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大师及著名论断
- 格式:ppt
- 大小:526.50 KB
- 文档页数:67
质量名人名言:1、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2、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3、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4、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廉价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华硕总经理徐世明5、质量等于利润——管理思想家汤姆·彼得斯6、将良品率预定为85%,则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斯7、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8、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国际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9、不放过任何细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10、过失发生在细节,成功取决于系统——全球最大的连锁饭店马瑞特总裁比尔·马瑞特11、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海尔公司总裁瑞敏12、企业未来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商业教皇〞布鲁诺·蒂茨13、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错误——"细节决定成败"作者汪中求14、管理就是做好无数小的细节工作——国际战略管理参谋林正大质量警句:1.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作质量是员工的岗位。
2.诚心人为本,创新争第一,卓越求超越。
3.今天没有质量,明天没有销量!4.人为本,质做基,企业大厦平地起!5.一流的员工造一流的产品!6.人品决定产品,素质就是质量。
7.质量第一、生产第二。
8.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9.质量是企业长远生存的根基,是企业竞争的免死金牌。
10.质量表达素养,素养决定质量,质量决定生存。
11.把质量融入血液,用精品成就事业。
12.设计是质量的源头,质量是成功的保障。
13.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开展。
14.人品决定产品,素质决定质量,细节决定成败。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人物介绍休哈特◆简介: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美国工程师、统计学家、管理咨询顾问、被人们尊称为“统计质量控制(SQC)之父”。
◆主要贡献:休哈特控制图休哈特一生对质量管理最大的贡献在于发展控制图,他认为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层面均存在变异,这些变异均可透过统计方法及机率论加以探讨和了解其行为和原因,从而消除其原因,使制程达到“统计管制状态”,他也将变异原因分成机遇原因和非机遇原因,非机遇原因使得品质超出合理界限而需加以干预和消除。
他的管制图给予现场工作人员监控制程以便适时采取行动以减少不良品的发生,而在控制图的应用上,他主张宁愿抽取较少的样本而换取较多的样组。
休哈特控制图休哈特控制图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再一类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图,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戴明◆简介:戴明(W.Edwards.Deming)(1900 -1993),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现代质量管理之父。
◆主要贡献:PDCA循环质量管理十四点戴明博士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
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
PDCA循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Plan)--计划。
世界质量大师及经典代表著作介绍人类进步史也是一部质量发展史。
在漫长的质量发展历史长河里,涌现出多位世界级的质量大师,他们的质量管理理念已渗透进各家企业,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
经典永不过时,以下介绍值得铭记的几位质量大师及经典代表著作。
戴明(1900-1993)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
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2021年9月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经典贡献:PDCA戴明环的推广者;对日本企业质量管理产生巨大影响,日本特设立“戴明”质量奖表彰其贡献!戴明奖是全球三大质量奖之一。
最经典的一句话:Quality begins with the intent, which is fixed by management.最经典的理论:戴明十四项原则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戴明创立了非牟利机构“戴明学院”,希望门人继续他的事业——推进整个世界的商贸,繁荣与和平。
著作有:《戴明论质量管理》《转危为安》《戴明的新经济观》戴明博士在《转危为安》一书中向你指出如何转型,如何在最高管理层领导下提高质量和生产力。
戴明博士提出了一个新的营理理论架构提出十四项管理要点及七种恶疾的疗法并以丰富的实例从顾客、员工、管理层及政府的角度进行探讨如何克服质量大敌。
他在《戴明的新经济观》对现代管理制度的诸多缺失痛下针砭,从而提出“渊博知识体系”作为彻底改弦更张的理论根据。
渊博知识体系涵盖系统的概念、对变异的知识、知识的理论、心理学等四大层面可说是戴明管理思想的精髓。
在这本书里,他对这一体系加以阐述并辅以企业、教育与政府方面的应用实例。
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启发能以全新的视野来分析并解决组织与企业所面临的各项课题。
戴明以他长期从事企业辅导与人员训练的丰富经验,提倡以合作代替竞争,废止绩效考核与奖金制度。
这些与传统经济、管理理论背道而驰的看法,在企业界获得广泛的反响,遵循他的原则而转型成功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质量管理期末复习1、质量管理大师的荣誉称号:①、泰罗(泰勒):科学管理之父,质量管理大师,《科学管理原理》开创检验质量管理时代②、戴明:《戴明论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之父理论观点:PDCA循环(戴明环)、14条原则③、朱兰:《朱兰质量手册》,理论观点:全过程管理、朱兰三部曲、排列图、二八原则④、费根堡姆: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经理、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第一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提出质量成本管理、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⑤、石川馨:《日本的质量管理》最早追溯戴明的人,理论观点:QC小组之父、老七种工具。
