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神笔马良》
- 格式:ppt
- 大小:8.23 MB
- 文档页数:13
三年级上册语文《神笔马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神笔”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好事的过程。
(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神笔”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好事的过程。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神笔,引导学生说出“神笔马良”的故事。
(2)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感悟。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2)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的成果。
4. 品词析句(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5.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马良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用“神笔”造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感情表达。
3. 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神笔马良故事的续编或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进行神笔马良主题的绘画或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神笔马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内容。
2.能够明确理解故事背后所要传达的道理,并能进行简单的情感表达。
3.能够大声朗读课文并仿写自己的版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4.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项语文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文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神笔马良》一文,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村庄里出现了一位名叫马良的神笔画家,他用巧妙的方式为村庄带来了繁荣和幸福,受到了村民的崇敬和爱戴。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与表述。
2.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语音语调和生字词。
3.启发学生撰写自己的版本,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及朗读时的情感表达。
2.通过本篇文章引导学生形成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3.启发学生思考绘画与写作的异同,拓展学生思维层次。
三、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情感表达通过阅读故事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并针对文中情节启发学生关于幸福的感悟想法,让学生四人小组互相分享彼此的心情或者是对别人答案的不同看法,让学生从情感方面认识故事中隐含的道理及让他们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来扩展语言和思维能力。
活动二:模仿创作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语音和语调来朗读《神笔马良》一文。
辅导学生朗读技巧,在阅读课文后,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模仿这种声音和语调录制自己的音频并将其保存下来,以供教师和家长检阅。
活动三:写作创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整合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把马良神笔,使得世界变得不一样,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思考。
这个写作活动可以通过老师的设定或者学生自己的想象来展开,提示学生注意自己的词汇、语法和句式选择,使得学生的文笔更加自然流畅。
四、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从后面的反馈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体验。
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能进行正确的表述和朗读。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和创作能力,让他们开阔了思维视野并在各个方面得到了提高。
《神笔马良》课文原文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课文原文导语:神笔马良是中国童话故事,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先生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了封建社会百姓的苦难以及马良的正义和善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课文原文,欢迎阅读。
原文从前,有个叫马良的穷孩子,他天生聪敏,从小喜欢画画。
可是由于家里穷困潦倒,他连买一支笔的钱也没有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山坡上画;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着河水在河边画;回到家里,就拿一块木炭在院子里画。
马良坚持不懈地画画,从没有间断过一天。
但他常常想,如果自己能有一支画笔那该有多好呀一个晚上,马良恍惚中感到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这时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送给他一支金光灿灿的神笔。
马良高兴地惊醒过来,原来是个梦!可他看看自己的手,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自己手里确实有一枝笔。
他马上用笔画了一只鸟,鸟竟活了过来,展开翅膀飞了起来,他又画了一条鱼,鱼也活了起来,活蹦乱跳。
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子里穷苦善良的人家画画,谁家缺什么,马良就给他们画什么。
邻村的一个贪婪、为富不仁的大财主听说这件事以后,马上派人将马良抓了过去,逼他为自己画画。
无论财主如何哄他、吓他,他就是不肯画。
财主把他关到了马厩里,不给他饭吃。
傍晚下起了鹅毛大雪。
财主见马厩的门缝里透出红色的亮光,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就向门里看,马良在里面烧起了一个大火炉,边烤着火,边吃着热烘烘的饼子。
这火炉和饼子都是马良用神笔画出来的。
财主顿时怒火中烧,打算把马良杀死,夺下他的神笔。
这时马良攀上一架梯子,翻墙走了。
财主急忙攀上梯子去追,刚爬了两步,就摔了下来。
原来,这梯子也是马良用神笔画的。
财主还没爬起来,马良已骑着一匹用神笔画的骏马飞奔而去。
财主骑着马,带着人,追了上来。
眼看就要追着了,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张弓、一枝箭。
马良搭弓射箭,一箭射中了财主的咽喉,财主顿时气绝身亡。
皇帝知道后,派人把马良抓了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神笔马良》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感受马良勤劳、善良、聪明的品质。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的语言美,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善良、勇敢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课文《神笔马良》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神笔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神笔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神笔马良》。
(二)新课导入1.我们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马良。
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邀请几名同学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
