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考研 微观、宏观经济学2006 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10
南开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真题
《微观经济学》
1、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
2、辨析钻石产量增加,持有钻石的效用是否降低。
3、一厂商处于长期均衡生产水平,现价格变化,分析短期长期影响。
4、计算消费者剩余变化。
补偿性变化和等值性变化。
5、计算要素需求函数,利润函数,和最优要素投入量,这个题目很怪。
6、证明凸性的三个定义等价。
7、给了共享单车市场和网约车市场的市场结构变化,论述市场结构变化对效率和福利的影响。
8、给了材料说明网络效应是外部性的一种,论述传统的外部性公共政策是否合适;比较共享单车和滴滴的网络效应模式,并论述其早期补贴的效果。
《宏观经济学》:
1、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收敛的论述,并简述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
2、简述李嘉图等价。
3、简述卢卡斯批判
4、计算一个两期效用最大化模型,不难。
5、计算索洛中性型(技术进步在资本上)新古典增长模型收敛路径,及产出和资本的增长率。
6、给了材料,三问分别是论述现代货币数量论和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区别;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对货币政策的区别;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区别。
7、给了材料,分别论述结合增长理论,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增长源泉是什么;经济增长方式由高速到高质量转变的重要性;中等收入扩大的意义。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考研模拟试题(三)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公共品的两条性质和搭便车。
2.假设政府与流浪者之间存在如下社会福利博弈:请分析下,在这场博弈中政府和流浪汉各自有没有优势策略均衡?有没有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说明优势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的区别和联系。
3.什么是流动性偏好理论?这种理论怎样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画一幅图说明有人口增长的索洛模型的稳态,清楚地标注横轴、纵轴、各条曲线和直线。
利用该图形找出以下各种外生变动会引起稳态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发生什么变动。
(1)消费者偏好的某种变化增加了储蓄率。
(2)天气模式的某种变化增加了折旧率。
(3)更好的生育控制手段降低了人口增长率。
(4)技术的一次性永久进步增加了利用任何给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1.假设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所有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都为:LTC=q3-6q2+20q(q为产量),试求:(1)如果产品的市场价格为20,利润最大化时厂商的产量和利润;(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3)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4)若市场需求函数为Q=100-5P,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目。
2.双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400-2q,其中q=q1+q2,各自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1=20q1,c2=2(q2)2。
求解:(1)各自的反应函数和等利润曲线,并给出古诺均衡下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斯塔克伯格均衡下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假定厂商1作为领导者,厂商2作为跟随者)3.考虑一个单一产品经济,假定张三的寿命分两期:第一期参加工作,收入用于当期的消费和储蓄;第二期张三作为退休的老人,不参加工作,使用第一期的储蓄满足该期的消费。
张三在第一期的消费为c1,储蓄为s,劳动收入为w;第二期的消费为c2,利率为r。
张三的效用函数为:假定w、r、β、q为外生参数(数值已知)。
2006年南开大学企业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管理学部分1.大多数《管理学》教材都是围绕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展开的,这是为什么?2.请说明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组织扁平化是企业组织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请问企业成功地推动组织扁平化应具备哪些条件?4.如何理解权力在行使领导职能中的作用?5.请举例说明现场控制,并分析现场控制的优缺点及管理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6.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管理实践中如何真正运用和体现权变管理思想。
7.在控制工作中,控制标准过多或过少的弊端分别是什么?8.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陈述知识管理主要研究的问题,这些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价值?9.最近国内提出将我国建议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请问:该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该战略的实施对管理研究与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微观经济学部分一、解释下列名词1.需求的弧弹性2.边际效用3.边际成本4.吉芬商品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经济学是研究节约的?2.支配型厂商模型。