提出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⑥、水野滋:《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新QC七种工具》理论观点:新七种工具⑦、狩野纪昭⑧、克劳斯比:“零缺陷之父”《零缺点的质量管理》、《质量无泪:消除困扰的管理艺术》、理论观点:零缺点管理⑨、杰克·韦尔奇:将六西格玛管理发扬光大⑩、苏比尔.乔杜里⑪我国的质量管理专家,中国质量界的泰斗:刘源张、张公绪、郎志正2、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原则上,一个组织只有一个。
3、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意图和质量方向。
4、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一)总要求①符合:应符合标准所提出的各项要求;②文件:应形成文件;③实施:应加以实施;④保持:应加以保持;⑤改进:应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二)文件要求①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②质量手册;③程序文件:是为某些目标需要进行的活动或过程规定其具体的实现途径的文件④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⑤质量记录。
5、ISO2000版的结构:①核心标准(1)ISO9000:2000 (2)ISO9001:2000 (3)ISO9004:2000 (4)ISO19011:2000②其他标准③技术报告④小册子6、质量管理的8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7、ISO9000的主要特点:①系统完善性②广泛通用性③实用高效性④灵活适用性⑤科学先进性8、质量认证的含义:由第三方确认产品、过程和服务符合特定要求,并给以书面保证的程序。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的质量观点1. 管理的责任戴明认为,质量是管理的责任。
他强调,管理层应当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主要责任,而不仅仅是生产部门或质量部门的责任。
管理层应当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通过不断改进过程和系统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种以管理层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思想,被称为“戴明环”。
2. 统计方法的应用戴明提倡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改进过程。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才能了解过程的特性和变异性,从而采取正确的改进措施。
戴明发展了许多统计方法和质量工具,如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等,这些方法和工具成为了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
3. 品质管理循环戴明提出了著名的“品质管理循环”(PDCA循环)。
这一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
戴明认为,持续改进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不断进行PDCA循环,企业能够不断改进其产品和过程,提高质量水平。
4. 员工参与和培训戴明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培训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员工是质量的创造者,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质量改进的过程中。
此外,戴明还强调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质量改进。
5. 长期稳定的质量目标戴明主张企业应当制定长期稳定的质量目标,而不是追求短期的利益或过高的产出。
他认为,追求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 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戴明提倡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他认为,只有通过合作,企业才能实现更高的质量水平和更好的绩效。
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赢。
7. 领导力的重要性戴明认为,领导力对于质量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
他强调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质量改进。
领导者应当为员工树立榜样,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戴明的质量观点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和方法帮助许多企业实现了质量的飞跃,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朱兰质量三部曲约瑟夫·莫西·朱兰(Joseph Moses Juran),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质量管理领军人物之一,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质量管理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誉为质量领域的“首席建筑师”、“质量之父”。
朱兰在82岁高龄时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质量三部曲》,其副标题为“一种普遍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这就是被世界各国广为推崇的“朱兰三部曲”。
朱兰在提出质量三部曲时,美国的质量管理正存在着危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迅速崛起,而美国产品受到了日本的严峻挑战。
百年来雄踞世界老大地位的美国开始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这种新的思想和方法首先要能有效地应对日本的威胁,而对日本崛起有着重大贡献的戴明和朱兰,得到了美国人的重新关注。
朱兰认为,要想解决质量危机就需要破除传统,制定新的行动路线。
制定新的行动路线必须确立一种普遍适用的质量方法,也就是一种适用于公司集团中各个层次和各种职能,从行政领导、办公室人员到普通工人的方法。
而且制定新的路线还需要上层管理人员亲自领导和参与。
上层管理人员通常在事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经验丰富,但对于质量管理并非如此。
因此,在解决质量危机中,必须加强对上层管理人员进行如何实施质量管理的训练。
朱兰指出,一个公司要想改善质量管理,重要的任务是达成一致,使每个人都知道新的行动方向是什么。
要想造就这种一致性,必须解决那些妨碍一致的强大力量。
这些力量绝大多数来源于公司内部固有的不一致性。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过程组成的质量管理,每个过程都由一套固定的执行程序来实现。
