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大全

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大全

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大全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大全

美术作文:

我对美术有着吸引力。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星期六,因为星期六一天都是美术课。那是老师会发油画棒给我们。而且我每次作品都能拿“小红花。”

后来我觉得幼儿园的作品不好看了。我比较喜欢爸爸的速描。特别是那条栩栩如生的龙。我于是要爸爸教我。没想到爸爸却说:“做事不能一步登天,要从基本学起!”我只能听从“师傅”的指导,从基本学起。练了几天,我有点不耐烦了,还是对那条龙有兴趣。我就模仿着画,都不像。爸爸一见,马上意味深长地说:“学习不能太急,不然就一事九空了!”爸爸的话挺管用,我的心态一静下来,画也好看多了。

后来我想画一只恐龙,便用星期六的时间来画。画完后,我把它交给老师,这引来许多同学来看,他们的赞美让我十分高兴。爸爸来接我时,我毫不犹豫地拿给爸爸看,说:“画得有进步,但这幅画可以看出你的心还没静下来,不然肯定会更好!”

这些年来,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的画技有很大的进步,这使我想起一句俗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

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1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2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3八年级美术课件纸浮雕作品4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 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 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 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 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代表器物:乳钉纹爵。 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 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 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 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 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 2)品类增多; 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 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 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 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 1)方形器大为发展; 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 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 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 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 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 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 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 鼎,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 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 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 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 2)波曲纹的出现。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 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 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 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 2、青铜器文饰: 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它形象狰狞可怕,用来“辩神奸”的图腾符号。春秋时代基本消失。 3、青铜器铸造工艺: ①陶范:内外范两层拼合成中空铸模,铸造铜器,完成后打碎内外陶范 ②失蜡法:春秋以后采用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它用石蜡做成器物模型,陶土包在外面做成外模,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 1一6年级画画图片大全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1一6年级画画图片大全 所谓儿童画,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形象、色彩进行创作的绘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欣赏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1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2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3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4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画素材5 走进美术馆 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人类文化的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应运而生。美术馆具有展览、典藏、研究以及公众教育的功能,它保存着人类智慧、心灵的结晶,除保护和研究人类文明的珍品外,美术馆设有各种展示和展览活动,向人们传播知识、启迪人们的心灵,促进艺术普及,提高公众审美水平,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试卷日益提高,人们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走进美术馆,亲近艺术品、欣赏艺术品,甚至研究、了解它们,成为现代社会享受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旨在将美术学习和审美素养的提高,由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了解各类美术馆的功能和特色,使他们获得一种美术学习的方式和渠道。亲自置身美术馆直接与艺术品”对话”,实地感受其艺术魅力,对学生了解艺术品,形成良好的视觉审美感受,有着积极的意义。本课将美术学习与社会活动融为一体,在实际的活动中,使学生掌有机化学实验握学习方法,适应社会和社会交往等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材以不同种类的美术馆为线索进行呈现。第一部分,展示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馆”“法国卢浮宫”等中外著名的美术馆及其特色馆藏作品。目的让学生对美术馆这一公众设施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了解,由于版面限制,教科书只能”以点带面”,不能详尽地解释,教学时教师应作必要的补充。另外,如果学校所在地有美术馆,教师更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本地区美术馆的了解作为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去认识和实践。第绿色蝈蝈分段二部分,网络美术馆,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各大美术馆也纷纷建有自己的主页,各种主题的艺术网站也很多。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引导学生去探寻、

瓶花与水果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题:瓶花与水果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步骤与方法,进行物象造型。 2、学生能感受瓶花与水果的形、色之美,领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铅笔淡彩画的形式临摹《瓶花与水果》。 难点:感受水果的形、色之美,领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 1、学生:画纸、水溶性彩色铅笔、铅笔、橡皮。 2、教师:实物、投影、电脑课件、范画、相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1、情景设置:在讲桌上摆好一组瓶花与水果的静物,用衬布盖好。 师: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想要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美,这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它们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今天我们的训练就从这里开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训练学生先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顺序。 师:当我们从整体上来观察的时候它就是一组瓶花与水果的静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瓶花与水果》这一节课。 揭示课题:瓶花与水果 板书:瓶花与水果 二、讲授新课,赏一赏 1.师:同学们,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瓶花与水果?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瓶花与水果在家居生活中散发着大自然的芳香,营造了宁静、清馨或优雅、华贵的氛围,装点、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师: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开心、愉快。 2.展示运用中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画、版画、电脑绘画等不同形式表现的《瓶花与水果》作品。 师:无数的艺术家曾经在瓶花与水果的诱惑中拿起画笔尽情挥洒,笔墨酣畅淋漓的中国写意画,色彩淡雅的工笔画,立体感很强的油画,色彩艳丽的水粉画,清新明快的水彩画,时尚的电脑绘画,黑白灰调子的素描画,独特的版画。还有

