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下障碍物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1.01 KB
- 文档页数:2
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施工部署 (1)4.施工方法 (1)5.质量保证措施 (2)5.1.质量要求 (2)5.2.质量措施 (2)6.安全保证措施 (2)7.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8.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本次进行地下障碍物清除的区域为汽车坡道地下连续墙、搅拌桩、灌注桩及基坑加固施工区域。
具体位置后附图纸(虚线为我方地下连续墙位置)。
2.编制依据业主所发图纸(后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建筑施工场界限制》(GB12523)。
苏州中心广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世纪广场周边道路管线调查成果图;东方之门相关设计图纸、相关的基坑施工及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3.施工部署对业主所提供图纸区域进行勘测,确定障碍物所在区域及深度。
为防止地下障碍物影响汽车坡道处地基加固施工、槽壁加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及围护桩施工,将踏勘区域扩大(如图阴影范围)。
障碍物在4米以内,清除拟采用4台PC200挖机,8台土方车辆,所有破除障碍物全部外运到场地外指定的土方清运点,待破除结束后,全部土方外后无杂质粘土进行回填。
如勘察障碍物在4米以下,预选用咬合桩桩机进行清障,具体机型由勘测结果所定。
4.施工方法4.1清障深度4米以内:1、清除障碍物位置开挖前,将需挖(凿)的部分用灰线画位置,按1:1坡度放坡将东侧围墙拆除外移。
将桩机移出障碍物所在范围,用挖土机挖开运走上部杂填土。
开挖过程中,密切监视土体严防坍塌现场发生,且开挖深度控制在4米以内。
2、待清除上部障碍物,暴露钢筋混凝土坡道,由业主、监理、审计单位来现场查看后,再用大型搞头机破除,清运,并挖至老土后,组织挖土机、车辆将障碍物所在的部位用外运来的粘土回填压实整平,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障碍物处理方案及措施我单位地下管线及障碍物处理有着多年的施工经验,尤其有着先进的地下探测仪,对地下障碍物了如指掌,若我方中标,我方将充分发挥此优势,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经我方现场踏勘,施工沿线地下管线较多,对于不影响新建管线施工,我方将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派专人看护。
对于影响新建管线施工的,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协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采取将其上返或下返,并对其做好保护。
一、地下、地上障碍物处理方案:我公司具有多年市区给水、排水管道施工经验,对上述所遇的交叉管线,其中给水、排水公司具备直接处理不需发包方协调。
对燃气、热力、通讯、电力、有线电视我公司与上述相关单位具有多年施工合作关系。
能妥善处理上述相关单位具有多年施工合作关系,能妥善处理上述障碍:1、地下管道复杂的路段,根据会签不完全的情况下,执行《城市地下管线控测技术规程》,合用地下管道栓测仪进行复查定位。
2、遇电信、有线电视等管道等时,严格按照《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20200-94等有关规范执行。
在施工时应与有关单位联系。
设现场监护人员。
在人工开挖段,接近埋设深度时要多加注意管线并直至其裸露,然后用非金属绳将其吊起或加固,严禁管线受力,同时设专人看护,当施工完成后要按原样恢复,保证其正常使用。
3、在施工中遇有煤气管道时,应在现场配备所用器材,掌握管线阀门位置、走向,并安排专职人员在现场进行维护,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到现场监护施工,如发生泄漏事故应立即停止应立即停施工进行现场维护,按照《城镇燃气管网抢修和维护技术规程》CJJ51-92规范执行。
严禁控制现场周围有明火作业,防止发生危险。
4、遇有热力管线时,应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掌握管线阀门位置、走向,严格按照《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T81-98处理交叉部位的施工,如施工中对热力管道产生破坏,应关闭相关阀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入现场抢修。
5、遇有电缆管线时,应熟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电气设备性能,配备足够的常用电气绝缘工具,严禁挪做它用,严格执行《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GB50168-92。
地下障碍物清除和道路管线保护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地下障碍物的存在越来越多,例如地下管道、电缆、通讯线路等,这些障碍物可能会对道路建设、维护和改造等工作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因此地下障碍物清除和道路管线保护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下障碍物清除方案地下障碍物清除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清除范围和清除对象:根据道路改造或建设的需求,确定清除范围和清除对象。
在确定清除对象时,首先要了解地下障碍物的种类和性质,例如管道是否带有危险物质,通讯线路是否会影响居民生活等。
