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一游之一步跨千年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西津渡游玩攻略西津渡游玩攻略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市区西北,面积0.5平方公里。
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同事也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史。
街区中有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西津渡历史文化街的历史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
罗哲文先生称之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以下是西津渡游玩攻略,欢迎阅读。
昭关石塔建于元代,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的工匠刘高主持建造。
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字,故称“昭关石塔”,也有人称之观音洞喇嘛塔或瓶塔。
塔高约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
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所以从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礼佛”。
英国领事馆旧址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属镇江博物馆,馆内珍藏着不同时代的文物3万余件套,如西周时的鸳鸯尊、春秋时的双螭首三轮铜盘、东吴时的青瓷罐、唐代的'“论语”玉烛、宋代的影青雕塑孩儿瓷枕、绢本南京府县地图、元代的青花瓷器、明代的《杏元雅集图》等等稀世珍宝。
珍贵的文物和建筑艺术,一级近代史上那一幕幕令人感慨的往事,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人慕名而来。
待渡亭顾名思义,待渡亭就是古人迎来送往或者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也曾经在这座待渡亭里停留。
大臣们怕皇帝寂寞无聊,特地备下渔具让皇帝钓鱼消遣。
那天乾隆皇帝的运气好得出奇,频频有鱼儿咬钩,所以收获颇丰,乾隆爷自然十分开心。
原来手下人暗中在水下布下一张大网,网里放了一大群鱼,乾隆一而再再而三地得手这就不足为怪了。
所以把待渡亭称为***也是名副其实的。
观音洞、救生会观音洞始建于宋朝,清咸丰九年(1859)重新作了修葺。
洞内迎面而立的是一座白石观音立像。
两侧还有两处神殿。
东侧是眼光菩萨的“普陀岩殿”,西侧为地藏王菩萨的“地藏殿”。
镇江——去西津渡——“一眼看千年”
西津渡是镇江非常有标志性的街区,它承载了自唐朝以来1300多年的历史遗存,这理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最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它不仅象征着一部活着的历史,也是镇江对外展示的历史文化博览区。
穿行于铺满了古旧青石板的老街,两侧是青砖砌成的传统民居和山墙,岁月仿佛凝固在这里,尽显历史的沧桑之感。
古渡环绕云台山而建,岁月铺就的古街古巷宁静而厚重。
不在节假日,偶有碰到一两个旅游团,大多时候这里充满着岁月
的静好。
始建于元代的昭关石塔是国内仅存的过街喇嘛塔,从塔下穿街而过,仿佛穿越了历史。
在古时,西津渡是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三国以来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津渡是镇江的老渡口,古时闻名的“泊船瓜洲”就是这一带,因此这里汇聚了古瓜州和近代镇江的历史风貌,独特的昭关石塔、坡道石板上的板车车辙,都在默默讲诉这座因渡而兴的老城。
古渡的民居很有特色。
漫步于幽静的青石步道,让人心静。
在半山腰可以眺望古街区。
慢慢的走到山顶,也就十几分钟。
从这里可以绕一圈下山回去,也可以去伯先公园。
回望云台阁。
古民居的屋檐很有特色。
绕一圈下山,能看见很多在散步的当地人,悠闲惬意的生活。
墙下面有一小段三国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国不同朝代的路面,也让这“一眼看千年”成为西津渡的标志。
玉山广场。
原英国领事馆旧址。
镇江西津渡游记
镇江西津渡游记
西津渡自三国时便是渡口码头,后来因为长江的北岸逐渐北移,渡口早已不在,只留下了西津渡古街搁在云台山的山腰上。
我们先来到了云台山的山脚下,我仰望山顶,只见山顶的云台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接着,我们又爬到了云台山半山腰的西津渡古街。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块大石板,上面是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人们塌过的石板路,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这就是“一眼看千年”奇景。
古街上还有一座昭关古塔,我们在那儿拍照留念。
然后,我们登上云台山顶的云台阁,眺望远方,整个镇江城尽收眼底。
这时候,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面而来,啊!那里原来有一棵桃树,上面开满了桃花,远看像一片粉色的云霞,近看则像点点繁星飘落枝头。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津渡。
西津渡真美!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西津渡古街一日游作文西津渡古街一日游,真的是太好玩了!这地方就像是历史和现代的混合体,能让你一秒钟穿越回古代,还能感受到当下的喧嚣。