朱兰在研究质量管理的初期时,把重点放在了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在后期开始强调质量计划的重要性。
1.质量计划质量计划从认知质量差距开始,看不到差距就无法确定目标。
而这种差距的定位,要从顾客的满意入手,追溯生产设计和制造过程,就能使存在的问题清晰化。
质量管理大师名言
1. "质量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态度。
" - W. Edwards Deming
2. "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
" - Philip Crosby
3. "如果不能衡量它,就不能改进它。
" - Lord Kelvin
4. "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
" - A. V. Feigenbaum
5. "做正确的事情比做事情正确更重要。
" - Peter Drucker
6. "质量是满足客户需求的结果。
" - Armand Feigenbaum
7. "如果你不能描述你正在做什么为流程,你就不知道你正在做什么。
" - W. Edwards Deming
8. "品质不是只有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它必须存在于我们所做的一切中。
" - Armand Feigenbaum
9. "品质比数量更重要。
一个好东西永远比许多差东西更好。
" - Soichiro Honda
10. "品质保证需要持续改进和学习的文化支持。
质量管理百年历程中的六位质量大师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统计质量控制之父光辉历程:1891休哈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新坎顿,191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1918年至1924年在西方电气公司任工程师。
1925年至1956年任贝尔试验室研究员,期间曾先后在伦敦大学、斯帝文理工学院、美国农业部研究生院和印度讲学。
休哈特重要的著作是《产品生产的质量经济控制》,1931 年出版后被成为公认为质量基本原理的起源。
1939年休哈特完成《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
休哈特的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观点被戴明和其他人广泛应用。
闪光智慧:控制图至理名言: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越来越将对精确性和精密性的要求推向极致。
但是,应用科学,尤其是应用于可交换部件的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科学,在涉及特定的精确性和精密性的问题上,其确切性比纯科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戴明W. Edwards Deming现代质量改进之父光辉历程:戴明 1900年生于伊阿华州苏城,几次搬家后定居于怀俄明州的鲍威尔。
1921年获怀俄明大学工程学士学位,1925年继续在科罗拉多大学深造并获数学及物理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闪光智慧:戴明 14 要点至理名言:质量无须惊人之举朱兰Joseph M. Juran影响美国历史的新移民光辉历程:朱兰于 1904年 12 月生于罗马尼亚布勒伊拉的一个贫苦家庭。
1925年获得电力工程专业理学士学位并任职于著名的西方电气公司芝加哥霍索恩工作室检验部。
1928年完成了一本叫《生产问题的统计方法应用》的小手册。
1951 出版的《朱兰质量控制手册》为他赢得了国际威望。
他于 1954年抵日并召开中高级管理者专题研讨会。
1979年建立了朱兰学院,该学院如今已成为世界上领先的质量管理咨询公司。
闪光智慧:质量三步曲至理名言:21 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零缺陷之父光辉历程:克劳士比1926年生于西弗吉尼亚的惠灵,他在美国海军服役两次,在此之间曾就读于西预备大学。
88个名人名企的管理智慧:助你精通管理之道1、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
——菲利普·克劳斯比2、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约瑟夫·朱兰3、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松下幸之助4、省钱就是挣钱。
——约翰·洛克菲勒5、管理层次越少越好。
——本·比德维尔6、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杰克·韦尔奇7、速度就是一切,它是竞争不可或缺的因素。
——杰克·韦尔奇8、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威廉·戴明博士9、一次良好的撤退,应和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
——菲米尼10、千方百计请一个高招的专家医生,还不如请一个随叫随到且价格便宜的江湖郎中。
——詹姆斯·柯林斯1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山姆·沃尔顿12、管理就是做好无数小的细节工作。
——林正大13、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划化。
——杰克·韦尔奇14、制定正确的战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战略的执行。
——杨元庆15、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松下幸之助16、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
——卢正昕17、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
——徐世明18、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彼得·杜拉克19、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威尔德20、创造性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
——西奥多·莱维特21、是员工养活了公司。
——李嘉诚22、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
——柳传志23、一个成功的决策,等于90%的信息加上10%的直觉。
——沃尔森24、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德格25、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米契尔·拉伯福26、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质量管理⼤师:戴明、克劳⼠⽐、朱兰、菲根堡姆我们谈论质量管理时,我们谈论什么?克劳⼠⽐、戴明、朱兰、菲根堡姆......今天,让我们⼀起向⼤师致敬!质量⽆须惊⼈之举——威廉·愛德華茲·戴明戴明及“⼗四要点”学说戴明(W.Edwards.Deming)博⼠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享誉全球。
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今仍是⽇本品质管理的最⾼荣誉。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法始终产⽣着异常重要的影响。
戴明博⼠⽣于1900年10⽉14⽇。