2.制定清除方案:根据清除范围和清除对象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清除方案。
清除方案应包括清除地下障碍物的时间、清除工作的流程、清除团队的组成以及清除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等。
3.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在进行地下障碍物清除工作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确保清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例如,在清除老旧管道时,应加强气体检测和疏散措施,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4.选择合适的清除技术和设备:根据清除对象的性质和地下障碍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除技术和设备。
例如,在清除大口径管道时,可以采用切割机或钻孔机等设备,而在清除电缆时,应选用保护性较好的工具进行操作。
二、道路管线保护方案道路管线保护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测绘地下管线:在进行道路施工和维护前,应对周围的地下管线进行仔细测绘和标记,以避免对管道和线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2.制定管线保护规定:制定管线保护规定,明确施工人员和施工公司的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
规定中应包括安全要求、清理现场、管线保护措施等条款。
3.使用合适的施工设备:根据管线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
例如,在进行地铁隧道掘进作业时,可以采用盾构机等工具,以避免对地下管线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4.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对道路施工和维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地下管线造成损害。
例如,在进行修路施工时,应加强监督,对施工单位施工进行现场监管,跟踪管线状态。
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施工部署 (1)4.施工方法 (1)5.质量保证措施 (2)5.1.质量要求 (2)5.2.质量措施 (2)6.安全保证措施 (2)7.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8.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本次进行地下障碍物清除的区域为汽车坡道地下连续墙、搅拌桩、灌注桩及基坑加固施工区域。
具体位置后附图纸(虚线为我方地下连续墙位置)。
2.编制依据业主所发图纸(后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建筑施工场界限制》(GB12523)。
苏州中心广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世纪广场周边道路管线调查成果图;东方之门相关设计图纸、相关的基坑施工及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3.施工部署对业主所提供图纸区域进行勘测,确定障碍物所在区域及深度。
为防止地下障碍物影响汽车坡道处地基加固施工、槽壁加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及围护桩施工,将踏勘区域扩大(如图阴影范围)。
障碍物在4米以内,清除拟采用4台PC200挖机,8台土方车辆,所有破除障碍物全部外运到场地外指定的土方清运点,待破除结束后,全部土方外后无杂质粘土进行回填。
如勘察障碍物在4米以下,预选用咬合桩桩机进行清障,具体机型由勘测结果所定。
4.施工方法4.1清障深度4米以内:1、清除障碍物位置开挖前,将需挖(凿)的部分用灰线画位置,按1:1坡度放坡将东侧围墙拆除外移。
将桩机移出障碍物所在范围,用挖土机挖开运走上部杂填土。
开挖过程中,密切监视土体严防坍塌现场发生,且开挖深度控制在4米以内。
2、待清除上部障碍物,暴露钢筋混凝土坡道,由业主、监理、审计单位来现场查看后,再用大型搞头机破除,清运,并挖至老土后,组织挖土机、车辆将障碍物所在的部位用外运来的粘土回填压实整平,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的保护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不明地下管线,应先开挖使其暴露,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加固措施。
2、根据提供的地下设施资料,查清情况,在规划施工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如小型支护、砌体式等保护措施)并设立警示标志。
3、在临近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范围内的作业,要避免施工机械或设施在地下设施范围上运行或存放。
4、施工作业中若发现图纸未标明的地下管线或构筑物,及时与业主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根据管线情况,采取支撑加固、支吊等加固措施予以保护,并与相关单位共同作好改线、迁移工作。
5、毗邻建筑物附近的开挖施工时,在原有建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并根据开挖深度和地质情况验算地基变形,同时采取支护设施;如钢板桩、支撑等方法。
6、在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附近不进行有较大震动的作业,合理控制时间,特别是对建筑物有影响的施工应尽量缩短工期,以利建筑物的安全。
7、对树木、路牌、广告牌、电杆、建筑物、构筑物等设立围挡,对其负责,不随意砍伐、拆除及破坏,安设夜间亮光标志,定期进行清洁。