3.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1.投资的q理论指出,企业应该随时增加实物资本()。
A.q的值大于1B.q的值小于1C.q的价值低于市场利率D.资本重置成本等于资本租赁成本E.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重置成本小于1答案:A2.投机性货币需求:()A.显然可以从货币需求中分离出来,因为后者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B.受到股本收益率变化的影响,但不受银行存款利率变化的影响C.将始终与预防性货币需求成比例地增加D.几乎总是接近零,因为资产持有者试图避免持有资金E.以上都不是答案:E3.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经历短期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的中央银行很有可能()。
A.贬值货币B.允许货币贬值C.出售外汇以防止汇率贬值D.购买外汇以影响汇率E.进行公开市场采购答案:C4.货币政策变得更有效()。
A.投资的利息敏感度增加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太敏感C.边际储蓄倾向下降D.所得税税率下降E.以上全部答案:E5.在一个有所得税的模型中,自主进口的增加将会增加()。
A.增加预算赤字B.增加总需求C.不影响储蓄D.增加消费E.减少贸易逆差答案:A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正确定义为()。
A.特定年份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最终和中间货币价值B.某一年累计的所有财富的货币价值C.国民收入减去所有非产出收入支出D.当年在我国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E.某一年国内资源生产的所有商品的市场价值答案:D7.假设成年男性占劳动力的48%,失业率为7.0%;成年女性的比例为45%,失业率为6.8%;青少年的劳动力比例为7%,失业率为18.0%。
整体失业率是多少?()A.7.0%B.7.2%C.7.7%D.8.4%E.9.6%答案:C8.假设一个所得税税率为t=0.25,边际消费倾向为c=0.8的模型。
什么可能导致均衡收入水平下降1000?()A.自主净出口减少400B.自动储蓄减少200C.政府采购量减少250D.政府转移支付减少500E.增加自主投资500答案:A9.假设消费函数的形式为C=200+(0.75)YD,所得税税率为t=0.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8年专业课试题微观经济学一、简答题(8分×5=40分)1、“凸技术”和“凸偏好”的经济含义。
2、非常态需求曲线和非常态供给曲线的举例并说明。
吉芬商品-土地3、如下的支付矩阵,abcdefgh满足什么条件时,有占优策略均衡、重复剔除均衡、纯策略纳什均衡?4、试证明:拟线性效用函数下,外部效应的消费与产权分配无关。
5、对穷人购买粮食进行:1、限制最高价格;2、采用票证配给,购买打折;3、直接进行收入转移。
哪种更接近帕累托最优?二、计算题(10分×3=30分)1、某人效用函数U=C-(12-R)2,R为闲暇,C为消费,消费品价格1元,有16小时可以分配到工作与闲暇上,非劳动收入为20元,工资率为每小时10元。
求最优工作时间。
2、市场需求曲线为P=100/Y(注意:就是除,不是减,怀疑题目有问题),某垄断厂商有两个工厂,C1=Y12+2Y1,C2=2Y22,求最优Y1,Y2。
3、市场需求曲线P=10-Y,有两个厂商,C1=4+2Y1,C2=2Y22。
厂商1先进入,得知厂商2正在购买设备并准备进入市场。
(1)厂商1先宣布产量,会宣布多少?(2)第二年两个厂商会各自生产多少?三、论述题(15分×2=30分)1、自然垄断的产生原因和政府的管制措施。
--范里安2、政府征收从量税时,试用图示:(1)完全竞争下,净福利的损失。
(2)垄断情况下,福利的损失。
(3)消费者承担多少税收。
(4)垄断情况下,有无必要征税以增加福利。
宏观经济学一、简答题(8分×5=40分)1、“卢卡斯批判”的含义和意义。
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投资等于储蓄,与凯恩斯理论体系中的收入支出模型中的投资等于储蓄有何不同?3、新古典经济模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企业的固定投资?怎样影响固定投资的增减?4、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在对待价格和市场出清上有何不同?5、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小国开放经济,资本完全流动,固定汇率下,世界利率上升时,画图说明国民收入、汇率、贸易余额会怎样变动?二、计算题(10分×3=30分)1、Y=C+I+G,C=0.63Y+800,I=7500-20000r,货币供给为6000亿元,价格水平为1,货币需求L=0.1625Y-10000r,当政府购买G从7500上升到8500时,国民收入变化多少?挤出效应多大?2、在美国,资本占GDP的比率约为30%,经济增长率约为每年3%,资本—产出比率为2.5,折旧率为4%,Y=Kα(AL)1-α。
2023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征询进行解答。
一、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假如一个垄断厂商试图采用价格歧视的方法来销售其产品,那么需要具有什么前提条件?航空公司往往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你如何解释这种价格歧视现象?答:(1)价格歧视是指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有以下两个前提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这样,厂商才有也许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互相隔离的。
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航空公司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这是由于同一条航线消费者在不同时段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这种情况为三级价格歧视,即根据消费者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从而收取不同的价格。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相称于将客票销售分割成两个市场)。
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司高级职工等。
他们对乘机时间规定较高,对票价不计较。
因而,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时间上给予优惠,允许他们提前一天定票。
