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磁粉探伤工艺201112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90
第6章磁粉检测工艺磁粉检测工序:预处理—磁化—施加磁粉或磁悬液—磁痕的观察与记录—缺陷评级—退磁—后处理6.1 预处理:清除、打磨、分解、封堵、涂敷6.2磁化连续法:适用范围、操作要领、优缺点剩磁法:适用范围、操作要领、优缺点磁化方法:周向磁化:直接通电法、中心导体法、偏置芯棒法、触头(支杆法)、感应电流法、环形件缠绕电缆法纵向磁化:线圈法、磁轭法、永久磁铁法6.3施加磁粉(磁悬液)干法:适用范围、对磁粉的要求、操作要领、优缺点湿法:适用范围、对浓度的要求、操作要领、优缺点6.4磁痕观察与记录磁痕记录方法(6种):照相、贴印、磁粉探伤-橡胶铸型法、录像法、可剥性涂层、临摹法(画草图)6.5 缺陷评级6.6退磁需要退磁的理由:推辞的原理:变向—衰减方法和设备:退磁操作注意事项、固定式退磁机的摆放方向6.7后处理—合格工件的标记—打钢印、刻印(电火花)、电化学腐蚀、挂标签6.8超标缺陷磁痕显示的处理和复验第7章磁痕分析与质量分级7.1 磁痕分析的意义名词解释:磁痕: 磁粉探伤时聚集形成的图象称为磁痕。
不连续性: 材料的均匀状态(致密性)受到破坏称为不连续性。
相关显示:由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称为相关显示。
非相关显示:由工件截面突变或材料磁导率差异等产生的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称为非相关显示。
伪显示:不是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成为伪显示。
磁痕分析的意义:(1)正确的磁痕分析可以避免误判或漏检,保证产品质量,创造经济效益。
(2)磁痕分析可为产品设计和工艺改进提供较可靠的信息。
(3)对于运行的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可监视疲劳裂纹的扩展情况,可避免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
7.2 伪显示:不是漏磁场引起的磁痕伪显示产生的原因:(1)工件表面粗糙滞留磁粉形成磁痕显示。
(2)工件表面有油污或不清洁,粘附磁粉形成磁痕显示。
(3)磁悬液中的纤维、线头粘附磁粉形成磁痕显示。
(4)工件表面的氧化皮、油漆斑点的边缘滞留磁粉形成磁痕显示。
磁粉探伤-⼯艺⽅法概述第六章磁粉检测⼯艺磁粉检测⼯艺流程:预处理、⼯件磁化(含选择磁化⽅法和磁化规范)、施加磁粉或磁悬液、磁痕分析及评定、退磁和探后处理等。
磁粉检测的检测⽅法,可分为:连续法和剩磁法、⼲法和湿法等。
⼀、预处理及检测时机1、预处理磁粉检测是⽤于检测⼯件的表⾯缺陷,⼯件表⾯状态对于磁粉检测的操作和灵敏度都有很⼤的影响,所以磁粉检测前,对⼯件表⾯应做好以下预处理⼯作:⑴清除清除⼯件表⾯的油污、铁锈、⽑刺、氧化⽪、焊接飞溅物、油漆等涂层、⾦属屑和砂粒等;使⽤⽔磁悬液时,⼯件表⾯要认真除油;使⽤油磁悬液时,⼯件表⾯要认真除⽔;⼲法探伤时,⼯件表⾯应⼲净和⼲燥。
⑵打磨(通电磁化时,⼯件通电的电极两端)将⾮导电物打磨掉。
⑶分解装配件⼀般应分解后探伤,因为:①装配件⼀般形状和结构复杂,磁化和退磁都很困难;②分解后探伤容易操作;③装配件动作⾯(如滚珠轴承)流进磁悬液难以清洗,易造成磨损;④分解后能看到所有探伤⾯;⑤交界处可能产⽣漏磁场形成磁痕,引起误判。
⑷封堵若⼯件有盲孔或内腔,磁悬液流进后难以清洗者,探伤前应⽤⾮研磨性材料将孔洞堵上,封堵物勿掩盖住疲劳裂纹。
⑸涂敷如果磁痕与⼯件表⾯颜⾊对⽐度⼩,或⼯件表⾯粗糙影响磁痕显⽰时,可在探伤前先给⼯件表⾯涂上⼀层反差增强剂。
2、检测时机(⼯序安排)⑴磁粉检测的⼯序应安排在容易产⽣缺陷的各道⼯序之后进⾏。
(如:焊接、热处理、机加⼯、磨削、矫正和加载试验等)⑵对于有延迟产⽣裂纹倾向的材料,磁粉检测应安排在焊接完24⼩时后进⾏。
⑶磁粉检测⼯序应安排在涂漆、发蓝、磷化等表⾯处理之前进⾏。
