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2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一种新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调节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一复杂的调节系统,在维持血压稳定,水盐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是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重要调节酶。
最近,人ACE的同类物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 )的发现,因其对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成为心血管研究的一个方向。
其特异的功能及作用底物特点显示ACE2对激活的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起负调控作用。
本文就ACE2的结构、功能、与心血管、肾脏系统的尖系进行综述。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结构和功能ACE2是第一个被认识的ACE同源物,于2000年,首先从人心力衰竭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 )文库和人淋巴瘤CDNA文库中克隆出来。
ACE2与ACE有相当多的相似性,它也是I型结构的锌依赖性膜金属蛋白酶,分子量为120KD (〜1.2XIOU),与ACE在N末端催化区有42%同源性。
ACE2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其基因含有18个外显子,定位于X染色体的XP22位点,ACE2含有805个氨基酸,在C末端有一疏水区,可能是一个膜锚定(anchor),在细胞外表面有催化区。
ACE2只有一个活性酶位点,属一种竣肽酶类,能降解10肽的血管紧张素I的C末端胱氨酸残基,形成Ang1-9 , Ang1-9也可以在ACE的作用下生成为Ang1-7。
Ang1-9的功能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ACE2 也能降解血管紧张素H为有生物活性的肽Ang1-7。
实际上,在体外研究发现,ACE2催化血管紧张素H的效率是催化血管紧张素I的400倍,表明ACE2的主要作用是使血管紧张素H转化为Ang1-7。
作为心脏保护肽的Ang1-7有血管扩张作用,抗生长,抗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
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组织分布与ACE相比,ACE2的分布较局限,在人体,ACE2主要分布于心脏、肾脏、睾丸、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中分布较少。
在肾脏,ACE2分布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最近发现ACE2也分布于胃肠道、脑和肺。
药理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一、介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调节机制,它参与了体液平衡、血压调节、电解质平衡和内分泌的调节。
在RAAS中,肾素通过催化血浆中的血液酶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和肾小管对钠和水的保留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药理学中,针对RAAS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二、肾素抑制剂肾素抑制剂作用于RAAS的第一环节,通过抑制肾素的活性来阻断RAAS的进一步激活。
常见的肾素抑制剂包括阿利斯特林、埃纳普利等。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是目前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一类常见药物。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ACE的活性,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过程。
常见的ACE抑制剂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四、血管收缩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收缩素Ⅱ受体拮抗剂作用于RAAS的最终效应环节,通过阻断血管收缩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作用。
常见的血管收缩素Ⅱ受体拮抗剂包括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
五、临床应用RAAS的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其疗效被广泛认可。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的调节,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六、结论综上所述,药理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干预RAAS的不同环节,有效地调节血压、心脏功能等生理过程。
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进展,相信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药物问世,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第二十二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了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对血管、血压、心脏功能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主要药理作用:⑴降压作用及特点;⑵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包括对血管阻力、血容量、正常和异常心脏心率、心输出量、冠脉血流量、脑血流量、肾血流量的影响;⑶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⑷保护血管硬化时血管内皮细胞,恢复依赖内皮的血管扩张功能;⑸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肾小球毛细胞血管压力、抑制肾小球血管间质增生及基质蛋白积聚,尤其是糖尿病性肾病时;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巨噬细胞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作用机制:⑴抑制循环及局部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⑵减少缓激肽的降解;⑶抑制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⑷自由基清除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临床应用:⑴高血压(注意ACEI降压作用特点);⑵慢性心功能不全;⑶心肌梗塞;⑷进行性肾功能损害(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性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不良反应:⑴低血压;⑵刺激性干咳;⑶高血钾;⑷其他:血管神经性水肿、肾功能受损;皮疹、味觉及嗅觉缺损、脱发等(缺锌);偶见中性白细胞减少、糖尿、肝毒性等。
禁忌症:孕妇、肾动脉狭窄。
ACEI常用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等,注意各药结构上锌配基的不同及是否为前药的区别。
