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缺陷的认识及检验标准》培训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7
目录1.0静电放电危险的预防2.0 机械装配2.1 紧固件合格性要求2.2 紧固件安装2.2.1 紧固件安装—电气间距2.2.2 紧固件安装—螺纹紧固件2.2.3 紧固件安装—元件装配2.2.3.1 紧固件安装—元件装配—功率晶体管2.2.3.2 紧固件安装—元件装配—功率半导体2.3 挤压型紧固件2.3.1 冲压成型紧固件-扁平法兰盘-熔融安装2.4 元器件安装合格性要求2.4.1 元器件安装合格性要求-粘接-非架高元器件2.4.2元器件安装合格性要求--元器件安装用垫片2.4.3 元器件安装--金属丝固定2.4.4 元器件安装--结扎带(绕扎、点扎)2.5 连接器、拉手条、扳手的合格性要求02.6 散热片合格性要求2.6.1 散热片合格性要求--散热片绝缘体以及导热混合物。
2.6.2 散热片合格性要求--散热片的接触3.0 元器件安装的位置和方向3.1 定位3.1.1 水平方向3.1.2 垂直方向3.2 安装3.2.1 轴向引线元器件水平安装3.2.2 径向引线元器件水平安装3.2.3 轴向引线元器件垂直安装3.2.4 径向引线元器件垂直安装3.2.5 双列直插封装(DIP)3.2.5.1 双列直插封装(DIP)和单列直插封装(SIP)插座插针3.2.6 卡式板边连接器3.2.7 引脚跨越导体3.2.8 应力释放3.2.8.1 应力释放—端子—轴向引线元器件3.3 引脚成型3.4 损伤3.4.1 引脚3.4.2 DIP和SOIC3.4.3 轴向引线元器件3.4.3.1 玻璃体3.4.4 损伤--径向(双引脚)3.5 导线/引脚端头3.5.1 .1 导线/引脚端头——导线安装——绝缘破坏3.5.1.2 导线/引脚端头——导线安装——导体变形3.5.1.3导线/引脚端头——导线安装——导体损伤3.5.3 导线/引脚端头——印制板——导线伸出量3.5.3.1 直的及部分折弯的3.5.4 导线/引脚端头——软性套管绝缘4.0 焊接4.1 合格性要求4.2.1 镀覆孔上安装的元件-- 裸露的基底金属4.2.2 镀覆孔上安装的元件--剪过的引线4.2.3 焊料中的引脚涂层弯液面4.2.4 镀覆孔--无引线的层间联接--SMT过孔4.3 金手指4.4 机插连接器插针5.0 洁净度5.1 焊剂残留物5.2 颗粒状物5.3 氯化物、碳化物以及白色残留物5.4 腐蚀6.0 标记6.1 刻蚀的标记6.2 丝网印制的标记6.3 印章标记6.4 激光打印标记6.5 条形码6.5.1 标记-条形码-可读性6.5.2 条形码-粘贴和破损7.0 涂覆层7.1 敷形涂层7.1.1 总则7.1.2 涂覆范围7.1.3 敷形涂层-厚度7.2 阻焊膜涂覆术语7.2.1 阻焊膜涂覆—起皱/破裂7.2.2 阻焊膜涂覆—孔隙和鼓泡7.2.3 阻焊膜涂敷—断裂8.0 层压板状况8.1 引言关于白斑和微裂纹8.2 术语解释8.2.1 白斑8.2.2 微裂纹8.2.3 起泡和分层8.2.4 显布纹8.2.5 露织物8.2.6 晕圈和板边分层8.2.7 烧焦/阻焊膜变色--阻焊膜脱落8.3 弓曲和扭曲9.0 跨接线跨接线的合格要求9.1 跨接线选择9.2 跨接线布线9.3 跨接线固定9.4 跨接线--镀覆孔9.5 跨接线--表面安装10.0 表面安装组件10.1 胶粘接10.2 焊点10.2.1 只有底部有焊端的片式元件10.2.2 片式元件--矩形或正方形焊端元件--焊端有1、3或5个端面10.2.3 圆柱形焊端10.2.4 城堡形焊端的无引线芯片载体10.2.5 扁带“L”形和鸥翼形引脚10.2.6 圆形或扁平形(精压)引脚10.2.7 “J”形引脚10.2.8 “I”形引脚的对接焊点10.3 焊点—片式元件-端头,第3或第 5端面--焊缝范围10.4 元件损伤10.4.1 片式电阻器10.4.1.1 片式电阻器裂纹和缺口10.4.1.2 片式电阻器——金属化10.4.2 片式电容器10.4.2.1 片式电容器——浸析10.4.2.2 片式电容器——缺口和裂缝10.4.3 圆柱形零件附表范围·合格它不是最佳的,但在其使用环境下能保持PCBA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外观检验培训资料外观检验是产品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外观检验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缺陷和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提高员工的外观检验能力,许多企业都会提供外观检验培训资料,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资料的内容和作用。