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淡季出游者等。
这部分人群对时间规定不高,但在乎票价。
对于他们,在票价上可相对较低,而在时间上规定对航空公司有利。
这样,可以充足运用民航的闲置客运能力,增长公司收益。
若不进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高票价,就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退出客运市场,公司的闲置客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公司是不利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考研模拟试题(一)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现实生活中很多商人秉承“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经商理念,请运用你学过的弹性理论分析这一传统的经商理论。
2.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证明:两种材料用量为X1和X2,价格分别为W1和W2,证明其成本函数满足:C (W1+W2,y)≥C(W1,y)+C(W2,y)。
4.设一个经济以自然失业率运行。
如果政府想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将有哪些政策选择?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1.假定小王(A)和小李(B)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 A=X A Y A,U B=X B+Y B。
(1)请针对两人分别写出X对Y的边际替代率公式。
(2)如果交易通过价格体系来实施,请写出均衡时的价格比率。
(3)假定共有100单位的X和200单位的Y。
最初,小王有25单位的X和75单位的Y,而小李有75单位的X和125单位的Y。
请说明经过市场交易后,均衡时两人分别拥有的两种商品的数量。
2.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商品的价格为1P、2P。
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其斜率为-a。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
3.设实际储蓄率为0.4,实际资本-产量比率为3,合意储蓄率为0.5,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请计算:(1)①实际增长率;②有保证的增长率;③最适宜的储蓄率。
(2)①在以上的假设时,短期中经济中会出现累积性扩张,还是累积性收缩,或稳定增长?②长期中是长期停滞,还是长期繁荣,或稳定增长?三、论述题(15分)现实中存在诸多干预市场供求规律的情况,例如政府出于社会目标的考虑对从食品到房租的价格进行最高限价管制,其价格往往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请回答:(1)最高限价政策将对市场供求产生怎样的影响?(2)最高限价政策将对社会经济福利(包括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产生什么影响?(3)从长期来看,你认为最高限价管制能够解决高价格与供求矛盾的问题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详解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15年南开大学900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详解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家电行业的制造商发现,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包括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其竞争是很激烈的。
因此家电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
”请分析上述说法是否正确答:否。
理由如下:(1)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即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④信息是完全的。
(2)家电行业并不具备以上几点特征,不同的家电厂商有着不同的定价权,家电商品也有所差异,因此不能说明家电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
家电行业的特点比较符合垄断竞争市场。
2.对于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性厂商,如果他在长期均衡条件下获得正的利润,那么它是否能够拥有一种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请说明理由。
答:该企业不可能拥有一种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
原因如下:(1)在长期均衡下,企业的利润()0L L pf x wx π=->,其中 是长期均衡下要素的使用量,此时厂商已实现利润最大化。
(2)若企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则对任意的1t >,就有()()L L L L pf tx twx t pf x wx -=-⎡⎤⎣⎦,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会选择t →+∞,即把生产规模无限扩大,利润也能增加 倍,与前面长期均衡的状态是矛盾的,因此这是不可能的。
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宏观与微观经济学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边际技术替代率(2)价格歧视(3)帕雷托改进(4)隐藏行动(5)流动性陷阱(6)功能财政(7)充分就业(8)公开市场业务2.设某商品市场共有两位消费者,消费者A 的需求函数为Q 1=D 1(P )=20-P ,消费者B 的需求函数为Q 2=D 2(P )=10-2P ,求:(本题10分)(1)市场需求函数。
(2)作出该函数的图像。
3.假设消费者有效用函数U (x1,x2)=212211x x ,消费者收入水平为m ,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为P 1和P 2,求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本题10分)4.设某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100+0.75Y ,投资函数为I=20-2r ,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0.5r ,货币供给为M=50,价格水平为P 。
