梦魂接近,那真正在是尔自己制成恶果,还能怨谁呢!《诗经》道:“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那茫茫无际的彼苍啊,尔的哀思何时才有尽头呢!)从今此后,尔对于那个天下大概也便不什么不妨留恋的了!尔该回到故乡去,正在伊火、颍火中间购几顷田,去挨收尔结余的岁月.培养尔的女子战您的女子,憧憬他们成才;抚养尔的女女战您的女女,等待她们出娶:尔念要搞的,不过如许而已.⑿呜呼!止有贫而情不可末,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唉!话有道尽的时间,而哀思的心情却是出完出了的,您是不妨明黑呢,仍旧什么皆不知讲了呢?唉!快乐啊!憧憬您的灵魂能去享用尔的祭品啊!。
祭十二郎文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原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一篇对其侄十二郎所写的祭文。
《祭十二郎文》原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韩愈一、字词详解年月日,季父(伯仲叔季)愈闻汝丧之(助词,取独)七日,乃(副词,才)能衔哀致(表达)诚(形作名,诚意),使建中远(形作状,从远处)具(备办)时(应时的)羞(通“馐”,美味食物)之奠(祭品),告(告慰)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孤:年幼丧父的孩子;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及(等到)长不省(明白)所怙(依靠,所字节构,依靠的人,即父亲。
失怙:失去父亲),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前面是前置的宾语,后为动词。
唯命是从)。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不久)又与汝就食(谋生)江南,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名作状,在上面)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接续)先人后(后嗣)者(表停顿),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应当)不复(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初次)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探望)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察看,即祭扫)坟墓,遇汝从(跟随,指护送)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留居、停留)一岁,请归取(接取)其孥(nú)(妻子儿女统称);明年(古今异义词,第二年)丞相薨(古代侯王死亡,唐代二品以上官员死亡)。
吾去汴州,汝不果(复合虚词,一作未果,表事实与预料不相符合,“没有能够”、“没有实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来。
是年,吾佐戎(辅佐军务)徐州,使(派遣)取汝者(代词,…的人)始行,吾又罢(停职)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推想)汝从(余)于东,东亦客(客居,寄居他乡)也,不可以久(副词活用为动词,久居);图(考虑)久远者(助词,句中停顿),莫如(复合虚词,不如,不及、比不上)西(名作状,向西)归,将成家(古今异义词,安家落户)而致(使……来,招引)汝。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祭十二郎文》唐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祭十二郎文作者: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查看更多内容请关注!《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题解】此文是韩愈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为祭他侄子十二郎,而写的一篇祭文。
韩愈有兄三人,长韩会,仲韩介。
十二郎名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在族中排行第十二。
韩愈二岁丧父,亦由长兄韩会与嫂抚养成长。
从小和十二郎生活在一起,经历患难,因年龄相差无几,虽为叔侄,实同兄弟,彼此感情十分亲密。
这篇祭文追叙他与十二郎孤苦相依的幼年往事,融注了深厚的感情。
字里行间,凄楚动人,于萦回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语语从肺腑中流出。
被前人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雅颂四言韵语,或用骈体。
韩愈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别有天地;或用四言,而气势飞动,另具风采,诚为祭文中情文并茂的名篇。
【原文】年月日[1],季父愈闻汝之七日[2],乃能衔哀致诚[3],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4],告汝丧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5],及长,不省所怙[6],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7],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8],既又与汝就食江南[9],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10],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11],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12],形单影只。
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13]。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14],遇汝从嫂丧来葬[15]。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16],汝来省吾;止一岁[17],请归取其孥[18];明年,丞相薨[19],吾去汴州,汝不果来[20]。
是年,吾佐戎徐州[21],使取汝者始行[22],吾又罢去[23],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24],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注释译文鉴赏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②,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③,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④,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⑤,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⑥,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⑦。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⑧。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⑨,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⑩,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11)。
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12)。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3)。
去年孟东野往(14),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15)! 呜呼!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16)?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17)?少者强者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18),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 其信然矣!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19),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20);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翻译: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让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翻译: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