就说我那天的经历吧。
早晨,我和我的朋友小李约好一起去西津渡,结果她比我早到了一刻钟,哈哈。
她在那边拍了几张古街的照片,然后发微信给我:“快点来,这里的古街特别有味道!”我一边走一边想着,这地方既然叫古街,那肯定要有点古味儿。
走进古街的那一刻,我就被那种古老的感觉给吸引了。
街两边的建筑有点像我以前看过的古装剧里的场景,红色的灯笼、古老的木门,一切都那么有故事感。
我们在一家看起来特别古朴的小店停了下来,店里卖的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
老板娘看到我们进来,笑眯眯地说:“这可是我亲手做的哦,每一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我忍不住好奇,问:“那这小木偶有什么故事?”老板娘立刻开始讲述小木偶的由来,听得我们一愣一愣的,真的是一段很有趣的历史。
逛了一会儿,我们的肚子开始叫了。
我们找到了一家有名的小吃摊,摊主是个大叔,看起来特别豪爽。
小李和我点了几样特色小吃,大叔在那儿边做边聊:“你们吃过我家这道小吃吗?保证你们一口就爱上!”他说得特别自信。
我们尝了一口,果然,不吃不知道,一吃真的是特别好吃!小李还调侃说:“大叔,你是不是偷偷加了魔法?”吃饱喝足,我们继续漫步在古街上。
忽然,我们看到一个街头艺人正在表演杂技,拉着一根长长的丝带在空中飞舞,那技术真的是惊人!我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结果艺人看到后,笑着说:“你拍得还真不错,帮我在网上宣传宣传。
”我们笑着答应了,觉得这种互动特别有趣。
就在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古街的灯光亮起,红色的灯笼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迷人。
小李说:“这种感觉真好,仿佛时间都慢下来了一样。
”我点点头,感慨道:“是啊,今天真的是一天特别棒的旅行!”最后,我们带着满满的美好回忆离开了西津渡古街。
这一天不仅让我们体验了古街的独特魅力,还和本地的人们互动了许多。
真心推荐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体验一下,这种古今结合的地方,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镇江西津渡:一眼看千年作者:田慧来源:《华人时刊》2011年第07期西津渡位于江苏省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北濒长江,南临云台山,西起玉山大码头,中心轴线18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整条街道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故有一眼看千年的美誉。
街巷,是西津渡历史街区的主要民居格局。
这里既有上海的里弄,又有北方的胡同;庭院既有南方天井民宅,又有北方四合院布局;单体建筑既有江南民居风貌,又有北方建筑的纯朴、厚实;整体风格既有东方神韵,又有西方特色。
当你站在云台山朝西北向下望去,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古朴壮观的景象:它是城市中背景一样的东西。
街道和房屋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
古街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房屋看上去挨挨挤挤,它们像大河一般有着许多支流,又像大树一样,枝枝杈杈。
解放前,镇江大部分居民就居住在这些街巷中,正是这些广大街巷居民的生生息息形成了镇江城市生活的节奏。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
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离长江江岸已有300 多米距离。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西津渡的保护,环境的改变使西津渡逐渐淡化和削弱了作为渡口的功能,但是它活化石般的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现在,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沿街“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吉瑞里西街· 1914 ”、“德安里”等题额。
据老人们回忆,从观音洞下行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这短短的几百米长的街道上竟有各式店铺150 多家。
从行业种类上看,大致有饮食方面的,有生活方面的,有文化方面的;当然,这里还有许多为船家服务的店铺,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
解放前这里还专门设了一个警察分局,这些林林总总的店铺加上救生会和救火会,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
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都在向我们展示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
导游词之镇江西津古渡提起镇江,心目中的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多个著名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发源地。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西津渡街。
西津古渡坐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尺,但这里却不乏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