求:(本题20分)(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在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水平。
(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
5.论述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本题20分)6.(本题20分)案例分析:1996年,发明家俞兆林发明了导湿保暖复合绒,并将它应用在钎织内衣,开发出“俞兆林”牌保暖内衣,在3、4年的时间里,成为当时市场热销产品。
吸引许多厂家纷纷进入新生的保暖内衣市场。
1999年这一市场还只有几十家生产厂家,而到了2000年竟迅速增加到500家。
1999年的总销量不足700万套,2000年猛升至3000多万套,其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成为必然。
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各厂家推出的促销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据报道,“南极人”送袜子,“南极棉”就送被子,“白熊”宣传自己的保暖内衣卖最低价,“俞兆林”则采取“买两套送一套、买一套送单件、买单件送手套”,等等;各种广告宣传更是充斥大街小巷、报刊电视。
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考研《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一、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综合分析第一篇参考教材及教辅说明一、参考教材教辅1参考教材2013年及之前年份,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试科目给出了参考书目,分别是:(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从历年真题看,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不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自2014年起,专业课提供考试大纲(参见附录),但不指定具体的参考书目。
根据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相关信息,从给出的考试大纲以及2019年真题看,考生复习过程中,重点看: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参考教辅(1)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版)一、判断题1在理性预期时,只有欺骗民众的货币政策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研]【答案】√@@@【解析】在理性预期时,人们可以最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的信息来预期未来,所以正常的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状况不会造成影响,只有通过欺骗民众的货币政策,使民众产生错误的预期,才有可能改变实际经济状况。
2根据费雪模型,当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其消费水平会下降。
()[上海财经大学2017研]【答案】×@@@【解析】当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消费可能不降反增。
比如在没有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在当期是贷款者。
即他消费完还剩多余的资金,他愿意将剩下的资金贷款出去从而获得一部分收益,而如果现在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就可能无法将手中多余的资金贷款放出去,这时候他就不得不把多余的资金花出去。
南开⼤学考研微观、宏观经济学2006答案南开⼤学2006年硕⼠研究⽣⼊学考试试题考试科⽬: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院)招⽣专业: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保险学、⾦融⼯程、精算学⼀、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已知需求曲线Q=A-BP,试说明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利润。
,。
图1 完全竞争市场下征税造成了效率损失(2)此外,政府的补贴也未必能够避免这⼀损失。
假设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对消费者消费的每⼀单位商品进⾏补贴,则会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上移,如图1所⽰,原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0P ,均衡产量为0Q 。
征税后,需求曲线由D 上移到D ,⽣产者得到的价格为1P ,消费者⽀付的价格为2P ,补贴率为t =1P -2P ,此时的产量为1Q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如果政府不补贴,则消费者剩余为G 0P C ,⽣产者剩余为E 0P C 。
总的经济福利为GCE 。
在补贴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为A 1PB ,⽣产者剩余为B 1P E ,政府补贴额为1P BFE 2P ,总的经济福利为ABE -1P BFE 2P 。
补贴前后福利差异为:GCE -(ABE -1P BFE 2P )=1P BFE 2P -ABCG 。
如图2所⽰,1P BFE 2P -ABCG >0,则政府⽀出⼤于消费者剩余和⽣产者剩余之和的增加,则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征税会造成效率损失。
(注:以上字母所代表的是这些点所围成的⼏何⾯积)图2 完全竞争下,政府补贴造成福利损失(3)假设消费者两个时期内分别有I 1和I 2的收⼊,市场利率为r (假定储蓄与借款的利率相同),试⽤替代效应和收⼊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的关系。
答:利率变化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
替代效应指利率提⾼会导致⼈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从⽽使⼈们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额以增加未来的消费。