直到80岁,也就是美国国家⼴播公司报道出他的新闻专辑“⽇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If Japan Can…Why Can't We?)之后,他的祖国——美国才终于发现了这位旷世奇才。
戴明的学说简洁易明,其主要观点“⼗四要点”(Deming's 14 Points)成为本世纪全⾯质量管理(TQM)的重要理论基础。
以下就是其主要内容:1、创造产品与服务改善的恒久⽬的最⾼管理层必须从短期⽬标的迷途中归返,转回到长远建设的正确⽅向。
也就是把改进产品和服务作为恒久的⽬的,坚持经营,这需要在所有领域加以改⾰和创新。
2、采纳新的哲学必须绝对不容忍粗劣的原料,不良的操作,有瑕]疵的产品和松散的服务。
3、停⽌依靠⼤批量的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检验其实是等于准备有次品,检验出来已经是太迟,且成本⾼⽽效益低。
正确的做法,是改良⽣产过程。
4、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价格本⾝并⽆意义,只是相对于质量才有意义。
因此,只有管理当局重新界定原则,采购⼯作才会改变。
公司⼀定要与供应商建⽴长远的关系,并减少供应商的数⽬。
采购部门必须采⽤统计⼯具来判断供应商及其产品的质量。
5、不断地及永不间断地改进⽣产及服务系统在每⼀活动中,必须降低浪费和提⾼质量,⽆论是采购、运输、⼯程、⽅法、维修、销售、分销、会计、⼈事、顾客服务及⽣产制造。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人物介绍休哈特◆简介: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美国工程师、统计学家、管理咨询顾问、被人们尊称为“统计质量控制(SQC)之父”。
◆主要贡献:休哈特控制图休哈特一生对质量管理最大的贡献在于发展控制图,他认为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层面均存在变异,这些变异均可透过统计方法及机率论加以探讨和了解其行为和原因,从而消除其原因,使制程达到“统计管制状态”,他也将变异原因分成机遇原因和非机遇原因,非机遇原因使得品质超出合理界限而需加以干预和消除。
他的管制图给予现场工作人员监控制程以便适时采取行动以减少不良品的发生,而在控制图的应用上,他主张宁愿抽取较少的样本而换取较多的样组。
休哈特控制图休哈特控制图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再一类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图,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戴明◆简介:戴明(W.Edwards.Deming)(1900 -1993),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现代质量管理之父。
◆主要贡献:PDCA循环质量管理十四点戴明博士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
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
PDCA循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Plan)--计划。
名人质量观1.朱兰的质量观朱兰(Joseph H.Juran)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所倡导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终深刻影响着世界企业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
他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质量三部曲”。
由朱兰博士主编的《朱兰质量手册》(Juran's Quality Handbook)被称为当今世界质量管理科学的名著,为奠定20世纪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朱兰认为:“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Fitness for use)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可以看出,朱兰对质量的理解侧重于用户需求,强调了产品或服务必须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
事实上,产品的质量水平应由用户给出,只要用户满意的产品,不管其特性值如何,就是高质量的产品,而没有市场的所谓的“高质量”是毫无意义的。
2.克劳士比的质量观克劳士比(PhilipCrosby)是国际上非常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零缺陷”理论在质量管理界得到高度认可,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都在实践他的“零缺陷”理论。
“零缺陷”的思想最早在美国推行成功,后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并且登上了世界级水平,继而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又称无缺点ZD(Zero Defect),零缺陷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和工作者都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五位品质管理大师的评述一些欧美及日本的企业,其品质管理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应用于我们自己的品质管理中,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欧美、日本企业中,品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不断地积累与发展,品质管理的方法也呈现多样化,PPM管理、零缺陷管理、6sigma管理等管理方法逐渐受到重视,并在许多世界级的企业中取得成功。
以下为5位世界闻名的品质管理大师的介绍及其评述:一.约瑟夫·朱兰约瑟夫.朱兰博士在质量管理领域有着赫赫声名。
他协助创建了美国马尔科姆·鲍得里奇国家质量奖,他是该奖项的监督委员会的成员。
他获得了来自14个国家的50多种嘉奖和奖章。
朱兰传授的质量改进法是通过逐个项目,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是高层管理所必备的。
他坚信质量不是偶然产生的,它的产生必定是有策划的,并断言质量改进是用逐个项目的方法进行。
朱兰的《质量策划》(Planning for Quality) 一书中可能是对他的思想和整个公司质量策划的构成方法明确的向导。
朱兰的质量策划是公司内部实现质量管理方法三步曲中的第一步。
除此还有质量控制,它评估质量绩效用已经制定的目标比较绩效,并弥合实际绩效和设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朱兰将第三步质量改进作为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建立形成质量改进循环的必要组织基础设施。
他建议使用团队合作和逐个项目运作的方式来努力保持持续改进和突破改进两种形式。
他对实行组织内部质量策划的主要观点包括:识别客户和客户需求;制定最佳质量目标;建立质量衡量方式;设计策划在运作条件下满足质量目标的过程;持续增加市场份额;优化价格,降低公司或工厂中的错误率。
朱兰大部分近期著作主要是引起人们对质量危机的关注,建立起新方法进行质量策划,培训以及帮助企业重新策划现有过程,避免质量缺陷,并建立公司在质量策划过程中的管理权以免出现新的长期问题。
在第5 版的《朱兰质量手册》中,“大Q”与“小q”概念在对比图表中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