一、外观检验培训资料的种类1. 外观检验标准:外观检验标准是外观检验培训资料中最基础的部分,它包含了产品外观的各项检验指标、判定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内容。
员工通过学习外观检验标准,可以清楚了解产品外观应该具备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检验工作。
2. 外观缺陷示例:外观缺陷示例是外观检验培训资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各种产品外观缺陷的具体表现,帮助员工更好地识别和辨别产品的问题,提高检验准确性和效率。
3. 外观检验案例分析:外观检验案例分析是通过实际案例来演练员工的外观检验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外观检验标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检验水平。
二、外观检验培训资料的作用1. 提升员工技能:外观检验培训资料可以帮助员工系统地学习外观检验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对产品外观质量的认知和把控能力,提高检验精度和效率。
2. 规范检验流程:外观检验培训资料通过明确的标准和方法,规范了产品外观检验的流程,确保每一个检验环节都能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强监督管理:外观检验培训资料可以作为企业对员工外观检验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的工具,通过对培训资料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效果的跟踪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的来说,外观检验培训资料是企业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员工提升外观检验能力,规范检验流程,还可以加强对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企业在进行外观检验培训时,应当充分准备好相应的培训资料,注重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持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员工的外观检验水平和工作质量。
玻璃瓶“产品外观缺陷的认识与检验标准”培训教材一、瓶子各部位名称(1)口内径、(2)口外径、(3)密封面、(4)螺纹、(5)介子或叫球环。
以上组成统称口部,(6)瓶颈根部、(7)瓶颈、(8)瓶肩、(9)瓶身,瓶身有初模合缝线与成模合缝线。
(10)瓶根、(11)模底线(12)瓶底,瓶底有闷头线及大部份产品有防爆纹。
二、玻璃瓶罐通用口型(1)皇冠口、(2)三旋口、(3)四旋口、(4)螺纹口、(5)防盗口、(6)介子口、(7)拉环口。
三、名词术语深裂纹:玻璃表面深裂纹。
这种裂纹的深度通常超过2mm。
其形状即可以是垂直的,如:口部裂口,合缝线也可以是放射状的。
如瓶底裂纹。
裂纹:一种深度小于2mm的裂纹。
这种裂纹通常容易反光,呈水平或斜状。
如:爆头、爆颈根、爆颈。
细裂纹:一种表面任意长度的裂纹,这不深入到玻璃内部,反光程度不如“深裂纹”强。
细裂纹的表面有小有波纹。
不像“深裂纹”和“裂纹”那么平直。
如:平时节检验经常看到的浅爆口或瓶身细裂纹。