收⼊效应指利率提⾼会导致⼈们储蓄收益的增加,从⽽增加⼈们的总收⼊,⼈们有可能减少当前的储蓄,增加消费。
南开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院:131经济学院、160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190日本研究院考试科目:911经济学基础(微、宏观)专业: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保险学、*物流学、*金融工程、*精算学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答在此试题上无效一、简答(每题10分)1. 早在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就曾断言:人们在追求私利的时候,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将斯密的上述思想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精致的原理: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请简要解释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最优化行为为什么会导致帕累托最优?2. 请判断一下论断是否正确,并加以解释:“在长期内,为生产既定产量的产品,厂商总是在最优厂商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水平上进行生产”。
3. 如果已知每个消费者对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请比较说明对一个经济体而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在定价上的区别。
消费者会愿意按照你所认为的公共物品的价格来进行支付吗?为什么?4. 是比较说明“凯恩斯主义极端”与“古典主义极端”两种情况的经济含义,以及在这两种情形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5. 货币冲击会对经济的实际产出在短期与长期内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结合宏观经济学的不同流派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二、计算(每题15分)1. 某消费者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3,消费者收入M为100。
(1)求该消费者对X商品的需求函数;(2)若Y商品的价格为P Y=3,求当X商品的价格P X由2 变为1时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一个行业有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C(q)=4q,其中q为企业的产量。
这个行业的反需求函数是P=100-2Q,其中P为价格,Q为行业的总产量。
(1)若两家企业进行古诺产量竞争,求均衡时两家企业的产量和利润;(2)若两家企业进行伯兰特价格竞争,求均衡时两家企业的产量和利润;(3)若企业1是斯塔克伯格博弈中的领先者,企业2是追随者,求均衡时两家企业的产量和利润;(4)若两家企业组成卡特尔,并评分市场,则两家企业的产量和利润分别是多少?假定企业2不会背叛,当企业1背叛卡特尔协议时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3.考察如下封闭经济:C=200+0.25Y dI=150+0.3Y-1000rG=250T=0.2YM d=2PY-8000rMs=5HH=240其中,Y为收入,Y d为可支配收入,C为消费,G为政府支出,I为投资,r为利率,T为税收,M d为货币需求,M s 为货币供给,P为价格,H为高能货币。
经济学院南开大学2023年硕士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经济史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共100分)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比较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在描述者均衡时旳区别。
2.对于厂商来说,其产品旳需求弹性不小于1和不不小于1对其价格战略(采用降价还是涨价)将产生何种影响?3.什么是边际产品转换率,当它与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和边际替代率不等时,市场将怎样调整?4.什么是有效需求,在市场经济中,引起有效需求局限性旳原因一般有哪些?5.财政赤字对宏观经济有哪些影响?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多马(Domar)增长模型中,要保持国民收入旳动态均衡,投资旳增长途径必须符合下式规定:()()0st=I t I eρ(a)请阐明ρ和s旳含义。
(b)假如在现实中投资旳增长速度为r,与动态均衡所规定旳增长速度不一样(r≠ρs),将会发生什么状况?请给出严格旳数学证明。
2.假定某企业A旳生产函数为:0.50.510Q K L =;另一家企业B 旳生产函数为:0.60.410Q K L =。
其中Q 为产量,K 和L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旳投入量。
(a)假如两家企业使用同样多旳资本和劳动,哪一家企业旳产量大?(b)假如资本旳投入限于9单位,而劳动旳投入没有限制,哪家企业劳动旳边际产量更大?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阐明为何信息不对称人导致市场失灵?2.在固定汇率或盯住汇率制度下,那些原因会导致本国货币升值旳压力?根据你学到旳经济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假如升值也许对本国经济和其他国家经济导致旳影响。
四、分析题(共20分)根据美国旳在关记录,(1)2023年美国旳对外贸易赤字规模为4890亿美元,占美国当年GDP 旳4.7%;(2)自2023年以来,美国政府开支不停扩大,从2023年相称于GDP 总额2%旳财政盈余,发展为2023年相称于GDP 总额4%旳财政赤字;(3)美国旳失业率居高不下,到达九年来6.1%旳最高水平;(4)与此同步,美联储在近来仍然维持45年以来旳最低利率水平。
第二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考研模拟试题(一)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现实生活中很多商人秉承“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经商理念,请运用你学过的弹性理论分析这一传统的经商理论。
2.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证明:两种材料用量为X1和X2,价格分别为W1和W2,证明其成本函数满足:C (W1+W2,y)≥C(W1,y)+C(W2,y)。