(三)学习课文1.马良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马良的描述。
3.学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记忆方法。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讲解字义。
(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神笔马良》,了解了主人公马良是个勤劳、善良、聪明的孩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神笔马良》,谁能来说一说马良是个怎样的孩子?(二)深入学习课文1.课文中,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这支神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相关内容。
3.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教师讲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分享感受。
(三)课堂实践1.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画什么?请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述。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课文《神笔马良》,了解了神笔的神奇之处,同时也学会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年级上册语文《神笔马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神笔马良”这个词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神笔马良的善良和正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民间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神笔马良”这个词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笔马良的善良和正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民间传说元素,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特别是“神笔马良”这个词的用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生字。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和词组的用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神笔马良的善良和正义。
(2)通过示例,教授学生如何用“神笔马良”这个词造句。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神笔马良的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课后去寻找更多关于神笔马良的故事或民间传说,了解其文化内涵。
(2)用“神笔马良”这个词造句,并写在作业本上。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神笔马良的善良和正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执教:重庆市武隆县鸭江镇中心校黄林燕【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是一个流传很广、深受人们喜爱的神话。
讲的是马良从小立志学画,学成以后坚持为穷人画画的故事,表现了马良不畏大官的威胁和诱惑,一心为穷人做好事的品德。
课文写了马良用神笔为穷人作画。
只要是穷人需要的,他都给他们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生产上的困难,受到穷苦人民的赞扬。
但是,当大官想方设法要马良给他们画金山时,马良不怕威胁,坚决不给他们画。
马良用神笔和智慧,与大官作斗争,使他们受到惩罚。
全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读者感受到马良的聪慧、善良和正直、勇敢。
课文内容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学生们会在读中分辨善恶,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神笔马良》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是由编者根据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改编而成的。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清新活泼,马良形象呼之欲出。
作为一篇神话故事,奇妙的神话色彩,生动的故事情节是学生最大的阅读期待,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
此外,本课选用时,定位为略读课文,配合第五单元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展开教学,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读自悟,体现略读的特点。
由于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如何在自主体会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字,提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应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故事趣味十足,内涵深刻,教学时应以趣为出发点,以情为终结点,让情趣交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读文,整体把握故事大意,借助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关键词语的提示,使学生能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找、划,感受神笔之神,帮助学生明辨马良和大官在神笔使用上的不同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品读“马良惩治大官”部分的,引导学生感悟马良的机智、善良以及大官的贪婪、自私,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感悟马良的机智、善良以及大官的贪婪、自私,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愿望。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神笔马良》作文一
从前有个小孩叫马良,他特别喜欢画画。
可是他家很穷,连一支笔都没有。
马良没有放弃,他经常用树枝在地上画画。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白胡子老爷爷给了他一支笔,这支笔可神奇啦,画什么就能变成真的。
马良醒来,发现手里真有一支笔。
他先画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马上就从纸上跳了出来,“喔喔喔”地叫着。
他又画了好多吃的,送给那些挨饿的穷人。
村里有个坏财主,知道了马良的神笔,就想把笔抢过来。
马良可聪明啦,他画了一匹马,骑上就跑了。
马良用这支神笔,帮助了好多好多的人。
我真希望我也能有这样一支神笔,那我就可以画好多好多的玩具,送给我的小伙伴们啦!
作文二
你们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今天我就来讲给你们听。
马良是个穷孩子,但是他很想画画。
他没有笔,就用树枝在沙地上画。
有一次,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
他画了一只鸟,鸟就飞了起来;他画了一条鱼,鱼就游了起来。
马良可善良啦,他看到农民伯伯没有牛耕地,就画了一头牛。
看到村里的小孩没有书读,就画了好多好多的书。
可是这件事被贪心的皇帝知道了,皇帝让马良给他画金山。
马良才不会听他的呢,他用神笔画了大海,又画了大风,把皇帝的船都吹翻啦。
马良真是个勇敢又聪明的孩子,我也要像他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
神笔马良课文神笔马良课文《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瑰宝。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了《神笔马良》课文原文,欢迎大家来阅读!《神笔马良》课文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
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枝笔也没有。
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
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
他对大官和画师说:“请给我一枝笔,可以吗?我想学画画。
”大官和画师听了哈哈大笑,说:“穷娃子也想学画画?”他们把马良赶了出来。
马良气呼呼地说:“我偏不信,穷娃子就不能学画画!”从此,马良用心学画画。