西津渡自三国以来,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第一渡”之称,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拥有众多古街没有的优势:坐断西南,扼守漕运,商贾云集,楼船竞渡。
更有史料记载“江浙闽海物资,悉由此以达京师,使命客旅,络绎往来,日不暇接”。
历代文豪大家如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仍保持着唐宋风韵。
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历史上古西津渡街枕于长江之上,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券门上刻有“枕江”二字。
随着长江北岸坍江,南岸淤积,主航道不断北移,长江向东延伸。
现在长江南岸已经北移了数公里。
从清代开始,这里便成了一条热闹的商业街。
西津渡古街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
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
在“枕江”二字下面是53坡,一共53级。
53坡的名称源自于佛教53参图的来历,关于53参图的传说我在金山寺已和大家详细介绍过了,53坡只是古西津渡街的一个开始,让我们一起去开启它那耐人寻味的历史画卷吧。
在53坡的西面是镇江博物馆,原英国领事馆,主楼为古印度建筑,在楼的顶端刻有“1890”的字样。
这个数字为什么会刻在上面呢?1857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屈服于外国列强,被迫签下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将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1888年,英国巡捕打死镇江的一个小贩,激起了镇江人民的愤怒,火烧英国领事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于1890年在此原址上重建英国领事馆。
西津渡诗词苏轼
嘿,朋友!你知道吗?西津渡那可是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就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为它留下了动人的诗词。
就说苏轼的那首吧,“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这得多豪迈啊!就好像他站在西津渡,张开双臂,要把这大好河山都拥入怀中似的。
想象一下,他望着那滔滔江水,心中该是怎样的澎湃?
还有那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那景色描绘得,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这不就跟咱们看到特别美丽的夕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一个样嘛!
苏轼在西津渡留下的诗词,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那个地方的历史天空。
难道你不觉得,每当我们诵读这些诗词,就仿佛能穿越时空,和苏轼一起站在西津渡,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我觉得啊,苏轼的西津渡诗词,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的美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不是吗?。
游玩镇江西津渡的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镇江玩,我从电视上看到镇江有一座很美丽的桥叫西津渡,我很想去看一看。
上午9点多钟我们坐上了大巴车,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西津渡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
下车后我看到一个大门,上面写着“西津渡”三个大字,进入大门就看见一个桥的模型,它是用石头雕刻成的。
过了桥就看见了一个卖小吃的地方,那里有臭豆腐、油炸圆子、馄饨……我最喜欢吃馄饨了。
过了桥就看到两排高大的白杨树,一棵棵像士兵一样站立着。
我们来到西津渡的一座亭子里休息。
吃过午饭,我们开始游览西津渡。
走进古镇我们看见两边都是古建筑,有很多店铺: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卖小玩具的、还有卖服装的……一位老爷爷拿着相机给我们拍照。
过了桥就看见一座石桥,那座石桥是用石块砌成的,上面还有很多小洞。
走进桥洞就看见水里面有很多人在游泳:有的人在里面很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的人在水里玩游戏;有的人在里面钓鱼,可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啊。
—— 1 —1 —。
“一街看千年”镇江西津渡,此情此景,王安石赋诗一首,附路线图“西津古渡”在古时候曾经是个长江渡口,后来河道走偏了,这里泥沙堆积反而成了条路。
这可是条有千年历史的古街,路虽不长,建筑风格却是别具一格。
王安石当时在这里上船赶赴京城时,在途中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线路简介:西津渡古街不仅被称为一部“活着的历史”,更是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文脉”所在。
讲解点:超岸寺—蒜山—二翁亭—京江亭—待渡亭–一眼看千年—西津渡古街—鉴园—火油公司旧址—昭关塔—镇江博物馆—赛珍珠故居(共12点)1、超岸寺核心介绍:“超岸”二字,取佛家“超渡众生,共登彼岸”之意。
曾经是金山江天禅寺的下院,后又曾一度是“玉山佛学院”,当时国内外僧侣纷纷慕名前来攻习佛学。
