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灌南华侨双语小学分校五年级语文第九大周假期作业(课文内容填空复习)出卷人:赵静 审核人: 刘金娥 得分:_______1<<嫦娥奔月>>是一篇 。
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嫦娥, 的后羿, 的逢蒙。
2、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 3.“拦路虎”指的是( ),在文中指的是( )。
扫除“拦路虎”最有效的办法是( ) 4、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三篇《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的课外寓言故事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台上三分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戏路通,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艺高人胆大。
百日___________________,小小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谚语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6、飞机在__________,鲜花___________,撒向__________大海。
大海呜咽,寒风_______,_________伟人的离去……“呜咽”可以换成词语、、,意思不变。
7.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__________,超越_________,他不仅属于__________,也属于___________。
8.与______同在,与________同在,与__________同在。
第十一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材分析本单元复习全册教材教学的主要知识。
回忆整理、练习应用是主要的复习方法,通过回忆和整理知识,完善认知结构,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提取;通过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全单元的内容分五部分编排。
1.在“数的世界”里,着重复习“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两大块。
数的认识这一块里,先教学了负数的初步知识,又教学了小数的意义、性质、大小比较以及改写大数的计数单位。
在数的运算这一块里,教学了小数四则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简便运算,结合数的运算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先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认识了哪些数、学习了哪些运算以及这些数与运算的实际应用。
然后编排14道习题,边解题、边回忆、边整理。
复习负数的初步知识,着重在于对负数意义的体会,它与正数共同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复习小数的意义以数位和计数单位为主线,通过按计数单位把小数进行分与合的练习,加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然后复习比较小数的大小,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以“万”“亿”为单位的数的近似数。
复习小数四则计算,教材设计了“算一算、比一比”的题组,整理计算法则。
如0.76+0.54与0.076+0.54这组题,突出竖式计算要把小数点对齐。
0.7-0.62与7-0.62这组题,重点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怎样退位减。
48×6.7、4.8×6.7、0.48×0.67这组题,复习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99÷75、9.9÷0.75、0.99÷7.5这组题,复习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至于运算律、运算顺序、求积或商的近似数,都让学生在计算时回忆和应用。
复习这个领域的知识,要抓住重要的概念、基本的方法和主要的数学思想;要正确把握回忆整理知识与解答习题的关系,把解题作为回忆的手段、应用知识的渠道;要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注意习惯、态度的培养,因为许多解题错误的发生,原因不在知识上。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9篇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关系;知道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零。
2、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会用正负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多媒体出示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师:这是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
猜猜看,这时的气温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评:以温度引入负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猜温度”既能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1、认识温度计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多媒体出示温度计图)你了解温度计吗?把你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小结:温度计上有两种计量单位:一种是摄氏度,一种是华氏度。
我国统一使用摄氏度。
师:[多媒体出示标有沈阳温度读数(零下20℃)的温度计]谁能读出图中沈阳的温度?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口答)师:(多媒体依次出示读数为零下22℃、零下18℃的温度计图)这时的温度又是多少呢?你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吗?[评:认识温度计是本环节的教学要点,而正确地读出温度计所示的零下温度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零下20℃、零下22℃、零下18℃的对比练习,既突出教学要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2、教学例1。
(1)教学正、负数读写法谈话:同学们,咱们中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在气温上有很大差异。
当沈阳还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时,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又是多少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多媒体出示三幅温度计图:沈阳零下20℃;南京0℃;海口零上20℃)师:从这几幅图中,你能看出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吗?你能说说怎样看出来的吗?你还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交流。
)师:沈阳和海口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学生记录后,展示、交流评价。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执笔: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孟湘辉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第四组三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三个人物:邓小平、高尔基、恩科西。
用三个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名人相关事件来表达“无私奉献”的主题。
《在大海中永生》这是一篇通讯,根据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摘写而成。
作者表达的感情真挚,运用的语言丰富,有一定的跳跃性。
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人物的相关背景资料,并注意合理地运用。
要注意朗读与想象的结合,朗读与理解的结合,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要注意情节展开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关注细节。
要注意感情基调正确定位。
悲痛中有激昂,怀念中有爱戴,总的来说,是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
这样才和“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文章主旨相吻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章通过记叙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与“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表现了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爱”的教育艺术。
全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语言清新,含义深刻,有父子之间亲情的爱,还有广博的人间真情,让学生从中感受伟人的博大情怀,洞悉为人处世之道,同时也引出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奉献主题。
《艾滋病小斗士》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电视中有过专门的报道。