血管紧张素受体(AT1)阻断药主要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此类药物可选择性阻断AT1受体,抑制ATⅡ使血管收缩和促醛固酮分泌的效应,降低血压,其还能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
与ACEI相比,其作用选择性更强,不影响ACE介导的激肽的降解;对ATⅡ效应的拮抗作用更完全,因为体内除ACE外,还存在着其他亦可产生的ATⅡ非ACE酶类。
重点掌握AT1阻断药与ACEI的作用异同点。
【作业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作用特点错误的是:A.降压时伴反射性心率增快B.对脂质和糖代谢无不良影响C.改善血管重构,防止动脉粥样硬化D.降压无耐受性E.对心脏、肾脏有保护作用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A.肝炎B.低血钾C.粒细胞缺乏症D.刺激性干咳E.味觉缺失3.ACEI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错误的是A.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B.降低血管阻力C.抑制心肌肥厚D.增加缓激肽的降解E.降低室壁肌张力和舒张末期压力4.关于ACEI与AT1受体拮抗药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正确的是A.ACEI比AT1受体拮抗药更彻底阻断了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B.ACEI长期用于CHF比AT1受体拮抗药疗效好C.两者都可引起咳嗽的不良反应D.两者不可以合用E.ACEI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不能用AT1受体拮抗药替代5.76岁女性患者,有8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用地高辛和呋噻米有效控制了心衰的发展。
第22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一、单选题1.卡托普利可引起下列何种离子缺乏EA K+B Fe2+C Ca2+D Mg2+E Zn2+2.卡托普利等ACEI药理作用是EA 抑制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B 抑制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C 减少缓激肽的释放D 引起NO的释放E 以上都是3.降压不引起重要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影响脂和糖代谢的药物是CA 拉贝洛尔B 可乐定C 依那普利D 普萘洛尔E 米诺地尔4.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与下列哪些机制无关EA 减少血液循环中的AⅡ生成B 增加内皮依赖性松弛因子生成C 减少局部组织中的AⅡ生成D 增加缓激肽的浓度E 阻断α受体5.下列哪项不是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AA 高血压B 血管神经性水肿C 干咳D 嗅觉、味觉缺损E 脱发6.下列哪一药物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BA 雷米普利B 氯沙坦C 卡托普利D 维拉帕米E 哌唑嗪7.ACEI药理作用是AA 抑制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B 抑制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C 减少缓激肽的释放D 引起NO的释放E 以上都是8.能逆转心肌肥厚,降低病死率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是BA 地高辛B 卡托普利C 扎莫特罗D 硝普钠E 肼屈嗪二、填空题(英译中)Captopril:Valsartan:Enalapril:Losartan:三、简答题1. ACE抑制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2. 氯沙坦的药理作用。
四、论述题试述ACE抑制药与AT1受体阻断药的差异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药理学总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药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药理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ACEI):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中与ACE上Zn2+结合的基团有三类:⑴含有(-SH)卡托普利、⑵含有羧基(COOH-)依那普利、⑶含有磷酸基(POO-)福辛普利。
结合的牢固程度COOH- > -SH 、 POO-药效作用强度 COOH- > -SH、POO-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功能(1)血管血压AngⅡ增大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上升,重构增生增快;(2)心脏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心肌肥厚与重构;(3)肾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囊内压、减少肾素分泌;(4)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释放增加,导致心肌肥厚重构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药理作用和机制(1)阻止AngⅡ的生成及其作用利于降血,心衰,心血管重构治疗;(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激活激肽B2受体→NO 和PGI2↑→ 扩张血管;(3)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氧自由基,激活B2受体;(4)抗心肌缺血与心肌保护作用,与激肽B2受体有关(5)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卡托普利等)降糖作用与阻滞AngⅡ无关,由缓激肽介导;(6)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改善心脏和血管顺应性;抑制AngⅡ的促增生作用;抑制醛固酮促心肌纤维化;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7) 对肾脏保护作用治疗糖尿病和肾病的机制⑴降低动脉血压,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蛋白通透性,蛋白尿减少,⑵抑制间质细胞增生和基质蛋白积聚临床应用(卡托普利为例)1. 治疗高血压,肾血管性、伴心衰或糖尿病为首选,2、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H F)与心肌梗死、3. 治疗糖尿病性肾病不良反应(1) 首剂低血压,卡托普利3.3%发生;(2)咳嗽,停药的主要原因,缓激肽,前列腺素蓄积,色甘酸二钠可缓解,(3)高血钾,醛固酮降低,(4)低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缓激肽介导)(5) 肾功能损伤双侧肾血管病变在舒张小动脉,降低肾滤过率;(6) 妊娠与哺乳、(7) 血管神经性水肿(8) 青霉胺反应4、AT1受体阻断药高亲和力,作用专一,不产生咳嗽,比ACEI抑制更完全,缺乏缓激肽-NO途径,代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替沙坦、依普沙坦、替米沙坦、氯沙坦药理作用1.降血压选择性阻断AT1受体,阻滞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促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效应,导致外周阻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