4.设一个经济以自然失业率运行。
如果政府想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将有哪些政策选择?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1.假定小王(A)和小李(B)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 A=X A Y A,U B=X B+Y B。
(1)请针对两人分别写出X对Y的边际替代率公式。
(2)如果交易通过价格体系来实施,请写出均衡时的价格比率。
(3)假定共有100单位的X和200单位的Y。
最初,小王有25单位的X和75单位的Y,而小李有75单位的X和125单位的Y。
请说明经过市场交易后,均衡时两人分别拥有的两种商品的数量。
2.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商品的价格为1P、2P。
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其斜率为-a。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
3.设实际储蓄率为0.4,实际资本-产量比率为3,合意储蓄率为0.5,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请计算:(1)①实际增长率;②有保证的增长率;③最适宜的储蓄率。
(2)①在以上的假设时,短期中经济中会出现累积性扩张,还是累积性收缩,或稳定增长?②长期中是长期停滞,还是长期繁荣,或稳定增长?三、论述题(15分)现实中存在诸多干预市场供求规律的情况,例如政府出于社会目标的考虑对从食品到房租的价格进行最高限价管制,其价格往往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请回答:(1)最高限价政策将对市场供求产生怎样的影响?(2)最高限价政策将对社会经济福利(包括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产生什么影响?(3)从长期来看,你认为最高限价管制能够解决高价格与供求矛盾的问题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南开大学06研究生培养方案————————————————————————————————作者:————————————————————————————————日期:2006级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教学培养方案南开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司治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方向:[1]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2]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治理[3]投资者关系管理[4]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5]组织战略与网络治理总学分:33学分必修课19学分选修课14学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学期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90 3 1—2 第一外国语216 3 1-2 专业外语40 1 3 管理学研究60 3 1 公司治理理论与评价(专题)60 3 1 公司金融60 3 1 企业经营导论60 3 1选修课董事会运作40 2 2 管理层激励40 2 2 投资者关系管理40 2 2 内部控制与审计40 2 2 资本市场60 3 2 商法40 2 1 金融工程40 2 3 企业并购40 2 2 战略管理40 2 2 网络治理40 2 3 组织理论与集团治理40 2 2 民营企业治理40 2 3 新制度经济学40 2 3补本课程管理学领导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南开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方向:1、旅游企业管理总学分:32学分2、旅游市场营销其中必修课:20学分3、旅游开发与管理选修课:12学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学期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90 3 1、2 第一外国语216 3 1、2 中级微观经济学60 3 1 中级宏观经济学60 3 2 旅游学理论与方法60 3 1 旅游(产业)经济理论研究60 3 1 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40 2 1选修课第二外国语144 2 2、3●专业外语40 1 2 旅游服务管理40 2 2●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40 2 3●饭店管理(比较)研究40 2 2 旅游企业经营分析40 2 2 旅游营销与管理研究40 2 2 旅游组织管理研究40 2 2 旅游政策与法规研究40 2 2 旅游广告与促销研究40 2 3 旅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40 2 3 旅游开发问题研究40 2 2 旅游人类学专题研究40 2 3 旅游企业公司治理专题研究40 2 3 旅游企业集团比较研究40 2 3 旅游度假村经营管理问题研究40 2 3 消费行为研究40 2 3 国际商法40 2 3补本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原理旅游地理学注:选修课中有●的为必选课。
南开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院)招生专业: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精算学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已知需求曲线Q=A-BP,试说明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利润。
,。
图1 完全竞争市场下征税造成了效率损失(2)此外,政府的补贴也未必能够避免这一损失。
假设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对消费者消费的每一单位商品进行补贴,则会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上移,如图1所示,原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0P ,均衡产量为0Q 。