8、夜间施工时,在障碍物施工区加强灯光照明,对有地下管线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制止机械在此范围上方走动。
9、沟槽开挖前必须预先采用人工挖土,暴露出管线在开挖沟槽中的具体部位。
人工开挖时要轻挖,探明虚实后方能进行机械挖掘,但管线的1米范围内仍不能用机械挖掘,避免挖掘机损伤管线。
10、挖除管道底部土方前应预先采取加固措施:11、电信管道的保护:加固前在管道底部两侧垫槽钢,在两根槽钢底部每隔1米左右采用钢丝绳悬吊于贝雷桁架或工字钢上。
12、给水管、煤气管的保护:用工字钢或贝雷桁架于沟槽两侧,工字钢两头垫枕木,采用法兰螺丝来绞紧钢丝索,在钢丝索与管道接触部位采用柔软物隔离。
派专人每天检查,如稍有松动及时绞紧螺丝扣。
为确保管道安全,加固后只能采用人工挖土,底部沟槽开挖采用围板分层倒撑。
施工期间,每天复测管道标高,观察有无沉降现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地下障碍物处理本工程地处XXXX7.1.1打桩过程中遇障碍物由于提供的资料不详,原有拆除的房屋桩基位置及范围不明确,无法确定本工程桩基与地下障碍物的相互关系。
根据经验,本工程桩位布置规则且局部较密,肯定会有部分桩基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因此必须查明情况,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1.对条基钢筋砼的处理一般条基埋深不大,在1.0~2.0m范围内,可事先根据原图精确放样后,表层土开挖,使条基暴露。
然后采用带钻头的挖掘机(PC-200),或空压机带动风镐进行破碎,然后换成反铲挖斗,将其清除出坑外,再原土回填定桩位。
最后桩机就位沉桩施工,这样处理效率高,清障彻底,效果明显。
2.对条石、块石基础及古木桩的处理(1)精确定出桩位后,采用人工探桩的方法,以确保土体表层2m深左右范围内有无障碍物,采用每桩三点探桩法,利用φ25~φ28的钢钎,人工打入。
(2)若遇地下障碍物(如块石、石板、古木桩等),则立即采用人工开挖法,将桩位范围内的障碍物挖除,然后原土回填。
(3)深层如遇块石、石板、砼块体等障碍物,一般采用钨钢钻头,将其“磨除”,对打桩不会有影响。
(4)如遇深层古木桩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则可采用钢质护筒,采用“沉井法”下挖,将其挖除。
7.1.2挖土过程中遇障碍物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如原有工程桩、基础块体、古木桩等障碍物,给挖土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方能在遇到时坦然处之,不会影响工作的进展。
如遇砼基础,则利用挖掘机,将基础周围土体剥除,使其完全暴露,立即采用空压机带动风镐或配合人工将其破碎,与土方一道挖运出场外。
大型基础或数量较大,风镐短期不能马上处理完的,视条件许可,采用带钻头的挖掘机,入坑对其进行破碎,然后继续开挖。
如遇小型块体障碍物,可直接抓挖运走,即直接利用挖机将其清出场外。
如遇较大块体材料,则立即用人工或风镐将其破碎后挖走。
如遇古木桩之类的物件,则根据其长短来确定,一般2m长以内的,直接挖除;>2m长无法直接挖除的,则木桩上部四周土方挖空,并上段将其锯断,再挖除下段,进行分段处理。
土方开挖施工中的地下障碍物处理地下障碍物处理在土方开挖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指在开挖过程中,对地下存在的各种地质障碍物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的过程。
地下障碍物包括地下管线、电缆、地下水位、岩石体、地铁等。
对这些地下障碍物的处理,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地下障碍物识别、评估、处理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地下障碍物识别地下障碍物的识别是土方开挖施工中首要的任务之一。
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如地理探测技术、非侵入式测量仪器和调查研究等。
地理探测技术包括地质雷达、地震探测仪和电磁探测仪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地下障碍物的情况下,获取到它们的位置、形态和特征信息。
2. 地下障碍物评估对于识别出的地下障碍物,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评估的依据包括地下障碍物的材质、尺寸、深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采用调查测量、现场勘查和实验室测试等手段获取。
通过评估,可以为土方开挖施工提供一些技术指导,以减少对地下障碍物的破坏。
3. 地下障碍物处理方法根据地下障碍物的特点和施工需求,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绕障、移位、切割、拆除和保护等。
绕障是指在地下障碍物的周围进行开挖,以避免直接破坏障碍物。
移位是指将地下障碍物暂时移动到安全范围内,以便进行施工。
切割是将地下障碍物分割成若干个部分,以便于清理和处理。
拆除是指将地下障碍物完全拆除或拆除其某些部分。
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地下障碍物的稳定和完整性。
4. 地下障碍物案例分析下面以一次城市地铁建设为案例,来说明地下障碍物处理的实际情况。
在这次地铁建设中,施工区域存在大量的地下水管线和电缆。
首先,通过地理探测技术对这些地下障碍物进行了识别,并确定了它们的位置和深度。
然后,通过评估,确定了这些障碍物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最后,采取了绕障和保护的处理措施,确保了地下障碍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地下障碍物处理的挑战在土方开挖施工中,地下障碍物处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工程施工中地下障碍物规定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解决城市发展空间瓶颈的重要途径。