哥哥正当中年时就因与犯罪的宰相关系密切而受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次年死于贬所。
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
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
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
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
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
嫂子曾经抚摸着你的头对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翻译: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
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
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译文①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强忍哀痛,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远赶去,备办些时鲜食物作为祭品,在你十二郎灵前祭告:②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记不清,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哥哥才到中年就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灵柩送回河阳安葬;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宣州找饭吃,虽然零丁孤苦,但没有一天和你分离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辈中只有你一个,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韩家子、孙两代都是独苗,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嫂嫂曾经一手抚你、一手指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有你们了"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当时虽然能记得事了,但也并不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③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我十九岁那年,初次来到京城;那以后四年,我才到宣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往河阳扫墓,碰上你送我嫂嫂的灵柩前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做董丞相的助手,你来看我,住了一年,要求回去接妻儿;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接家眷来与我同住的事儿便化为泡影;这一年,我在徐州协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离职,你又没有来得成;我想就算你跟我到汴州、徐州,这些地方还是异乡作客,不能把它作为长久之计:要作长远打算,不如往西边回到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我和你都年轻,满以为尽管暂时分离,终于会长久团聚;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来求得微薄的俸禄;如果早知道会出现这么个结局,即便有万乘之国的公卿宰相职位等着我,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④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写信给你说:“我论年纪虽然还不到四十岁,可是两眼已经昏花,两鬓已经斑白,牙齿也摇摇晃晃;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却都过早地逝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能长命吗我不能离开这儿,你又不肯来,我生怕自己早晚死去,使你忍受无边无际的悲哀啊”谁料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夭折而病弱的却保全了呢⑤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而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唉难道这是真的吗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如果是真的,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儿子短命吗你这样纯洁聪明却不应该承受先人的恩泽吗年轻的强壮的反而天亡,年长的衰弱的反而健康生存吗我实在不能把这消息当成真的啊如果这是在做梦,或者是传错了消息,可是,东野报丧的信件,耿兰述哀的讣文,为什么又分明放在我身边呢唉看来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儿子短命了,你这样纯正聪明应该继承先人的家业,却不能够承受先人的恩泽啊所谓"天",实在难以测透;所谓“神”,实在难以弄明啊所谓“理”,真是不能推断;所谓“寿”,根本不能预知啊⑥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虽然如此,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快要变得全白了,动摇的牙齿快要脱落了,体质一天比一天衰弱,精神一天比一天衰退,还有多少时间不跟随你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如果没有知觉,那我哀伤的时间也就不会长,而不哀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啊⑦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者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力壮的都不能保住,像这样的小孩儿,又能期望他们长大,成人立业吗唉实在伤心啊实在伤心啊⑧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越来越厉害;”我回信说:“这种病,江南人多数有;”并不曾把它看成值得担忧的大事;唉难道竟然因为这种病夺去了你的生命吗还是另有别的重病而造成这不幸呢⑨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来信说,你是在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的信没有说明你死在哪月哪日;或许东野的使者不晓得向家人问明死的具体日期而耿兰报丧的信,不懂得应当说明死的具体日期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向使者询问死期,使者不过信口胡答来应付他吗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⑩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如今我派遣建中祭奠你,慰问你的儿子和你的乳母;他们如果有粮食可以维持到三年丧满,就等到丧满以后接他们来;如果生活困难而不能守满丧期,那就现在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为你守丧;等到我有力量改葬的时候,一定把你的灵柩从宣州迁回,安葬在祖先的坟地,这样才算了却我的心愿;⑾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唉你生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期,你活着我们不能同住一起,互相照顾,你死后我又不能抚摸你的遗体,尽情痛哭,入殓之时不曾紧靠你的棺材,下葬之时不曾俯视你的墓穴我的德行有负神灵,因而使你夭亡;我不孝顺、不慈爱,因而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顾,一同生活,又不能和你互相依傍,一起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活着的时候,你的影子不能和我的身子互相依傍,去世以后,你的灵魂不能和我的梦魂亲近,这实在是我自己造成恶果,还能怨谁呢诗经说:“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那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呢从今以后,我对这个世界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我该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来打发我剩余的岁月;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待她们出嫁:我想要做的,不过如此罢了;⑿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唉话有说尽的时候,而悲痛的心情却是没完没了的,你是能够理解呢,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呢唉伤心啊希望你的灵魂能来享用我的祭品啊。
