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35g/L预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4.胸部x线片:术前应常规行胸部正侧位X线片检查
5.心电图: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心室肥厚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可
提示有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 6.血气分析:PaCO2>45mmHg,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增加
8
n
术前呼吸功能评估
n
n n n
可使患者受益
结果:低VT通气反而导致术后PaO2下降和5d后进行性肺不张。 33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保护性通气模式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常规给氧去氮(FiO280-100%),增加插管安全性
插管后施行“肺复张手法”、降低吸入氧浓度至30-40%
避免长时间使用N2O 术中间断给予“深呼吸” 谨慎使用PEEP “肺复张手法”后避免吸入高浓度(>80%)氧 拔管前给予“肺复张手法”处理 尽可能减少拔管前给予纯氧和气道内吸引
述要求:维持一定的呼气末肺容积水平(实 质是PEEP的调节);避免吸气末肺容积过高 (对潮气量进行限制)
PEEP与潮气量共同决定VILI的发生及其严重
程度,在临床上调节潮气量及PEEP是减少
VILI的关键
22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u
指在进行机械通气支持的同时,保护 肺组织免受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23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Ø
小潮气量(Tidal volume,VT)
Ø
Ø Ø
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EEP)
肺复张手法(recruitment maneuvers,RM)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