地下工程如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管线等在城市建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地下障碍物,如岩石、古井、管道、坟墓等,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导致工程事故。
为了确保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规范地下障碍物的处理行为,制定本规定。
二、地下障碍物定义及分类本规定所称地下障碍物,是指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施工本身产生的、影响施工安全的各种地下障碍物。
地下障碍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 自然障碍物:如岩石、土壤、古井、洞穴等。
2. 人工障碍物:如废弃管线、坟墓、建筑基础等。
3. 其它障碍物:如地下垃圾、化学污染源等。
三、地下障碍物处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在处理地下障碍物时,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
2. 预防为主原则:在施工前,应充分调查了解地下状况,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因地下障碍物导致施工中断。
3. 科学处理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地下障碍物,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 环保节能原则:在处理地下障碍物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遵循节能减排的要求。
四、地下障碍物处理措施1. 施工前调查:在工程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下管线调查,了解地下状况,为施工提供依据。
2. 监测预警: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地下状况的监测,一旦发现地下障碍物,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3. 人工清除:对于小型、易于清除的地下障碍物,可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
清除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爆破处理:对于较大、较硬的地下障碍物,可采用爆破处理的方法。
爆破前,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确保周边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5. 加固处理:对于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坍塌的地下障碍物,应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如注浆、锚杆加固等。
6. 环保处理:对于含有化学污染源等有害物质的地下障碍物,应采取环保处理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地下障碍物处理本工程地处市区,位于曙光路西侧,凯利大酒店对面,场地南、西、北三面为城市小巷。
根据现场踏勘及对周围环境所了解的情况分析,本工程为原有建筑物拆除后的场地,其基础可能为条石、块石基础及钢筋砼基础,虽然建设单位在进行三通一平施工时,已进行地下障碍物(主要指原有建筑物的基础)的清理工作,但不能保证已全部清理。
由于场地处于城区,地下是否存在其他年代久远的障碍物现未知。
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的拆旧建新及老城区施工经验,对本工程地下清障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处理不妥,将直接影响工程桩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
因此必须详细指定切实可行的清障方案,认真实施,确保桩基工程及土方工程的顺利进展。
7.1.1打桩过程中遇障碍物由于提供的资料不详,原有拆除的房屋桩基位置及范围不明确,无法确定本工程桩基与地下障碍物的相互关系。
根据经验,本工程桩位布置规则且局部较密,肯定会有部分桩基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因此必须查明情况,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1.对条基钢筋砼的处理一般条基埋深不大,在1.0~2.0m范围内,可事先根据原图精确放样后,表层土开挖,使条基暴露。
然后采用带钻头的挖掘机(PC-200),或空压机带动风镐进行破碎,然后换成反铲挖斗,将其清除出坑外,再原土回填定桩位。
最后桩机就位沉桩施工,这样处理效率高,清障彻底,效果明显。
2.对条石、块石基础及古木桩的处理(1)精确定出桩位后,采用人工探桩的方法,以确保土体表层2m深左右范围内有无障碍物,采用每桩三点探桩法,利用φ25~φ28的钢钎,人工打入。
(2)若遇地下障碍物(如块石、石板、古木桩等),则立即采用人工开挖法,将桩位范围内的障碍物挖除,然后原土回填。
(3)深层如遇块石、石板、砼块体等障碍物,一般采用钨钢钻头,将其“磨除”,对打桩不会有影响。
(4)如遇深层古木桩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则可采用钢质护筒,采用“沉井法”下挖,将其挖除。
7.1.2挖土过程中遇障碍物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如原有工程桩、基础块体、古木桩等障碍物,给挖土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方能在遇到时坦然处之,不会影响工作的进展。
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加固、保护措施1、障碍物的调查与落实1.1从业主、设计提供的情况入手根据业主及设计提供的施工占地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有关情况。