文章运用倒叙的手法,先写恩科西的去世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感叹,再交待恩科西的身世遭遇以及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事例,最后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主题。
教师可以以这篇课文为突破,引导学生浏览一组课文,关于人类面对具有世界性灾难的表现。
《习作四》是写一写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平时教学中有很多的缺憾之处,教师也可以写一写对学生的歉意,对教学的缺憾。
《练习四》中的语文与生活是关于错别字的练习,教师可以把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全部梳理出来,让学生订正。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内容一、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背诵内容1.师恩难忘赞美老师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赞美老师的成语:诲人不倦含辛茹苦无微不至2.陶校长的演讲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的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德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寻隐者不遇所见松下问童子,牧童骑黄牛,言师采药去。
(言:说)歌声振林樾。
(振:震荡)只在此山中,(此:这)意欲捕鸣蝉,(意欲:心想)云深不知处。
(处:地方)忽然闭口立。
(立:站立)——唐•贾岛——清•袁枚P21诵读与欣赏: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与“风”有关的古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5.装满昆虫的衣袋6.变色龙线索: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7.金蝉脱壳第4自然段: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
小数的认识单元测试(书写1分)一、填空(65分)1、分母是()、()、()……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2、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位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3、606.006中,最高位上的6在()位,表示6个()。
中间的6在()位,表示6个()。
最右边的6在()位,表示6个()。
4、5个十,7个十分之一,2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5、一个数的百位,百分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是()。
7、8.03是由8个()和3个()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由()个0.01组成的。
345个0.001是()。
8、10个()是0.1,10个()是0.01,1里面由()个0.001。
9、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不变。
这是的小数的性质。
10、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先比较这两个小数的()部分;如果相同,再比较()位;如果相同,再比较()位……。
11、用3、4、6、7这四个数字组成的两位小数中,最大是(),最小是()。
12、大于0.8小于0.9的最大三位小数是(),最小三位小数是()。
13、5.7□<5.73中,□里可以填()个数字。
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2>( )>1 6>( )>5 0.8<( )<0.9 0.5>( )>0.415、0.600的计数单位是(),把它改为用0.1作单位的数是()。
16、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4.2,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7、再括号里填小数300米=()千米 15毫米=()米 175厘米=()米6分米8厘米=()米 8米4厘米=()米 6元4角=()元7千米60米=()千米 5千克8克=()千克 3078克=()千克18、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应该在()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添写()字。
第一单元家政烹饪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家的新厨房教学目标: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和照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学生填表格)2、交流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
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五、网络学习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六、课外延伸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当好小小采购员教学目标: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二、购物要有计划1、电脑显示“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继续看电脑显示第三教时凉拌黄瓜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教学准备: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二、总结做法: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整理方法吗?(学生讨论整理方法)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3、讲解注意点及整理方法。
各位同学,请认真解答,努力取得好成绩!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十单元测试卷 成绩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一、二、3、10题每空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一、里面有( )个,里面有( )个 二、3吨50千克=( )吨 18分=( )小时 平方千米=( )公顷 265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按照376×15=5640,那么× =( ),÷=( )。
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余数是,现将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商是 ( ),余数是( )。
五、除所得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 ),0.74精准到的近似值 是( )。
29.976精准到千分位的近似值是( 。
六、在、5.9、5.912、、……这5个数中,有限小数是( ),无穷小数是( ),循环小数是( ),最大的数是( )。
7、4分钟做8个零件,平均每分钟做( )个零件,每一个零件需要( )分钟。
八、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是应用了( )性质。
九、 ×的积保留一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2的商精准到十分位是( )。
10、在○里填上“<”“>”或“=” ÷○ ÷○ ×○ ×○ ×○÷4 1一、2 .04×的积有( )位小数, ÷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1二、文具店今天一共收到5角的硬币68个,把这些硬币换成10元一张的纸币,最多 能换( )张。
13、一元港币兑换人民币约元,一美元兑换人民币约元,用156美元可兑 换人民币( )元,若是兑换成港币是( )港币。
14、已知两个数的积是,若是把其中一个因数缩小100倍,要使积是,另一个数的小数点应该向( )移动( )位。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9篇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应用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教学重点:探究并学会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左边添0.教学过程:复习铺垫,引发猜想把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说说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2.5 1.0026 0.78 40.125谈话: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可以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小数乘10,100,1000……大家设想一下,一个小数的小数点位置还可以怎样移动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呢这其中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探究规律,验证猜想1. 提出猜想.(1)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 000的商各是多少你能列出算式吗 (板书算式)其实这三个算式是把21.5分别除以了10,100,1000(出示卡片:21.5除以10,100,1000)请你用计算器选择一道题,算算结果是多少.