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2
医院值班和交接班制度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医院医务人员值班与交接班的管理工作,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卫计委国卫医发〔2023〕8号《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文件规定,现对我院值班与交接班制度进行修订。
一、建立全院性医疗值班体系,包括临床、医技、护理部门以及提供诊疗支持的后勤部门,明确值班岗位职责并保证常态运行。
二、医疗机构实行医院总值班制度,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医院总值班外,单独设置医疗总值班和护理总值班。
总值班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三、医师值班制度1、各科室实行24h医师值班制,值班人员由各科室安排,可根据科室的大小及床位的多少,相关科室单独或联合值班(联合值班科室必须先向医务部提交书面申请,经医院批准后执行)。
各科室必须规范排班,并在每月末将下月排班表报医务科,医师应严格按照《科室医师排班表》值班。
医务科将值班表在全院公开公示。
2、值班医师必须是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已在我院进行执行注册登记的医师。
住院及以上职称医师可以担任一线值班;高年资主治(3年以上)以上职称承担二线值班;副高以上职称医师或科主任承担三线值班。
未取得医师资格证并在我院注册的医师、进修医师及实习期医师不得独立值班,不得独立从事临床诊疗工作。
值班医师必须按照执业注册专业规范值班,不得在其他诊疗专业值班。
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值班人员的资质必须同时满足相应的学科管理要求。
3、当值人员不得擅自离岗,休息时应当在医师值班房休息。
当值人员必须确保通讯畅通。
相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会诊通知后在10分钟内到岗;有条件落实住院总医师制度的科室,由住院总医师承担二线班(住院总医师休息期间由科室安排人员值班);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处理。
一线医师值班期间如因会诊须短时间离开病区时,必须向二线医师和值班护士说明去向以保证联络通畅。
在值班医师暂离开病房期间,其值班工作由上一级别值班医师承担。
床旁交接班制度床旁交接班制度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病人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床旁交接班制度。
床旁交接班是指在护理人员换班的时候,在病人的床边进行手足无措制的部分交接工作。
交接班的内容主要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护理措施、治疗计划、药物使用、病情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上一个班次的护理人员需要提前5-10分钟进入病人的病房,检查病人的情况,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和病情进展,并准备好需要交接的内容,如资料、病历、药单等。
2. 集中交接班:在病人的床边集中进行交接班,包括当前班次和接班班次的护士、主治医师、转运科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以确保信息交流的完整和一致。
3. 交接内容:上一个班次的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介绍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诊断、入院日期、过敏史等。
同时还要介绍病人当前的病情和治疗计划,包括药物使用、手术预约、特殊护理需求等。
对于病人的护理问题和困难,上一个班次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解释和说明。
4. 现场巡视和交流:在交接班的过程中,需要当前班次的护士进行现场巡视,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并与之前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5. 记录和确认:在交接班完成后,需要当前班次的护理人员进行记录,详细记录下交接班的内容和病人的病情变化。
同时,还需要双方护理人员进行确认,确保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没有出现问题。
床旁交接班制度的优点是能够保障病人的连续性和护理质量。
通过床旁交接班,护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和需求,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护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同时,由于交接班是在病人床旁进行的,护理人员可以直接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
当然,床旁交接班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因为交接班需要护士在病人的床旁进行,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休息和隐私。
其次,交接班的时间和交接内容可能不够充分和详细,导致信息的缺失和传递不畅。
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变得愈加重要和复杂。
危重病人处于生死的边缘,需要24小时全天候的监护和护理。
为了保障危重病人的安全和有效管理,医疗机构普遍采用床旁交接班制度。
本文将对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进行探讨。
一、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的出现是医疗机构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措施。
它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危重病人的信息传递和医护人员的协作,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床旁交接班制度能够确保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避免病情失控和信息遗漏。
二、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病情交接床旁交接班的核心内容是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详尽准确地传递,包括近期的诊断结果、特殊检查、重要医嘱、过敏史以及病人的特殊需求等等。
这些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书面记录、口头交流或者电子信息系统等方式进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护理要求床旁交接班还需要包括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要求的传递。
