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肺功能评定(ty)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31
心肺功能评定一、概述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基础,泛指有氧运动系统通过肺呼吸和心脏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与能量代谢需要的生理学过程,与人的体质健康和竞技运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氧运输功能通过心脏的循环,把氧气及能量物质运送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心脏功能减退会导致循环功能障碍,产生缺氧缺血状态。
2、气体交换功能包括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主要通过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3、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运动耐力是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及骨骼肌的代谢。
心肺功能下降会影响运动能力;长期制动和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心肺功能的减退。
4、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可用于评价心脏疾病病人的新功能,并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治疗。
但是,该方法,主要依据病人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评定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具体功能分级标准如下。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感到舒适,低于正常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量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CG)是指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祝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80%)和特异性(71%-97%)。
主要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根据心电图st段偏移情况诊断冠心病。
2、鉴定心律失常运动中诱发或加剧心律失常往往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并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强度;运动中心率失常减少或消失提示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并非一定要限制运动和日常生活。
心肺功能评定方法心肺功能评定是评估人体心脏和肺部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诊断和治疗心肺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肺功能评定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心功能评定心功能评定是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包括心脏的收缩、舒张和泵血能力等。
常用的心功能评定方法有:1.心电图:心电图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方法,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通过插入导管到心脏内,直接测量心脏内的压力和血流等参数,评估心脏的功能。
二、肺功能评定肺功能评定是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来评估肺部的功能状态,包括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等。
常用的肺功能评定方法有:1.肺活量:肺活量是评价肺部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深吸气后呼出的气体量来评估肺部的通气能力。
2.肺通气量: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的空气量,通过测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来评估肺部通气功能。
3.换气功能:换气功能是指肺部气体交换的能力,通过测量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量来评估肺部换气功能。
三、运动耐力评估运动耐力评估是通过测量个体在运动时的耐受能力和疲劳程度,评估心肺系统的综合功能。
常用的运动耐力评估方法有:1.6分钟步行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耐力评估方法,通过测量个体在6分钟内能够走的最远距离来评估心肺功能。
2.运动平板试验: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在平板上进行的运动耐力评估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观察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图和血压等变化,评估心肺功能。
四、心肺联合功能评定心肺联合功能评定是指同时评估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状态,以全面了解心肺系统的综合功能。
常用的心肺联合功能评定方法有:1.心肺运动试验:心肺运动试验是一种在运动状态下同时评估心肺功能的检查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观察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电、血压、呼吸等变化,评估心肺系统的综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