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21.5 ÷ 10 = 2.1521.5 ÷ 100 = 0.21521.5 ÷ 1 000 = 0.0215(2)仔细观察每题的得数,与21.5比,你有什么发现观察真仔细,下面的填空肯定难不倒你!出示:21.5除以10得( ),就是把21.5的( )向( )边移动了( )位.对照算式说说,师画出示意.谁能仿照这样的说法说说第二个算式 (师画出示意)第三个算式谁来 (师画出示意)你发现这三组中小数点的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移动方向相同,位数不同)根据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把刚才说的三句话概括成一句吗同桌两人先互相说一说.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卡片: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要是21.5除以10000,小数点会怎么移除以100000呢依次类推,能写完吗那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在卡片上补充省略号)(3)提出猜想:21.5除以10,100,1 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除以10,100,1000……都有这样的规律呢2. 验证猜想.(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找几个小数,分别用计算器把它除以10,100,1000,记录下来后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课件出示) 我们找的一个小数÷10÷100÷1000小数点移动情况(2)归纳:通过这个活动,你认为刚才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小数既然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小数,那我们可以把21.5换成"一个小数"(板书)这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齐读发现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教学内容:书p74~75例5、例6,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及练习十三的4-7题。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数乘整数》。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
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础。
教材安排的例题以购物问题为素材,先安排一位小数乘整数,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算法;然后安排两位小数乘整数,让学生先进行加法计算,再进行乘法计算。
“试一试”安排学生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进一步积累感性材料,最后讨论总结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练一练”和“练习十”第1--3题主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并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最后我来说一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开始,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你们喜欢吃西瓜吗?”随后呈现例1的场景图,图上分别是夏天和冬天的西瓜的单价,让学生在观察中清楚的知道夏天和冬天西瓜的单价不一样。
然后在夏天场景图下呈现“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0.8×3。
最后让学生观察这个乘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发现其中一个因数是小数。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小学分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英语第一大周单元过关试卷制卷人:袁慧 审核人:谢方科 家长签字:___________听力部分(20%)一、听录音,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
(每小题读两遍。
10分) ( ) 1.A. first B. father C. fan ( ) 2.A. time B. ten C. term ( ) 3.A. flower B. floor C. four ( ) 4.A. glass B. garden C. get ( ) 5.A. swim B. swing C. slide ( ) 6.A. light B. lot C. let ( ) 7.A. tall B. ball C. all ( ) 8.A. these B. there C. they ( ) 9.A. black B. bike C. back ( ) 10.A. table B. teacher C. telephone 二、听录音,选择正确的应答。
(每小题读两遍。
5分) ( ) 1.A. Yes, they are B. No, there aren ’t. C. Yes, there are. ( ) 2.A. OK. Let ’s go. B. Good idea. C. By bus. ( ) 3.A. Thirty. B. Some computers. C. There are thirty . ( ) 4.A. Twenty. B. I can see ten boys. C. Yes, there is. ( ) 5.A. It ’s a swing. B. Yes, it is. C. It ’s in the park. 三、听录音,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每小题读两遍。
5分)1.A: Look, there a building. Are there __________ reading rooms in the building? B: Yes, there are ____________. 2.A: Is there a __________ near your ___________?B: Yes. It ’s a ________ one, but there are a ________ of _______ and trees. A: Let ’s go and there.笔试部分(80%)一、判断下列单词画线部分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用“√”表示,不相同的用“×”表示。
小数的认识单元测试(书写1分)一、填空(65分)1、分母是()、()、()……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2、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位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3、中,最高位上的6在()位,表示6个()。
中间的6在()位,表示6个()。
最右边的6在()位,表示6个()。
4、5个十,7个十分之一,2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5、一个数的百位,百分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是()。
7、是由8个()和3个()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由()个组成的。
345个是()。
8、10个()是,10个()是,1里面由()个。
9、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不变。
这是的小数的性质。
10、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先比较这两个小数的()部分;如果相同,再比较()位;如果相同,再比较()位……。
11、用3、4、6、7这四个数字组成的两位小数中,最大是(),最小是()。
12、大于小于的最大三位小数是(),最小三位小数是()。
13、□<中,□里可以填()个数字。
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2>( )>1 6>( )>5 <( )< >( )>15、的计数单位是(),把它改为用作单位的数是()。
16、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7、再括号里填小数300米=()千米 15毫米=()米 175厘米=()米6分米8厘米=()米 8米4厘米=()米 6元4角=()元7千米60米=()千米 5千克8克=()千克 3078克=()千克18、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应该在()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添写()字。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这首词中的意境和情景,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和热爱国家的赤子情怀。
(二)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多种方式灵活理解“相媚好”、“翁媪”、“无赖”、“卧剥”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词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
3、结合图意,在准确解释词语、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三)水平目标:
1、能在准确理解这首词的基础上,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全词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
2、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读。
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
(1)乐: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yuè)!