古诗祭十二郎文翻译赏析《祭十二郎文》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对其侄十二郎的祭文。
文章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原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未始以为忧也。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
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其然乎?其不然乎?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注释】1“年、月、日”:此为拟稿时原样。
《文苑英华》作“贞元十九年五月廿六日”;但祭文中说十二郎在“六月十七日”曾写信给韩愈,“五”字当误。
2季父:父辈中排行最小的叔父。
3衔哀:心中含着悲哀。
致诚:表达赤诚的心意。
4建中:人名,当为韩愈家中仆人。
时羞:应时的鲜美佳肴。
羞,同“馐”。
5孤:幼年丧父称“孤”。
《新唐书·韩愈传》:“愈生三死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
”6怙(hù):《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后世因用“怙”代父,“恃”代母。
失父曰失怙,失母曰失恃。
7“中年,兄殁南方”: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今广东韶关)刺史,次年死于任所,年四十三。
时韩愈十一岁,随兄在韶州。
8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是韩氏祖宗坟墓所在地。
9就食江南: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北方藩镇李希烈反叛,中原局势动荡。
韩愈随嫂迁家避居宣州(今安徽宣城)。
因韩氏在宣州置有田宅别业。
韩愈《复志赋》:“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
”《祭郑夫人文》:“既克返葬,遭时艰难。
百口偕行,避地江濆。
”均指此。
10吾上有三兄:三兄指韩会、韩介,还有一位死时尚幼,未及命名,一说:吾,我们,即韩愈和十二郎。
三兄指自己的两个哥哥和十二郎的哥哥韩百川(韩介的长子)。
11先人:指已去世的父亲韩仲卿。
12两世一身:子辈和孙辈均只剩一个男丁。
13视:古时探亲,上对下曰视,下对上曰省。
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由宣州至长安应进士举,至贞元八年春始及第,其间曾回宣州一次。
但据韩愈《答崔立之书》与《欧阳生哀辞》均称二十岁至京都举进士,与本篇所记相差一年。
14省(xǐng):探望,此引申为凭吊。
15遇汝从嫂丧来葬:韩愈嫂子郑氏卒于元贞元九年(793年),韩愈有《祭郑夫人文》。
贞元十一年,韩愈往河阳祖坟扫墓,与奉其母郑氏灵柩来河阳安葬的十二郎相遇。
16董丞相:指董晋。
贞元十二年(796年),董晋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宣武军节度使,汴、宋、亳、颍等州观察使。
时韩愈在董晋幕中任节度推官。
汴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
17止:住。
18取其孥(nú):把家眷接来。
孥,妻和子的统称。
19薨(hōng)古时诸侯或二品以上大官死曰薨。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晋死于汴州任所,韩愈随葬西行。
去后第四天,汴州即发生兵变。
20不果:没能够。
指因兵变事。
21佐戎徐州:当年秋,韩愈入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幕任节度推官。
节度使府在徐州。
佐戎,辅助军务。
22取:迎接。
23罢去:贞元十六年五月,张建封卒,韩愈离开徐州赴洛阳。
24东:指故乡河阳之东的汴州和徐州。
25孰谓:谁料到。
遽(ù):骤然。
26斗斛(hú):唐时十斗为一斛。
斗斛之禄,指微薄的俸禄。
韩愈离开徐州后,于贞元十七年(801年)来长安选官,调四门博士,贞元十九年,迁监察御史。
27万乘(hèng):指高官厚禄。
古代兵车一乘,有马四匹。
封国大小以兵赋计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国,称为万乘之国。
28辍(chuò),停止。
辍汝,和上句“舍汝”义同。
就:就职。
29去年:指贞元十八年(802年)。
孟东野:即韩愈的诗友孟郊。
是年出任溧阳(今属江苏)尉,溧阳去宣州不远,故韩愈托他捎信给宣州的十二郎。
30无涯之戚:无穷的悲伤。
涯,边。
戚,忧伤。
31纯明:纯正贤明。
不克:不能。
蒙:承受。
32耿兰:生平不详,当时宣州韩氏别业的管家人。
十二郎死后,孟郊在溧阳写信告诉韩愈,时耿兰也有丧报。
33业:用如动词,继承之意。
34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时年韩愈有《落齿》诗云:“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35毛血:指体质。
36志气:指精神。
37其几何离:分离会有多久呢?意谓死后仍可相会。
38汝之子:十二郎有二子,长韩湘,次韩滂。
韩滂出嗣十二郎的哥哥韩百川为子,见韩愈《韩滂墓志铭》。
始十岁:当指长子韩湘。
十岁,一本作“一岁”,则当指韩滂,滂生于贞元十八年(802年)。
39吾之子始五岁:指韩愈长子韩昶,贞元十五年(799年)韩愈居符离集时所生,小名曰符。
40孩提:本指二三岁的幼儿。
此为年纪尚小之意。
41比(bì):近来。
软脚病:即脚气病。
42吊:此指慰问。
孤:指十二郎的儿子。
43终丧:守满三年丧期。
《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44取以来:指把十二郎的儿子和乳母接来。
45力能改葬:假设之意。
即先暂时就地埋葬。
合下句连续可知。
46兆:葬域,墓地。
47惟其所愿:才算了却心事。
48抚汝以尽哀:指抚尸恸哭。
49敛:同“殓”。
为死者更衣称小殓,尸体入棺材称大殓。
50窆(biǎn):下棺入土。
51何尤:怨恨谁?52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意谓你青苍的上天啊,我的痛苦哪有尽头啊。
语本《诗经·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53伊、颍(yǐng):伊水和颍水,均在今河南省境。
此指故乡。
54幸其成:韩昶后中穆宗长庆四年进士。
韩湘后中长庆三年进士。
55长(zhǎng):用如动词,养育之意。
56尚飨:古代祭文结语用辞,意为希望死者享用祭品。
尚,庶几,表示希望。
【翻译】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
哥哥正当中年时就因与犯罪的宰相关系密切而受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次年死于贬所。
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
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
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
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
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
嫂子曾经抚摸着你的头对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
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
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
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
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家乡,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
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
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
”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还活着,强壮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还活在人间呢?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ORg!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