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05小学儿童心理学1
- 格式:pdf
- 大小:294.14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生心理学第一章•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者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持续地、系统地定期研究。
优点:可以比较系统、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的规律探明早期发展与以后各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
缺点:一般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且被试容易丢失,从而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同时,研究易受被试感感到厌倦或变成〃测验通〃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降低测验的信度。
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将研究结果在时间的维度上综合整理。
优点:省时省力,效率较高,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与年龄相联系的大量的研究结果。
缺点:难以看到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连续性和关键点,难以说明影响发展的因果联系。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由沃伦茨提出第三章•小学儿童的大脑活动特点:1.优势兴奋(“优势兴奋灶”特点:有良好的反应能力,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效率较高;它是随着生物适应性和生活目的性而形成的;“优势兴奋灶”比较容易消失,年龄越小这个特点越明显)2.镶嵌式活动(概念:大脑皮质经常呈现兴奋区与抑制区、工作区与休息区相互镶嵌的活动方式)3.动力定型(来源于:巴普洛夫学说,特点:系统化,自动化;稳定性,灵活性;概念: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固定下来的条件反射,也是通常说的习惯)4.使动调节(概念:在儿童刚开始学习或活动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以后逐渐提高的一种起动性现象。
原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能力(兴奋性)是逐渐加强的,需要有一个克服本身惰性的过程)5.保护性抑制(又称超限抑制;概念: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机制,在这样的抑制过程中,神经细胞的功能活性暂时降低,大脑皮质处于休息状态以防止进一步的功能损耗,并加强恢复过程使功能迅速恢复,因此超限抑制是一种生理性功能,起着保护大脑皮质免于陷入功能衰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