⑷磁粉检测可以在电镀⼯序后进⾏,必要时电镀前后均应进⾏磁粉检测。
⼆、连续法1、连续法在外加磁场磁化的同时,将磁粉或磁悬液施加到⼯件上进⾏磁粉检测的⽅法。
2、应⽤范围⑴适⽤于所有铁磁性材料和⼯件的磁粉检测。
⑵⼯件形状复杂不易得到所需剩磁时。
⑶表⾯覆盖层较厚的⼯件。
⑷使⽤剩磁法检验时设备功率达不到时。
磁粉探伤工艺1 检测范围和要求1.1 本工艺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锅炉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
1.2 本工艺包括干磁粉、湿磁粉检测方法。
2 检测人员2.1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及零部件磁粉检测的人员, 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 并进行考核鉴定。
2.2 磁粉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高、中初级。
各等级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磁粉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2.3 磁粉检测人员的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一年检查一次,且不得有色盲、色弱。
3 设备和磁粉3.1 设备3.1.1 磁粉检测设备必须符合GB3721的规定。
3.1.2 按“磁粉检测设备说明书”,定期进行提升力试验。
3.1.3 为保证磁粉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备有下列辅助设备:3.1.3.1 A 型试片和C 型试片3.1.3.2 2~10 倍放大镜3.2. 磁粉及磁悬液3.2.1 磁粉应具有高导磁率和低剩磁性质, 磁粉之间不应相互吸引。
3.2.2 磁粉粒度应均匀。
湿法用磁粉的平均粒度为2~10μm, 最大粒度应不大于180μm。
3.2.3 磁粉的颜色与被检工件表面相比应有较高的对比度。
3.2.4 湿粉法应用煤油或水作为分散媒介。
若以水为媒介时,应加入适当的防锈剂和表面活性剂。
磁悬液的粘度应控制在5000~20000Pa.s(25℃)。
3.2.5 磁悬液深度应根据磁粉种类、粒度以及施加方法、时间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新配制的非荧光磁粉浓度为10~20g/l。
荧光磁粉浓度为1~3g/l。
4 磁化方法4.1 纵向磁化检测与工件轴线方向垂直或夹角大于45。
的缺陷时,应使用纵向磁化方法。
4.2 周向磁化检测与工件轴线方向平行或夹角小于45。
的缺陷时, 应使用周向磁化方法。
4.2.1 轴向通电法;4.2.2 触头法;4.2.3 中心导体法;4.3 通电方式我所一般使用连续法的工件磁化通电方式。
磁粉或磁悬液必须在通电时间内施加完毕,通电时间为1~3s 。
磁粉探伤工艺规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磁粉探伤工艺规程这玩意儿。
你说这磁粉探伤啊,就好比是给工件做一次超级全面的身体检查!想象一下,工件就像是一个需要精心呵护的宝贝,而我们就是那负责给宝贝做细致检查的医生。
那怎么进行这个检查呢?首先得准备好各种工具和材料呀,磁粉就像是我们的秘密武器,能让那些小缺陷无所遁形。
然后呢,要把工件清理得干干净净,可不能让灰尘啥的干扰了我们的检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刻啦!给工件加上磁场,就好像给它施了个魔法,让那些隐藏的缺陷都能乖乖现形。
这时候磁粉就会在缺陷处聚集,就像小侦探一样指出问题所在。
这过程中可得细心再细心,不能有一点马虎!你想想,如果没检查仔细,那不就等于放过了潜在的危险嘛,那可不行!咱得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呀!