裂缝:玻璃表面上未断裂的缝隙,这种缝隙用指甲能感觉到,或手感触摸感觉到刮手。
出现在瓶身内、外。
它与深裂纹、裂纹不同,不反光。
具有不同的长度和宽度。
四、缺陷的认识与区别4.1严重缺陷:①危害人身安全的,如:崩口、瓶内玻璃碎。
②客户无法正常的。
如:严重变形,口不足。
(1)瓶内粘丝,又称打电话:瓶内有一根玻璃丝对面相搭。
(2)瓶身外部粘玻璃:瓶子外表面粘玻璃通常相当尖锐。
即热端成型后,瓶子高温,而两瓶子互相接触而粘连。
到冷端后分开。
(3)瓶内粘玻璃:与冲头粘料及瓶内尖刺三种缺陷均是在热端成型时产生,瓶内粘玻璃是指瓶子高温时玻璃块掉入并粘在瓶罐内表面上,但可能出现在瓶身。
冲头粘料瓶头内壁有一小粒尖锐的玻璃凸起。
瓶内尖刺是指玻璃瓶内表面上有一处玻璃尖锐凸出,通常靠近瓶底。
(4)瓶内壁裂纹(内裂缝):瓶子内表面化任意长度和宽度的裂缝,其宽度能让指甲进入。
它与裂缝线的形状相同。
列为严重缺陷是因为出现在瓶身内,一些产品须高温消毒或内装充气料时,裂缝抗散,产生玻璃碎,危及人安全。
“产品外观缺陷的认识和检验标准”培训教材一、瓶子各部位名称(1)口内径、(2)口外径、(3)密封面、(4)螺纹、(5)介子或叫球环。
以上组成统称口部,(6)瓶颈根部、(7)瓶颈、(8)瓶肩、(9)瓶身,瓶身有初模合缝线与成模合缝线。
(10)瓶根、(11)模底线(12)瓶底,瓶底有闷头线及大部份产品有防爆纹。
二、玻璃瓶罐通用口型(1)皇冠口、(2)三旋口、(3)四旋口、(4)螺纹口、(5)防盗口、(6)介子口、(7)拉环口。
三、名词术语深裂纹:玻璃表面深裂纹。
这种裂纹的深度通常超过2mm。
其形状即可以是垂直的,如:口部裂口,合缝线也可以是放射状的。
如瓶底裂纹。
裂纹:一种深度小于2mm的裂纹。
这种裂纹通常容易反光,呈水平或斜状。
如:爆头、爆颈根、爆颈。
细裂纹:一种表面任意长度的裂纹,这不深入到玻璃内部,反光程度不如“深裂纹”强。
细裂纹的表面有小有波纹。
不像“深裂纹”和“裂纹”那么平直。
如:平时节检验经常看到的浅爆口或瓶身细裂纹。
裂缝:玻璃表面上未断裂的缝隙,这种缝隙用指甲能感觉到,或手感触摸感觉到刮手。
出现在瓶身内、外。
它与深裂纹、裂纹不同,不反光。
具有不同的长度和宽度。
四、缺陷的认识与区别4.1严重缺陷:①危害人身安全的,如:崩口、瓶内玻璃碎。
②客户无法正常的。
如:严重变形,口不足。
(1)瓶内粘丝,又称打电话:瓶内有一根玻璃丝对面相搭。
(2)瓶身外部粘玻璃:瓶子外表面粘玻璃通常相当尖锐。
即热端成型后,瓶子高温,而两瓶子互相接触而粘连。
到冷端后分开。
(3)瓶内粘玻璃:与冲头粘料及瓶内尖刺三种缺陷均是在热端成型时产生,瓶内粘玻璃是指瓶子高温时玻璃块掉入并粘在瓶罐内表面上,但可能出现在瓶身。
冲头粘料瓶头内壁有一小粒尖锐的玻璃凸起。
瓶内尖刺是指玻璃瓶内表面上有一处玻璃尖锐凸出,通常靠近瓶底。
(4)瓶内壁裂纹(内裂缝):瓶子内表面化任意长度和宽度的裂缝,其宽度能让指甲进入。
它与裂缝线的形状相同。
列为严重缺陷是因为出现在瓶身内,一些产品须高温消毒或内装充气料时,裂缝抗散,产生玻璃碎,危及人安全。
外观检验培训资料外观检验是产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企业保证产品的质量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帮助员工提升外观检验的能力,我们准备了以下培训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培训背景介绍外观检验是指通过人工或者仪器设备对产品的外部形状、色彩、尺寸和表面状态等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外观缺陷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功能性,因此,进行外观检验对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观检验的目的和意义1. 确保产品的质量:通过外观检验可以发现产品的外观缺陷,并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产品在交付给客户之前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2.