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
他到河边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
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有人问他说:“马良,你学会了画画,也去给那些大官们画吗?”马良摇摇头说:“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日子一天天过去,马良画画进步很快。
可是他依然没有笔。
他多么盼望有一枝笔啊!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
忽然屋里闪起一道金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在他面前。
老头儿给他一支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枝笔了,记住你自己的话,给穷人画画!”马良真高兴啊!他立刻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
奇怪,公鸡活了!它从墙上飞下来,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来。
原来白胡子老头儿给他的是一枝神笔。
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
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一天,他走过一块地边,看见一个老农和一个小孩儿拉着犁耕地。
泥土那么硬,拉不动。
马良拿出神笔,给他们画了一头大耕牛。
“哞——”耕牛下地拉犁了。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兵来捉他,把他带到衙门里,要他画金元宝。
马良恨透了大官,站着一动不动,大声说:“我不会画!”大官气极了,就把他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监牢的兵睡熟了,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一推,门开了。
马良说:“乡亲们,咱们出去吧!”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他逃出去了。
大官听说马良逃了,就派兵去追。
可是马良早已画了一匹快马,骑上马跑远了,哪里还追得着!一天,他走到一个地方,那儿天气干旱,庄稼都快枯死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神笔马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字词。
(3)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理解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好事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字词。
(3)理解课文故事情节,体会马良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动画视频或图片。
2. 生字卡片。
3. 课文原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神笔马良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民间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会字词。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理解课文故事情节。
3. 品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马良的品质,如善良、乐于助人等。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创意表达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好事的过程。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好事的场景。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卡片练习。
(2)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发言积极性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字词掌握、课文理解和想象创新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学设计《神笔马良》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穷苦人家的孩子马良历经坎坷、最后用画笔战胜邪恶,得到穷苦人民爱戴的故事。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育"、"应";理解6个新词语的意思。
2、--初步学会边读边思考,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比较,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正确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
4、--懂得学了本领要为百姓做事,初步培养爱憎分明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正确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1、2题;学习课文1-4自然段,了解马良用心学画的目的。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洪汛涛))二、复习"单元提示":1、怎样默读才会有好的效果?2、"提示"告诉我们什么默读方法?3、这样读课文有什么好处?三、初读课文,初知内容1、听录音,思考。
2、讨论:(1)马良这支神笔是怎样得到的?(2)马良用这些神笔干了哪些事?3、小结。
四、自学字词,检查效果1、读词。
2、多音字组词:育应3、字形分析:犁、浇、套、扇4、辨字组词:犁( )旱( )浇( )咆( )梨( )早( )烧( )饱( )5、解释词语:出神、不知不觉、无边无际、咆哮6、完成《作业本》第1、2题。
五、学习第1-4自然段。
1、--出示问题:马良用心学画的目的是什么?2、--带着问题默读1-4自然段。
3、--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明白:马良学画不仅仅是为了穷人,而且是有志气的表现。
也正因为马良有志气,白胡子老爷爷才送给他一只神笔。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5-14自然段。
神笔马良获奖教案设计一、课前谈话。
你喜欢故事吗?你读过或听过哪些故事?二、谈话导入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故事《神笔马良》,这个故事的作者是洪汛涛。
(读到一个好故事,最该感谢的就是作者了,以后读书可要关注一下)板书课题。
神笔马良——齐读三、初读、整体感知(要不要默读)这篇课文很长,课前,大家都已认真地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一遍,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读。
1.检查认读难读的词语:耕地往颈上一套干旱监牢桅杆咆哮拉着犁吆喝疙瘩衙门(小老师领读)衙门指哪里?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用心画画得到神笔帮助穷人惩治大官学生回答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适时提醒:你刚才说的这么长长的一段话老师可以用这么四个字来概括,出示“用心画画”,谁能学着老师的样也用四个字概括着往下说。
词卡全部贴好后,告知学生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把故事写清楚的。
副板书:有序能用上这几个词再来简单地说说吗?你们真能干,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你们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了主要内容。
(边说边大括标注)四、神笔之神师:我们来看课题,顾名思义,神笔就是……?神奇的,有灵性的笔。
师:马良的神笔神在哪儿呢?文中有一句关键的句子,就告诉了我们神笔的神奇,你找到了吗?1.找出总起句:“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你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指导朗读。
2.感受神笔“画什么有什么”之神:师:马良都用神笔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圆圈圈画出来。
(生圈画,师巡视,提醒:细心的同学把数量词也一起圈起来了)能用“画就有”的句式来回答吗?(师示范时神奇的语气强烈些)(学着老师的样读出神奇的感觉来)马良用神笔画了很多很多,出示“……”,难怪课文里说是——引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这些神奇的画,给了穷人哪些帮助呢?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来。
画公鸡就有公鸡,公鸡喔喔地叫起来,给人们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