游览时间:20分钟// 移动距离:460米;// 移动方式:步行;移动时间:7分钟;2、蒜山核心介绍:蒜山是一座智慧之山,相传1700多年前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和周瑜曾在山上的亭子里,商议盘算抗曹的策略,所以就叫“算山”,又因为当时山上长满了泽蒜,所以习惯上称蒜山。
游览时间:10分钟// 移动距离:25米;// 移动方式:步行;移动时间:1分钟;3、二翁亭核心介绍:二翁亭原来叫蒜山亭,因丹阳新旧太守林子中、杨杰首曾经来到这里而改名为“二翁亭”。
游览时间:15分钟// 移动距离:90米;// 移动方式:步行;移动时间:2分钟;4、京江亭核心介绍:京江亭旁池水里有一尊婀娜的美女塑像——唐代润州(镇江古称)的奇女子杜秋娘。
此女不仅美艳动人,而且精通曲艺,擅长诗词歌赋,一首《金缕衣》成为《唐诗三百首》的压卷之作。
游览时间:10分钟// 移动距离:140米;// 移动方式:步行;移动时间:2分钟;5、待渡亭核心介绍:待渡亭是古人迎来送往或者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曾经在这座待渡亭里钓鱼,所以待渡亭也被称为钓鱼台。
【游记】西津渡游记写游记作文300字西川是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风景优美,人们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而在那个县城的东边,有着一条古老的渡口,它叫做西津渡。
听说在春天的时候,经过这条渡口,可以看到一片美丽的花海,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绽放,一定会让人流连忘返。
于是,我决定来一次西津渡之行。
早晨,我从家里出发,跟随爸爸一路来到了西津渡。
走近渡口的时候,我发现这里已经很多游客了,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渡船的到来。
我也迫不及待地融入到人群中。
渡口的江水宛如明镜,清澈见底。
远处,山峦叠翠,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在面前。
随着渡船缓缓靠岸,我在爸爸的陪同下登船。
渡船很稳定,乘客们兴高采烈地聊着天,我也跃跃欲试地凑到船边,期待着美丽的花海。
船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渐渐地,我们终于靠近了河岸。
这时,一阵花香迎面扑来,我用力地闻了闻,果然芳香扑鼻。
接着,我看见了一朵朵金黄色的油菜花,她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油菜花开得灿烂,像一片金黄的海洋,仿佛要席卷整个大地。
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除了油菜花,还有各种各样的花朵,像一幅盛开的绘画。
有红色的杜鹃花,像火焰一样熊熊燃烧;有粉色的桃花,像少女的脸庞一样娇媚动人;还有白色的樱花,如同雪花般纷落。
这些花朵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拥有无限生机的美丽画卷。
我用手机拍下了这些美丽的瞬间,以此记录下这次美好的回忆。
不知不觉中,船已经靠近了对岸。
我不舍地离开了船舱,跟着人群走上了岸边。
一路上,我不时地回眸,目送着渡船消失在远方。
西津渡之行带给了我丰富的视觉享受,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这次旅行,让我更加爱上了西川这片美丽的土地。
我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会带上家人,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感受它的美丽与温馨。
镇江西津渡旅游攻略简介镇江西津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景色秀美的旅游景点。
这里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本攻略将为您介绍一些必去的景点、推荐的美食和交通信息,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享受西津渡的旅游体验。
必去景点1. 荡山风景区荡山风景区位于西津渡的中心地带,是一个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综合旅游区。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山水美景,尤其是春天的荡山,山腰上的樱花盛开时,景色格外迷人。
此外,您还可以参观荡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文化景点,如荡山寺和文峰塔等,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2. 青龙山青龙山是镇江著名的山岳名胜之一,其地势险峻、山峰秀丽,被誉为“江南第一秀山”。
登上山顶,您可以俯瞰整个西津渡的美景。
此外,在青龙山还有许多古迹和文化遗址,如玉峰寺和杨至明古徽州市等。
无论是登山健身还是观光赏景,青龙山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张公山风景区张公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区东北部,是一个集山水、人文、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壮丽的山峦、清澈的江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您可以沿着步行道徒步登山,欣赏到独特的自然景观;您还可以参观佛光寺、千年古村等人文景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食推荐1. 扬州炒饭扬州炒饭是江苏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也是西津渡一道必尝的美食。
扬州炒饭以色香味俱佳而著名,它由饭、熟肉丝、虾仁、笋丝、葱花、油条等多种食材炒制而成,口感鲜美,香气扑鼻。
2. 锅盖面锅盖面是镇江地区传统的特色面食之一,也是西津渡一道独特的美食。