征税后,需求曲线由D 上移到D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为1P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2P ,补贴率为t =1P -2P ,此时的产量为1Q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如果政府不补贴,则消费者剩余为G 0P C ,生产者剩余为E 0P C 。
总的经济福利为GCE 。
在补贴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为A 1PB ,生产者剩余为B 1P E ,政府补贴额为1P BFE 2P ,总的经济福利为ABE -1P BFE 2P 。
补贴前后福利差异为:GCE -(ABE -1P BFE 2P )=1P BFE 2P -ABCG 。
如图2所示,1P BFE 2P -ABCG >0,则政府支出大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的增加,则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征税会造成效率损失。
(注:以上字母所代表的是这些点所围成的几何面积)图2 完全竞争下,政府补贴造成福利损失(3)假设消费者两个时期内分别有I 1和I 2的收入,市场利率为r (假定储蓄与借款的利率相同),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的关系。
答:利率变化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指利率提高会导致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从而使人们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额以增加未来的消费。
收入效应指利率提高会导致人们储蓄收益的增加,从而增加人们的总收入,人们有可能减少当前的储蓄,增加消费。
因此,利率增加时,替代效应总是使储蓄增加,但是收入效应却使储蓄减少,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要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而定。
(1)如果市场利率r 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人们会减少当前的消费,增加储蓄。
(2)如果市场利率r 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小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人们会增加当前的消费水平,减少储蓄。
因此,从理论上讲,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利率增加有可能使储蓄增加,也有可能使储蓄减少。
但是,现实生活中,利率往往与储蓄正相关,利率提高将会引起储蓄的增加。
(4)请说明李嘉图等价定理,并分析李嘉图等价的前提条件。
答:(1)李嘉图等价是指李嘉图最初提出来的政府用税收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影响是相同的观点。
李嘉图认为,政府债务相当于未来的税收,对理性的消费者来说,未来的税收相当于现在的税收。
也就是人们完全考虑到未来向他们所征收的税收要用来支付公债的利息,那么,现在征税为政府支出融资与用债务融资并在未来支付利息是相等的。
李嘉图等价理论的基本含义是:政府通过债务融资来减税并不会影响消费。
人们会把因减税而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未来税收的增加。
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公共储蓄的减少,所以整个国民的储蓄并没有任何变化。
政府的减税政策并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传统公债理论所指出的影响。
(2)李嘉图等价的前提条件①假定家庭在计划消费多少时会考虑未来,建立在理性预期和理性行为基础上的前向消费理论支持这一假设。
②假定无论未来的征税多遥远,家庭总有相应的前瞻性。
(5)写出并分别说明费雪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指出两个方程式经济含义上的差别。
答:(1)费雪交易方程式费雪交易方程式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提出的关于货币数量理论的方程式。
其两个方程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点:a.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b.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
c.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
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
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拥有货币有个满足程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的特点,又是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
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者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
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6)什么是动态不一致?简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遵循单一规则的重要性。
答:(1)动态不一致是指一项起初适合于今天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不再适合于明天。
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又称为货币政策时间上的不连贯性,是指一个货币政策在制=11112b b=21111 ()2aP Q Q b b--把Q1= a-bP1带入整理得:2211 22a bCS aP Pb=-+2.当价格由P 1下降为P 2时,需求量为Q 2= a -bP 2消费者剩余为:2220()Q a Q CS dQ P Q b b=--⎰ =222222a b aP P b -+ (2)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相同的企业,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1q 2+q+101.求市场供给函数。
(5分)2.市场需求函数为:Q d =4000-400P ,求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