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外观是产品的“第一印象”,合格的外观质量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和附加值,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反馈生产环节的问题:外观检验的结果可以为生产环节提供反馈,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外观检验的流程和步骤1. 确定外观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客户的需求,制定出符合标准的外观检验指标,明确什么样的外观缺陷是不可接受的。
2. 准备外观检验设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外观检验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工具,保证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外观检验。
3. 选择合适的样本进行检验:从批量生产的产品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验,并将结果推广到整个批次的产品上。
4. 进行外观检验:根据外观检验标准和指标,对每个样本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5. 分析和处理检验结果:对于有外观缺陷的样本,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6. 统计和报告检验结果:对所有样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检验报告,为生产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四、外观检验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 外观检验中的主观性:由于人的主观因素的存在,外观检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解决方法是严格执行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 外观检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不同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外观检验设备,选用合适的设备并正确使用是保证检验准确性的关键。
成品外觀檢驗標准─外端子與印面課別﹕生產課上課時間﹕
以本車間所生產的W4HM系列產品的相關檢驗標准做如下講解﹕
一﹑檢驗外端子的吃錫狀況﹕
1.吃錫性﹕金屬被溶錫浸潤的能力或吃錫程度。
從各角度距離30cm處目視﹐端子各位置
都有吃上錫且鍍錫層沒有異色﹐(如明顯發黑﹑發黃﹑發白)等現象則可允收。
2.錫尖﹕產品端子鍍錫后﹐錫向下流動﹐凝固在端子頂端的部分。
用手輕輕觸碰﹐不刺手
且長度在0.25mm以內﹑寬度在兩端子之間的二分之一以內允收。
3.錫瘤﹕產品端子鍍錫后﹐錫過多地凝固在端子某個部分形成凸起的瘤狀﹐能順暢套入規
定的模具內允收。
4.堆錫﹕鍍錫過程中﹐因錫的流動性不佳﹐而使錫堆積在端子底部﹐形成凸起的部分。
經
套模后﹐能平穩放置模具上且不影響端子的平整度則可以允收。
二﹑打標面的檢驗﹕
1.色差﹕從各角度觀察顏色有明顯差異。
輕微差異﹐在30cm處且視無法辨識者可允收。
2.打標重影﹕打標作業不當使字體留下兩道或兩道以上的痕跡。
在30cm處目視能辨識清楚
可允收。
3.打標殘缺﹕字體不完整﹐有部分缺塊或字體斷開之情形﹐拒收。
4.打標貼壁﹕字體貼著棱邊或某標志部位。
產品型號﹑周期與印字面四棱邊和某標志有一定的間距﹐沒有貼壁﹔與棱邊相接部分沒有絲毫殘缺﹐且在距離30cm處目視可辨識字體完整性。
核准﹕審核: 制表﹕。
“产品外观缺陷的认识及检验标准”培训教材一、瓶子各部位名称(1)口内径、(2)口外径、(3)密封面、(4)螺纹、(5)介子或叫球环。