锅盖面的外形酷似一个盖子,故得名。
面条劲道爽滑,锅盖面上的炼猪油和各种调料相互融合,味道鲜美,口感独特。
交通信息交通方式1. 镇江市区到西津渡:您可以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或者使用共享单车等方式前往西津渡景区。
市内多条公交线路可直达景区,出租车价格也相对较为实惠。
如果喜欢骑行,租用一辆共享单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镇江城际铁路到镇江火车站:镇江火车站是当地主要的交通枢纽,有多个城际铁路和高铁线路经过。
56唐代的码头、宋代的街道、元代的石塔、明代的酒肆、清代的英租界及救生会。
这就是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的西津古渡。
古代镇江,一直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冲。
无论春秋时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西津渡都是当时的军事重地和交通要津。
隋唐以后,朝廷打压六朝古都南京,贬为县级,镇江却升为润州,再由于南北大运河的修通,镇江地位日显重要。
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它是我国东南地区漕粮、丝绸等物质北运京师的重要港口。
若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地理,西津古渡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除了一条仿旧的石板古街,一家家砖木结构的店铺,一栋栋飞檐雕花的客栈,一个元朝的古塔,一些洋人留下的老房子(英国领事馆),还有一大群见了生人都不知道害怕的野猫,你可能什么也没看到。
你会想不明白地追问,为什么这些似曾相识的旧门面,旧街道,就应该具有特殊意义。
名人走过的地方太多,到处都可能有他们留下的印迹,不就是一个准备过江的古渡口吗,不就是留下几首大家会唱的古诗词吗,万里长江能过江的地方太多了,凭什么就应该这个渡口最有名气呢?事实上,西津古渡的重要性直到东晋南迁才真正开始体现出来。
永嘉之乱让司马氏的王朝摇摇欲坠,中原开始水深火热。
大批北方难民纷纷逃往江南,其中有个叫祖逖的好汉,率亲族宗党几百家一同南迁。
那时候,坐镇南京的琅琊王镇东大将军司文 圆小歆 摄 海滨一眼看千年的西津古渡Xijin Ferry in Thousands of YearsBeautiful China美丽中国57投稿信箱 greenchina_b@马睿俨然成为朝廷代理人,他任命祖逖为徐州刺史,这显然是个虚空头衔,不过是做人情封官许愿。
因为此时北方的徐州早已落入敌手,是沦陷区,祖逖人在江南,只能望江兴叹。
西津古渡坐落在镇江的云台山麓,面朝长江,有着千年历史。
西津古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
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
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
【游记】西津渡游记写游记作文300字西津渡,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是一座著名的古老渡口。
这次我来到西川渡,目的是要体验一下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的独特魅力。
早上,我从乐山市区出发,搭乘公交车来到了西川渡。
远远地,我就看到了古老的渡口,一座古朴的拱桥横跨在岷江上,宛如一道飘逸的彩虹。
桥上行走的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我走上了这座拱桥,身后的喧嚣声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
站在桥上,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桥的结构非常巧妙,用大理石砌成,古朴而精美。
桥旁的雕塑也是各具特色,其中一个梁风较大的雕塑,据说具有辟邪的功效,游人们都络绎不绝地过来祈福。
走过桥,我来到了西川渡的古老街道。
这里保留着很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弥漫着浓郁的古韵。
我跟随着人流缓缓走过,看到不少古老的商铺,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我的目光。
尤其是一些手工艺品,包括木雕、剪纸等,真的让我爱不释手。
往前走,我来到了西川渡的码头。
就在这里,我看到了一艘古老的木船,正载着游客缓缓驶入江中。
我上了船,感受那一瞬间的晃动,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
江水清澈见底,凉意扑面而来,我不禁感慨万分,这样美丽的江河,千百年来见证了太多的故事。
在船上,我远眺古镇的美景。
古镇两岸山峦叠嶂,绿树成荫,蓝天碧水,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
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一层金黄色的光晕,宛如世外桃源。
终于,船缓缓驶回了码头,这次美妙的西川渡之行也要划上一个句号。
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我深深地被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所吸引。
西川渡,身上流淌着千年的历史,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我相信这将会是我难以忘怀的一次旅行。
【游记】西津渡游记写游记作文300字西津渡,坐落于山水秀美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
这次我来到西津渡,既是为了感受古人的智慧,也是为了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一到达西津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古老而唯美的吊桥。