这包括病人的监护指标、给药注意事项、管路和导管的管理、卧位转换要求以及翻身、清洁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要求对于确保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疼痛控制和感染预防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3. 病情观察床旁交接班还需要传递并记录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结果,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这对于随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4. 治疗计划和预后床旁交接班还应包括危重病人的治疗计划和预后情况的传递。
这包括病人的用药计划、手术安排、检查计划以及病人的预后情况。
这对于继续治疗和安排病人的后续护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的实施与困难床旁交接班制度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的共享。
然而,由于工作强度大、时间紧迫以及人员流动等原因,实施床旁交接班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1. 工作量过大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相对繁杂和复杂,医护人员往往会处于高压工作状态。
医师交接班制度医师交接班制度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须设有一线值班医师、二线值班医师和应诊班医师。
一、接班医师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交接班时,力求做到全面、精确。
对于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当日术后病人以及有医疗纠纷隐患的病人要求床旁交班,并在交接班登记本上据实记录。
二、各科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人、当日新入院病人、当日手术病人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登记本,并做好交班预备。
、三、交接班登记本必需逐日填写,保持连续性,实行"零'交接班制。
四、接班医师应依据交班医师交代的留意事项亲密观看病情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五、接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示上级医师。
六、因医师转科、轮岗、同一病人的经治住院医师发生变更时,应在上级医师的主持下作好交接班工作,并按规定书写交接班记录。
七、接班医师必需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篇2:产科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一、我院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值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班医师关于值班状况的介绍,接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二、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需做好床前交接班。
值班医师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全部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晰,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班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
三、值班医师负责病区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状况的处理,并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观看及医疗措施的记录。
遇有需经主管医师协同处理的特别问题时,主管医师必需乐观协作。
四、值班医师夜间必需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遇到需要处理的状况时应马上前往诊治。
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需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及联系方法。
五、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状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状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
篇3:医院版值班、交接班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一)医师值班交接班及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1、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均须设医师值班。
原则上应由住院医师任一线值班,主治医师任二线,副主任医师可参与第三线值班。
危重抢救病人交接班制度1、有危重抢救病人的科室,值班医师提前10分钟接班。
2、危重病人每天查房次数在四次以上,上下交接班时需在床边交接班。
3、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得病员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簿,并且与值班医师在床边交接班,做好交班工作。
4、值班医师亲自检查重危病人,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并扼要记入值班日志。
5、值班医师夜间多巡视病人,发现病情恶化或有疑难问题时,应请经治医师或上级医师处理。
6、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
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视诊。
如有事离开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7、每日晨,值班医师与重、危病人的经治医师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在床边交接班,值班医师将病员情况重点向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报告,以及交清尚待处理的工作,做好交班工作。
8、值班医师需将重危病员的病情及处理事项用红笔在交班簿上详细记录。
医务科2003年1月防范医疗缺陷措施1、医务人员平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医疗业务水平。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改善医疗服务态度。
2、每年送各科业务骨干(占医务人员5%)去上级医院进修。
积极参加县、市级以上举办的医学会议,了解医学新知识,新技术和医学发展动态。
3、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增强全院人员医疗安全意识。
4、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认真执行首科首诊负责制,不得无故推诿病人。
6、急诊病人的各项检查申请单均须注明开单及发报告的时间。
7、对于危重抢救病人实行床旁交接班制度。
8、值班医师不得擅自离岗,去病房需向挂号室值班人员口头交待去向。
9、严禁跨科室行医,原则上妇产科患者不得在术中行阑尾切除术。
患者强烈要求切除阑尾,需台上请外科医师会诊手术,标本送病检,并有详细手术记录。
10严禁超权限手术,上级医师认真执行术前小结审批,把好关。
11、各科均需排好会诊副班,值班人员遇到不能处理的疑难杂症,及时汇报。