组织技术、测量、施工等有关人员了解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的种类、位置、高程,并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和标注,并坑探核对,以掌握现有障碍物的具体情况,避免工作中失误。
1.2刊登施工布告、召开配合会、产权单位指认对于业主、设计未提供施工现场有关障碍物的情况时,可由业主刊登施工布告,写明工程所在地区、范围。
以此通知该范围内,尤其是地下障碍物的产权管理单位,于开工前召开施工配合会,让各产权管理单位到现场指定、确认其设施所在位置,提供有关设施的种类、规格、埋深及使用情况,并以此进行坑探核对。
1.3电磁、超声波物探为避免遗漏地下障碍物必须实施电磁、超声波物探,并根据物探结果,有重点地进行坑探核实。
2、施工前坑探为了证实上述三种情况下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必须进行坑探。
不可轻信其它方法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
2.1对于横穿地下设施的坑探,要在开挖断面的两侧顺行挖沟寻找。
按照已掌握的情况确定坑探范围,在坑探过程中,一时未找到不要放弃,要扩大范围或深度找到为止。
对于即刻施工范围已探明的设施,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暂缓施工范围已探明的设施,要做出永久标识(含施工图上或现场),注明种类、断面、高程。
2.2对于相邻顺行的地下设施,要横向挖沟寻找。
以便确定其具体位置、埋深;确定新建设施基础的开挖方法。
其坑探的要求同上。
2.3对于不易发生位置及高程变化的管沟,如排水管道、电力、热力方沟、通讯水泥管块等,可通过实测相邻检查井位置及井内管沟断面、标高推算确定;但对于易发生水平位置、高程变化的设施,如:燃气、给水、直埋电力、通讯等管线,不仅要进行详细的坑探,还要加密探坑,必要时,将在施工范围地段内的管线全部亮出,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3、地下障碍物的保护、加固处理3.1地下设施处的土方开挖1)根据对地下设施调查、落实所掌握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在工程施工中,其所在位置的土方开挖,则根据其断面大小,首先确定开挖长度,在此长度范围内均采用全断面人工开挖,并准备好支固、吊架保护用材料。
地下障碍物处理
本工程地处市区,位于曙光路西侧,凯利大酒店对面,场地南、西、北三面为城市小巷。
根据现场踏勘及对周围环境所了解的情况分析,本工程为原有建筑物拆除后的场地,其基础可能为条石、块石基础及钢筋砼基础,虽然建设单位在进行三通一平施工时,已进行地下障碍物(主要指原有建筑物的基础)的清理工作,但不能保证已全部清理。
由于场地处于城区,地下是否存在其他年代久远的障碍物现未知。
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的拆旧建新及老城区施工经验,对本工程地下清障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处理不妥,将直接影响工程桩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
因此必须详细指定切实可行的清障方案,认真实施,确保桩基工程及土方工程的顺利进展。
7.1.1打桩过程中遇障碍物
由于提供的资料不详,原有拆除的房屋桩基位置及范围不明确,无法确定本工程桩基与地下障碍物的相互关系。
根据经验,本工程桩位布置规则且局部较密,肯定会有部分桩基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因此必须查明情况,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1.对条基钢筋砼的处理
一般条基埋深不大,在1.0~2.0m范围内,可事先根据原图精确放样后,表层土开挖,使条基暴露。
然后采用带钻头的挖掘机(PC-200),或空压机带动风镐进行破碎,然后换成反铲挖斗,将其清除出坑外,再原土回填定桩位。
最后桩机就位沉桩施工,这样处理效率高,清障彻底,效果明显。
2.对条石、块石基础及古木桩的处理
(1)精确定出桩位后,采用人工探桩的方法,以确保土体表层2m深左右范围内有无障碍物,采用每桩三点探桩法,利用φ25~φ28的钢钎,人工打入。
(2)若遇地下障碍物(如块石、石板、古木桩等),则立即采用人工开挖法,将桩位范围内的障碍物挖除,然后原土回填。
(3)深层如遇块石、石板、砼块体等障碍物,一般采用钨钢钻头,将其“磨除”,对打桩不会有影响。
(4)如遇深层古木桩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则可采用钢质护筒,采用“沉井法”下挖,将其挖除。
7.1.2挖土过程中遇障碍物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如原有工程桩、基础块体、古木桩等障碍物,给挖土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方能在遇到时坦然处之,不会影响工作的进展。
如遇砼基础,则利用挖掘机,将基础周围土体剥除,使其完全暴露,立即采用空压机带动风镐或配合人工将其破碎,与土方一道挖运出场外。
大型基础或数量较大,风镐短期不能马上处理完的,视条件许可,采用带钻头的挖掘机,入坑对其进行破碎,然后继续开挖。
如遇小型块体障碍物,可直接抓挖运走,即直接利用挖机将其清出场外。
如遇较大块体材料,则立即用人工或风镐将其破碎后挖走。
如遇古木桩之类的物件,则根据其长短来确定,一般2m长以内的,直接挖除;>2m长无法直接挖除的,则木桩上部四周土方挖空,并上段将其锯断,再挖除下段,进行分段处理。
7.1.3 对国家文物的保护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管理制度,除对挖土、清障操作班组进行严格的技术与安全交底外,还应对其在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国家文物进行保护,现场安排二名管理人员跟班作业。
如发现古墓、古建筑遗址、古井、钱币、玉器等文物时,应立即停止开挖,保护好现场,并立即通知文物部门来现场鉴定,予以积极配合,待通知后方可继续作业。