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06787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1
课题: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学习目标】
的历程。
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能对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能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出自己的解释,判断和概括,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比较,培养判断、概括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任人唯贤的美德;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炎帝和尧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理解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
教学反思:。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与他无关的贡献是()。
A.改进农具 B.尝遍百草C.发明文字 D.发明医药2.下图是宜昌市西陵山的嫘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嫘祖。
相传,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
A.尧 B.舜 C.炎帝 D.黄帝3.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主要是依据()。
A.传说 B.考古C.想象 D.推理4.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们的先后顺序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C.禹、尧、舜 D.尧、禹、舜5.禹治水时,采取新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新方法”不包括()。
A.堵塞决口 B.疏通河道C.开山劈石 D.开沟挖渠6.请根据文字提示,将传说中的人物填入左边的空格处。
参考答案: 1. 答案:C2. 答案:D3. 答案:A4. 答案:A5. 答案:A6. 答案:炎帝、尧舜、黄帝、大禹。
1.2010年12月10日,105名台湾游客来到湖南炎陵县,虔诚祭祀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
人们纪念炎帝,主要因为他()。
A.改进农具 B.发明历法C.开创禅让 D.治水有功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秤觞。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炎帝陵 B.黄帝陵C.秦始皇陵 D.中山陵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4.远古时代存留下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为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
下图是陕西出土的彩陶壶,印证了()。
A.当时人们掌握了历法B.当时人们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C.当时出现了文字D.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音乐5.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幅阪泉大战的示意图,应该选择图中的()。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内容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讲的是从人类诞生以来远古时代、原始社会阶段的历史。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元、北、山、河、半等。
我们是如何得知这段历史的?通过考古发现的成果!!!很好,我们知道远古时代,还没有文字,不能将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记载并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来推断当时的历史。
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历史,但是老师今天要换一种方法带领大家来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即通过古史传说来学习这段历史。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那什么是传说时代?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6页,快速的看一看“每课一得”的内容,其实,这些故事都发生在文字出现以前,所以那时候的历史不能够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靠的是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和流传的,这其中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祖先传说。
神话基本上都是远古居民自己想象得来的,多是虚构的,而祖先传说呢是他们对自己祖先的回忆,也有很多不真实的地方,但尽管如此,这些传说对我们认识那段历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还是需要我们去伪存真,剥开假的外衣展露真实的历史。
而这段在文字出现之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历史我们叫做古史传说,古史传说中所描绘的远古时代我们就叫做传说时代。
(二)讲授新课同学们知道哪些传说时代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等。
那大家知道传说中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谁?炎帝、黄帝。
一、炎帝与黄帝的传说1、炎帝与黄帝的贡献——古史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古史传说中说黄帝和炎帝是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这里有一个新的名词,部落联盟。
上节课我们讲过了什么是氏族,氏族是一个祖先的后代,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固定的社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