六年级美术教案--瓶花与水果

《瓶花与水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深入学习水彩画的知识,能够了解他们的性能。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水彩表现瓶花与水果画面,提高学生色彩搭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准备: 花、瓶子、水果、衬布、水彩颜、水彩笔、色盒、水桶、清水、水彩纸、两面胶。 学生用具:清水、水彩颜色、水彩笔、铅笔、调色板。 教学重点:深入学习水彩画的色彩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水彩颜料表现画面。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1、欣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 黄铁山作品《水仙》、冯晓阳作品《瓶花与水果》 2、说说有什么不同(色彩明快、形体结实等) 3、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瓶花与水果(水彩画) (二)作品欣赏巩固方法 1、再次欣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 2、要求阅读教材中提示的作画步骤,提出自己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1)如:怎样调准色彩?解决方法:看准物体上的色彩倾向(色相、色性),可以在色盒上先调试。 (2)如:花朵太复杂,怎样表现?解决方法:将花朵外形概括为几何形体(圆形、方形、梯形三角形等)考虑花的结构(芯蕊、花瓣、花托)和朝向变化(正面、侧面、背面)。

(3)如:花怎样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解决方法:引导观察后再示范,将一个物体概括为几个块面后再分析其受光部,背光部和投影的涂浅变化。 3、教师演示画一个苹果,按水彩画步骤演示,并一步一步解决。 1、小结步骤与方法(1—2课时) (1)用铅笔画出物体轮廊。 (2)画出物体的大体明暗关系,线条不要太密,省略灰色部分。 (3)用平涂的方法绘物体,再上清淡而明快的色彩。 (4)涂加深色,调整修改,可复勾轮廊线或加皴线条。 (三)自主选择课本图片临习名画(3—4课时) 1、自选作品临习:课本作品的那幅作品一部分。 2、作业要求: (1)局部临幕要求画面构图完整。 (2)画面体现色调。布置作业:运用水彩颜料画一幅“瓶花与水果”图。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四)展示评价 1、作品展示、互评、自评。 2、小结(五)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在颜色的世界中邀游,认识到了水彩画的步骤和方法。同学们也把自己观察到物体真实的感受用水彩画表现山来。大家表现的都很好!教师相信,只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大胆的表现真实的感受,每个人都能成为出色的“小画家”!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瓶花与水果-湘美版

【精品】《瓶花与水果》教学设计 干海资完小者中雄 教学目标: 1.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步骤与方法,进行绘画表现。 2.感受瓶花与水果的形、色之美,领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步骤与方法,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难点: 感受瓶花与水果的形、色之美,领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件) 师:瓶花与水果在家居生活中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营造了宁静、朴实或优雅、华贵的氛围,洁白的水仙花在瓶中矜持地摇曳,诱人的苹果在桌上散发着香气。让我们一起来描绘瓶花与水果的缤纷色彩,感受温馨的诗意人生。 二、尝试涂色,比较问题 1.教师出示两副线描画,分别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添画相同的色彩。 2.比较两位同学的涂色作业,说说有什么不同。(作品二的苹果立体感更明显,体现了光感。) 运用透明水彩“留空”的方法,可以给物体留出高光的位置,质感表达更强。 三、教学示范,解决问题 1.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以上尝试作业。方案:修改作业。添加深色,复勾轮廓线或加皴线条。 2.与学生作业再次比较添画后的效果,说说有什么不同。(色彩明快、形体结实。)

3.(出示课件)呈现学习目标,板书课题:瓶花与水果(铅笔淡彩) 铅笔淡彩:是一种铅笔素描的基础上再着水彩的绘画形式,一般具有清新、淡雅、轻松的特点,常用于画速写,创作草图。 四、作品欣赏,巩固方法 1.(出示课件)欣赏教材中画家的作品。(带着问题欣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 (1)黄铁山作品《水仙》(层次虚实关系较为复杂。);(2)冯晓阳作品《瓶花与水果》(主次鲜明,画面内容较简洁。) 2.自学教材中提示的作画步骤,提出自己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课件出示作画步骤) (1)预估问题一:怎样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解决方案:(实物演示)引导观察后再示范。将一个物体概括为几个块面后再分析其受光部,背光部和投影的深浅变化。 (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称为明度。纯度:色彩的鲜灰程度称为纯度。) (2)预估问题二:怎样调准色彩?解决方案:找准物体的色彩倾向(色相、色性),可以在一张纸片上调试。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红、黄、蓝、绿……色性:指水彩颜料的基本特征,如红加白呈粉色,黄加蓝呈绿色,黄加红呈橙色……)(3)预估问题三:花朵太复杂,怎样表现? 3.通过学生尝试作业,解决存在的问题。(1)物体暗部皴线不宜太密,明暗转折关系随形体结构而变化,避免画成被刀割成黑白两块的现象。(2)设色基本采用平涂,避免反复涂抹致使颜色灰暗。(3)需要复勾时,外轮廓线不要画得太死。需要添深色时,色彩衔接要自然。 4.小结步骤与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