(2)不但要读准音,还要注意停顿。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在这儿停顿呢?原来“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词是能够用来唱的,相当于今天的歌词,“清平乐”这个词牌名就规定了这首词的
曲调。
所以,朗读时中间要停顿。
3、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注意停顿。
动画:读一读
4、这首词的题目“村居”是农村人家的意思,辛弃疾笔下的农村人家是怎样的一户人家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5、(课件出示全词)读一读这首词,希望大家读准确、读通顺、读流利。
动画:读一读
6、这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媪、剥。
读词的时候要做到“字正腔圆”,一起字正腔圆地把这首词读一遍。
7、读词不但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词的停顿。
同学们看,这首词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部分就叫上阙,下面的部分就叫下阙。
上下阙之间要注意停顿。
我们再来读一遍。
(教师范读后)动画:准确流利地朗读
1、刚才大家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还真有了些词的韵味。
有不理解的字或词吗?
动画:读一读,想想意思
A、“吴音”不是指苏州、无锡这个带的方言,而是课文中“农家”的所在地——江西上饶地区,所说的方言叫“吴音”。
B、说着“软软吴音”的是谁呢?对,是“白发翁媪”。
从字形上我们不难发现,“翁”指老公公;“媪”则指老妇人。
“翁媪”就是一对老夫妻。
C、老夫妇俩坐在茅屋前,说着软软的吴音“相媚好”。
你是怎么理解“相
媚好”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词的内容来说说。
动画:看图说说
“媚”是讨人喜欢的意思,在古时候,这个“媚”字也解释为宽慰,老夫妇俩亲热地依偎在一起,彼此亲密地交谈,就叫“相媚好”。
D、“无赖”一般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小儿”是这样的无赖吗?对,这里的无赖指的是天真、活泼、可爱的意思。
从这个词中我们也能体会出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2、理解了这些词语,我们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层。
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词,注意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动画:读一读
(三)品味意境
1、一首好词就像一杯酽酽的西湖龙井,需要慢慢地品味,细细地回味。
静下心来,让我们走进词的字里行间,读一读,想一想,再品一品,这首词中哪些字、哪句话、哪种景象你特别欣赏,从中品出了味道?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动画:读一读
2、品味“溪”字。
上阙写的是农家场院里的景物,下阙写的是农村原野上的景物,作者先写近景,再写远景。
上下两阙之间,又用一条小溪巧妙的勾连起来,使得整首词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乡村安居乐业图,从而寄托了作者向往恬静、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这是作者用笔的精妙所在。
3、“醉”字重点赏析:
(1)这个“醉”字很有品头,很值得去品。
老夫妇俩为什么醉了?为什么会醉?
动画:想想说说
*喝了点儿酒(仅仅是因为喝了酒而醉吗?)
*生活虽清贫但安宁、闲适;(为生活而醉)
*孩子们勤劳能干、可爱活泼;(为孩子们而醉)
*农村景色是如此美好,心情舒畅(为生活环境而醉)
(2)老夫妇俩醉了!他们为美好的环境而醉!读——
他们为孩子而醉!读——
他们为安宁、和谐的生活而醉!读——
(3)(配乐响起)看着山清水秀的乡村美景,老夫妇俩醉了!看着勤劳、活泼的孩子们,老夫妇俩醉了!喝着美酒、悠闲地聊着天,安宁舒适的生活更是让他们陶醉!一起读一读,把老夫妇俩的幸福、满足、陶醉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让我们也一起醉上一醉!
4、体会诗人的情感:
(1)醉的仅仅是“白发翁媪”吗?
动画:想想说说
(2)看着眼前的景象,词人辛弃疾也醉了,为这美丽的乡村景色而醉,为这农村一家和睦、安乐、一派天伦之乐而醉……
(3)让我们像作者一样,陶醉地读一读这首词。
(四)拓展阅读
1、辛弃疾也是多姿多彩的,除了有茅檐低小的恬淡情趣,还有金戈
铁马的壮烈。
让我们来看一看辛弃疾的另一种“醉”吧!
2、课件出示《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
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
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霹雳一般。
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
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国家!
3、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又为何而醉?
动画:想想说说
(为自己不能报效祖国,为自己不能上战场厮杀而醉)
4、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了力主抗击外族侵略的金戈铁马的岁月,也经历了被贬乡村,陶醉物外的沉沦。
词的风格也迥然不同。
希望同学们更多的了解辛弃疾,了解辛弃疾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