12、住院医师勤巡视病房,一天至少查房两次。
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一、背景危重病人是指疾病严重,生命威逼较大的患者。
他们需要高度专业的医学技术和敏锐的判定力来保证其生命安全。
在医院的临床护理中,危重病人的交接是一项特别紧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也是保证医护人员可以持续、高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
二、目的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对危重病人的交接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照料连续性。
三、适用范围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危重病人交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ICU(Intensive Care Unit)、CCU(Coronary Care Unit)和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四、职责与义务1. 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是危重病人的负责医师,他们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订立治疗方案。
在交接班的过程中,主治医师需要向接班医师认真汇报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展以及需注意的事项。
2. 护士长护士长是医院各科室的护士长,负责护理部门的协调和管理工作。
她需要在交接班前与主治医师共同评估患者的病情,并确保交接班的顺当进行。
3. 护士护士是负责危重病人的日常护理和监测工作的关键人员。
在交接班时,护士需要准备好患者的资料和相关工作,并与主治医师一同进行交接班。
4. 助理医师助理医师是在主治医师的引导下负责为危重病人供给基本护理服务的医师。
助理医师需要在交接班时与主治医师一起确认患者的治疗计划和监测要点。
五、交接班流程1. 交接班时间交接班时间应依照医院的规定进行,通常在早、中、晚班交接时进行。
在交接班期间,应确保环境安静、秩序井然,以便于信息传递与记录。
2. 交接班内容交接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患者的病情,包括重要症状、体征、辅佑襄助检查结果等;•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包括已进行的治疗、药物使用情况等;•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特别要求、注意事项和不安全因素等;•交班医护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交接班制度(7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xxx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交接班制度(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交接班制度篇一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诊疗、护理工作不间断的安全进行。
2、值班人员要掌握病人的病情,按时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要严密观察危重病人;负责接受新入院病人;检查指导护理员的工作。
3、值班人员要做好病区管理工作、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向护士长及上级请示报告。
4、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不得私自换班、替班、迟到、早退。
值班护士确需离开岗位时,必须向护士长报告,并由护士长指定人员代替后方可离开。
5、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进入科室,阅读交班报告及医嘱本,在接班者未明确交班内容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6、每天早晨集体交接班一次,由各护理单元的护士长主持,全体在班人员参加,值班人员报告病人流动情况和新入院、危重、手术前后、特殊检查等病人的病情变化,护士长讲评工作、布置当天的工作。
交接班一般不超过15分钟。
7、交班者对特殊检查、病情及规定交接的抢救、毒、麻、限剧药品、器械必须当面交接清楚,并为下一班作好充分的准备,接班者若有疑问,需及时询问、清查。
交班后,因交接不清,当查不查而引发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因工作责任心不强,该交不交而发生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
8、严格执行交班检查制度,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
①四看:一看:医嘱是否已录入,是否执行无误,有无留待执行的医嘱;二看:病区报告全天病人流动情况,新入、危重、手术及有特殊变化病人的重点病情,各班次所给予的医疗处理及护理措施等是否记录正确,有无遗漏;三看:体温监测本是否按要求测体温,有无高热或突然发热病人;四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准确,出入量记录是否准确,有无遗漏或错误。
②五查:一查:新入院病人的初步处理是否妥当,病情有特殊变化者是否已及时处理;二查:手术病人准备是否完善,各种须带去手术室的物品是否齐全;三査:危、重、瘫病人是否按时翻身,床铺是否平整、无碎屑、病人有无褥疮;四查:大小便失禁病人是否妥当,皮肤、衣被是否清洁干燥;五查:大手术后病人创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完整、是否排气排尿、引流管是否通畅。
护士交接班制度3篇护士交接班制度1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遵照医嘱和护士长大安排,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值班人员应做到对病人高度负责,确切掌握病情变化及一切处置,日、夜班应填写护士交班本。
3.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不得私自换班,替班、交班前完成本班工作,写好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接。
4.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至少提前15分钟到岗,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5.交班前护士长检查医嘱执行,危重病员记录情况。
6.交班中发现问题。
如治疗物品、器械数目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后发现问题,应由接班负责。
7.交接班时,应由护士长带领护士对新入手术、危重病员进行床头交接班。
为加强各班职责,减少交班时忙乱要求做到:1)工作不完成,不交接。
2)重症病员交代不清,不交接。
3)为下一班工作准备不全,不交接。
4)物品、器械数目不清,不交接。
5)着装不整齐、工作环境不整洁,不交接。
静脉输液目的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输入脱水剂、利尿剂、消肿。
发热反应的治疗: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2)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38摄氏度左右,严重可达40度以上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3)预防:输液用具做好致热原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检查药液质量。