“宝塔横云,水国笙歌”,这是我对吊桥的第一印象。
清晨的时候,桥上游人稀少,静悄悄的,仿佛世界都困在了这座桥上。
跨过吊桥,我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城门,它深深地扣动了我内心的琴弦。
古城门内,是一片恬静而宜人的环境。
河水缓缓流淌,鸟儿在空中飞翔,仿佛回到了古人生活的那个年代。
我坐在河边的长椅上,闭上眼睛,仿佛可以听到古人脚步声。
我想象着他们穿过这道城门,走过这座吊桥,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他们留下了一座座古建筑,承载着他们的智慧和情感。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明寺和八怪博物馆。
大明寺是扬州最大的寺庙,也是一座古老的建筑。
进入寺庙,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世界。
香火缭绕,佛像庄严,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八怪博物馆则是一座独特的博物馆,展示了扬州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
在这里,我看到了扬州人勤劳智慧的一面,也更深刻地了解了扬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还有一处景点我尤其喜欢,那就是瘦西湖。
瘦西湖是扬州的一处湖泊,湖畔别墅错落有致,周围的山水与水乡风情相映成趣。
清晨的时候,湖面如镜,倒映着周围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西津渡是一处让人陶醉的地方,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深度。
听着鸟儿的歌声,感受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登高一呼,远近闻风。
”我相信,西津渡的美景会传遍世界,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关于西津渡的介绍
西津渡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渡口,也是扬州市的著名景点之一。
它位于扬子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连接扬州市区和扬州郊区的重要通道。
西津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当时它是扬州地区最重要的渡口之一。
由于扬州地势低洼,扬子江水位容易上涨,因此渡口的建设对于扬州的交通运输至关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津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交通枢纽,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旅行者。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西津渡不断进行改建和扩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渡口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各种商店、客栈、饭馆等应运而生,为来往的人们提供了便利。
除了交通和商业的重要性,西津渡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渡口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名为西津寺。
这座寺庙建于唐朝,是扬州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寺庙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西津渡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名为西津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是一座石拱桥,曾经是扬州市区通往西津渡的主要通道。
桥梁两侧栏杆上刻有精美的石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西津渡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江景,感受到扬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渡口周围,
还有许多传统的建筑和美食店,可以让游客们品味到正宗的扬州特色美食。
总的来说,西津渡是一个集交通、商业、历史和文化于一体的地方。
它不仅是扬州市区与郊区之间的重要通道,也是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到这里,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可以感受到扬州独特的魅力和热情。
西津渡:一眼千年的诗情与浪漫作者:孙宇佳来源:《莫愁·时代人物》2020年第08期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张祜在金陵渡小山楼投宿,他登楼远眺,望见千里江山、紫陌红尘,浓浓的旅思便揉进了无边夜色化作千古绝唱《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金陵渡也就是现在的西津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
西津渡始创于六朝时期,唐代起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距今约1400年历史。