以上组成统称口部,(6)瓶颈根部、(7)瓶颈、(8)瓶肩、(9)瓶身,瓶身有初模合缝线与成模合缝线。
(10)瓶根、(11)模底线(12)瓶底,瓶底有闷头线及大部份产品有防爆纹。
二、玻璃瓶罐通用口型(1)皇冠口、(2)三旋口、(3)四旋口、(4)螺纹口、(5)防盗口、(6)介子口、(7)拉环口。
三、名词术语深裂纹:玻璃表面深裂纹。
这种裂纹的深度通常超过2mm。
其形状即可以是垂直的,如:口部裂口,合缝线也可以是放射状的。
如瓶底裂纹。
裂纹:一种深度小于2mm的裂纹。
这种裂纹通常容易反光,呈水平或斜状。
如:爆头、爆颈根、爆颈。
细裂纹:一种表面任意长度的裂纹,这不深入到玻璃内部,反光程度不如“深裂纹”强。
细裂纹的表面有小有波纹。
不像“深裂纹”和“裂纹”那么平直。
如:平时节检验经常看到的浅爆口或瓶身细裂纹。
裂缝:玻璃表面上未断裂的缝隙,这种缝隙用指甲能感觉到,或手感触摸感觉到刮手。
出现在瓶身内、外。
它与深裂纹、裂纹不同,不反光。
具有不同的长度和宽度。
四、缺陷的认识与区别4.1严重缺陷:①危害人身安全的,如:崩口、瓶内玻璃碎。
②客户无法正常的。
如:严重变形,口不足。
(1)瓶内粘丝,又称打电话:瓶内有一根玻璃丝对面相搭。
(2)瓶身外部粘玻璃:瓶子外表面粘玻璃通常相当尖锐。
即热端成型后,瓶子高温,而两瓶子互相接触而粘连。
到冷端后分开。
(3)瓶内粘玻璃:与冲头粘料及瓶内尖刺三种缺陷均是在热端成型时产生,瓶内粘玻璃是指瓶子高温时玻璃块掉入并粘在瓶罐内表面上,但可能出现在瓶身。
冲头粘料瓶头内壁有一小粒尖锐的玻璃凸起。
瓶内尖刺是指玻璃瓶内表面上有一处玻璃尖锐凸出,通常靠近瓶底。
(4)瓶内壁裂纹(内裂缝):瓶子内表面化任意长度和宽度的裂缝,其宽度能让指甲进入。
它与裂缝线的形状相同。
列为严重缺陷是因为出现在瓶身内,一些产品须高温消毒或内装充气料时,裂缝抗散,产生玻璃碎,危及人安全。
(5)口部飞刺(内、外双口),瓶口内边毛刺(瓶口毛刺)口部飞刺:瓶口内径边缘凸出,一片环状玻璃,属于外双口时,常伴有瓶高增加或瓶口不平等现象。
瓶口内边毛剌:瓶口内径边缘局部出现极小的玻璃片向上凸出,两缺陷影响封盖的密封性及导致压碎玻璃掉入瓶内。
(6)薄皮气泡(破气泡):瓶子内外部或瓶口密封面的气泡,由于过软,在正常地使用瓶子时都会使其破裂,用手指甲刮可穿。
(7)成型模飞剌:在瓶子合缝线上凸出的较高飞剌。
(8)口不足:瓶口顶部成型不足。
4.2:瓶口缺陷(1)瓶口翻边(凸边口)与口模损伤:瓶口外缘水平向外凸出的玻璃片。
口模损伤:在口子合缝线与封合面以及与初型模配合处凸出一小粒玻璃,用游标卡尺对正缺陷部位测量,通常会产生口外径超标或影响自动封盖时的顺滑性。
(2)瓶口裂口(深爆口),瓶口密封面细裂纹(浅爆口):深爆口不同于浅爆口,它爆得比较深,并且裂纹常常由内缘延至外缘,浅爆口是瓶口顶部边缘的浅裂纹。
要在灯光的折射才能看到裂纹反光。
故较容易漏检。
密封性要求高的产品,如饮料瓶、鸡精瓶、燕窝瓶等,有浅爆口的瓶灌装封盖后,放置三、五天,会发现真空安全钮凸起,漏气,瓶内的东西会变质。
(3)瓶头内凹陷(凹口)又称“透牙”。
瓶口内径过大。
透牙:瓶口内壁玻璃分布明显不均匀而产生变形,手感触摸口内,明显感到呈孤形状向内凹。
瓶口内径过大:瓶口内径大于设计要求。
两种缺陷对一些使用内塞要求时,会造成漏液。
(4)鼓口与瓶口环过大:鼓口指瓶口向外鼓出。
瓶口环过大:瓶头尺寸超出标准的上限。
鼓口同样会造成瓶头尺寸超标。
产生的原因是操作不当所造成,而口环过大则是模具的原因。
(5)瓶口撞裂,瓶口缺损,瓶口凸环缺损、瓶口螺纹缺损均因撞击而崩烂。
只是出现的位置不同。
(6)瓶口裂纹(爆口)与爆螺纹:瓶口裂纹是在瓶头中间有一条裂纹,螺纹是螺口瓶的螺纹间的裂纹。
(7)瓶口凸环裂纹(爆球环)与瓶口环下裂纹(爆下巴)在瓶头下缘在球环下方的裂纹为爆球环。
而爆下巴是球环下与瓶颈接缝线或其附近的裂纹。
(8)瓶口毛糙(毛口):因口模光洁度不好造成瓶口表面粗糙。
对一些质量要求严格的产品,是不允许的。
例:维他奶瓶、啤酒瓶。
(9)盘形口、瓶口不平、瓶口倾斜:因口边不饱满造成瓶口内缘直陷,状似兔唇,常伴有口不足或口不平现象。
瓶口不平:瓶口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超过标准要求。