4)处理: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高热病员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按时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吸痰注意事项1.使用电动吸引器前,应先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正确,出气与进气均匀勿接错,了解是否漏电,有无地线装置应先接电插极,再接电源。
2.插管时应停止负压,以免损伤粘膜,并随时观察患者口腔或鼻粘膜,防止损伤出血。
3.小儿吸痰动作时痰管宜细、吸力要小。
4.吸痰动作要轻稳,吸引时禁止反复上下提插吸痰管。
5.再吸痰前后高流量吸氧,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掌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医院急需解决的难题。
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床旁交接班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床旁交接班制度可以确保医疗团队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质量。
本文将探讨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对患者护理的积极影响。
一、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的重要性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迅速、情况复杂,因此及时、准确的交接班非常关键。
床旁交接班制度可以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交接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以便下一班次的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需求和治疗计划。
这种制度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的实施方法1. 时机选择:床旁交接班时机应在接班与交班之间,确保医护人员全部到场,便于信息的准确传递。
2. 会议方式:可以采用全员会议、小组讨论或者即时通信工具等不同方式进行交接班。
全员会议适用于交接班人数较多,信息内容较多的情况;小组讨论可用于探讨具体的问题和病情变化;即时通信工具则可以方便实时的交流和信息共享。
3. 信息内容:交接班应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病情变化、治疗计划、用药情况、特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
确保交接班的信息全面准确,以避免信息丢失或者不完整,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三、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对患者护理的积极影响1. 安全性提升:床旁交接班制度可以令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需要的治疗,以便尽快做出正确的护理干预。
交接班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有助于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误诊、漏诊等错误,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2. 效率提高:交接班时的信息共享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床旁交接班制度有助于医务团队的协作和配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3. 病情监测改善:交接班的信息传递有助于及时监测并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
不同班次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交接班共享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持患者的稳定状态。
科室交接-班制度
科室交接-班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应安排一、二、三线值班。
一线班由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担任,二线班由主治以上医师担任,三线班由副主任以上医师担任。
(二)值班医师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值班医师应准时接-班,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值班时应坚守岗位,严禁脱岗、串岗,联系工作、在院内会诊必须说明去向。
值班时不准干私活和玩忽职守。
(三)值班医师应完成本职日常工作,临时负责处理全病区所有病人的诊疗问题,完成急诊病人入院病史或入院录的书写及必要的医疗处置,遇有疑难问题及危重抢救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协助处理,必要时向院总值班或医务处汇报。
(四)值班医师应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休息。
(五)临床各科应设医师交接-班本,值班医师对新入院病人要逐一交-班,各治疗组医师应有重点地将本组需交-班病人情况记录于交-班本上,各治疗组的危重手术病人必须交-班,记录时应注明病人床号、姓名、诊断、病情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必要时应床旁口头交、接-班,重病人必须床旁交接-班。
接-班后的值班医师在全面了解病人情况的基础上,对前一班医师交待的医疗任务逐项完成,并将病情变化和完成的诊疗操作记录于病程录和交-班本上。
交-班本的记录,治疗组和白班用蓝黑墨水,夜班或死亡病人记录用红色墨水钢笔;原则上由实习医生或住院医生完成记录,具有法定执业医师资格的值班医生修改、签名。
下载全文。
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
1、危重病人主要指心、肺、脑、肾、肝等人体生命器官出现功能衰竭者,其中最常见的为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也可见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以及各种休克(最常见的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昏迷等。
2、坚守岗位,认真执行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按时交班。
3、交班内容:
医生:
(1)危重病人床头交班时,要交病情及诊治经过,查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注意事项。
如交班时病情恶化,需交接班医生共同抢救。
(2)有特殊检查处理要交待清楚。
(3)有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均应详细交待。
护士:
(1)危重病人要床头交清病情,护理、治疗、器械、物品等情况。
(2)床头要看清当时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工作要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