然后呢,检查完了还得好好记录下来,这就像是给这次检查留个纪念,也方便以后查看和对比。
磁粉探伤工艺规程里的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啊,就像建房子得一块砖一块砖地垒起来一样。
要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那可就全乱套啦!
咱再说说这磁粉,不同的磁粉也有不同的特点呢,就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
选对了磁粉,那检查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呀!
还有啊,操作的时候可得注意安全,可别不小心被磁场给吸住啦,哈哈!
总之啊,磁粉探伤工艺规程可不简单,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用心去做。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件的质量,让它们在工作中安全可靠地运行。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呀,朋友们!大家都要重视起来,让我们一起把磁粉探伤工艺做得棒棒的!。
磁粉探伤的工艺流程
《磁粉探伤的工艺流程》
磁粉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零部件表面和表面下的裂纹、疲劳、焊接缺陷等隐蔽缺陷。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磁粉探伤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进行磁粉探伤之前,首先要对待检测的零部件进行清洁处理,去除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等。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磁粉材料和磁粉探伤设备。
第二步:磁化
将待检测的零部件进行磁化处理,使其产生磁场。
可以通过直流电磁铁或交流电磁铁进行磁化。
磁化后,零部件表面会产生磁场线,同时在存在裂纹或疲劳等缺陷的地方,磁场线会发生偏转。
第三步:涂粉
将磁粉和干燥剂混合均匀后,均匀地涂覆在待检测零部件表面。
磁粉的颜色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般有白色、红色和黑色等。
涂粉后,磁粉会在存在缺陷的地方聚集,形成磁粉束。
第四步:观察
待检测零部件在涂粉后,可以利用透射照相或透射观察仪对其进行检测。
观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磁粉束的形成、扩展和偏转等现象,就说明存在缺陷。
同时,通过观察磁粉束的形态和
颜色等,可以初步判断缺陷类型和大小。
第五步:清洁
检测完成后,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清洁处理,清除表面的磁粉和干燥剂残留。
同时,对于不合格的零部件,需要做好标记,进行修理或报废处理。
总之,磁粉探伤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通过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对零部件进行高质量的检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QB 新疆亚欧大陆桥机车修配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磁粉探伤工艺2011-10-01修订 2011-10-10实施新疆亚欧大陆桥机车修配有限公司试行产品型号及名称工艺文件名称磁粉探伤工艺编制审核标准化会签批准日期新疆亚欧大陆桥机车修配有限公司2011年10月磁粉探伤工艺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规定了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各车型用零部件和非对接焊缝的表面干磁粉探伤方法。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各车型用零部件和非对接焊缝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2.探伤规定根据各车型零部件和非对接焊缝探伤示意图或工艺文件图要求,凡规定有探伤要求的零部件和非对接焊缝均应按本工艺规程进行探伤。
3.人员要求3.1从事磁粉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磁粉探伤的基础技术,具有一定的干磁粉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3.2探伤人员必须经过磁粉探伤的专业培训,取得铁道部门或其它工业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Ⅱ级及以上的资格证书。
3.3 探伤人员应掌握与被探工件有关的工艺技术条件并能进行综合判断。
3.4 探伤人员应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本工艺规程的各项规定。
4. 环境要求4.1探伤工作场地应整洁明亮,照度适中,通风良好,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30℃范围内。
4.2 探伤工作场地应远离翻砂、锻打、电焊、潮湿、粉尘场所。
5. 设备和磁粉5.1 马蹄形探伤机5.1.1 马蹄形探伤机极距在100mm时,其提升力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长方体试块时,提升力≥49N;采用圆柱形试块时,提升力≥34.3N。
5.1.2 探伤机的工作电压≤36V。
5.2 磁粉必须是经过铁道部认证的专业磁粉生产厂家的产品,磁粉粒度和性能的其它要求应符合TB2047-2005的规定。
5.3探伤设备应通过日常性能校验和季度性能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 磁化方法6.1磁化方法:磁轭法6.2 通电方式:一般使用连续法的工件磁化通电方式,磁粉必须在通电时间内施加完毕,通电时间为1∽3s,为保证磁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两次,停施磁粉至少1s后才可停止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