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第1课时秒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7.73 MB
- 文档页数:7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课题】:时、分、秒【教学内容】:时、分、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法】:【学法】:【课时数】:1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秒表,学会读取秒表上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2. 秒表的使用方法3. 时间观念的培养教学重点:1. 秒的概念2. 秒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1. 秒的概念的理解2. 秒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1. 秒表2.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秒表,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秒表,它可以用来测量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二、新课1. 教师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1分钟等于60秒。
2.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秒的由来和发展,让学生对秒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教师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如何开启秒表,如何读取秒表上的时间,如何停止秒表。
4. 教师示范秒表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体会秒表的使用。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使用秒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 教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秒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关于秒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教师提醒学生要养成正确使用秒表的习惯,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秒的概念的讲解与理解:在讲解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例如:“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时钟的秒针跳动一下,那就是一秒的时间。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秒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比较秒的时间长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秒的时间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1. 理解秒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比较秒的时间长度。
2. 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秒的时间长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够珍惜和合理利用时间。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计时器或秒表。
3.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小球、沙漏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时、分概念,引出秒的概念。
2. 提问:你们知道秒是什么吗?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探究与体验(10分钟)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时间长度。
a. 使用秒表或计时器,让学生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
b. 进行实践活动,如小球落地、沙漏流沙等,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时间长度的事件。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比赛、交通信号灯等。
三、讲解与示范(5分钟)1. 讲解秒的概念和单位,以及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
2. 示范如何使用秒表或计时器,并进行简单的计时实验。
四、实践与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计时跑、计时写作业等,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知能力。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秒的认识和应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秒的概念和单位。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反思自己对时间观念的认识。
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小组活动,如制定学习计划、安排课余时间等。
2. 组织学生参观钟表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了解钟表的发展历程和计时工具的演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秒的认识”。
在这一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我们将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秒的概念,并能运用秒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知道1分钟=60秒。
2. 培养学生用秒来计量时间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秒的实际意义,并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秒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秒表、教学课件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上课之初,我会请一位学生上台,让他用秒表计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观看。
然后我会提问:“这位同学用了多少秒?”通过这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初步接触秒的概念。
2. 探究秒的认识(10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讲解如何用秒来计量时间。
例如:“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学会用秒来比较时间的长短。
4. 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计算下列时间:30秒15秒、45秒+20秒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秒的认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单位:秒1分钟 = 60秒用秒来计量时间:例题: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练习:30秒 15秒 = 15秒45秒 + 20秒 = 65秒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秒表计时,让孩子练习用秒来计量时间,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108页的“认识秒”。
我们将学习秒的定义、秒的计数方法以及秒在时间计算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秒的定义,学会秒的计数方法,并能够将秒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秒的定义和计数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秒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材、秒表、卡片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周围的计时器,比如手表、闹钟等,并提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计时器上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吗?”2. 讲解秒的定义:我会拿出秒表,向学生们展示秒表的运行,并解释秒的定义:“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1秒等于1/60分钟。
”3. 讲解秒的计数方法:我会用卡片展示秒的计数方法,从0秒开始,每增加1秒,就翻动一张卡片。
我会让学生们一起跟我数秒,并观察秒的计数规律。
4.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张卡片展示一个例题,比如“如果一个钟表上的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那么现在是多少秒?”我会让学生们一起解答这个问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个关于秒的练习题,比如“如果一个钟表上的时针指向4,分针指向6,那么现在是多少秒?”让学生们独立解答。
6. 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写上“秒的认识”,并在下面列出秒的定义和计数方法。
7.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语解释秒的定义,并给出几个关于秒的练习题,让他们回家后独立解答。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秒的定义和计数方法。
如果学生们掌握得很好,我会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关于秒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篇1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2、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3、通过对秒的体验、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同学们,在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这一天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把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火箭马上就要发射了,我们一起跟着倒计时。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有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同学们才这么激动和兴奋。
同学们,我们刚才倒数的5、4、3、2、1用的什么时间单位?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需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
板书:秒的认识。
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二、学习新知:1、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秒,咱们看看钟面上哪根针是表示秒的?请看大屏幕,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秒针是怎么走的?(一小格一小格的走的)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多说几遍。
板书。
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一个手势来表示1秒这个时间呢、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2、一秒的价值。
一秒很短一下就过去了,其实1秒钟能干好多事情呢。
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看一看。
想不到吧,短短的一秒钟那么有价值,不仅如此有时候一秒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
2023年小学数学《秒的认识》说课稿小学数学《秒的相识》说课稿 1一、教材分析《秒的相识》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肯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
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1、学问目标:能相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实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视察实力和想像力,在探究沟通活动中,逐步培育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疼惜时间的教化和爱国主义教化。
三、教学重难点其中:相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须要一个体验的过程。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干脆生活阅历,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依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初步建立“秒”的详细概念以及探究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主要采纳了创景激情、视察探究、合作沟通、体验感悟等方法,协作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欢乐的学习氛围。
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四、教学设计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我采纳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例如:“嫦娥一号”胜利放射,刘翔110跨栏破世界纪录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发展的今日,人类利用1秒钟可以做很多了不得的事情等事例。
这些素材,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而且也体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思想。
《认识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学会用秒作单位来量测时间,初步建立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观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1秒、几秒、30秒、1分的时间的长度,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学会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3. 建立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学会用秒作单位来量测时间。
难点:建立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钟表模型、秒表、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秒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认识秒通过观察钟表模型,让学生了解秒针的位置和走动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2)感受秒进行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1秒、几秒、30秒、1分的时间长度,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3)分与秒的换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1分=60秒,学会分与秒之间的换算。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延伸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秒的概念和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秒有了初步的认识,建立了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他们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八、板书设计略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秒的概念和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情况。
十、教学资源1. 钟表模型、秒表。
三年级上册《数学》鉴于标准的教课方案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材根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民教育第一版社内容根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时、分、秒课时:第 1 课时讲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赵俊雅 /郑州市二七区侯砦小学目标确立的依照1、课程标准有关要求1、认识年、月、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认识24 时计时法,联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教材剖析《秒的认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有必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的认读几时几分。
本课教材从资料的选择到体现方式,都注意联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争让他们在实质情形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究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 1 分、 1 秒的长短,初步成即刻间观点。
3、学情剖析时间对学生来说是最熟习的,学生对时、分等时间单位已有必定的认识,在此基础长进一步认识秒,并感知 1 秒有多长,学生简单接受。
学习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习的生活情境中沟通、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经过着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成立1 秒及 1 分( 60 秒)的时间观点。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浸透珍爱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评论任务任务 1:经过讲堂学习能够知道 1 分 =60 秒。
(测评目标 1)任务 2:经过讲堂学习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及着手操作能力。
(测评目标 2)任务 3:经过过程性察看使学生优异的时间意识。
(测评目标 3)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优选的比较优异的文章 ,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顺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异篇目、出色段落 ,对提升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此刻 ,许多语文教师在剖析课文时 ,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 ,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力 ,学生头疼。
剖析完以后 ,学生见效甚微 ,没过几日便忘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