(5分)3.如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9元税,求新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
(5分)2 1.导出IS 和LM 方程,求出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5分)2.其他不变,G 增加20,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5分)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5分)答:(1)由 Y=C +I +GC =60+0.8Y dYd =Y -TI =150G =T =100可得IS 曲线方程为:Y =60+0.8(Y -100)+150+100,整理得:Y =1150即为所求的IS 曲线方程。
由 L =ML=0.2Y -10rM=200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外部性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
换句话说,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
环境污染中存在着外部影响,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种:①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
以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问题为例,如果污染涉及面较小,即污染者只对少数其他人的福利造成影响,则此时污染者和这些少数受害者可能在如何分配“重新安排生产计划”所得到的好处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如果污染涉及面较大,即污染的受害者众多,则此时污染者和受害者以及受害者之间要达成协议就更加困难。
②很难避免“免费搭便车”的现象。
③势力的不对称性。
即使污染者与受害者有可能达成协议,但由于通常是一个污染者面对众多受害者,因而污染者在改变污染水平上的行为就像一个垄断者。
在这种情况下,由外部影响产生的垄断行为也会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
(2)①关闭造成污染的工厂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实现零污染,但是当成现期的预期价格”。
②非理性预期,或称外插型预期。
非理性预期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来的。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形势是变化莫测的,前景是无从确知的,因而人们的预期是缺乏可靠基础的,是非理性的,容易发生突然而剧烈的变化。
当投资者情绪乐观时,乐观的预期导致投资激增,经济扩张;反之,当投资者情绪悲观时,悲观的预期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投资萎缩,经济衰退。
以α表示预期中的调整系数,P t-2为第t一1期前一时期的实际价格水平,非理性预期的模型为 t P =P t -1+α(P t -1-P t -2)。
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分析出,如果α等于零,该模型则转化为静态预期模型。
假定市场实际价格从t -2时期到t -1时期是上涨了,即P t -1>P t -2,根据非理性预期理论,乐观的人会预期价格上涨趋势将会持续下去(α=1),悲观的人则预期价格上涨趋势将不会持续,反而会大幅度下降(α=-1)。
概括地说,非理性预期理论有三个特征:a 预期的形成缺乏可靠的基础,因而易受情绪支配;b 预期被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对待,从而被排除在模型的分析范围之外,即“把预期主要看作外部变数,因而同任何模式中的现行变数无关”;c 预期不受有关经济变量与政策变量的影响。
③适应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最初是由菲利普·卡根在1956年发表的《超通货膨胀的货币动态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后由弗里德曼在分析通货膨胀和“自然失业率”时加以运用犯系统的错误。
(3)请选择有关理论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当前内外均衡的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0分)答:(1)内外均衡理论主要是指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开创性地提出了“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两种工具。
内部平衡是指一国国内经济处于稳定、协调增长的状态。
主要指标是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又没有通货膨胀。
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相协调的状态。
主要指标是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没有大量的赤字或盈余。
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一起,构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
但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并不是没有矛盾的。
如果一国只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中的一种.要同时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一国面临高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又有顺差时,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压缩总需求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会因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更增加国际收支顺差;如果让本国货币升值,虽可减少顺差,但会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加剧通货膨胀。
如果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政策,就有可能实现双平衡。
(2)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国际收入顺差,同时国内经济增长出现了过热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