街区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被誉为“天下第一渡”“中国古渡博物馆”。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一千米,却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
李白、孟浩然、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波罗等都曾在西津渡候船或登岸,在他们的笔下,西津古渡溢满诗情与浪漫。
脚下的每一步,眼中的每一景,都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
张祜的《题金陵渡》不过是他人生旅途中的匆匆一笔,但西津渡却记住了在历史烟尘里为它留下诗篇的张祜。
西津渡待渡亭的对面,张祜雕像面江而立,他面容清癯,右臂微抬,若有所思。
由于江滩泥沙堆积,导致江岸北移,这里距离江水有几百米的距离,隔着重重房屋,已经看不到长江了。
小山楼是唐代渡口边的一个客栈,具体位置难以考量。
西津渡于2001年重建小山楼,位于银山半腰,一幢两层小楼,内有亭廊相接,登楼就能看见长江纵横,山河万里。
复建后的小山楼地理位置优越,大片风景美不胜收。
若是遇上雪天,远眺长江水汽弥漫,近观白雪皑皑,如入仙境。
小山楼栏杆下的两块石壁布满青苔痕迹,一眼便能看出历史悠远。
这两块石壁是考古出土的,建设小山楼时,用了这两块完整的石料,同时复制了若干相似石壁,这才砌成了古色古香的石栏。
小山楼正面檐下,有一块匾额,上题“金陵渡”,是文化学者余秋雨的题字。
他也爱极了西津渡,常来小山楼凭吊。
张祜笔下的小山楼,可能位于小码头街。
当年的小码头街,只有一边有些许店铺售卖吃食,另一边则是滚滚长江。
镇江西津渡一条道路,“一眼千年”
李清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古西津渡街位于江苏镇江博物馆旁,如果不是刻意前来,很可能就错过它了。
这条始创于六朝时期的古街,走过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历经千年的兴衰交替,终于形成如今的规模。
【总页数】6页(P136-141)
【作者】李清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2.36
【相关文献】
1.镇江西津渡:一眼看千年 [J], 田慧
2.镇江西津渡一条古街,“一眼千年” [J],李清
3.从大西路到西津渡镇江老街的沧桑世事 [J], 姚力
4.镇江市发展夜间经济的对策思考——以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J], 季莉;解志勇
5.乡愁情感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以镇江西津渡为例 [J], 崔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步跨千年
首先,我先念一首诗《题金陵津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想必这首诗大家都读过吧,那还记得这是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没错这描写的就是西津渡。
一千年前唐朝著名诗人张祜夜宿镇江西津古渡小山楼,登楼眺望长江,思绪游动,信而走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
还记得当初老师给我们描述的西津古渡的外貌,总的一句话:依山临江,风景峻秀。
既然在镇江读书当然不会错过西津古渡一日游,我还记得游古渡那天烟雨朦胧,置身于古巷中看着“飞阁流丹”似的砖木,仿佛跨越了千年,仿佛来到了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
走在石板路上,听见自己清脆的脚步声,那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
看着那些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那杉木的十板门,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
俯身抚摸着这条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仿佛听见远处传来的千年的历史回声。
耳畔交织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笙箫管笛如泣如诉的旋律。
漫步在借着云台而建的这条古老的街道上,就仿佛走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
千年的渡口,看似古老的建筑,处处透露出江南小镇的古朴气息。
同样这千年的古渡见证着历史的发展,西津渡古街是古老的、历史的,但同时它又是年轻的、现代的。
如今已注入了时代的内涵,赋予时代的活力。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古朴的生态,淳厚的民风,传统的商业,一切的一切都焕发出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活力。
虽然现在店面还不多.不过我喜欢里面卖醋类特产的小店和状元饼的店,特别有镇江的味道!去西津古渡的朋友们千万要去尝一尝哟!
古街不是很长,而关于古街的故事已经说的太多,但对于我印象最深的是古街的救生会。
一进入馆内就看到了一艘船身漆成红色的救生,俗称红船。
在桅杆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醒目虎头牌,意思是奉皇上圣旨救人,船上还有一个铜锣敲锣的人,意思是铜锣一敲,任何人不得阻挡。
在馆内我们可以欣赏陈列在橱窗内各式各样的船只,一种船只见证一段历史。
在这曲曲蜿蜒的西津古渡上慢慢走去,看着那缀补着季节缝隙的苔藓,感受着这儿的繁华与孤独。
口中吟诵着清代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
粮艘次第出西津,
一片旗帆照水滨。
稳渡中流入瓜口,
飞章驰驿奏枫宸。
漫步在这承载千年历史的古道,夕阳下拖沓着我冗长的身影......
啊!西津渡,你是否能铭记我这位来自异乡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