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 格式:ppt
- 大小:24.24 MB
- 文档页数:45
教学设计4.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是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的第三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2课时进行讲授,其中第1课时学习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七纵五横”的铁路干线和主要交通枢纽,关于中国的交通现状,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最后结合常考题目和图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以桥代路的原因,进行补充。
一、课前活动:学生在家利用网络搜集了解现代常见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二、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图片导入展示五种交通运输工具和对应运输方式【过渡】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铁路运输)(二)新课讲解知识点一:“七纵五横”铁路干线1.简要介绍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历史2.学生自主学习我国铁路总体分布特点:东密西疏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铁路干线命名规律,师生共同为铁路干线尝试命名,中间插入对常考铁路(京广线、青藏线等)的讲解。
七纵五横4.学生合作巩固“七纵五横”铁路干线名称和位置,请同学上台展示【过渡】这些七纵五横的铁路干线交织成一张巨大的铁路网,这张网上有很多铁路干线相交会在某个城市,有的城市有一条、两条甚至是三条、四条等铁路干线通过,我们把这种城市叫做铁路枢纽。
知识点二:主要铁路枢纽口诀记忆“一洲二都三州”1.“二都”即首都北京和成都由于经过北京的铁路干线有五条,正好对应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即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用手来再次巩固记忆铁路干线。
经过成都的铁路干线有宝成线和成昆线。
2.“一洲”即株洲(湖南省)株洲、上海、昆明都在东西向的沪昆线上,引导学生找出经过株洲的南北向铁路干线:京广线。
3.“三州”即兰州、郑州、徐州这三个铁路枢纽有很多共同点,名字都带一个“州”字,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也在同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陇海线,接着找出经过“三州”的南北向铁路干线。
一、交通因素的作用
1.经济作用
运输使生产销售集中,使规模经济得以实现,满足各地区的供求关系。
2.社会公益作用。
3.宏观调控作用。
4.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除了中心城市的作用外,要与交通要道为依托,充分发挥公路,水运,空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二、交通运输的意义。
交通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能够将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诸多环节联系在一起,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前提。
交通运输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伴随着铁路,轮船的出现才从社会大生产中逐渐脱离出来,随着社会劳动分工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受社会大生产的影响,才一个独立行业的其他利于社会。
如今,交通运输业已无处不在,它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
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
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1)前文已提到的“满载超轴”其中“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我国在客运紧张时,也采取加长列车、多挂车皮办法,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竹、木等物资的运输,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运输工具载运,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3)顶推法。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国地理之经济与文化这样规定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认识交通的重要性,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本节的学习在本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着力体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基本理念。
我主讲的是第一部分内容: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运用地图说明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和主要铁路枢纽。
学生可以通过读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特点,七纵五横的铁路干线的名称及主要铁路枢纽的名称,对我国的交通运输有一个大致了解和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第4章第3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读中国部分铁路千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铁路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输速度快,运量大B.铁路运输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C.运输成本高D.受天气条件影响大2.图中数码代表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数码③是()A.宝成线B.成昆线C.焦柳线D.青藏铁路3.铁路干线②与④交汇的铁路枢纽是()A.西宁B.西安C.兰州D.宝鸡【答案】1.A2.B3.C【解析】1.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输的能力大,适合大批量产品的长距离运输,故A正确;铁路运输不能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这是公路运输特点,故B错误;铁路运输成本不高,相对较低,故C错误;铁路运输受天气条件、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故D错误;因此可知,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由图可知,③是成昆线,从四川成都到云南昆明。
宝成线从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焦柳线从河南焦作到广西柳州,青藏铁路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②是兰新线,从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④是包兰线,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到甘肃兰州,所以二者交汇的铁路枢纽是兰州;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读“我国部分铁路网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丙三个交通枢纽的名称分别是()A.徐州、郑州、南昌B.连云港、洛阳、南昌C.徐州、株洲、郑州D.宝鸡、焦作、柳州5.从上海到兰州走最便捷的线路,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陇海线B.沪昆线、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C.沪昆线、京广线、陇海线D.京沪线、京包线、包兰线【答案】4.C5.A【解析】4.读图可得,甲是京沪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徐州,乙是株洲,位于京广线与沪昆线的交汇处,丙是郑州,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汇处,C正确,排除ABD。
故选C。
5.从上海到兰州走便捷的线路,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陇海线,在京沪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徐州中转,A正确,排除BCD。
交通运输合理化建议及可行性分析1. 引言本文旨在就交通运输合理化提出建议,并对可行性进行分析。
交通运输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化的交通运输系统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至关重要。
2. 建议以下是交通运输合理化的一些建议:2.1 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 在城市交通方面,应加大对道路、桥梁和交叉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以缓解交通堵塞问题。
- 在农村交通方面,应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便利性。
2.2 推广公共交通工具- 鼓励和支持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地铁、公交车和城市轻轨等,以减少私人车辆使用量。
- 加强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布局,确保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和便捷。
2.3 提倡绿色出行- 鼓励市民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例如步行、骑行和电动车等,以减少交通污染和能源消耗。
- 建立健全的城市骑行道路系统,提供便捷和安全的骑行环境。
3. 可行性分析以下是针对上述建议的可行性分析:3.1 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但这些投入将带来长期的交通效益和经济发展。
- 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3.2 公共交通工具推广- 推广公共交通工具需要适当的投资和政府支持,但这可以减少私人车辆使用量,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 公共交通工具的规划和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市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需求。
3.3 绿色出行提倡- 提倡绿色出行需要宣传和教育广大市民,改变他们的出行惯和意识。
- 建设城市骑行道路系统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但可以提供便捷和安全的骑行条件。
4. 结论交通运输合理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显示,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和提倡绿色出行都是有效的方法。
政府、企业和市民应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合理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张三,交通运输合理化建设,中国交通出版社,2020年。
- 李四,交通运输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交通经济研究,2019年。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传统交通运输方式(如汽车、货车等)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对大气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推动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用清洁能源(如电动车辆、氢燃料电池车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
2.资源节约: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能源和地球资源的消耗较大,而可持续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的重要手段,可持续交通运输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碰撞事故,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社会公平:可持续交通运输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改善公众的出行体验,提升交通的平等性和互连性,使广大市民能够享受到便捷、安全和经济可行的交通服务。
5.城市规划:可持续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私人汽车使用,提倡可持续出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建设更加宜居和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总之,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改善城市规划,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体系营造良好条件。
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领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增加投资:加大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关键领域。
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提升交通网络覆盖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2. 优化规划和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布局,注重统筹城乡交通建设,加强区域间和城市内部的交通联络。
优化道路网、铁路网和航线布局,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3. 推进智能化发展: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例如,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优化交通流量控制和资源调配,提高运输效率。
4. 加强安全管理: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应急救援机制。
加强对交通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和交通从业人员的素质。
5. 发展绿色可持续交通:推动绿色低碳交通方式的发展,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和共享出行等环保出行方式。
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支持和推广,减少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通运输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吸取成功做法,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互利合作。
7. 强化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体系,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
加强对交通企业的监督检查,促进市场竞争和公平发展。
以上是关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