此缺陷须借肋塞尺来检测,瓶口倾斜:即平行度超标,瓶口面到瓶底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超过标准要求。
(10)螺纹不足与瓶口环过小:瓶口螺纹成型不足,严重时会造成螺纹外径偏小,瓶口不过小:瓶口各尺寸偏小于标准下限。
4.3瓶颈缺陷(1)钳出裂纹(钳爆)与瓶颈裂纹(爆颈):钳瓶钳造成的裂纹,形状似月牙形,且出现在介子的底部。
爆颈是瓶颈的裂纹,通常是水平裂纹。
(2)瓶颈折叠、抓颈、瓶肩/颈塌陷:玻璃表面明显的深折痕,通常出现在瓶颈部位。
抓颈即为瓶颈变形,肩、颈塌陷是指瓶颈或肩吹气不足。
(3)歪颈、歪身:歪颈是瓶颈不直,影响平行度指标,用高度尺测量瓶高,最底点与最高点之差可判断歪颈程度。
歪身;瓶口中心线与瓶底中垂线之间的偏差,垂直轴转盘可检测歪身,不能用高度尺。
4.4瓶身缺陷(1)爆身、浅爆身:一种短而深的裂纹,成型以后的热瓶子表面与金属等冷物体接触所致,裂纹反光。
浅爆身;玻璃表面的浅裂纹,这种裂纹长度不定,不深入玻璃内部,不反光。
(2)瓶身裂缝线:瓶身外表面的开口裂缝。
手感刮手。
冷模:由于模具温度过冷,致使玻璃外表面粗糙,玻璃分布不均匀,手触摸的凹凸感。
皱纹:瓶子外部细小的水平皱纹,其形状是横向的较密集。
(3)折痕:玻璃表面轻微的折痕。
通常这种折痕近乎水平状。
落料印:在瓶子上部,落料形成的玻璃印痕。
周围可能有气泡存在。
其形状不规则。
(4)瓶身凹陷:瓶子成型后,瓶壁被挤压,形成明显或不明显的凹陷。
导致瓶身不圆度超标或瓶身直径某点偏小。
瓶身小:瓶身直径整体比标准下限值小,有可能导致容量不合格或不能贴商标。
(5)热模裂纹:通常出现于瓶身。
形状似海鸥。
爆合缝线:通常出现于瓶身,在成模合缝线处的裂纹。
(6)爆肩:瓶肩垂直的裂纹。
瓶根深裂纹:在瓶根处的深裂纹。
(7)初模损伤:一粒尖锐的玻璃凹陷于瓶外部。
成模损伤:瓶子外部凸出的玻璃。
(8)爆字母:刻字的周围有浅裂纹向外延伸。
爆定位:定位周围的裂纹。
4.5瓶底缺陷(1)瓶底裂纹:瓶子底部的浅裂纹。
爆底:瓶底任何方向的深裂纹,多数量放射状。
(2)凹底:瓶底中心呈非正常性的凹进。
凸底:瓶底中心向外凸出,瓶子摆放在平板上,摇摆不平。
瓶底不平:由于瓶底变形,使之在平面上站立不稳。
摇摆不平。
(3)模底损伤:由于底模损伤,致使瓶底该部位的玻璃凸起。
模底线:玻璃渗入成型模与底模接缝处或由于模底配合不好而形成飞剌。
(4)闷头线不正:闷头线不在瓶底中心,偏到一边去。
(5)偏底:瓶底内部呈斜波状,但倾斜度超出规定要求。
通常偏底比例:1:2mm控制。
(6)薄底:瓶底玻璃不足,达不到设计要求厚度,偏底有时也会导致薄底。
4.6合缝线缺陷(1)合缝线裂纹(爆合缝线):在成型模合缝线处垂直的裂纹。
其形状与热模裂纹不同。
(2)初型模合缝线不良:瓶身铁碗线凸起而尖锐。
成型以后,初模线凹陷。
成型模合缝线毛边:在成模合缝处凸起飞剌,与初模合缝线形状相反。
成型错缝:成型模两半配合不好,合缝线呈阶梯状。
一高一低。
(3)闷头丝过深:玻璃进入初型模与闷头拉缝处形成明显的锯齿形缝线。
目测发现闷头线明显凹陷闷头毛剌(烂闷头线):在闷头与铁碗配合处成凸起锯齿状的闷头线。
(4)瓶口/初型模合缝线毛边:口子与铁碗连接处不光滑形成凸起,台阶状或锯齿状缝线。
4.7量测缺陷(1)瓶身过大:瓶身直径超出标准上限值。
瓶身凹陷时也有可能导致身直径某点偏大。
(2)瓶颈阻塞(窄颈):瓶颈内径小于规定的要求。
有些产品根据客户的灌装管要求,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内塞有效长度,如出现窄颈,则不能接受。
非特殊要求的产品,以目测判。
瓶颈内环:瓶颈或瓶身上部的玻璃同心环。
(3)瓶口内径过小:瓶口内径小于规定要求。
用塞规或游标卡尺可测出。
内双口有可能导致口内径偏小。
(4)超高:瓶高超过标准上限值,瓶颈拉长也可能导致瓶高超标。
瓶矮:瓶子高度达不到标准下限值,瓶子收缩过大或座底会产生瓶矮。
(5)瓶身不圆:椭圆度是瓶身截面从圆到椭圆的一种变形,通常用椭的长短轴之差来表示。
即:同一初测面旋转一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超出瓶身不圆度标准范围。
瓶身鼓凸:瓶身变形,向外凸出超过规定要求。
质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